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九十七 郁斯貝克寄甲隆山上的修道士哈善

關燈
啊,賢智的托缽僧,你好奇的精神,由于豐富的學識而發着光輝,請你聽我陳述:

    此間有些哲學家,真正說,并未達到東方賢智的頂巅:他們并不曾一直升騰到光明的寶座,不曾聽見響徹在天使仙樂中無法表達的言詞,也不曾感覺上天可怕的震怒,但是,在無人理睬和缺乏神聖妙迹的情形下,在寂靜中,他們跟随了人類理智前進。

    你想不到這位向導[1]把他們一直領到了何處。他們打開了&ldquo混沌乾坤&rdquo,用一種簡單的機械道理解釋了神聖建築的程序。&ldquo自然&rdquo的創造者以運動給予物質,這就足以産生我們在宇宙中所見的複雜繁多的效果。

    普通的立法者,盡管向我們提出整頓人類社會的法律吧。他們的法律,立法者的精神,以及守法的各國人民的精神,同樣地變化不定!而上述的哲學家隻向我們建議一般的、不變的、永恒的規律。這些規律在無邊無際的空間,在整齊有秩序和無窮迅速的情況下被毫無例外地遵守着。

    神聖的人,你對此種規律作何感想?你也許設想,一旦成為&ldquo永恒&rdquo的意旨,你将對于神秘的至高無上感到驚訝。你預先放棄理解,而僅僅準備贊美。

    可是你馬上就會改變這種想法。這種規律毫不以虛假的可敬外表炫人眼睛。它們的簡單性,在很久期間,使人沒有很好地認識它們,隻是經過了多方的思考,人們才發現這些規律的内容豐富和範圍廣闊。

    第一條規律是:除非遇到需要繞行的阻礙,任何物體皆傾向于直線進行[2];至于第二條規律,隻是第一條的繼續,那就是:任何圍繞着一個中心點旋轉的物體,皆表現離心的傾向,因為,物體離心愈遠,它劃出的線條愈接近直線。

    至上的托缽僧,上述各點就是自然界的鑰匙、豐富的原則,人們可以從中得出無窮無盡的推論。

    認識了五六個真理,使他們的哲學充滿奇迹,使他們完成了無數神奇事迹,幾乎和我們的神聖先知們對我們叙述的一樣多。

    因為,說到最後,我深信我們的任何一個博士,如果要求他将地球周圍的空氣放在天平上稱一稱分量,或将每年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量一下,将不知所措。沒有一個博士不需要先思索再三,方能說出聲音的時速幾何,太陽光線投射到地球上來需時若幹,從此地到土星上有多少距離,作為盡可能好的帆船,船身應當采取何種弧形。

    也許,如果有某一位神聖的人用至高無上的言語,裝點了上述哲學家的書籍,如果他在書中夾入一些大膽的形象與神秘的寓言,可能他能造成一部僅次于《古蘭經》的美好著作。

    但是,如果必須把我的思想告訴你,形象化的文筆并不使我感覺合适。在我們的經典裡有很多細小事物,我看來也不過如此,雖然它們被生動有力的表現法所提高。首先,受靈機感召的典籍,似乎都是天神的思想,寫成人間的語言。相反地,在我們的經籍中,我們常常發現上帝的語言與人間的思想,仿佛由于某種可贊美的放肆,上帝在那經典中将言詞授給人間,而人卻提供了思想。

    你也許說我對于我們最神聖的事物發言過于自由。你也許以為,這是因為在此地人們生活在獨立不羁的精神中,以緻有此結果。不,叨天之幸,智慧并未腐蝕心靈,而且,隻要我一息尚存,阿裡永遠是我的先知。

    一七一六年,舍爾邦月望日,于巴黎。

    ***

    [1]指人類的理智。

    [2]原文直譯,應作&ldquo劃直線&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