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一三一 磊疊寄黎伽
關燈
小
中
大
(寄巴黎)
一到歐洲,最引起我好奇的事物之一是各共和國的曆史及其起源。你知道大部分的亞洲人對于這種政府連觀念也沒有,想象力并未幫助他們了解,世上除專制政府而外,還能有别的政府存在。
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政府是君主政府,至于共和政府之形成,實有待于世紀的綿延和機緣的巧合。
希臘被洪水沖毀以後,有新的居民來補充人口。它從埃及和最鄰近的亞洲地區召回幾乎全部的移民。由于那些地方是國王統治的,從那邊回來的人民,亦由若幹國王統治着。但是,由于這些君主的暴政,桎梏愈來愈沉重了,于是人們掙脫了桎梏,在這許多王國的廢墟上建立起那些共和國,使希臘十分繁榮,在四方八面的蠻邦之間,成為惟一的文明國土。
對自由的熱愛,對君主的憎恨,使希臘長期維持獨立,并将共和政府擴展到遠方。希臘各城在小亞細亞找到盟邦,它們将移民送到這些地方去,這些移民和希臘城市同樣自由,它們抵禦着波斯國王的侵略活動,給希臘城市做屏障。這還不算:希臘移民曾經充實了意大利人口,意大利移民充實了西班牙,可能也充實了高盧。我們知道,古代盛傳的那偉大的伊斯貝裡[1],起初就是希臘,各鄰邦把它看作世外桃源。希臘人在本國沒有找到這幸福的鄉土,跑到意大利去找;意大利的居民到西班牙去找;西班牙的居民到培底克[2]或葡萄牙去找。這樣一來,所有這些地區,都被古人稱為伊斯貝裡。這些希臘移民,從他們和美的故鄉,帶去了自由的精神。因而在悠遠的古代,在意大利、西班牙、高盧等地,看不見什麼君主國。你不久可以看見,北歐與德國人民的自由也不下于此。如果在他們之間發現幾個王權的殘迹,那是因為軍隊和共和國的領袖被人當作了國王。
上述種種,都發生在歐洲。至于亞洲與非洲,它們一直在專制暴政的重壓之下喘息,應作為例外的,隻是上面已經提到的小亞細亞的幾個城市,和非洲的迦太基共和國。
那時世界分屬于兩個強大的共和國:羅馬與迦太基。羅馬共和國的開端,人們再熟悉沒有;而迦太基共和國的根源,卻最為人們所生疏。關于狄東[3]以來的非洲君王,大家一無所知,也不知道他們如何喪失了權力。如果羅馬公民與被羅馬征服的人民之間沒有那種不公平的區别,如果外省的總督沒有這樣大的權力,如果防止暴政的神聖法律一直被遵守,如果他們沒有利用他們的不義之财來堵塞那些法律的嘴,那麼羅馬共和國的異常擴大可能會成為世界上一件大幸事。
凱撒壓迫羅馬共和國,并使它向獨斷獨行的權力低頭。
在很久期間,歐洲呻吟于強暴的軍事政府之下,于是羅馬的溫和變成殘酷的壓迫。
同時,從北歐出來了無數陌生的民族,如狂流急湍,漫遍羅馬各省。他們發現争城掠地和劫盜行為同樣輕而易舉,于是就瓜分羅馬帝國,建立許多王國。這些人民是自由的,他們使國王的權力受到極大的限制,以緻所謂國王,嚴格說無非是領袖或将軍。因而那些王國,雖然是用武力建立的,卻毫不覺得戰勝者的桎梏。當亞洲各族,如土耳其與鞑靼人等,進行征服時,他們順從獨夫的意志,隻想給獨夫增添新的順民,并且用武器替獨夫建立狂暴的權力。然而北歐各族,在本國原系自由之民,侵占羅馬各省後,并不給他們的領袖以很大的權力。甚至有些民族,例如非洲的汪達爾族,西班牙的哥特族,對國王若不滿意,即将其廢黜。在另一些民族,國君的權力為千種不同方式所限制:為數甚衆的爵爺和君主分享權力;戰争必須獲得他們同意始能進行;戰利品由首領與士卒均分;為了自己的利益,君主不征收任何特殊的稅款;法律在國民會議上制訂。所有建立在羅馬帝國廢墟上的各國,基本原則均如上述。
一七一九年,助勒·希哲月二十日,于威尼斯。
***
[1]古希臘人以此稱意大利,羅馬人則以此稱西班牙。
[2]西班牙南部地區,即今安達魯西亞。
