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種種(節錄)
關燈
小
中
大
着天上,一邊想起得了二十歲患腹膜炎的時候。
那時因為疾病作祟,凡是飲料一概禁用。
醫生隻給了用涼水漱口的自由,所以一個鐘頭要漱幾次口,于是每次我就不讓任何人知道悄悄地把漱口水一點一點地喝進胃裡,這樣才把火燒火燎的焦渴控制住。
我沒有勇氣再翻從前的陳賬,把放在嘴裡濕潤口腔的冰塊嚼碎咽下的事,老老實實地合盤端出。
但是因此我也得到了一天喝幾次每次隻許喝一口井水的許可。
當我咕咚咕咚地喝井水,讓水通過食道流進胃裡的時候,那心情真是痛快極了。
不過,還沒等水流過咽喉就又想喝了。
我還記得很清楚,常常半夜請護士給我倒滿一杯井水,喝得非常香。
渴漸漸停止了。
這回是比渴更可怕的餓頻頻襲來。
我躺在病床上曾經多次想象着自做美食,擺上桌來,以此為樂。
不僅如此,還喜歡把同一菜譜的菜做出許多人吃的量,給想象中的許多朋友吃。
現在想一想,普普通通但是讓人喜歡的吃的東西已經沒了。
閉眼一想能夠出現在眼前的,全是連我自己也不怎麼喜歡的菜。
森成先生說,藕粉已經吃膩了,便特意從東京弄來大米,說是煮稠稠的米湯給我喝。
我好像有生以來頭一回喝米湯似地焦急地等待着。
但是喝了一口才覺得味道極差而大吃一驚,從此以後我就再也不想喝米湯了。
沒有喝上米湯卻給了一片餅幹時的高興勁兒,直到現在也沒有忘。
當時甚至派護士專程去醫生的房間道謝。
沒過多久就許可吃粥了。
粥的好吃程度隻留下了極好的記憶,實感如何現在已經想不起來了,然而那時幾乎懷疑世上竟然有這麼好吃的東西,邊叭哒着嘴邊稱贊不已這一點卻記得實實在在。
後來麥片粥給吃了,蘇打餅幹也給吃了。
每一種吃食無不感謝萬分地吃個光。
可是,卻像日常功課一般向森成醫生要求多給一點吃的。
結果是森成先生都害怕到我跟前來了。
東先生也特意到妻那裡對她說:&ldquo先生總是一臉嚴肅,可是卻像個孩子一般總要吃的,真夠可笑的了。
&rdquo 饑腸何所求 猶如春雨潤田疇 慰我唯有粥 二十六 大學畢業之後,我曾經在小石川的一座廟裡租房住下。
那裡的和尚都拿算命當作副業,所以,微暗的門廳旁邊那間屋子裡總擺着算籌、竹簽等等。
可能因為沒有挂牌公開營業,所以每天來占卦的多則四五人,少則連搓簽子的聲音也聽不到。
我對于憑《易經》斷定人的吉兇禍福一向不重視,在這個問題上我是同和尚無緣的,所以隻能是有時候隔着隔扇聽聽和尚順着算卦者的意志的談話,很明顯,和尚的話全是按本人的希望說的,也就是順情說好話。
和尚算的全是婚事前景如何等等一類的卦。
我從來沒有同和尚面對面地談過這類事。
有一次随便談話時不知不覺地話題轉到相面、方位等等和尚行業之内的事。
我半開玩笑地問他:你看我的将來能怎麼樣?和尚目不轉睛地看着我的臉,然後回答說,沒什麼不得了的壞事。
他說的&ldquo沒什麼不得了的壞事&rdquo,就和&ldquo沒什麼不得了的好事&rdquo一個樣,也就等于宣告:&ldquo你小子的命運平平常常。
&rdquo我沒辦法,隻好一聲不吭。
可是此刻和尚卻說:你父親去世的時候你見不到他呀!我隻說了一句:是麼?他接着說,從你的相貌來看,你此刻是西去之相,一直奔西去最好。
我又說了一句:是麼?最後和尚勸我說:你趕快把下颏的胡子留下來,買下土地蓋上房吧。
我回答說,如果我的身分足以買地蓋房,那就不會住在這兒麻煩你了。
可是,因為我很想知道下巴颏的胡子和地面上的房子有什麼關系,所以就隻問了問這個問題。
和尚一聽立刻認真地說,如果把你的臉分成上下兩半,那就上邊一半長,下邊的太短。
因而不穩當。
所以,如果下巴上要早長胡子,讓上下平衡,那麼,你的臉就上下搭配妥當了,不可能動蕩不安。
我對于把我的臉給以物理或者美學上的評論,以及和尚說的仿佛這張臉很容易地支配我命運覺得确實可笑。
