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幽禁的牆
關燈
小
中
大
多。
填飽肚子比充實我們的頭腦更為要緊。
即便這樣,我的腦袋裡還是擠滿了無數的想法,無法隻通過畫畫來表達。
冬季的一天,我躺在床上,正用腳趾夾着一根稻草在被雨水沖洗過的窗戶上漫不經心地畫着,突然,我萌生了一種沖動,我想用單詞試着把我的想法記在紙上。
我立刻找到一個六便士的便簽本開始寫起來。
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隻是坐在那兒,把我腦海裡冒出來的東西一股腦記下來。
那是一大堆彼此之間幾乎毫無關聯的單詞、語句和段落,就像把我的顔料調在一起變成一團色彩。
我進行着單詞的遊戲,仿佛一個迷上了新玩具的小孩,我把它們在紙上寫下來,然後帶着驚奇的眼光看着它們。
之後,我開始組織這些單詞,試着用一種結構把它們聯系在一起,就像畫畫一樣。
終于我開始在其中放入我的想法,過了一會兒,它們就不僅僅是單詞,還有了意義;不再是無關聯的字母,而是一些想法。
我最早在五歲時就學會了用腳趾寫字,但一直到十七歲,我才意識到原來這是一把通向新生活的鑰匙。
在這裡,我可以探索精神世界的新領域,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一個獨立于其他人、使我可以獨自生活的世界。
就像彼得以及其他所有人可以用磚瓦砌房子那樣,現在我也可以,而且蓋的不僅是一座房子,而是我自己的整個世界;不是那個由磚和泥漿建造的世界,而是由思維和想法構成的嶄新的世界。
從那時起,寫作成了我唯一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就仿佛畫筆在過去猶如我的權杖一樣,現在鉛筆很少會離開我的腳。
我寫一些關于蠻荒的美國西部的故事,編造激烈的打鬥和翻滾的馬車。
這些大多來自我童年時看畫冊的記憶。
我筆下的角色都是嚼着煙草、挎着槍的男人,白天騎馬,晚上就喝個通宵,女孩們都有着凹凸有緻的身材、顧盼流連的眼睛,除了喝着杜松子酒尋歡作樂,幾乎無所事事。
在故事的開頭,我常常會設置大約二十個角色,但寫到一半我就很困惑,不知拿他們怎麼辦,這時我就挨個兒讓他們被打死,直到大概隻剩下兩個主要角色。
我的便簽本常常就變成了一座墳場。
後來我變得多愁善感,開始寫一些傷感的小故事,主題大約都是&ldquo男孩和女孩的邂逅&rdquo。
這些故事充滿着浪漫且夢幻的想象,我很享受創作的過程,但事後總會悲傷、煩躁,因為盡管我可以極盡生動地去設想這些故事,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卻永遠不會有這樣的經曆。
我甚至還嘗試寫偵探&ldquo驚悚&rdquo小說,故事裡充斥着子彈和屍體。
每當感到沮喪的時候,我就拿起鉛筆,用一些病态的描述寫在地下室和閣樓發現的腐爛的屍體,或是在死寂的夜晚,陰濕老舊的鄉間别墅裡突然發出的叫喊聲。
我的故事總是極盡戲劇化,在這些最初的寫作嘗試裡,我并不滿足于&ldquo殺死&rdquo我的角色,還盡可能地用最漫長的方式殺死他們。
射殺還不夠,我把他們切成碎片,挫骨揚灰。
這一切都非常的暴力血腥。
即便現在,我依然覺得自己不快樂,但至少我有事可做。
我找到了一種方式來消磨每天乏味的生活。
就像打開一瓶姜味汽水,讓所有被壓抑的氣泡跑掉。
生活對我來說不再那麼透不過氣來。
但一如既往地,不管我做什麼,去到哪裡,我都感到孤獨和焦灼。
我的生活像被鍊條捆縛住。
随着我的心智變成熟,我越來越意識到身體上的缺陷,以至于這種殘疾似乎讓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生理上的痛苦。
在我的人生裡,沒有所謂的新的一天&mdash&mdash每一天都不過是往日的重複,沒有任何改變,也沒有改變的希望。
十七歲時,仿佛所有事情都在向我湧來。
我的情感需求已經開始萌生。
那些過去孩子般的心血來潮,現在已經是成年的需求;過去的任性如今成了實在的感傷。
我渴望朋友,渴望同齡人不是出于同情的陪伴。
我也并沒有因為殘疾不能出門,就不渴望那些構成同齡人日常生活的一切:足球、舞會、酒會和女孩。