[3]據傳說,她是迦太基古國創基的女王。
一到歐洲,最引起我好奇的事物之一是各共和國的曆史及其起源。你知道大部分的亞洲人對于這種政府連觀念也沒有,想象力并未幫助他們了解,世上除專制政府而外,還能有别的政府存在。
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政府是君主政府,至于共和政府之形成,實有待于世紀的綿延和機緣的巧合。
希臘被洪水沖毀以後,有新的居民來補充人口。它從埃及和最鄰近的亞洲地區召回幾乎全部的移民。由于那些地方是國王統治的,從那邊回來的人民,亦由若幹國王統治着。但是,由于這些君主的暴政,桎梏愈來愈沉重了,于是人們掙脫了桎梏,在這許多王國的廢墟上建立起那些共和國,使希臘十分繁榮,在四方八面的蠻邦之間,成為惟一的文明國土。
對自由的熱愛,對君主的憎恨,使希臘長期維持獨立,并将共和政府擴展到遠方。希臘各城在小亞細亞找到盟邦,它們将移民送到這些地方去,這些移民和希臘城市同樣自由,它們抵禦着波斯國王的侵略活動,給希臘城市做屏障。這還不算:希臘移民曾經充實了意大利人口,意大利移民充實了西班牙,可能也充實了高盧。我們知道,古代盛傳的那偉大的伊斯貝裡[1],起初就是希臘,各鄰邦把它看作世外桃源。希臘人在本國沒有找到這幸福的鄉土,跑到意大利去找;意大利的居民到西班牙去找;西班牙的居民到培底克[2]或葡萄牙去找。這樣一來,所有這些地區,都被古人稱為伊斯貝裡。這些希臘移民,從他們和美的故鄉,帶去了自由的精神。因而在悠遠的古代,在意大利、西班牙、高盧等地,看不見什麼君主國。你不久可以看見,北歐與德國人民的自由也不下于此。如果在他們之間發現幾個王權的殘迹,那是因為軍隊和共和國的領袖被人當作了國王。
上述種種,都發生在歐洲。至于亞洲與非洲,它們一直在專制暴政的重壓之下喘息,應作為例外的,隻是上面已經提到的小亞細亞的幾個城市,和非洲的迦太基共和國。
那時世界分屬于兩個強大的共和國:羅馬與迦太基。羅馬共和國的開端,人們再熟悉沒有;而迦太基共和國的根源,卻最為人們所生疏。關于狄東[3]以來的非洲君王,大家一無所知,也不知道他們如何喪失了權力。如果羅馬公民與被羅馬征服的人民之間沒有那種不公平的區别,如果外省的總督沒有這樣大的權力,如果防止暴政的神聖法律一直被遵守,如果他們沒有利用他們的不義之财來堵塞那些法律的嘴,那麼羅馬共和國的異常擴大可能會成為世界上一件大幸事。
凱撒壓迫羅馬共和國,并使它向獨斷獨行的權力低頭。
在很久期間,歐洲呻吟于強暴的軍事政府之下,于是羅馬的溫和變成殘酷的壓迫。
同時,從北歐出來了無數陌生的民族,如狂流急湍,漫遍羅馬各省。他們發現争城掠地和劫盜行為同樣輕而易舉,于是就瓜分羅馬帝國,建立許多王國。這些人民是自由的,他們使國王的權力受到極大的限制,以緻所謂國王,嚴格說無非是領袖或将軍。因而那些王國,雖然是用武力建立的,卻毫不覺得戰勝者的桎梏。當亞洲各族,如土耳其與鞑靼人等,進行征服時,他們順從獨夫的意志,隻想給獨夫增添新的順民,并且用武器替獨夫建立狂暴的權力。然而北歐各族,在本國原系自由之民,侵占羅馬各省後,并不給他們的領袖以很大的權力。甚至有些民族,例如非洲的汪達爾族,西班牙的哥特族,對國王若不滿意,即将其廢黜。在另一些民族,國君的權力為千種不同方式所限制:為數甚衆的爵爺和君主分享權力;戰争必須獲得他們同意始能進行;戰利品由首領與士卒均分;為了自己的利益,君主不征收任何特殊的稅款;法律在國民會議上制訂。所有建立在羅馬帝國廢墟上的各國,基本原則均如上述。
一七一九年,助勒·希哲月二十日,于威尼斯。
***
[1]古希臘人以此稱意大利,羅馬人則以此稱西班牙。
[2]西班牙南部地區,即今安達魯西亞。
[3]據傳說,她是迦太基古國創基的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