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關燈
号人物的最高義務和忽視現行法律。

    最高行政權無以為害,勇敢的摩根盡可以為&lsquo拯救&rsquo美國信托公司和林肯信托公司而把鋼鐵壟斷納入他的鋼鐵托拉斯聯盟中。

    幾天之後,他又通過他的拯救活動,一舉成功地攫取了查·威·莫爾斯近海輪船聯合公司。

     這标明由喬治·華盛頓、本傑明·富蘭克林、傑弗遜等忘我的愛國者和其他卓越人物所建造的美利堅合衆國現狀的特征。

    &rdquo 34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74頁。

     35《德國交易所調查速記報告》,1893年,第1卷第190頁。

     36例如,在倫敦,&ldquo自1874年以來就有了證券交換所,它把當時最重要的證券種類的交易盡可能地進行抵消,隻需對剩餘部分開具支票。

    對證券交易所的交易,結果是:隻有大約10%的交易通過支票支付,而90%的相互間的債務是通過簡單的抵消解決的。

    &rdquo(雅費:《英國的銀行制度》,1909年萊比錫版,第95頁)在其他的交易所所在地,也存在有類似的機構。

     37&ldquo交易所交易的各種形式,不僅僅對了解價格有意義。

    交易所交易的締結和實行的條件,比交易所交易的簡單的法律技術的輔助手段有更多的意義。

    這些條件也是價格形成本身的因素,當然歸根結底需要和儲備、供給和需求是決定性的,但這些因素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

    證券或商品的交易是以現金還是按期貨交易來進行,期限是長還是短,在怎樣的締約單位之間進行,商品以何種類型交易,有價證券在何種類型的交易所即是在黑市還是限定地點的正式交易所進行交易,所有這些和其他形式的措施,不僅對價格的正确了解,而且也對價格的形成,都是具有極大影響的因素。

    這些因素的任何變化,都影響價格在有組織的市場上按時間推移所經曆的曲線。

    &rdquo(蘭德施貝格爾:《德國農業交易所的改革》,載《國民福利、社會政策和管理雜志》1902年第Ⅺ卷第36頁) 38《德國交易所調查報告》第1卷:《委員會報告》第75頁以下。

     39這也可以為其他目的而進行。

    &ldquo在大陸,(由銀行)推行一種獨特的延期交割政策的情況不少。

    銀行在它例如準備進行較大的發行時,為了制造價值而造氣氛,便壓低延期交割貼費率。

    銀行可以把由此遭受的損失,通過發行時的市價上的盈利加以抵償。

    &rdquo(菲利波維奇:《政治經濟學大綱》第2卷第2冊第181頁) 40參見《德國交易所調查報告》第Ⅲ卷第1930頁上所載專家柯尼希的叙述。

    他認為期貨交易對于産業是不理想的,并對這一點作出如下論證:&rdquo所有這些處于期貨交易中并在交易所遊動的證券,大部分掌握在這樣一些人手裡:他們對事情本身沒有長久的興趣,而隻對股票有興趣;對作為企業的企業沒有興趣,有興趣的是壓低或提高股票價格。

    在期貨交易中存在的一些措施下,影響企業以及在總會要召開的前一月底通過期貨交易保證大量股票,對任何人都是非常容易的。

    人們作為根本不屬于自己的幾百萬股票的所有者出現,突然出現在對此毫無所知的正派的股東面前。

    這些股東突然遭到襲擊,強迫他們接受自己根本不曾料到的天大好事!&rdquo 41見邁埃爾的叙述(《交易所調查報告》第Ⅱ卷第1608頁)。

    他把英國期貨交易的巨大發展,歸結為那裡随時都有大量浮動資本提供延期交割支配。

     42《交易所調查報告》第1卷第347頁所載阿恩霍爾德的叙述。

     43參見例如1908年2月25日的《柏林日報》再現出來的&ldquo柏林銀行界的卓越一員&rdquo的如下論述:&ldquo請不要忘記,以正式現金流通進行的交易,隻是總交易中一個比較小的部分。

    德國銀行業的集中,造成大部分買賣票據在大銀行事務所裡互相抵消。

    在柏林的交易所裡,實際上不過是調整&lsquo區區小數,罷了。

    &rdquo 同樣的現象也在奧地利出現。

    在維也納通彙和現金結算聯合會的總會上,一位股東抱怨說:&ldquo由于王國的商業生活越來越集中到銀行之中,以緻所有的比較弱小的私人商号不得不銷聲匿迹,所以交易所的交易在很多情況下根本沒有必要通過結算事務所。

