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一〇六 郁斯貝克寄磊疊
關燈
小
中
大
(寄威尼斯)
也許你說話沒有先思索一番,也許你說的比想的更好。你離鄉背井,為了求學,去藐視任何教育。為了培養你自己,你來到這美術發達之邦,而你卻視美術為有害之物。磊疊,要不要我對你實說?我比你自己更同意你的看法。
藝術的喪失會引導我們到何種野蠻與不幸的田地,你好好想過嗎?空想是不必要的,我們可以睜開眼睛來看。在地球上還有某些民族,連一隻略略受過訓練的猴兒都可以在其中生活得很體面:它和别的居民程度相差有限,别人毫不會發覺它精神奇特、性格古怪;它和任何人一樣,甚至可能因為它和善可親而顯得很出色。
你說各帝國的創基者,對于藝術幾乎全都茫然無知。我不否認你這一點,野蠻民族确乎像狂流急湍漫遍天涯,而以兇暴的軍隊淹沒最文明的各國。但是,請注意:這些野蠻民族也學會了藝術,或者命令被征服的人民去從事百藝;否則,他們的權力将如雷霆風暴之聲瞬息即逝。
你說,你生怕有人發明一種破壞的方法,比目前應用的方法更殘酷。不然。這樣萬惡的發明一朝出現,它将迅速遭受人權的禁止,由于各國一緻同意,這發明将被埋葬。用此種途徑從事征服,對君主們絲毫不利。他們尋求的應當是百姓,而不是赤地千裡。
你抱怨火藥與炸彈的發明,并以沒有不可攻取的要塞稱奇:這就是說,令你感到奇怪的是今天戰争比往昔結束得快。
你在讀史籍時,想必已經注意到:自從火藥發明以來,戰鬥的血腥程度比過去差多了,因為現在幾乎沒有混戰了。
倘遇特殊情況,某種藝術發生了損害作用,是否應當就此抛棄那種藝術?磊疊,我們先知從天上帶來的宗教,有一天會制服奸詐的基督徒,因此你相信這宗教就是有害的嗎?
你認為藝術使民族癱軟,并且因此而成為帝國覆亡的原因嗎?你說到古波斯帝國的破滅是生活癱軟的結果。然而,既然多次戰勝波斯、控制波斯的希臘人很講求藝術,比波斯人不知更注重藝術多少倍,你這例子遠不能解決什麼問題。
有人說藝術使男子變為女樣女氣,但這至少不是說鑽研藝術的人,既然他們決不在閑散中度日。而在一切陋習之中,閑散最足以癱軟人們的勇氣。
所以成問題的隻是享受藝術的人。但是,由于在文明的國度裡,有享受某種藝術的方便的人們,自己不得不鑽研另一種藝術,否則必堕入可恥的貧困中,由此觀之,閑散、癱軟與藝術不能相提并論。
巴黎也許是世上最重嗜欲的城市,那裡人們最考究享樂,然而這也許同時是生活最艱苦的城市。為了一個人生活得十分舒服,必須有一百人為他不停地勞動。一個婦人心裡惦念着要穿戴某種服飾、參加某一集會,從那時起,五十名工匠必須忙得連睡眠和飲食的時間都沒有。那婦人一聲号令,人們立刻服從她,比服從我們的君主更快,因為利益是地球上最大的君主。
這種勞動熱情和這種發财的狂熱,從這一社會階層發展到另一階層,從手藝工匠直到大人先生。誰也不願意比他剛剛看見、緊接着排在他下面的那個人更窮。在巴黎你看見一個人,财産足夠生活到裁判之日[1],還在不停地勞動,冒着縮短生命之險,在那裡積累他所謂口之資。
同一精神發展到了全國:到處隻看見勞動與工業[2]。你大談特談、所謂女樣女氣的人民,究竟在何處呢?
磊疊,我設想在某王國内,人們隻許可土地耕作所絕對必需的藝術存在&mdash&mdash雖然土地為數甚廣。同時排斥一切僅僅為官能享受與幻想服務的藝術。我可以說,這國家将成為世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即使居民有足夠的勇氣,能舍棄許多必需的事物,民生必日漸凋敝,國家也将削弱到這程度,以緻任何小邦都可以征服它。
我不難詳細鋪叙,使你明白在上述情況下,個人的收入将幾乎絕對涸竭,因此之故,君主的收入也是一樣。公民之間将幾乎沒有經濟關系;由于各行各藝互相隸屬而産生的錢财的流轉與收入的增進,亦将終止;各人将依靠自己的土地生活,而土地的生息将隻夠他免為餓莩。可是,有時這并不到國家收入中的二十分之一[3],故必須按照比例減少居民人數,使剩下的隻有二十分之一。
你必須十分注意工業的收入能有多大。一筆資金每年隻能給它的主人産生原數二十分之一的利息。可是,用一個皮斯托爾的顔色,畫家畫一幅圖畫可以值五十皮斯托爾。金銀首飾匠、毛織工匠、絲織工匠以及各種各類的手工藝匠人,可以說情況都與此相同。
磊疊,上述種種,應當得這樣的結論:如果要君主強大,必須使百姓生活在無上的歡樂之中;君主必須設法使百姓得到各種各樣的奢侈品,和生活必需品一樣地加以注意。
一七一七年,沙瓦魯月十四日,于巴黎。
***
[1]《聖經》中所謂&ldquo最後的裁判&rdquo,意即世界之末日。
[2]此處所謂&ldquo工業&rdquo,主要指手工業。
[3]&ldquo二十分之一&rdquo是法國古代的财産稅。這一段最後三句話有關當時稅制,情況不甚清楚。