不過,我隻能說:當然,當然! 不到一年,我去了松山。
從那裡又去了熊本。
又從熊本去了倫敦。
果然如和尚所說:往西,往西,一直往西。
我母親在我十三歲時去世的。
當時我雖然也在東京,但是母親臨終時我沒有在她身旁。
我在熊本的時候接到通知父親去世的電報。
這樣看來,和尚說的雙親去世的時候不得一見的話,不論怎麼說隻能說算得很準。
隻是下巴颏的胡子,從那時直到現在我也沒有留過,而且是天天剃,至于住房能不能建起來,就很難說了。
不過到修善寺來之後往病床上一躺,兩腮就開始往外鑽胡子了,過了五六天就能一根一根地往下揪。
再過幾天,從臉頰到兩腮全讓胡子給遮住,簡直沒有一點空地。
和尚的話是十七八年前說的,到現在才有像點樣子的胡子。
所以妻說,索性讓它長着不剃也許更好。
我一半同意她的意見,所以總是不停地撫摸着它的周圍。
沒過幾天,沒有洗也沒有梳過的頭發,被頭油和頭垢弄得一塌糊塗的腦袋,實在難受得無法忍耐,有一天把理發師請來,雖然理得不太好,可是卻能躺着給我理發刮臉。
這時,我居然兩頰光光,再一次失掉了當自有住宅房主的資格。
周圍的人都說這下子可年輕了許多。
隻有妻一個人覺得完全剃掉确實可惜,應該留一些才對。
因妻希望我的病早日康複,但是她同時也希望保留胡子從而得到自家住宅。
至于我呢,如果不把胡子刮光就保證有我的住房,我自然一定保留絡腮胡子不剃。
後來我一直剃胡子。
早晨起來一定眺望從對面三層樓頂和我家拉窗之間才能看到少許的山頂,此刻我撫摸着刮得幹幹淨淨十分平滑的兩頰,情緒非常歡悅。
個人所有的土地和住宅,既然暫時無望也就隻好斷了這份念頭,我想,等以後早日置下作為老境以後的一種樂趣。
客夢回時一鳥鳴 夜來山雨曉來情 孤峰頂上孤松色 早映紅暾日日明 二十七 修善寺既是村名也兼寺名這件事,我去之前早就知道了。
但是,該寺不撞鐘,到了時辰就打鼓卻是沒有想到的。
我是什麼時候頭一次聽到的,早就忘了。
隻是我的耳膜上仍留着想象中的咚咚鼓聲卻常常響起。
這樣,我就一定想起去年的病。
我去年鬧病時想起了挂在新天棚和新壁閣之間的大島将軍寫的從軍詩。
同時也想起從早到晚無數遍反複讀那詩的情景。
新的天棚,新的壁閣,新的柱子,以及新的過了頭以緻不能如意開合的拉窗,直到今天依然能夠如在目前地回憶起來。
唯獨那從早到晚不知道念過多少遍的大島将軍的詩,卻是讀完就忘,現在隻記得白牆一般的白絹上,畫着無論哪裡幅度完全一樣、頭尾都折過去的黑線。
至于詩句,除了開頭的劍戟兩字之外,什麼也想不起來了。
每當我想起想象中的咚咚鼓聲時,這一切就會全想起來。
其中,我自然回想起一動不動仰面朝天躺在病床,臀部疼得什麼也不顧了,隻好忍耐着,焦灼地等待天明時的情景,回想當時,那修善寺的鼓聲,以一種無法聯想的方式,總是照例猝然響在我的耳邊。
那是夜間最長的時分。
暑熱時期漸漸過去了,下雨天,或者嘩叽衫上加個褂子,或者幹脆早上起來就得穿上袷衣,以防着涼。
落到遠山雲天相接之處的太陽常常匆匆而過,比白晝最短的日子還短,所以很快就得點燈。
而且一人夜天就不願意亮。
我每天總害怕蠶食白天的長夜。
因這一睜開眼就必定是黑夜。
當我想到,在這樣的黑夜裡還得安安靜靜地活埋多長時間的時候,就連我自己也覺得我這病實在難熬極了。
我再也不願意百無聊賴地瞪眼呆呆地看着新的天棚,新的柱子,新的拉窗了。
雪白的絹子上大字書寫的挂軸最不願看下去。
此時我總是想,啊,趕快天亮該多好! 這時,修善寺的鼓咚咚地響了。
而且,特别像故意讓我等得不耐煩似的,以比較稀疏的間隔,讓鼓聲穿過暗夜故意一下一下地慢慢傳來。
這鼓聲過了五分鐘或者七分鐘之後,逐漸成調,終于比雷陣雨的雨滴還密了,如此變化,按我的理解,可能是通知過不了多長時間就是日出時刻。
鼓聲住了,工夫不大之後護士才起來,她隻把走廊的防雨窗打開,這是讓我最高興的事。
此刻的外面總是昏暗的。
未必有人到修善寺像我這樣細緻地研究寺裡的鼓。
