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一二一 郁斯貝克寄磊疊

關燈
與其派西班牙人到西印度去,不如把印第安人與混血兒送回西班牙本國。

    必須将分散的人民還給這一君主國,如果西班牙那些廣大殖民地的人口保留一半,那麼這國家将成為歐洲最可怕的強國。

     我們不妨以大樹比喻大帝國:枝桠過長,吸盡軀幹的汁液,除了濃蔭廣被,沒有别的用處。

     糾正君主們遠征的狂熱,最确當的辦法莫過于葡萄牙人與西班牙人的事例。

     這兩國在不可思議的迅速中征服了一些廣大無比的王國。

    他們詫異于自己的勝利,甚于被征的人民詫異于自己的失敗,于是尋思用什麼方法保全這些征服的地方。

    為此,他們采取了兩條不同的途徑。

     西班牙人感覺到沒有希望使戰敗的各國對它保持忠誠,就決定滅絕戰敗國,再從西班牙本國派遣忠誠的人民到那邊去。

    醜惡的陰謀,從未如此不爽秋毫地被執行過!隻見那些野蠻人[5]所到之處,一個人口之多和歐洲各國人口總數不相上下的大民族,從地球上被消滅了。

    那些野蠻人在發現西印度群島時,似乎隻想替人類發現什麼是殘酷的最高階段。

     通過這種野蠻手段,西班牙人把那些地區保持在他們的統治之下。

    你判斷一下,既然征服的效果如此,征服這事是何等悲慘,因為歸根到底,他們不得不出此醜惡的下策。

    否則,他們如何能令千百萬人唯唯聽命呢?如何能在如此遼遠的地方進行&ldquo内戰&rdquo[6]?如果給當地人民以充分時間,讓他們從對于那些新的天神[7]初到時的贊慕,以及對于他們的火器的畏懼中,漸漸覺醒過來,西班牙人又将陷于何等境地? 至于葡萄牙人,他們選擇了完全相反的道路:他們不用殘酷手段。

    所以他們不久就從他們發現的土地上被驅逐了出來。

    荷蘭人助長了當地人民的起義,并加以利用。

     哪一個君主羨慕這些征服者的命運呢?在這種條件之下,誰願意作這樣的征服呢?這些人立刻從征服地點被驅逐,另一些人使征服地區化為沙漠,使自己本國亦化為沙漠。

     這是&ldquo英雄&rdquo[8]們的命運,要這樣不顧自己破産,去征服轉手即失的地方,或者要去馴服那些國家,而又不得不親手毀滅它們。

    正如一個荒唐的人,他千辛萬苦買了許多雕像,拿來抛在海中;買了許多鏡子,拿來立刻擊碎。

     一七一八年,萊麥丹月十八日,于巴黎。

     *** [1]撒丁島,意大利南端大島。

     [2]幾蘭省,波斯古行省,位在裡海邊岸。

     [3]亞德裡安,古羅馬皇帝,公元一一七年至一三八年在位。

     [4]原作者之意,也許指布彭島。

    &mdash&mdash作者注 即法屬留尼汪島,位于非洲東南端附近印度洋上,與馬達加斯加島相距甚近。

     [5]指西班牙殖民者。

     [6]此處所謂内戰,指殖民地政府鎮壓當地人民起義的戰争,實質上是侵略戰争。

     [7]即西班牙殖民者。

     [8]作者既然反對開辟殖民地,又把殖民地開辟者稱為&ldquo英雄&rdquo,想必是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