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以來,他第一次笑了。
露西安娜已經在他的房間裡待了一陣子,她隐隐感覺不安,立刻沖上去親吻他。
&ldquo坐吧,&rdquo梅爾索說,&ldquo你可以待在這裡。
&rdquo &ldquo别說話,&rdquo露西安娜說,&ldquo這樣太耗費力氣了。
&rdquo 貝爾納來了,替他打了針,便離開了。
大片大片的紅雲從天際緩緩飄過。
&ldquo我小時候,&rdquo梅爾索腦袋沉沉地陷在枕頭裡,望着天空吃力地說,&ldquo媽媽告訴我,雲朵是上了天堂的人的靈魂。
我當時覺得很驚喜,靈魂居然是紅色的。
現在我知道那是要起風了。
但還是很好。
&rdquo 入夜了。
他看到很多畫面。
一些巨大的奇幻的動物,它們在空曠的田野上方點着頭。
梅爾索在高燒中,輕輕将它們推開。
他隻讓紮格爾斯那張兄弟一般血淋淋的臉龐親近。
那個曾經賜死别人的人,現在要死了。
就像當時的紮格爾斯那樣,他清醒地回顧了自己的人生,是以一個&ldquo人&rdquo的視角去回顧的。
到目前為止,他一直在生活。
現在,他可以講述自己的人生了。
從前曾帶着他奔赴未來的魯莽沖動,人生中轉瞬即逝的充滿創造力的詩意,現在隻剩下波瀾不驚的真相,完全是詩意的對立面。
在他背負的所有人當中,就像每個人在人生一開始所背負的那樣,在那些讓彼此盤根交錯但不互相混淆的人當中,他現在知道自己是哪一個了:而這種在人身上創造命運的選擇,是他憑着良心和勇氣做出的。
這便是他不論活着還是死去時所有的快樂。
他曾經像野獸一般驚慌失措地看待死亡,現在他明白,害怕死亡就是害怕生命。
對于死亡的恐懼,說明人對于生命有着無限的依戀。
而所有那些沒有做出關鍵性舉動提升自己人生的人,所有那些害怕并贊頌軟弱的人,他們都害怕死亡,因為死亡會為人生帶來懲罰,而這人生是他們未曾參與的。
他們并沒有真正地活過,所以總感覺沒活夠。
而死是一種姿态,使拼命想喝水的旅人再也找不到水。
而對其他人來說,死是一種緻命又溫柔的姿态,對感激和反抗都一樣報以微笑。
他在床上坐了一天一夜,兩條手臂擱在床頭櫃上,腦袋埋在兩臂之間。
他躺下便無法呼吸。
露西安娜坐在他邊上望着他,一言不發。
梅爾索時不時地看看她。
他想,等他死後,她便會癱軟在第一個摟她腰的男人懷裡。
她會把自己的乳房和胴體整個獻上,就像當初她把自己獻給他那樣,然後世界将在她微微張開的溫熱的嘴唇間繼續運轉。
有時候他擡起頭,從窗口看出去。
他沒刮胡子,眼眶發紅且深陷,眼睛失去了原本深邃的光澤,蒼白到發青的胡楂下是凹陷的兩頰,他像是徹底變了一個人。
窗玻璃上映照出他病貓一般的眼神。
他努力地呼吸着,轉過去看露西安娜。
然後他微笑了。
這個堅定又清醒的微笑,在這張一切都漸漸衰敗、疲軟的臉上注入了一種新鮮的力量,一種帶有愉悅的嚴肅。
&ldquo還好嗎?&rdquo露西安娜用微弱的聲音問他。
&ldquo好。
&rdquo說着他又把腦袋埋回到兩臂之間的黑暗裡。
他的體力和抵抗力都已經到達極限,于是他第一次且發自肺腑地與羅朗·紮格爾斯彙合了,雖然紮格爾斯的笑容最開始總會把他激怒。
他短促的呼吸在大理石的床頭櫃上留下了潮濕的水汽,它把他的溫度又反射回來。