直到現在我還常常聽到咚地一聲響,那是沒有餘音的響聲,我也知道這是我的錯覺。
這時總是反來複去地重複着一種難以言喻的心情。
夢繞星潢泫露出 夜分星影暗燈愁 旗亭病近修善寺 一晃疏鐘已九秋 二十八 把大山分成兩半的幽谷裡百合盛開,遊目騁懷,飽覽佳景,但第二天便躺倒了。
想象中那裡一定是花開滿谷,開不敗的白花,就像圍棋的白棋子一樣點點散在各處。
在濃綠色包圍之中它的根部四周有些幽暗,然而這裡卻濃香沉郁。
它的葉子仿佛難受似地互相依偎,等待清風吹拂。
前些日子這個旅舍的客人從山裡采來插在瓶中的,是又白又大而且香氣沉沉的白花,從這些花推想,我就不該在我頭腦中畫一幅巨大的畫。
我把插在瓶裡的唐菖蒲放在床鋪旁,芥舟君告訴我說,《聖經》上說的野百合是唐菖蒲,我想起了一個月之前我曾說過我根本沒有野百合的感覺。
甚至和《聖經》關系極淺的我這個人,也覺得桧柏質料的扇子,隻能派人到熱帶就地取材制作一樣,如果以唐菖蒲表現深沉的情趣,那隻能認為過于強烈。
唐菖蒲是怎樣都可以我憑想象畫的情趣幽遠的花,連看到一朵的機會也不曾有過就進入立秋了。
百合與重露偕亡。
人們為病人進了後山深處,從這裡那裡伸手可得的地方采來幾枝草花。
從我住的房間去後山又近又很方便,出了房間順着走廊就去得了。
隻要敞着拉窗,躺着就能從走廊和欄杆之間望見一部分山巒,近得像在鼻子底下一般。
這裡所說的一部分山巒,主要是岩石、草以及穿行于岩石根部迂回而上的小徑等等。
我看着為我而登山的人們,當他們離開走廊的高度到達欄杆的高度時,有一段看不到他們了,過了一會兒又出現于相反的地方,最後終于出了我的視線,總之,變化很大。
當他們的形象再次從欄杆之上七拐八拐曲曲折折地下來時,他們就不是往上走時那樣,而是顯得稀稀拉拉。
他們每個人都穿着旅舍提供的粗條紋浴衣,為了防曬把布巾頂在頭頂上,兩端垂在兩頰處。
想象不到他們走山間險道的形象,當他們抱着花突然之間出現于巉岩絕壁之旁的時候,使我這個病人居然仿佛有正在看一種戲劇的感覺,這種配合确實令人好笑。
他們采來的是色彩非常單調的秋草。
有一天,白天非常安靜,長長的狗尾草長得好像要爬上席鋪,有一個不知何時也不知來自何處的蟋蟀老老實實地藏在狗尾草裡。
那時狗尾草好像沒有被蟋蟀壓彎。
映在壁櫥新銀箔上的幾分綠色,似乎有些發暈,不夠清楚,惹人注目,更加刺激運動的感覺。
狗尾草大多很快就枯萎了,即使開得比較久的女蘿,看起來也色素不足。
剛剛想起秋草零落堪憐的時候,又看到了花瓣火紅的蜀紅葵,給看家的老太太錢,讓她再多折些來,她說不要錢,花是别人寄存的,不能給,明确地拒絕了。
我聽了這話,非常想看看,什麼地方開這種花,什麼面孔的老太太看守這些花,而且是想看得不得了。
蜀紅葵的花瓣盡管火一樣紅,可是第二天就謝了。
沿着桂川的岸走下去,遍地都是波斯菊,這種花最近也常常擺在病房裡。
波斯菊在所有的花中最容易活,花期也最長。
我把波斯菊薄薄的花瓣和仿佛開在飄浮于空中一般的花姿,比作幹點心。
這之後不久,有人送來據說範頓的守墓人栽培的菊花。
我想見一見那位守墓人。
後來從田山的城址那裡拿來通草插在瓶裡。
它有像褪了色的茄子一般的顔色。
插在瓶中的草和花漸漸地變化,季節就進入深秋了。
日似三春永 心随野水空 床頭花一片 閑落小眠中 二十九 年輕的時候我就失去了兩位哥哥。
兩人都是長期卧床不起,所以,去世的時候都沒有痛苦的表情但肉體上留下了病的痕迹。
但是,長時間長起來的頭發和胡子漆黑,濃墨一般。
頭發倒是不太長,隻是因為不能剃難免自然而然地像個老頭子一般長起來的胡子,一看就讓人頓生哀憐之意。
直到今天我還記得,我一位哥哥的胡子顔色是那麼生機勃勃。
他去世時臉瘦得可憐,顯得很小,可是隻有那胡子的長勢卻比健康人還好,對比之下,使人感到可悲和可憐。
身罹大患難蔔生死的我,幾天的時間,就在生與死都無法确定的空耗中過去了。
