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産業資本流通中的貨币

關燈
的那一部分,以貨币形式存在,而500馬克則被用于購買生産資料,從而以商品形式存在。

    現在,它們完全地以貨币形式由這一資本的循環過程中沉澱下來。

     &ldquo因此,現在就有1000馬克以貨币形式分離出來,形成一個新的、尋找投資場所的貨币資本,成為貨币市場的一個新的組成部分。

    雖然這1000馬克以前就周期地處于遊離貨币資本和追加生産資本的形式,但是,這種潛在狀态本身是生産過程得以進行的條件,因為它是生産過程得以連續進行的條件。

    現在,為了這個目的,已經不再需要這1000馬克了,因此它就形成新的貨币資本,成為貨币市場的一個組成部分,盡管它絕對不是社會現有的貨币儲備的追加要素(因為它在企業開始時就存在,并且通過這種企業投入流通),也絕對不是新積累起來的貯藏貨币。

    &rdquo因此,這裡表明,在貨币儲備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隻有通過縮短資本周轉時間,才能造成貨币資本供應的增加。

    因為貨币通過它以前作為資本的職能而适合于重新成為資本。

     相反地,如果流通時間再延長2周,那麼,追加資本就需要2000馬克,這2000馬克必須從貨币市場上取出,以便進入生産資本的循環(在這一循環中,始終包括流通時間在内)。

    1000馬克逐漸由貨币形式轉變為勞動力,另1000馬克也許立即轉變為生産資料。

    因此,周轉的延長造成貨币市場上需求的增加。

     影響周轉期本身的最重要的因素如下:&ldquo周轉期間的長短,就其取決于真正的勞動期間,即完成可進入市場的産品所必要的期間而言,是以不同投資的各自物質生産條件為基礎的。

    這些條件,在農業上,更多地具有生産的自然條件的性質,在制造業和絕大部分采掘業上,是随着生産過程本身的社會發展而變化的。

    &rdquo 這裡有兩種傾向。

    技術的發展縮短了勞動期間,單件商品更迅速地被制造出來,從而更迅速地離開工廠來到市場上。

    此外,說到不同的産品,那麼,在較大的公司裡也是這樣做的,産品比以前制造得更多,從而較大的資本周轉更快。

    技術進步縮短了勞動期間,因而加速了流動資本和剩餘價值的周轉。

    但是,這種進步同時意味着固定資本的增加。

    固定資本的周轉期間更長,包括一系列流動資本的周轉。

    固定資本的這種增加比流動資本的增加進展更快。

    因此,總資本中越來越大的部分放慢了自己的周轉。

    撇開信用不論,那麼,周轉的變慢便是貨币資本預付增加(其中留下一個越來越大的部分可以支配&mdash&mdash被遊離出來)的另一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生産規模本身的擴大)。

     &ldquo勞動期間的長短,就它以供應數量(産品作為商品通常投入市場的數量的多少)作為基礎而言,具有習慣的性質。

    但是習慣本身也以生産規模作為基礎,因此,隻有在個别考察時才具有偶然性。

    &rdquo即使在這裡,一般說來,數量增加,資本預付也随之而增加。

    但是,應該注意,由于技術的進步,較大的數量可以有較低的價格,因而也可能隻需要較小的預付。

     &ldquo最後,周轉期間的長短,就其取決于流通期間的長短而言,部分地要受到下列情況的限制:市場行情的不斷變化,出售的難易程度以及由此引起的把産品一部分投入較近或較遠的市場的必要性。

    撇開需求量本身不說,價格的運動在這裡起着主要的作用,因為在價格降低時,出售會有意識地受到限制,而生産會繼續進行;反之,在價格提高時,生産和出售可以齊步前進,或者出售可以搶在前面。

    但是,由生産地點到銷售市場的實際距離,必須看作是真正的物質基礎。

    &rdquo 因為利潤是在生産中産生的,流通隻不過是實現了它,于是便産生了把所有資本盡可能地轉變為生産資本的經常的努力。

    由此産生了兩種傾向:第一,由于信用貨币代替金屬貨币,流通費用被壓縮到最低限度;第二,由于商業技術的發展,由于産品盡可能迅速地出售,流通時間本身被縮短了。

    市場的不斷擴大和國際分工的不斷發展,形成一種對立的傾向。

    這種對立傾向的影響,由于交通運輸關系的發展而趨緩解。

     我們最後還要強調指出,對剩餘價值轉化為積累,進而轉化為資本的速度來說,資本周轉時間的長度是決定性因素。

    周轉時間越短,剩餘價值在貨币形式上的實現也就越快,就越是能夠更迅速地轉化為資本。

     資本有機構成,特别是固定資本部分同流動資本部分的比例,縮短流通時間的商業技術的發展,沿着同一方向發生作用的但在尋求越來越遠的市場中又促進一種相反傾向的交通手段的發展,由于周期性的行情波動而造成的回流速度的差異,以及最後生産積累的快慢,總之,所有以前曾經提到的這些因素,都對閑置資本量和閑置時間的長短發生影響。

     此外,商品價格變化的影響也是重要因素。

    如果原料價格下跌,那麼,我們例子中的資本家,為了使生産在同樣規模上繼續進行,每周需要預付的就不是1000馬克,而是隻有比如說900馬克。

    因此,參加他的資本的整個周轉期間的,就不是9000馬克,而是隻有8100馬克,而900馬克被遊離了。

    &ldquo這樣分離出來而現在不用的,從而要在貨币市場上尋找投資場所的資本,即貨币資本,無非是原來要作為貨币資本預付的9000馬克資本的一部分。

    如果生産不擴大,而是按照原有規模繼續進行,這一部分就會由于它要周期地再轉化成的生産要素的價格下跌而變成多餘的。

    如果這種價格下跌不是由于偶然情況(特大豐收或供給過剩等等)造成,而是由于提供原料的部門的生産力的提高造成的,那麼,這個貨币資本就會成為貨币市場的一個絕對的追加,成為在貨币資本形式上可供支配的資本的一個絕對的追加,因為它不再是已經使用的資本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了。

    &rdquo 相反地,原料價格的提高要求追加貨币資本,從而造成貨币市場上需求的增加。

     十分清楚,對于由經濟周期造成的周期性波動時期的貨币市場的發展來說,上面所考察的因素具有很大的重要性。

    在繁榮期開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