在這陣向他湧上來的不祥的溫熱感之中,他更清醒地感受到手指和雙腳冰冷的末端。
這甚至像是揭開了一場人生,在這種從冷到熱的過程中,他體會到紮格爾斯内心的狂熱,理解了他為什麼要感謝&ldquo人生允許他繼續燃燒&rdquo。
他感到心中對紮格爾斯油然而生一股強烈的手足之愛,他曾經覺得自己離這個男人如此遙遠,而他明白了,因為自己殺了他,自己便永遠與他緊緊相連了。
這段含着淚水的沉重曆程,在他内心就如一種融合了生與死的滋味,他了解到,這是他們的共同點。
甚至是紮格爾斯面對死亡時的無動于衷,他都能從中看到自己人生中隐秘而晦澀的一面。
高燒幫助他看清這一切,他堅信自己必将保持意識清醒,直到最後,睜着眼死去。
那天,紮格爾斯也是睜着眼,而且還有淚珠在眼眶裡打轉。
但那是不曾有機會真正活過的人最後的軟弱。
梅爾索并不害怕這種軟弱。
在那總是差幾厘米而沒有觸碰他身體極限的流動的灼熱裡,他知道了自己不會有這樣的軟弱。
因為他充分地演繹了自己的角色,完美地履行了人唯一的職責&mdash快樂。
或許沒有快樂太久。
但是,時間長短對快樂本身沒有任何影響。
它隻能是一種障礙,或者什麼都不是。
他摧毀了這種障礙,而他内心所醞釀出的這個兄弟,能存在兩年,還是二十年,根本無關緊要。
他曾經存在過,那就是快樂。
露西安娜站起來,替梅爾索把從肩膀滑落的被子蓋好。
這個舉動使他一陣戰栗。
自從他在紮格爾斯别墅附近的小廣場打噴嚏那天,直到此時此刻,他的身體一直忠實地為他效力,帶着他向世界打開。
但同時,他繼續過着我行我素的生活,并沒有和他外表所呈現的那個人結合。
這些年來,它經曆着一種慢慢的瓦解。
現在,它已經完成了它的任務,準備好要離開梅爾索,把他還給世界。
梅爾索意識到自己承受着的冷戰,這又是一次默契,這默契在過去已經為他們赢得了那麼多的喜悅。
僅僅是基于這一點,就足以讓梅爾索把這種冷戰視為一種喜悅。
他現在需要的是意識,沒有欺瞞、毫不示弱、孤獨地與自己的身體面對面,睜大雙眼直視死亡。
這是男人的擔當。
什麼都沒有,沒有愛,也沒有布景,隻有一片孤獨和快樂鋪就而成的無垠沙漠,梅爾索在這裡打出手上最後幾張牌。
他感覺自己的呼吸變得微弱。
他吸了一口氣,而在這個舉動中,他的胸口如管風琴般呼呼作響。
他感覺自己小腿肚發涼,雙手已經沒有感覺。
天亮了。
這是一個鳥語花香的早晨。
太陽很快升起,一下躍到海平線上。
地面上覆蓋着金色和熱氣。
在晨曦中,大片大片的色斑跳躍着,為天空和大海鍍上藍色和黃色的光芒。
一陣輕風吹起,從窗外飄來一股帶着鹽味的氣息,梅爾索的雙手感覺到一陣清新的涼意。
中午,風停了,白晝像是成熟的果實一般爆裂開來,在突如其來的蟬鳴奏樂中,溫熱而令人窒息的汁液滾滾而下。
海面上覆蓋着金色的油脂一般的汁液,向陽光傾軋的地面送去一波熱氣,陣陣苦艾、迷疊香和發燙的石頭的氣味升騰而起。
梅爾索從床上感覺到這份震撼和獻祭,他睜開雙眼,看到浩瀚呈弧形的大海,一片火紅,浸滿了天神的微笑。
他突然發現自己坐在床上,且露西安娜的臉就在自己的臉邊上。
他感覺仿佛有一顆小石子從腹部慢慢爬上來,直到喉頭。
他的呼吸越來越急促,持續攀升着。
他望着露西安娜。
他淡然地微笑着,這笑容發自肺腑。
他躺回到床上,細細感受體内那種緩緩的升騰。
他凝望着露西安娜飽滿的嘴唇,還有她身後大地的微笑。