存亡的領域稍微現出輪廓的時候,首先需要确定我的存在,第一步是拿鏡子照照自己的臉。
這一照卻使幾年前去世的哥哥的面孔猝然之間從鏡子裡一掠而過。
骨瘦如柴,因而非常難看的雙頰,幾乎看不出人色的蒼黃皮膚,凹陷下去幾乎不能轉動的眼珠,還有那放任自流地長下去的頭發和胡子&mdash這一切,不論怎麼看都是哥哥那副面孔。
不同的隻是哥哥到去世的時刻為止,頭發和胡須全是漆黑的,而我的夾着很多白的了。
不過也該想到,哥哥是在出現白發之前去世的。
如果注定要死,我以為這樣死也許更潇灑。
我盡管兩鬓斑白,白胡須叢生兩頰,依舊刻意力求活下去,和那些英年早逝的壯者比較起來,總覺得自己屬于不幸中之幸。
映在鏡子上的表情之中,當然會有虛幻無常的表情,也夾雜着少許沒有死的慶幸。
還有,《純潔的處女》裡寫了無論年紀多麼大的人,總不失少年性情,我讀它的時候覺得确實如此,非常同意,回想起當初讀這本書時的心情,真想回到當時的情景裡去。
《純潔的處女》的著者是一位長期患病忍受痛苦折磨,但是他一直保持着快活的情緒直到去世,是個決不謊言欺世的人。
然而遺憾的是,他在滿頭黑發的壯年就告别了人世。
假如他活到六七十歲高齡,也許不能這麼說,但這事也不是不可想象的。
我自己二十歲的時候,看到三十歲的人就覺得同他的距離相當遠,但是到了三十歲就會理解當年自己二十歲時候的情緒,到了自己三十歲再接觸四十歲的人的時候,盡管承認差異很大,但是到了四十歲再回頭看三十歲的過去,就更容易理解依然以相同的性情生活着的自己,所以,非常欣賞斯蒂文森的話,直到今天飽經世态,從幾莖白發看出來自外部老衰的特征,所謂健康的平常時刻,就是在足以使心意之趣大大不相同的病中攬鏡自照時,刹那之間,更能映出年輕時代的影子。
究竟是在白發的強迫之下,下決心跨過老年這道門檻,還是把白發掩蓋起來,依舊徘徊于年輕的街巷&mdash&mdash對于這個問題,攬鏡自照的瞬間是沒有想過的。
病中的我甚至認為沒有必要思考它而遠遠地看着年輕的人們。
得病之前,和一位朋友聚餐時,這位朋友望着我剪短了的鬓角,看到那裡冒出的白發就說,是不是漸漸地往上剃為好。
當時我覺得他這麼一問很風趣。
可是得了病之後我甚至打算把白發當作招牌,放棄一切,從而得到寬慰。
現在我的病已經痊愈,今天的我,是以延長了病中之我的心活着呢,還是又回到和朋友相聚于飯桌前的年輕時代了呢?是确确實實地按斯蒂文森的話走下去呢,還是否定中年就不幸去世的他說的話,打算從此漸漸步入老境呢?在白發與人生之間彷徨猶豫,青年們看來肯定認為可笑。
但是,他們年輕人也一定過不多久就會面臨站在墳墓與俗世之間,難于決定去的時期。
桃花馬上少年時 笑據銀鞍拂柳枝 綠水至今迢遞去 月明來照鬓如絲 三十 在醫院裡過年的經曆,一生之中隻此一次。
暮色蒼茫迫近眼前,以緻新年裝飾正門的松枝若隐若現的時候,我才對這少有如此經曆的自己感到特别奇怪。
同時這種想法隻是在頭腦裡轉過,絲毫也沒有影響到心髒的跳動,我以為這的确不可思議。
我躺在白色的病床上,就覺得自己和醫院以及必将到來的春天,如此這般地連結在一起的命運。
但是起來坐在書桌前,以及面對飯桌的時候,一任思想馳騁,把這裡當作自家,也沒有感到什麼奇怪的。
所以,對于歲末年初,春天将至等等也沒有聯翩浮想從而生出什麼感慨。
因為我在醫院住得這麼久,自己親曆了許久的患者生活。
除夕即将到來的時候,我買了兩棵小松樹,想把它矗立在我的病房門口。
但是,為了不讓松樹倒下就得把它釘在門柱上,想到這就必然把漂亮的門柱釘出傷來,就隻好作罷了。
護士說到外面去買梅花來吧,于是就請她買來梅花。
這位護士是從我到修善寺以來直到出院,半年多始終沒有離開我的人。
所以我特意稱她的名字:町井石子小姐。
有時候我把姓和名弄颠倒,稱她為石井町子小姐。
結果是這位小姐仄着頭想了一想說,幹脆您就改叫我這個名字好啦。
後來就不再客氣,終于給她起了個外号:黃鼠狼。