也許你說話沒有先思索一番,也許你說的比想的更好。你離鄉背井,為了求學,去藐視任何教育。為了培養你自己,你來到這美術發達之邦,而你卻視美術為有害之物。磊疊,要不要我對你實說?我比你自己更同意你的看法。
藝術的喪失會引導我們到何種野蠻與不幸的田地,你好好想過嗎?空想是不必要的,我們可以睜開眼睛來看。在地球上還有某些民族,連一隻略略受過訓練的猴兒都可以在其中生活得很體面:它和别的居民程度相差有限,别人毫不會發覺它精神奇特、性格古怪;它和任何人一樣,甚至可能因為它和善可親而顯得很出色。
你說各帝國的創基者,對于藝術幾乎全都茫然無知。我不否認你這一點,野蠻民族确乎像狂流急湍漫遍天涯,而以兇暴的軍隊淹沒最文明的各國。但是,請注意:這些野蠻民族也學會了藝術,或者命令被征服的人民去從事百藝;否則,他們的權力将如雷霆風暴之聲瞬息即逝。
你說,你生怕有人發明一種破壞的方法,比目前應用的方法更殘酷。不然。這樣萬惡的發明一朝出現,它将迅速遭受人權的禁止,由于各國一緻同意,這發明将被埋葬。用此種途徑從事征服,對君主們絲毫不利。他們尋求的應當是百姓,而不是赤地千裡。
你抱怨火藥與炸彈的發明,并以沒有不可攻取的要塞稱奇:這就是說,令你感到奇怪的是今天戰争比往昔結束得快。
你在讀史籍時,想必已經注意到:自從火藥發明以來,戰鬥的血腥程度比過去差多了,因為現在幾乎沒有混戰了。
倘遇特殊情況,某種藝術發生了損害作用,是否應當就此抛棄那種藝術?磊疊,我們先知從天上帶來的宗教,有一天會制服奸詐的基督徒,因此你相信這宗教就是有害的嗎?
你認為藝術使民族癱軟,并且因此而成為帝國覆亡的原因嗎?你說到古波斯帝國的破滅是生活癱軟的結果。然而,既然多次戰勝波斯、控制波斯的希臘人很講求藝術,比波斯人不知更注重藝術多少倍,你這例子遠不能解決什麼問題。
有人說藝術使男子變為女樣女氣,但這至少不是說鑽研藝術的人,既然他們決不在閑散中度日。而在一切陋習之中,閑散最足以癱軟人們的勇氣。
所以成問題的隻是享受藝術的人。但是,由于在文明的國度裡,有享受某種藝術的方便的人們,自己不得不鑽研另一種藝術,否則必堕入可恥的貧困中,由此觀之,閑散、癱軟與藝術不能相提并論。
巴黎也許是世上最重嗜欲的城市,那裡人們最考究享樂,然而這也許同時是生活最艱苦的城市。為了一個人生活得十分舒服,必須有一百人為他不停地勞動。一個婦人心裡惦念着要穿戴某種服飾、參加某一集會,從那時起,五十名工匠必須忙得連睡眠和飲食的時間都沒有。那婦人一聲号令,人們立刻服從她,比服從我們的君主更快,因為利益是地球上最大的君主。
這種勞動熱情和這種發财的狂熱,從這一社會階層發展到另一階層,從手藝工匠直到大人先生。誰也不願意比他剛剛看見、緊接着排在他下面的那個人更窮。在巴黎你看見一個人,财産足夠生活到裁判之日[1],還在不停地勞動,冒着縮短生命之險,在那裡積累他所謂口之資。
同一精神發展到了全國:到處隻看見勞動與工業[2]。你大談特談、所謂女樣女氣的人民,究竟在何處呢?
磊疊,我設想在某王國内,人們隻許可土地耕作所絕對必需的藝術存在&mdash&mdash雖然土地為數甚廣。同時排斥一切僅僅為官能享受與幻想服務的藝術。我可以說,這國家将成為世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即使居民有足夠的勇氣,能舍棄許多必需的事物,民生必日漸凋敝,國家也将削弱到這程度,以緻任何小邦都可以征服它。
我不難詳細鋪叙,使你明白在上述情況下,個人的收入将幾乎絕對涸竭,因此之故,君主的收入也是一樣。公民之間将幾乎沒有經濟關系;由于各行各藝互相隸屬而産生的錢财的流轉與收入的增進,亦将終止;各人将依靠自己的土地生活,而土地的生息将隻夠他免為餓莩。可是,有時這并不到國家收入中的二十分之一[3],故必須按照比例減少居民人數,使剩下的隻有二十分之一。
你必須十分注意工業的收入能有多大。一筆資金每年隻能給它的主人産生原數二十分之一的利息。可是,用一個皮斯托爾的顔色,畫家畫一幅圖畫可以值五十皮斯托爾。金銀首飾匠、毛織工匠、絲織工匠以及各種各類的手工藝匠人,可以說情況都與此相同。
磊疊,上述種種,應當得這樣的結論:如果要君主強大,必須使百姓生活在無上的歡樂之中;君主必須設法使百姓得到各種各樣的奢侈品,和生活必需品一樣地加以注意。
一七一七年,沙瓦魯月十四日,于巴黎。
***
[1]《聖經》中所謂&ldquo最後的裁判&rdquo,意即世界之末日。
[2]此處所謂&ldquo工業&rdquo,主要指手工業。
[3]&ldquo二十分之一&rdquo是法國古代的财産稅。這一段最後三句話有關當時稅制,情況不甚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