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商品交易所
關燈
小
中
大
然是貨币資本,按銀行方式所投放的資本,因而僅僅帶來利息。
但是,銀行資本的介入,又給投機和商業擴大自己業務提供了可能性。
現在,為了購買商品,已不必占有全額價格的貨币,隻需要有能夠抵償一切可能範圍内存在的差額的貨币量,其餘的由銀行提供。
對于投機來說,這僅僅意味着它的業務的擴大。
但是,由于交易額的增長,即使微小的差額也足以引誘投機家從事買賣,所以,一方面,交易次數增加了;而另一方面,每次的差額量卻減小了。
銀行資本對商業的影響問題就不同了,而且更有興趣。
現在,商業也可以以商品作抵押取得貸款了。
它隻需對這一資本付利息。
但是,商業本身并不産生利潤。
商業隻實現同所使用的資本量相适應的平均利潤。
但是,因為有大量信用提供給自己支配,所以商業現在隻需較小的自有資本,便可以進行同樣數量的交易。
因此,這一資本的商業利潤,現在被分配到更大的商品量上。
由商業所造成的商品加價也減小了。
但是,因為商業利潤隻是從産業利潤中所做的扣除,所以産業利潤便按同樣程度提高。
對消費者來說,商品價格保持不變。
因此,銀行資本的介入造成:第一,産業利潤提高;第二,全部的和按個别商品計算的商業利潤下降;第三,商業利潤的一部分轉化為利息。
後者是商業資本的一部分被銀行資本所代替的必然結果。
而交易所的商品交易使這種代替成為可能。
利息(這裡插進來談談),除了消費信用外,始終是利潤或地租的一部分。
但是,下面的問題還應該注意。
在生産中,實際借貸資本是作為産業資本發生作用的,因而生産利潤。
借貸資本隻獲得利息,因而增加了産業資本的利潤,增加額等于平均利潤和按所借資本額計算的利息之間的差額。
商業并不生産利潤,而隻是必須從一般利潤量中為商業資本支付平均利潤率。
銀行資本在商業中的作用就不同了。
它獲得自己的利息,但并不為商人生産任何利潤。
商人現在所獲得的,毋甯說是去掉銀行資本額的商業資本的平均利潤加上他向銀行資本後來支付的利息。
為經營商業,現在隻需較少的商業資本,因而這一資本的利潤也變小了。
這種被節約的利潤留歸它的生産者即産業資本。
銀行資本這裡所起的作用,同節約商業費用的某種進步所起的作用一樣。
結果上的區别簡單地來自下述情況:産業資本生産剩餘價值,而商業資本卻不生産剩餘價值。
另一種情況也在同樣的方向上發生作用。
交易所的期貨交易,為由它所掌握的商品,創造了一個始終準備吸收這些商品的市場。
因此,生産者或進口商可以随時出賣商品。
而這就意味着他的資本的流通時間的縮短。
但是,我們已經知道,流通時間的任何縮短,都意味着資本的遊離。
因此,期貨交易也以這樣的方式,減小了用于商品流通即商業業務所必要的資本,這種資本不是用來生産,而僅僅是用來實現利潤。
期貨交易是一切投機的适當的形式。
任何投機都是對價格差額的利用,這種利用是在時間中進行的;而另方面,對每個投機家來說,他不進行買賣的時間是純粹的損失。
投機也不是生産。
因此,投機家必須能夠迅速地利用每次的價格差額,哪怕是将來的價格差額。
因此,在每一個瞬間,他都必須能夠為每一個将來的瞬間進行買賣。
這恰恰是期貨交易的本質。
由于做了期貨交易,投機便創造了一個适用于一年中任何一個時期的價格。
因此,它便使工廠主和商人有可能為自己排除價格發展的偶然結果,保證自己免受價格波動之害,并把價格波動的風險轉嫁到投機身上。
例如,原糖制造業者今天購買甜菜。
如果他今天已經能夠把應提供原糖時期的期貨,以比如13萬馬克在交易所出賣,那他便知道,他可以為甜菜支付比如10萬馬克。
因此,如果他今天按這一價格出賣了原糖,那他便與此後所發生的一切價格波動無關了,他便保證了自己的利潤。
因此,期貨交易是産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限于執行自己純粹職能的手段。