    每一個銀行都是一個不需要額外費用和職員的通彙和現金結算聯合會。

    銀行中證券交易的興旺,是同限制通彙和現金結算聯合會的結算中介聯系在一起的。

    &rdquo(1905年2月1日《新自由報》。

    ) 44《柏林工商年鑒》1905年。

     451907年6月21日《法蘭克福報》。

     461906年1月28日的《法蘭克福報》這樣寫道: &ldquo現在幾乎談不上真正的限月清算。

    當然,展期貼費率還是公布的,但大多數延期交割被在大銀行内部調整,大銀行也可以定它們自己的貼費率。

    關于浮動的交易額,一般是不能作判斷的,因為像我們已經指出的,隻有全部交易的極小部分才在交易所的清算中加以結算。

    &rdquo 外國的交易所則有部分地不同。

    特别是紐約的交易所,它作為财産轉移即剝奪的手段,比歐洲的一些交易所有更大的意義。

    這裡,特殊的貨币制度也是同交易所技術聯系在一起發揮作用的。

    紐約的交易所隻知道現金交易,按這種方式,差額必須每天進行清算。

    在市價急劇波動的情況下,特别是當市價沿同一方向運動的時候,便産生了對貨币的急劇增長的需求。

    如果貨币市場緊張,美國的缺乏彈性的發行銀行立法,便成為産生小投機家不能支付的法外利息率的有效手段。

    這正是大的貨币貸出者&ldquo從投機中驅逐&rdquo小投機家并在強制清算時廉價獲得證券的機會。

     47貼現公司的魯塞爾作了如下定義:&rdquo商業投機的本質在于,觀察行情的适當變化,有時通過期貨交易事先已經保證這種變化。

    &rdquo(《交易所調查報告》第1卷第417頁。

    ) 48《交易所調查報告》第Ⅱ卷第2072頁。

     49這種人為作法是造成很多濫用和障礙的源泉。

    不過,在可互換性實際存在和總是能夠容易确認的地方,例如在酒(酒精度)和部分地在糖(分級度)的場合,這些情況不會發生。

     50&ldquo因此,這種期貨交易的特殊形式被創造出來,不僅僅是為促進實際的交易,而且歸根結底也是為向資本家或投機家即現在還沒有其他束縛的資本的所有者提供把資本暫時地(或長期地)投入各該商品部門的可能性服務的,盡管這種資本的所有者,缺少商品知識和該商業部門的外部技術的知識。

    因此,這種資本家&hellip&hellip以自己的活動動機而同谷物商人根本區别開來&rdquo。

    後者想進行谷物交易,而前者想通過價格波動盈利。

    同時,資本家這裡也承擔風險。

    (富克斯:《商品期貨交易》,載《德意志帝國立法、行政和國民經濟施穆勒年鑒》1891年第1期第71頁)但是,還必須指出:追求利潤當然是一切資本主義活動的共同動機,區别僅僅在于能夠獲取利潤的方式。

     51例如,啥弗雷羊毛交易所的奧費爾曼報告說:那裡,1892年,實物交易是2000包,在期貨市場上賣掉的是16300包。

    棉花也是一樣,期貨交易是實物交易的10倍。

    在800萬到900萬包收獲量的情況下,期貨市場上的交易量卻達1億包左右(《交易所調查報告》第3368頁)。

     52當然,對商品期貨交易的行家,也不能作特殊的奢想。

    &ldquo如果能從一些情報中看出市場今後如何發展,什麼樣的價格合适,那就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我隻能根據過去的經驗說:感覺就是一切。

    消息靈通則一切順利,這不過是一個口号,僅僅從這個口号裡是什麼也得不到的。

    商人常常失誤&hellip&hellip商人也像農夫一樣無知;如果他研究一切情報,那他就變得更蠢,結果常常是另一個樣子&rdquo。

    這是誠實的商人達梅所供認的(《德國交易所調查報告》第Ⅱ卷第2858頁)。

     53保護關稅也沒有使這種價格平均化,而隻不過把德國的價格提高到世界市場價格以上,其數額應使谷物生産者即使在世界市場價格低的情況下也還能夠獲利。

     54關于參加一般期貨交易,柏林商業協會主席肯普夫先生說:&rdquo浪高時,整個商業界都參加;浪不高時,則是從事這種交易的富人參加。

    &rdquo(《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