他以相同的眼神、相同的欲望,望着她們。
&ldquo還有一分鐘,一秒鐘。
&rdquo他心裡想。
這種升騰停止了。
他成了衆多石子中的一顆,在亘古世界的永恒真理中,回歸内心的喜悅。
(全文完) 三個圈獨家文學手冊 導讀世間壯麗的這一天 作者:章樂天 (譯有《責任的重負》、《開端:意圖與方法》等。
) 路上空無一人。
這是一條微微上升的緩坡。
梅爾索手裡提着行李箱,走在塵世的晨光之中,他聽着自己急促的腳步聲,伴随着行李箱把手發出的規律的嘎吱聲,在這條寒冷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着。
那種撲面而來的酷,加缪式的酷,源于他筆下仿佛下意識地生成的一種标志性的矛盾結合&mdash一方是感性的快樂體驗;另一方是對人在冷漠宇宙之中的&ldquo存在性孤獨&rdquo的認識。
依靠着在阿爾及利亞的早年生活,加缪,這位&ldquo黑腳法國人&rdquo的後代,寫出了他最著名的兩部作品,即小說《局外人》(1942年初版)和《鼠疫》(1946年初版),而《快樂的死》這個小作品的完成時間比《局外人》還要早三年多。
從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加缪對個人風格的初探,看到一種《局外人》的&ldquo準備動作&rdquo。
一、健康的人 這個動作裡有加缪真實生命的無數痕迹,像絕大多數初學寫作的年輕人一樣,他把自己生活過的不多的年月作為&ldquo啟動資金&rdquo。
比如,在書中你可以看到兩個地名:貝爾庫,裡昂街。
那條街的93号公寓,就是加缪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全家的居所。
在這個區,阿拉伯人和黑腳法國人并肩生活,此外還有來自地中海周邊衆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像意大利人、馬耳他人、突尼斯人、希臘人、猶太人。
&ldquo黑腳&rdquo(法語pied-noir)一詞的來源,可能是地中海水手滿是泥炭的腳,也可能是法國士兵的黑靴子,它指的是在法國統治阿爾及利亞時期,在此地生活的一百萬歐洲裔殖民者,其中絕大多數自然是法國人,其生活一般比較樸素,沒有那種把阿爾及利亞原住民和穆斯林都踩在腳下的做派&mdash至少加缪本人是這麼個印象。
當《快樂的死》中貝爾庫出現時,我們看到這裡的人五方雜處,過着一種熱汗蒸騰、身體氣息十足的生活。
可以參考加缪早期寫的一則散文《運動》,其中記錄了一場拳擊賽的實況,對賽雙方分别是一位法國海軍士兵和一名奧蘭當地的拳手,兩人打得正酣,台下的觀衆是如此表現: 他們的噓聲裡沒有仇恨。
觀衆們分成兩邊,似乎為了公平起見。
但是每個人的選擇,都是順着精力透支後的漠不關心而作的。
如果法國人浮步不穩,如果奧蘭人忘了不該打腦袋瓜子,他便會受到噓聲,但是一會兒喝彩聲又代之而起。
[1] 比賽進行到最後也難分勝負,于是按慣例進行抽簽,法國人最終獲勝,觀衆顯然以本地人居多為由,認為裁判作弊。
于是抗議之聲四起,然而這時,&ldquo那水兵走上前去擁抱他的擂台對手,吮吸着他兄弟的汗水。
這足以改變觀衆的看法,使他們又爆出喝彩。