用于抵禦價格波動而保證自己所必要的固定于産業或商業領域中的準備資本的一部分,因此便遊離了。
其中的一部分現在用于交易所投機。
但是,在這裡,它們被集中了,因而可以比分散于各個産業資本家和商人手中的資本更小。
資本主義利潤在生産中産生,通過流通而實現。
當生産早已結束,因而利潤對生産者或已經購買了商品的商人是一個既定的量的時候,保證這一利潤抵禦由流通時的價格波動所産生的偶然情況,是生産者和商人自然作出的努力。
在一定的發展階段上,對那些由于自然原因(例如,由于生産的結果依賴于氣候條件)價格波動特别大和不可忽視的商品,期貨交易促進了這種努力。
期貨交易盡可能地平息由投機中産生的波動,但這一點隻有通過制造由投機引起的較小的和較頻繁的振蕩才能達到。
這種投機(從社會的觀點來看是完全無意義的)之所以顯得必要,因為它安排了買者和賣者參與的必要規模,以緻總是能夠有必要的商品量進行交易。
這種抵禦價格波動的保證,使市場價格越來越接近于生産價格。
于是,便形成一個獨特的資本家階級,即接受這種價格波動的投機家。
問題是他們的資本怎樣增殖。
我們在考察證券投機時已經看到,這種資本謀取差額利潤。
一人所得就是他人所失。
在這裡,那些能夠等待和自身影響市價的大投機家以及了解内情的行家裡手,通常靠犧牲小投機者和外行謀取利潤。
問題僅僅在于,除此之外,投機是否還能得到風險酬金。
風險酬金雖然經常被提到,但研究卻很少。
首先應該确定的是,風險酬金不可能是利潤産生的原因,因而也不可能是說明利潤的理由。
利潤是在生産中産生的,等于不花資本家階級分文的工人的剩餘産品中所包含的剩餘價值。
不同的風險,即能夠通過流通實現生産中所産生的利潤的不同的可靠程度,隻能造成不同的利潤分配,緻使具有較大風險(而它也必然實際地表現為較大的損失)的部門得到較高的價格,但歸根結底也使它們資本的利潤率等于平均利潤率。
很清楚,就必須考慮一個生産部門中造成收益降低的特殊情況來說,這些特殊情況也必須被價格水平所補償,從而保證利潤率的相等。
在光學鏡頭的價格中,也包括那些在澆鑄時平均被損壞了的玻璃的費用。
這些費用屬于生産費用。
同樣,商品在運往市場的途中所平均遭到的損壞或腐爛,也加到價格中。
但是,風險的情況就不同了。
它是由流通時僅僅偶然發生的情況中産生的,但也波及生産費用本身。
例如,如果用舊機器制造的某産品還在市場上,而現在新機器以一半的時間就能制造它,那麼,對這種&ldquo風險&rdquo就不存在補償,這種産品的出賣者将必然承受損失。
對主要在交易所期貨交易市場上進行交易的産品來說,條件也相類似。
這種不安全性來自下述情況:例如,對德國的谷物價格來說,不僅德國的收獲情況即德國的直接表現為價格的生産費用是決定性的,而且美國、印度、俄國等等的生産費用也同樣是決定性的。
但是,對于這種價格形成來說,德國谷物的價格卻沒有任何補償。
但是,一旦在流通中出現大的無法預料的波動,這一部門的資本家就必須握有準備金,以便能夠補償價格波動所造成的損失和繼續進行生産。
這種準備金是必要的流通資本的一部分,對它計算平均利潤。
歸之于它的利潤可以被稱作風險酬金。
但是,即使是通過期貨交易,這種準備金對生産資本家也并非是多餘的。
因為期貨交易并沒有完全消滅由生産條件的變化所引起的價格波動。
生産者必須承擔世界市場對國内價格的影響。
交易所的保證隻關涉流通時所出現的波動。
面粉制造業者通過今天購買谷物來保證他今天出賣面粉的價格。
谷物商人則通過把他今天購買的谷物在交易所按一定期限出賣來保證他的利潤。
這種保證在于,他為實際履行自己義務的一個後來的時期,保證了一定的現有價格。
換句話講,對于商人和生産者來說,買和賣是一環扣一環地進行的,而不是隻進行單方面的買或單方面的賣。