有一次随便談起來,我就便對她說,你的面孔有的時候像什麼什麼,她說,反正不可能像個什麼好東西,大體說來,凡是說人像個什麼什麼,一定是說那人像個什麼動物。
她大喊大叫地說,要說我像什麼植物那可糟透了,這樣,終于定下了黃鼠狼這個诨名。
外号黃鼠狼的町井小姐工夫不大就提着兩枝梅花回來了。
白色的插在瓶裡放在藏澤畫的竹枝那幅畫前,紅色的插進竹筒,放在書架上。
前些天朋友送來的中國水仙從彎彎曲曲的葉子之間綻出白花,香氣撲鼻。
町井說,你的病好多了,明天一定能吃上慶賀新年的煮年糕。
給我以安慰。
除夕的夢,和往年一樣落在枕上。
鬧了這麼一場大病的結果,真成了病院的人,一連住了幾個月,還得在這裡吃過年的煮年糕,想起來确實夠諷刺的了。
盡管如此,不痛快的心情一點也沒有使人為之傷懷,明治四十四年的春天,我自己打開走廊的南窗。
大敞大開,确如町井小姐預言,盡管完全屬于形式,但是小塊年糕仍然擺在了病人面前。
我承認一碗煮年糕的意義,然而我并不感到有任何詩味,隻吃了平凡的一片。
到了二月末,病房前的梅花星星點點開放的時候,我得到醫生的同意,再次成了廣闊世界的人。
回顧以往住院期間,有不少人和我的命運大緻相同,然而終于沒有再睹這廣闊世界的機會而去世了。
有一位故鄉在北國的患者,從入院以來病情逐漸加劇,陪同他前來的兒子擔心他萬一有個好歹,到了除夕之夜硬是帶他回家,火車還沒有到目的地他就死在半路上了。
我的鄰居的隔壁鄰居意識到自己死期将至,他說隻要想得開,死就算不了一回事,結果是令人不勝憐惜地安安靜靜地撒手而去。
對面那間病房的鄰居胃潰瘍患者的咳嗽聲一天比一天小了,我以為大概病情穩定下來,一問町井,原來他過于衰弱,前幾天去世了。
我聽了頗為吃驚,張口結舌之餘,町井小姐卻告訴我,那個身患癌症似乎毫無希望的人,卻表現得精氣神十足,醫生巡診的時候,他不管醫生還沒有到就立刻起來坐在床上等着。
他動不動就把陪住的老婆揍幾下踢幾下,他老婆隻好到洗手間去哭,護士實在看不下去便安慰他老婆幾句。
有一位食道狹窄的患者,他雖然進了醫院,可是非常迷信歪門邪道的治療方法,把針灸師也帶進醫院,給他針灸或者采來海草煎水喝,一心隻想把他不治之症的癌治好。
我和這些人住在同一個屋檐之下,受同一護理系統護理,迎接同一個春天。
出院以來已經一個多月的今天,把過去的一鱗半爪和眼前對比,馬上就能鮮明地回想起諷刺一語,而且非常鮮明地出現在腦海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諷刺一語鮮明地出現在腦海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諷刺一語伴着實感纏綿而來。
黃鼠狼町井也好,梅花也好,中國水仙也好,煮年糕也好,這許許多多極其平凡的情趣已經消失了,确确實實剩下來的大概隻有當時的我和現在的我這兩個對象吧。
&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 (1)這裡提到的報社是指&ldquo朝日新聞社&rdquo。
1907年夏目漱石以著名作家身分任該新聞社記者。
第一部連載小說為《虞美人》。
(2)指俳句。
因為俳句是由五字、七字、五字三個句子組成的。
(3)荻生徂徕(1666&mdash1728),江戶中期的名儒。
家茂卿,号蘐園。
初習朱子學,後倡導古文辭學。
代表作有《蘐園十筆》、《論語徴》、《政談》、《太平策》等。
(4)海澤(Heyse,PauiVon,1830&mdash1914),德國作家,191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5)沃德(WardJames,1843&mdash1925),英國心理學家、哲學家。
