變身願望

關燈
想變身的願望,是多麼普遍,以化妝這件事來說,化妝就是輕微的變身。

    我少年時曾與朋友玩過角色扮演的遊戲,借了女人的和服在鏡前化妝時,體驗過一種奇異的樂趣,甚至感到驚奇。

    演員就是把這種變身願望職業化,一整天轉化為好幾個不同人的身份。

     我曾經想寫人變身為書籍的故事。

    可是,最後沒寫成适合大人閱讀的短篇作品,隻曾經在少年讀物中稍微寫過。

    為什麼想寫這個故事呢?因為無論是西方的大辭典,例如《大英百科全書》《世紀辭典》,或是日本平凡社的《百科事典》,用的都是專家裝幀接合的書封,就像龜殼,可以裝在身上,隻要把書的書背朝外,就能蜷縮手腳躺卧在大書架中。

    從外看來,仿佛那裡陳列着大辭典一樣,其實卻是有人屏住呼吸藏了起來。

    這實在是荒謬的構想,但所謂的志怪小說,就是從這種荒謬之處逐漸成形。

     我以前曾寫過人變成椅子的故事。

    這則故事其實也是很荒謬的構想,但人化為椅子應該很有意思吧,我從這一點構思逐步展開,添枝加葉完成了《人間椅子》這部小說,而且當時獲得相當不錯的評價。

     人總是不滿意自己的現狀。

    想成為英俊的國王或騎士,或是漂亮的公主,這算是最平凡的願望。

    出現俊男美女、英雄豪傑的通俗小說,也算是為了滿足這種願望而寫成。

     兒童的夢想更加大膽,很遺憾的是如今的童話并非如此,但古時候的童話有許多借由魔法師的魔力,把人變成石像、野獸,或是鳥的故事。

    真想試試看變成這一類的其他東西。

     要是人真的變成一寸左右的大小,應該很有趣吧。

    古時候就曾有這種幻想:童話《禦伽草子》的&ldquo一寸法師&rdquo用縫衣針當作刀,乘坐碗做的船;江戶時代的色情書刊也有&ldquo豆男&rdquo的故事:用仙術把身體變成大約一寸,因為不引人注意,他就能躲進美女的懷裡,或是滑進花花公子的袖兜,見識各種色情事,一點也不會讓對方察覺到;西方黃色書刊的跳蚤故事,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還更加自由自在,它能詳盡探查人體宛如大山脈的所有部位。

     人類有時候甚至會想變成浴盆的木闆。

    &ldquo變成木闆吧,變成澡盆的木闆就能接觸喜歡女孩的肌膚了。

    &rdquo古希臘有這樣的幽默詩。

    我想日本也有類似的詩歌。

     更尊貴的領域,則是神佛的化身。

    神明可以化身成萬物。

    例如化為全身滿目膿瘡的乞丐,考驗别人對自己是否親切,再賜予好心人莫大的福分;他也能化作鳥、野獸、魚,什麼都能變。

    神明象征了人的理想,因此他的衆多化身,也肯定是一種人類最高願望的理想境界。

    這是人類多麼喜歡&ldquo變身&rdquo的一個證明。

     正因如此,當我們回溯世界文學,可以看到自古以來就有&ldquo變形譚&rdquo的系列故事。

    雖然我覺得研究這些曆史應該很有趣,但現在我缺乏這方面的學問。

    最近幾年,大概在這一年間,我讀過兩篇非常有趣的變形譚。

    一是卡夫卡的《變形記》(DieVerwandlung);一是法國現代作家馬塞爾·埃梅(MarcelAymé)的《變貌記》(LaBelleImage)。

    可是,這兩部作品都并非本身有變身的願望,描寫的是不願意卻變身的悲慘故事;與希望變身恰恰相反。

     前者的故事衆所皆知,後者請容我多說幾句。

    這部埃梅的作品非常新,1951年加利瑪出版社初版發行,我讀的是Harper出版社的英文翻譯版。

    雖然整理成一本書,但比起長篇更像中篇小說。

     一位有妻子的中年商人,某天忽然變身成二十幾歲的英俊青年。

    當他為了申請某證明書在官廳的窗口遞交自己的照片時,公務員一臉詫異問道:&ldquo你是不是拿錯成别人的照片了?&rdquo&ldquo不,這是我的照片。

    &rdquo公務員覺得這個人瘋了。

    照片裡的是一個五六十歲,頭發稀薄、皮膚松弛的平凡男子;而當事人卻是朝氣蓬勃的二十幾歲英俊青年。

    他可能是在開公務員玩笑或是瘋了吧?公務員判斷是後者,慰問一番要他回家;男子則是完全不明就裡。

    回程路上,他無意中看見自己映在櫥窗上的模樣,目瞪口呆。

    是看錯了嗎?經過各種測試後,他才發現真的是自己。

    他脫胎換骨為判若兩人的英俊青年了。

    以&ldquo變身願望&rdquo而言,這名男子應該感到非常開心才對,但他是有錢、有地位,也有愛妻和孩子的普通人,反而因此不高興,隻覺得惶惶不安。

    天涯孤身的虛無主義者,或有犯罪傾向的人應該會欣喜若狂;但身為現實化的社會一員,他卻高興不起來。

    他害怕回家,因為老婆應該認不出他。

     無可奈何之下,他先去找摯友,坦白說出事情的經過,但摯友并不相信。

    畢竟在現實世界中,這種帶有童話氣息的變身,根本不可能發生。

    摯友反而心生懷疑:這名男子說出這種話,該不會是把富翁商人監禁在某處,或是已經殺害,想冒充商人奪取财産吧。

    這名摯友是個詩人,因此很清楚兩人分飾一角的犯罪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