我的鄰座不錯,他叫道:他們不是蠻子&rdquo[2]。
這是個寓意深刻的情節,它表現出社區的某種和諧,人各有各的欲望和好勝心,卻又能以一種古希臘式的身體審美去公平地欣賞别人的力量和長處。
加缪一向特别強調身體健康這一點,在《快樂的死》中,主人公帕特裡斯·梅爾索之所以能同時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和它的冷漠、殘酷,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是個健康的人:因為健康,他才不需要乞求歲月溫柔相待,也才會不憚于想象和思考死亡,也才能夠在貝爾庫的碼頭上,以一種輕松的心情&ldquo觀賞&rdquo一個慘遭重傷的工人: 他們已經把傷者擡出來了,他躺在木闆上,周身彌漫着粉塵,嘴唇由于痛苦而發白,手肘上方斷了的手臂就這麼了無生氣地任人處置。
一截碎骨從皮肉中穿出,可怕的傷口淌着血。
鮮血沿着手臂滾滾流下,一滴一滴落在發燙的石闆上,發出細微的噼啪聲,一陣青煙升騰起來。
梅爾索怔怔地看着這血,一動不動&hellip&hellip 他凝視着那個傷者,直到被一個同伴拉走,兩人快跑了一段路後,又搭上了一輛卡車,随着路面的颠簸,他倆被震得暈乎乎的,卻又笑得喘不過氣來。
這就是健康年輕人的特權,所有的痛苦都可以是自找的,是對自己雄厚的本錢的認可。
受傷的工人的樣子越凄慘,能夠快跑、能夠扒車的梅爾索就越是強大。
在第一部第二章,我們看到了梅爾索所處的社會的日常景象: 夏天的港口充滿了喧嚣和陽光。
十一點半,太陽仿佛從中間開裂成了兩半,沉沉的暑氣壓迫着碼頭堤岸。
露西安娜已經在他的房間裡待了一陣子,她隐隐感覺不安,立刻沖上去親吻他。
&ldquo坐吧,&rdquo梅爾索說,&ldquo你可以待在這裡。
&rdquo &ldquo别說話,&rdquo露西安娜說,&ldquo這樣太耗費力氣了。
&rdquo 貝爾納來了,替他打了針,便離開了。
大片大片的紅雲從天際緩緩飄過。
&ldquo我小時候,&rdquo梅爾索腦袋沉沉地陷在枕頭裡,望着天空吃力地說,&ldquo媽媽告訴我,雲朵是上了天堂的人的靈魂。
我當時覺得很驚喜,靈魂居然是紅色的。
現在我知道那是要起風了。
但還是很好。
&rdquo 入夜了。
他看到很多畫面。
一些巨大的奇幻的動物,它們在空曠的田野上方點着頭。
梅爾索在高燒中,輕輕将它們推開。
他隻讓紮格爾斯那張兄弟一般血淋淋的臉龐親近。
那個曾經賜死别人的人,現在要死了。
就像當時的紮格爾斯那樣,他清醒地回顧了自己的人生,是以一個&ldquo人&rdquo的視角去回顧的。
到目前為止,他一直在生活。
現在,他可以講述自己的人生了。
從前曾帶着他奔赴未來的魯莽沖動,人生中轉瞬即逝的充滿創造力的詩意,現在隻剩下波瀾不驚的真相,完全是詩意的對立面。
在他背負的所有人當中,就像每個人在人生一開始所背負的那樣,在那些讓彼此盤根交錯但不互相混淆的人當中,他現在知道自己是哪一個了:而這種在人身上創造命運的選擇,是他憑着良心和勇氣做出的。
這便是他不論活着還是死去時所有的快樂。
他曾經像野獸一般驚慌失措地看待死亡,現在他明白,害怕死亡就是害怕生命。
對于死亡的恐懼,說明人對于生命有着無限的依戀。