但是,這一點的前提條件是:首先,像期貨交易為它創造的那樣一個随時準備開放的、大規模的和有吸收能力的市場;其次,那些并不為自
但是,銀行資本的介入,又給投機和商業擴大自己業務提供了可能性。
現在,為了購買商品,已不必占有全額價格的貨币,隻需要有能夠抵償一切可能範圍内存在的差額的貨币量,其餘的由銀行提供。
對于投機來說,這僅僅意味着它的業務的擴大。
但是,由于交易額的增長,即使微小的差額也足以引誘投機家從事買賣,所以,一方面,交易次數增加了;而另一方面,每次的差額量卻減小了。
銀行資本對商業的影響問題就不同了,而且更有興趣。
現在,商業也可以以商品作抵押取得貸款了。
它隻需對這一資本付利息。
但是,商業本身并不産生利潤。
商業隻實現同所使用的資本量相适應的平均利潤。
但是,因為有大量信用提供給自己支配,所以商業現在隻需較小的自有資本,便可以進行同樣數量的交易。
因此,這一資本的商業利潤,現在被分配到更大的商品量上。
由商業所造成的商品加價也減小了。
但是,因為商業利潤隻是從産業利潤中所做的扣除,所以産業利潤便按同樣程度提高。
對消費者來說,商品價格保持不變。
因此,銀行資本的介入造成:第一,産業利潤提高;第二,全部的和按個别商品計算的商業利潤下降;第三,商業利潤的一部分轉化為利息。
後者是商業資本的一部分被銀行資本所代替的必然結果。
而交易所的商品交易使這種代替成為可能。
利息(這裡插進來談談),除了消費信用外,始終是利潤或地租的一部分。
但是,下面的問題還應該注意。
在生産中,實際借貸資本是作為産業資本發生作用的,因而生産利潤。
借貸資本隻獲得利息,因而增加了産業資本的利潤,增加額等于平均利潤和按所借資本額計算的利息之間的差額。
商業并不生産利潤,而隻是必須從一般利潤量中為商業資本支付平均利潤率。
銀行資本在商業中的作用就不同了。
它獲得自己的利息,但并不為商人生産任何利潤。
商人現在所獲得的,毋甯說是去掉銀行資本額的商業資本的平均利潤加上他向銀行資本後來支付的利息。
為經營商業,現在隻需較少的商業資本,因而這一資本的利潤也變小了。
這種被節約的利潤留歸它的生産者即産業資本。
銀行資本這裡所起的作用,同節約商業費用的某種進步所起的作用一樣。
結果上的區别簡單地來自下述情況:産業資本生産剩餘價值,而商業資本卻不生産剩餘價值。
另一種情況也在同樣的方向上發生作用。
交易所的期貨交易,為由它所掌握的商品,創造了一個始終準備吸收這些商品的市場。
因此,生産者或進口商可以随時出賣商品。
而這就意味着他的資本的流通時間的縮短。
但是,我們已經知道,流通時間的任何縮短,都意味着資本的遊離。
因此,期貨交易也以這樣的方式,減小了用于商品流通即商業業務所必要的資本,這種資本不是用來生産,而僅僅是用來實現利潤。
期貨交易是一切投機的适當的形式。
任何投機都是對價格差額的利用,這種利用是在時間中進行的;而另方面,對每個投機家來說,他不進行買賣的時間是純粹的損失。
投機也不是生産。
因此,投機家必須能夠迅速地利用每次的價格差額,哪怕是将來的價格差額。
因此,在每一個瞬間,他都必須能夠為每一個将來的瞬間進行買賣。
這恰恰是期貨交易的本質。
由于做了期貨交易,投機便創造了一個适用于一年中任何一個時期的價格。
因此,它便使工廠主和商人有可能為自己排除價格發展的偶然結果,保證自己免受價格波動之害,并把價格波動的風險轉嫁到投機身上。
例如,原糖制造業者今天購買甜菜。
如果他今天已經能夠把應提供原糖時期的期貨,以比如13萬馬克在交易所出賣,那他便知道,他可以為甜菜支付比如10萬馬克。
因此,如果他今天按這一價格出賣了原糖,那他便與此後所發生的一切價格波動無關了,他便保證了自己的利潤。
因此,期貨交易是産業資本家和商業資本家限于執行自己純粹職能的手段。
用于抵禦價格波動而保證自己所必要的固定于産業或商業領域中的準備資本的一部分,因此便遊離了。
其中的一部分現在用于交易所投機。