(6)從室町末期(公元1477)到江戶末期(公元1868),日本實行閉關政策的時期,來自歐美各國的船隻,其船體均塗成黑色,因而稱為黑船。
(7)一升的四分之一。
(8)芝諾(Zenon,紀元前約490&mdash430),希臘哲學家。
(9)日本舊的風俗,舊曆七月十五日,門前點上簧火,以迎逝者靈魂歸家。
(10)位于京都墨田區東西兩國町的淨土宗寺院,稱無緣寺,即江戶幕府埋葬死于1657明曆年間那場火災之人的地方。
寬政年代以後,這裡每年舉行化緣相撲大會。
(11)喜多川歌磨(1753&mdash1806),江戶後期的風俗畫(浮世繪)畫師。
本姓北川,師從鳥山石燕,初号豐章。
不久創造出獨特的美人畫,特别是俗稱&ldquo大頭像&rdquo的上半身像,風靡一世,創造了風俗畫的黃金時刻。
(12)風俗畫版畫(原文稱浮世繪版畫)。
1765年由畫師鈴木春信等人創造。
其特點是華麗多彩,可供印刷的版畫。
(13)客廳裡靠牆地方的地闆高一些,以柱隔開,成閣狀。
在這裡懸挂畫軸,畫軸前放上小小矮幾,擺上插花,作為清供。
辟此方寸之地,以表清雅。
原文稱&ldquo床之間&rdquo,有譯作&ldquo壁龛&rdquo的,錯。
因為它根本沒有&ldquo龛&rdquo。
(14)日本容量的最小計量單位,一勺為0.018公升。
那時因為疾病作祟,凡是飲料一概禁用。
醫生隻給了用涼水漱口的自由,所以一個鐘頭要漱幾次口,于是每次我就不讓任何人知道悄悄地把漱口水一點一點地喝進胃裡,這樣才把火燒火燎的焦渴控制住。
我沒有勇氣再翻從前的陳賬,把放在嘴裡濕潤口腔的冰塊嚼碎咽下的事,老老實實地合盤端出。
但是因此我也得到了一天喝幾次每次隻許喝一口井水的許可。
當我咕咚咕咚地喝井水,讓水通過食道流進胃裡的時候,那心情真是痛快極了。
不過,還沒等水流過咽喉就又想喝了。
我還記得很清楚,常常半夜請護士給我倒滿一杯井水,喝得非常香。
渴漸漸停止了。
這回是比渴更可怕的餓頻頻襲來。
我躺在病床上曾經多次想象着自做美食,擺上桌來,以此為樂。
不僅如此,還喜歡把同一菜譜的菜做出許多人吃的量,給想象中的許多朋友吃。
現在想一想,普普通通但是讓人喜歡的吃的東西已經沒了。
閉眼一想能夠出現在眼前的,全是連我自己也不怎麼喜歡的菜。
森成先生說,藕粉已經吃膩了,便特意從東京弄來大米,說是煮稠稠的米湯給我喝。
我好像有生以來頭一回喝米湯似地焦急地等待着。
但是喝了一口才覺得味道極差而大吃一驚,從此以後我就再也不想喝米湯了。
沒有喝上米湯卻給了一片餅幹時的高興勁兒,直到現在也沒有忘。
當時甚至派護士專程去醫生的房間道謝。
沒過多久就許可吃粥了。
粥的好吃程度隻留下了極好的記憶,實感如何現在已經想不起來了,然而那時幾乎懷疑世上竟然有這麼好吃的東西,邊叭哒着嘴邊稱贊不已這一點卻記得實實在在。
後來麥片粥給吃了,蘇打餅幹也給吃了。
每一種吃食無不感謝萬分地吃個光。
可是,卻像日常功課一般向森成醫生要求多給一點吃的。
結果是森成先生都害怕到我跟前來了。
東先生也特意到妻那裡對她說:&ldquo先生總是一臉嚴肅,可是卻像個孩子一般總要吃的,真夠可笑的了。
&rdquo 饑腸何所求 猶如春雨潤田疇 慰我唯有粥 二十六 大學畢業之後,我曾經在小石川的一座廟裡租房住下。
那裡的和尚都拿算命當作副業,所以,微暗的門廳旁邊那間屋子裡總擺着算籌、竹簽等等。
可能因為沒有挂牌公開營業,所以每天來占卦的多則四五人,少則連搓簽子的聲音也聽不到。
我對于憑《易經》斷定人的吉兇禍福一向不重視,在這個問題上我是同和尚無緣的,所以隻能是有時候隔着隔扇聽聽和尚順着算卦者的意志的談話,很明顯,和尚的話全是按本人的希望說的,也就是順情說好話。
和尚算的全是婚事前景如何等等一類的卦。
我從來沒有同和尚面對面地談過這類事。
有一次随便談話時不知不覺地話題轉到相面、方位等等和尚行業之内的事。
我半開玩笑地問他:你看我的将來能怎麼樣?和尚目不轉睛地看着我的臉,然後回答說,沒什麼不得了的壞事。