而所有那些沒有做出關鍵性舉動提升自己人生的人,所有那些害怕并贊頌軟弱的人,他們都害怕死亡,因為死亡會為人生帶來懲罰,而這人生是他們未曾參與的。
他們并沒有真正地活過,所以總感覺沒活夠。
而死是一種姿态,使拼命想喝水的旅人再也找不到水。
而對其他人來說,死是一種緻命又溫柔的姿态,對感激和反抗都一樣報以微笑。
他在床上坐了一天一夜,兩條手臂擱在床頭櫃上,腦袋埋在兩臂之間。
他躺下便無法呼吸。
露西安娜坐在他邊上望着他,一言不發。
梅爾索時不時地看看她。
他想,等他死後,她便會癱軟在第一個摟她腰的男人懷裡。
她會把自己的乳房和胴體整個獻上,就像當初她把自己獻給他那樣,然後世界将在她微微張開的溫熱的嘴唇間繼續運轉。
有時候他擡起頭,從窗口看出去。
他沒刮胡子,眼眶發紅且深陷,眼睛失去了原本深邃的光澤,蒼白到發青的胡楂下是凹陷的兩頰,他像是徹底變了一個人。
窗玻璃上映照出他病貓一般的眼神。
他努力地呼吸着,轉過去看露西安娜。
然後他微笑了。
這個堅定又清醒的微笑,在這張一切都漸漸衰敗、疲軟的臉上注入了一種新鮮的力量,一種帶有愉悅的嚴肅。
&ldquo還好嗎?&rdquo露西安娜用微弱的聲音問他。
&ldquo好。
&rdquo說着他又把腦袋埋回到兩臂之間的黑暗裡。
他的體力和抵抗力都已經到達極限,于是他第一次且發自肺腑地與羅朗·紮格爾斯彙合了,雖然紮格爾斯的笑容最開始總會把他激怒。
他短促的呼吸在大理石的床頭櫃上留下了潮濕的水汽,它把他的溫度又反射回來。
在這陣向他湧上來的不祥的溫熱感之中,他更清醒地感受到手指和雙腳冰冷的末端。
這甚至像是揭開了一場人生,在這種從冷到熱的過程中,他體會到紮格爾斯内心的狂熱,理解了他為什麼要感謝&ldquo人生允許他繼續燃燒&rdquo。
他感到心中對紮格爾斯油然而生一股強烈的手足之愛,他曾經覺得自己離這個男人如此遙遠,而他明白了,因為自己殺了他,自己便永遠與他緊緊相連了。
這段含着淚水的沉重曆程,在他内心就如一種融合了生與死的滋味,他了解到,這是他們的共同點。
甚至是紮格爾斯面對死亡時的無動于衷,他都能從中看到自己人生中隐秘而晦澀的一面。
高燒幫助他看清這一切,他堅信自己必将保持意識清醒,直到最後,睜着眼死去。
那天,紮格爾斯也是睜着眼,而且還有淚珠在眼眶裡打轉。
但那是不曾有機會真正活過的人最後的軟弱。
梅爾索并不害怕這種軟弱。
在那總是差幾厘米而沒有觸碰他身體極限的流動的灼熱裡,他知道了自己不會有這樣的軟弱。
因為他充分地演繹了自己的角色,完美地履行了人唯一的職責&mdash快樂。
或許沒有快樂太久。
但是,時間長短對快樂本身沒有任何影響。
它隻能是一種障礙,或者什麼都不是。
他摧毀了這種障礙,而他内心所醞釀出的這個兄弟,能存在兩年,還是二十年,根本無關緊要。
他曾經存在過,那就是快樂。
露西安娜站起來,替梅爾索把從肩膀滑落的被子蓋好。
這個舉動使他一陣戰栗。
自從他在紮格爾斯别墅附近的小廣場打噴嚏那天,直到此時此刻,他的身體一直忠實地為他效力,帶着他向世界打開。
但同時,他繼續過着我行我素的生活,并沒有和他外表所呈現的那個人結合。
這些年來,它經曆着一種慢慢的瓦解。
現在,它已經完成了它的任務,準備好要離開梅爾索,把他還給世界。
梅爾索意識到自己承受着的冷戰,這又是一次默契,這默契在過去已經為他們赢得了那麼多的喜悅。