但是,在這裡,它們被集中了,因而可以比分散于各個産業資本家和商人手中的資本更小。
資本主義利潤在生産中産生,通過流通而實現。
當生産早已結束,因而利潤對生産者或已經購買了商品的商人是一個既定的量的時候,保證這一利潤抵禦由流通時的價格波動所産生的偶然情況,是生産者和商人自然作出的努力。
在一定的發展階段上,對那些由于自然原因(例如,由于生産的結果依賴于氣候條件)價格波動特别大和不可忽視的商品,期貨交易促進了這種努力。
期貨交易盡可能地平息由投機中産生的波動,但這一點隻有通過制造由投機引起的較小的和較頻繁的振蕩才能達到。
這種投機(從社會的觀點來看是完全無意義的)之所以顯得必要,因為它安排了買者和賣者參與的必要規模,以緻總是能夠有必要的商品量進行交易。
這種抵禦價格波動的保證,使市場價格越來越接近于生産價格。
于是,便形成一個獨特的資本家階級,即接受這種價格波動的投機家。
問題是他們的資本怎樣增殖。
我們在考察證券投機時已經看到,這種資本謀取差額利潤。
一人所得就是他人所失。
在這裡,那些能夠等待和自身影響市價的大投機家以及了解内情的行家裡手,通常靠犧牲小投機者和外行謀取利潤。
問題僅僅在于,除此之外,投機是否還能得到風險酬金。
風險酬金雖然經常被提到,但研究卻很少。
首先應該确定的是,風險酬金不可能是利潤産生的原因,因而也不可能是說明利潤的理由。
利潤是在生産中産生的,等于不花資本家階級分文的工人的剩餘産品中所包含的剩餘價值。
不同的風險,即能夠通過流通實現生産中所産生的利潤的不同的可靠程度,隻能造成不同的利潤分配,緻使具有較大風險(而它也必然實際地表現為較大的損失)的部門得到較高的價格,但歸根結底也使它們資本的利潤率等于平均利潤率。
很清楚,就必須考慮一個生産部門中造成收益降低的特殊情況來說,這些特殊情況也必須被價格水平所補償,從而保證利潤率的相等。
在光學鏡頭的價格中,也包括那些在澆鑄時平均被損壞了的玻璃的費用。
這些費用屬于生産費用。
同樣,商品在運往市場的途中所平均遭到的損壞或腐爛,也加到價格中。
但是,風險的情況就不同了。
它是由流通時僅僅偶然發生的情況中産生的,但也波及生産費用本身。
例如,如果用舊機器制造的某産品還在市場上,而現在新機器以一半的時間就能制造它,那麼,對這種&ldquo風險&rdquo就不存在補償,這種産品的出賣者将必然承受損失。
對主要在交易所期貨交易市場上進行交易的産品來說,條件也相類似。
這種不安全性來自下述情況:例如,對德國的谷物價格來說,不僅德國的收獲情況即德國的直接表現為價格的生産費用是決定性的,而且美國、印度、俄國等等的生産費用也同樣是決定性的。
但是,對于這種價格形成來說,德國谷物的價格卻沒有任何補償。
但是,一旦在流通中出現大的無法預料的波動,這一部門的資本家就必須握有準備金,以便能夠補償價格波動所造成的損失和繼續進行生産。
這種準備金是必要的流通資本的一部分,對它計算平均利潤。
歸之于它的利潤可以被稱作風險酬金。
但是,即使是通過期貨交易,這種準備金對生産資本家也并非是多餘的。
因為期貨交易并沒有完全消滅由生産條件的變化所引起的價格波動。
生産者必須承擔世界市場對國内價格的影響。
交易所的保證隻關涉流通時所出現的波動。
面粉制造業者通過今天購買谷物來保證他今天出賣面粉的價格。
谷物商人則通過把他今天購買的谷物在交易所按一定期限出賣來保證他的利潤。
這種保證在于,他為實際履行自己義務的一個後來的時期,保證了一定的現有價格。
換句話講,對于商人和生産者來說,買和賣是一環扣一環地進行的,而不是隻進行單方面的買或單方面的賣。
但是,這一點的前提條件是:首先,像期貨交易為它創造的那樣一個随時準備開放的、大規模的和有吸收能力的市場;其次,那些并不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