他說的&ldquo沒什麼不得了的壞事&rdquo,就和&ldquo沒什麼不得了的好事&rdquo一個樣,也就等于宣告:&ldquo你小子的命運平平常常。
&rdquo我沒辦法,隻好一聲不吭。
可是此刻和尚卻說:你父親去世的時候你見不到他呀!我隻說了一句:是麼?他接着說,從你的相貌來看,你此刻是西去之相,一直奔西去最好。
我又說了一句:是麼?最後和尚勸我說:你趕快把下颏的胡子留下來,買下土地蓋上房吧。
我回答說,如果我的身分足以買地蓋房,那就不會住在這兒麻煩你了。
可是,因為我很想知道下巴颏的胡子和地面上的房子有什麼關系,所以就隻問了問這個問題。
和尚一聽立刻認真地說,如果把你的臉分成上下兩半,那就上邊一半長,下邊的太短。
因而不穩當。
所以,如果下巴上要早長胡子,讓上下平衡,那麼,你的臉就上下搭配妥當了,不可能動蕩不安。
我對于把我的臉給以物理或者美學上的評論,以及和尚說的仿佛這張臉很容易地支配我命運覺得确實可笑。
不過,我隻能說:當然,當然! 不到一年,我去了松山。
從那裡又去了熊本。
又從熊本去了倫敦。
果然如和尚所說:往西,往西,一直往西。
我母親在我十三歲時去世的。
當時我雖然也在東京,但是母親臨終時我沒有在她身旁。
我在熊本的時候接到通知父親去世的電報。
這樣看來,和尚說的雙親去世的時候不得一見的話,不論怎麼說隻能說算得很準。
隻是下巴颏的胡子,從那時直到現在我也沒有留過,而且是天天剃,至于住房能不能建起來,就很難說了。
不過到修善寺來之後往病床上一躺,兩腮就開始往外鑽胡子了,過了五六天就能一根一根地往下揪。
再過幾天,從臉頰到兩腮全讓胡子給遮住,簡直沒有一點空地。
和尚的話是十七八年前說的,到現在才有像點樣子的胡子。
所以妻說,索性讓它長着不剃也許更好。
我一半同意她的意見,所以總是不停地撫摸着它的周圍。
沒過幾天,沒有洗也沒有梳過的頭發,被頭油和頭垢弄得一塌糊塗的腦袋,實在難受得無法忍耐,有一天把理發師請來,雖然理得不太好,可是卻能躺着給我理發刮臉。
這時,我居然兩頰光光,再一次失掉了當自有住宅房主的資格。
周圍的人都說這下子可年輕了許多。
隻有妻一個人覺得完全剃掉确實可惜,應該留一些才對。
因妻希望我的病早日康複,但是她同時也希望保留胡子從而得到自家住宅。
至于我呢,如果不把胡子刮光就保證有我的住房,我自然一定保留絡腮胡子不剃。
後來我一直剃胡子。
早晨起來一定眺望從對面三層樓頂和我家拉窗之間才能看到少許的山頂,此刻我撫摸着刮得幹幹淨淨十分平滑的兩頰,情緒非常歡悅。
個人所有的土地和住宅,既然暫時無望也就隻好斷了這份念頭,我想,等以後早日置下作為老境以後的一種樂趣。
客夢回時一鳥鳴 夜來山雨曉來情 孤峰頂上孤松色 早映紅暾日日明 二十七 修善寺既是村名也兼寺名這件事,我去之前早就知道了。
但是,該寺不撞鐘,到了時辰就打鼓卻是沒有想到的。
我是什麼時候頭一次聽到的,早就忘了。
隻是我的耳膜上仍留着想象中的咚咚鼓聲卻常常響起。
這樣,我就一定想起去年的病。
我去年鬧病時想起了挂在新天棚和新壁閣之間的大島将軍寫的從軍詩。
同時也想起從早到晚無數遍反複讀那詩的情景。
新的天棚,新的壁閣,新的柱子,以及新的過了頭以緻不能如意開合的拉窗,直到今天依然能夠如在目前地回憶起來。
唯獨那從早到晚不知道念過多少遍的大島将軍的詩,卻是讀完就忘,現在隻記得白牆一般的白絹上,畫着無論哪裡幅度完全一樣、頭尾都折過去的黑線。
至于詩句,除了開頭的劍戟兩字之外,什麼也想不起來了。
每當我想起想象中的咚咚鼓聲時,這一切就會全想起來。
其中,我自然回想起一動不動仰面朝天躺在病床,臀部疼得什麼也不顧了,隻好忍耐着,焦灼地等待天明時的情景,回想當時,那修善寺的鼓聲,以一種無法聯想的方式,總是照例猝然響在我的耳邊。
那是夜間最長的時分。