僅僅是基于這一點,就足以讓梅爾索把這種冷戰視為一種喜悅。
他現在需要的是意識,沒有欺瞞、毫不示弱、孤獨地與自己的身體面對面,睜大雙眼直視死亡。
這是男人的擔當。
什麼都沒有,沒有愛,也沒有布景,隻有一片孤獨和快樂鋪就而成的無垠沙漠,梅爾索在這裡打出手上最後幾張牌。
他感覺自己的呼吸變得微弱。
他吸了一口氣,而在這個舉動中,他的胸口如管風琴般呼呼作響。
他感覺自己小腿肚發涼,雙手已經沒有感覺。
天亮了。
這是一個鳥語花香的早晨。
太陽很快升起,一下躍到海平線上。
地面上覆蓋着金色和熱氣。
在晨曦中,大片大片的色斑跳躍着,為天空和大海鍍上藍色和黃色的光芒。
一陣輕風吹起,從窗外飄來一股帶着鹽味的氣息,梅爾索的雙手感覺到一陣清新的涼意。
中午,風停了,白晝像是成熟的果實一般爆裂開來,在突如其來的蟬鳴奏樂中,溫熱而令人窒息的汁液滾滾而下。
海面上覆蓋着金色的油脂一般的汁液,向陽光傾軋的地面送去一波熱氣,陣陣苦艾、迷疊香和發燙的石頭的氣味升騰而起。
梅爾索從床上感覺到這份震撼和獻祭,他睜開雙眼,看到浩瀚呈弧形的大海,一片火紅,浸滿了天神的微笑。
他突然發現自己坐在床上,且露西安娜的臉就在自己的臉邊上。
他感覺仿佛有一顆小石子從腹部慢慢爬上來,直到喉頭。
他的呼吸越來越急促,持續攀升着。
他望着露西安娜。
他淡然地微笑着,這笑容發自肺腑。
他躺回到床上,細細感受體内那種緩緩的升騰。
他凝望着露西安娜飽滿的嘴唇,還有她身後大地的微笑。
他以相同的眼神、相同的欲望,望着她們。
&ldquo還有一分鐘,一秒鐘。
&rdquo他心裡想。
這種升騰停止了。
他成了衆多石子中的一顆,在亘古世界的永恒真理中,回歸内心的喜悅。
(全文完) 三個圈獨家文學手冊 導讀世間壯麗的這一天 作者:章樂天 (譯有《責任的重負》、《開端:意圖與方法》等。
) 路上空無一人。
這是一條微微上升的緩坡。
梅爾索手裡提着行李箱,走在塵世的晨光之中,他聽着自己急促的腳步聲,伴随着行李箱把手發出的規律的嘎吱聲,在這條寒冷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着。
那種撲面而來的酷,加缪式的酷,源于他筆下仿佛下意識地生成的一種标志性的矛盾結合&mdash一方是感性的快樂體驗;另一方是對人在冷漠宇宙之中的&ldquo存在性孤獨&rdquo的認識。
依靠着在阿爾及利亞的早年生活,加缪,這位&ldquo黑腳法國人&rdquo的後代,寫出了他最著名的兩部作品,即小說《局外人》(1942年初版)和《鼠疫》(1946年初版),而《快樂的死》這個小作品的完成時間比《局外人》還要早三年多。
從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加缪對個人風格的初探,看到一種《局外人》的&ldquo準備動作&rdquo。
一、健康的人 這個動作裡有加缪真實生命的無數痕迹,像絕大多數初學寫作的年輕人一樣,他把自己生活過的不多的年月作為&ldquo啟動資金&rdquo。
比如,在書中你可以看到兩個地名:貝爾庫,裡昂街。
那條街的93号公寓,就是加缪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全家的居所。