填飽肚子比充實我們的頭腦更為要緊。
即便這樣,我的腦袋裡還是擠滿了無數的想法,無法隻通過畫畫來表達。
冬季的一天,我躺在床上,正用腳趾夾着一根稻草在被雨水沖洗過的窗戶上漫不經心地畫着,突然,我萌生了一種沖動,我想用單詞試着把我的想法記在紙上。
我立刻找到一個六便士的便簽本開始寫起來。
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隻是坐在那兒,把我腦海裡冒出來的東西一股腦記下來。
那是一大堆彼此之間幾乎毫無關聯的單詞、語句和段落,就像把我的顔料調在一起變成一團色彩。
我進行着單詞的遊戲,仿佛一個迷上了新玩具的小孩,我把它們在紙上寫下來,然後帶着驚奇的眼光看着它們。
之後,我開始組織這些單詞,試着用一種結構把它們聯系在一起,就像畫畫一樣。
終于我開始在其中放入我的想法,過了一會兒,它們就不僅僅是單詞,還有了意義;不再是無關聯的字母,而是一些想法。
我最早在五歲時就學會了用腳趾寫字,但一直到十七歲,我才意識到原來這是一把通向新生活的鑰匙。
在這裡,我可以探索精神世界的新領域,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世界,一個獨立于其他人、使我可以獨自生活的世界。
就像彼得以及其他所有人可以用磚瓦砌房子那樣,現在我也可以,而且蓋的不僅是一座房子,而是我自己的整個世界;不是那個由磚和泥漿建造的世界,而是由思維和想法構成的嶄新的世界。
從那時起,寫作成了我唯一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就仿佛畫筆在過去猶如我的權杖一樣,現在鉛筆很少會離開我的腳。
我寫一些關于蠻荒的美國西部的故事,編造激烈的打鬥和翻滾的馬車。
這些大多來自我童年時看畫冊的記憶。
我筆下的角色都是嚼着煙草、挎着槍的男人,白天騎馬,晚上就喝個通宵,女孩們都有着凹凸有緻的身材、顧盼流連的眼睛,除了喝着杜松子酒尋歡作樂,幾乎無所事事。
在故事的開頭,我常常會設置大約二十個角色,但寫到一半我就很困惑,不知拿他們怎麼辦,這時我就挨個兒讓他們被打死,直到大概隻剩下兩個主要角色。
我的便簽本常常就變成了一座墳場。
後來我變得多愁善感,開始寫一些傷感的小故事,主題大約都是&ldquo男孩和女孩的邂逅&rdquo。
這些故事充滿着浪漫且夢幻的想象,我很享受創作的過程,但事後總會悲傷、煩躁,因為盡管我可以極盡生動地去設想這些故事,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卻永遠不會有這樣的經曆。
我甚至還嘗試寫偵探&ldquo驚悚&rdquo小說,故事裡充斥着子彈和屍體。
每當感到沮喪的時候,我就拿起鉛筆,用一些病态的描述寫在地下室和閣樓發現的腐爛的屍體,或是在死寂的夜晚,陰濕老舊的鄉間别墅裡突然發出的叫喊聲。
我的故事總是極盡戲劇化,在這些最初的寫作嘗試裡,我并不滿足于&ldquo殺死&rdquo我的角色,還盡可能地用最漫長的方式殺死他們。
射殺還不夠,我把他們切成碎片,挫骨揚灰。
這一切都非常的暴力血腥。
即便現在,我依然覺得自己不快樂,但至少我有事可做。
我找到了一種方式來消磨每天乏味的生活。
就像打開一瓶姜味汽水,讓所有被壓抑的氣泡跑掉。
生活對我來說不再那麼透不過氣來。
但一如既往地,不管我做什麼,去到哪裡,我都感到孤獨和焦灼。
我的生活像被鍊條捆縛住。
随着我的心智變成熟,我越來越意識到身體上的缺陷,以至于這種殘疾似乎讓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生理上的痛苦。
在我的人生裡,沒有所謂的新的一天&mdash&mdash每一天都不過是往日的重複,沒有任何改變,也沒有改變的希望。
十七歲時,仿佛所有事情都在向我湧來。
我的情感需求已經開始萌生。
那些過去孩子般的心血來潮,現在已經是成年的需求;過去的任性如今成了實在的感傷。
我渴望朋友,渴望同齡人不是出于同情的陪伴。
我也并沒有因為殘疾不能出門,就不渴望那些構成同齡人日常生活的一切:足球、舞會、酒會和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