在這個區,阿拉伯人和黑腳法國人并肩生活,此外還有來自地中海周邊衆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像意大利人、馬耳他人、突尼斯人、希臘人、猶太人。
&ldquo黑腳&rdquo(法語pied-noir)一詞的來源,可能是地中海水手滿是泥炭的腳,也可能是法國士兵的黑靴子,它指的是在法國統治阿爾及利亞時期,在此地生活的一百萬歐洲裔殖民者,其中絕大多數自然是法國人,其生活一般比較樸素,沒有那種把阿爾及利亞原住民和穆斯林都踩在腳下的做派&mdash至少加缪本人是這麼個印象。
當《快樂的死》中貝爾庫出現時,我們看到這裡的人五方雜處,過着一種熱汗蒸騰、身體氣息十足的生活。
可以參考加缪早期寫的一則散文《運動》,其中記錄了一場拳擊賽的實況,對賽雙方分别是一位法國海軍士兵和一名奧蘭當地的拳手,兩人打得正酣,台下的觀衆是如此表現: 他們的噓聲裡沒有仇恨。
觀衆們分成兩邊,似乎為了公平起見。
但是每個人的選擇,都是順着精力透支後的漠不關心而作的。
如果法國人浮步不穩,如果奧蘭人忘了不該打腦袋瓜子,他便會受到噓聲,但是一會兒喝彩聲又代之而起。
[1] 比賽進行到最後也難分勝負,于是按慣例進行抽簽,法國人最終獲勝,觀衆顯然以本地人居多為由,認為裁判作弊。
于是抗議之聲四起,然而這時,&ldquo那水兵走上前去擁抱他的擂台對手,吮吸着他兄弟的汗水。
這足以改變觀衆的看法,使他們又爆出喝彩。
我的鄰座不錯,他叫道:他們不是蠻子&rdquo[2]。
這是個寓意深刻的情節,它表現出社區的某種和諧,人各有各的欲望和好勝心,卻又能以一種古希臘式的身體審美去公平地欣賞别人的力量和長處。
加缪一向特别強調身體健康這一點,在《快樂的死》中,主人公帕特裡斯·梅爾索之所以能同時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和它的冷漠、殘酷,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是個健康的人:因為健康,他才不需要乞求歲月溫柔相待,也才會不憚于想象和思考死亡,也才能夠在貝爾庫的碼頭上,以一種輕松的心情&ldquo觀賞&rdquo一個慘遭重傷的工人: 他們已經把傷者擡出來了,他躺在木闆上,周身彌漫着粉塵,嘴唇由于痛苦而發白,手肘上方斷了的手臂就這麼了無生氣地任人處置。
一截碎骨從皮肉中穿出,可怕的傷口淌着血。
鮮血沿着手臂滾滾流下,一滴一滴落在發燙的石闆上,發出細微的噼啪聲,一陣青煙升騰起來。
梅爾索怔怔地看着這血,一動不動&hellip&hellip 他凝視着那個傷者,直到被一個同伴拉走,兩人快跑了一段路後,又搭上了一輛卡車,随着路面的颠簸,他倆被震得暈乎乎的,卻又笑得喘不過氣來。
這就是健康年輕人的特權,所有的痛苦都可以是自找的,是對自己雄厚的本錢的認可。
受傷的工人的樣子越凄慘,能夠快跑、能夠扒車的梅爾索就越是強大。
在第一部第二章,我們看到了梅爾索所處的社會的日常景象: 夏天的港口充滿了喧嚣和陽光。
十一點半,太陽仿佛從中間開裂成了兩半,沉沉的暑氣壓迫着碼頭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