暑熱時期漸漸過去了,下雨天,或者嘩叽衫上加個褂子,或者幹脆早上起來就得穿上袷衣,以防着涼。
落到遠山雲天相接之處的太陽常常匆匆而過,比白晝最短的日子還短,所以很快就得點燈。
而且一人夜天就不願意亮。
我每天總害怕蠶食白天的長夜。
因這一睜開眼就必定是黑夜。
當我想到,在這樣的黑夜裡還得安安靜靜地活埋多長時間的時候,就連我自己也覺得我這病實在難熬極了。
我再也不願意百無聊賴地瞪眼呆呆地看着新的天棚,新的柱子,新的拉窗了。
雪白的絹子上大字書寫的挂軸最不願看下去。
此時我總是想,啊,趕快天亮該多好! 這時,修善寺的鼓咚咚地響了。
而且,特别像故意讓我等得不耐煩似的,以比較稀疏的間隔,讓鼓聲穿過暗夜故意一下一下地慢慢傳來。
這鼓聲過了五分鐘或者七分鐘之後,逐漸成調,終于比雷陣雨的雨滴還密了,如此變化,按我的理解,可能是通知過不了多長時間就是日出時刻。
鼓聲住了,工夫不大之後護士才起來,她隻把走廊的防雨窗打開,這是讓我最高興的事。
此刻的外面總是昏暗的。
未必有人到修善寺像我這樣細緻地研究寺裡的鼓。
直到現在我還常常聽到咚地一聲響,那是沒有餘音的響聲,我也知道這是我的錯覺。
這時總是反來複去地重複着一種難以言喻的心情。
夢繞星潢泫露出 夜分星影暗燈愁 旗亭病近修善寺 一晃疏鐘已九秋 二十八 把大山分成兩半的幽谷裡百合盛開,遊目騁懷,飽覽佳景,但第二天便躺倒了。
想象中那裡一定是花開滿谷,開不敗的白花,就像圍棋的白棋子一樣點點散在各處。
在濃綠色包圍之中它的根部四周有些幽暗,然而這裡卻濃香沉郁。
它的葉子仿佛難受似地互相依偎,等待清風吹拂。
前些日子這個旅舍的客人從山裡采來插在瓶中的,是又白又大而且香氣沉沉的白花,從這些花推想,我就不該在我頭腦中畫一幅巨大的畫。
我把插在瓶裡的唐菖蒲放在床鋪旁,芥舟君告訴我說,《聖經》上說的野百合是唐菖蒲,我想起了一個月之前我曾說過我根本沒有野百合的感覺。
甚至和《聖經》關系極淺的我這個人,也覺得桧柏質料的扇子,隻能派人到熱帶就地取材制作一樣,如果以唐菖蒲表現深沉的情趣,那隻能認為過于強烈。
唐菖蒲是怎樣都可以我憑想象畫的情趣幽遠的花,連看到一朵的機會也不曾有過就進入立秋了。
百合與重露偕亡。
人們為病人進了後山深處,從這裡那裡伸手可得的地方采來幾枝草花。
從我住的房間去後山又近又很方便,出了房間順着走廊就去得了。
隻要敞着拉窗,躺着就能從走廊和欄杆之間望見一部分山巒,近得像在鼻子底下一般。
這裡所說的一部分山巒,主要是岩石、草以及穿行于岩石根部迂回而上的小徑等等。
我看着為我而登山的人們,當他們離開走廊的高度到達欄杆的高度時,有一段看不到他們了,過了一會兒又出現于相反的地方,最後終于出了我的視線,總之,變化很大。
當他們的形象再次從欄杆之上七拐八拐曲曲折折地下來時,他們就不是往上走時那樣,而是顯得稀稀拉拉。
他們每個人都穿着旅舍提供的粗條紋浴衣,為了防曬把布巾頂在頭頂上,兩端垂在兩頰處。
想象不到他們走山間險道的形象,當他們抱着花突然之間出現于巉岩絕壁之旁的時候,使我這個病人居然仿佛有正在看一種戲劇的感覺,這種配合确實令人好笑。
他們采來的是色彩非常單調的秋草。
有一天,白天非常安靜,長長的狗尾草長得好像要爬上席鋪,有一個不知何時也不知來自何處的蟋蟀老老實實地藏在狗尾草裡。
那時狗尾草好像沒有被蟋蟀壓彎。
映在壁櫥新銀箔上的幾分綠色,似乎有些發暈,不夠清楚,惹人注目,更加刺激運動的感覺。
狗尾草大多很快就枯萎了,即使開得比較久的女蘿,看起來也色素不足。
剛剛想起秋草零落堪憐的時候,又看到了花瓣火紅的蜀紅葵,給看家的老太太錢,讓她再多折些來,她說不要錢,花是别人寄存的,不能給,明确地拒絕了。
我聽了這話,非常想看看,什麼地方開這種花,什麼面孔的老太太看守這些花,而且是想看得不得了。
蜀紅葵的花瓣盡管火一樣紅,可是第二天就謝了。
沿着桂川的岸走下去,遍地都是波斯菊,這種花最近也常常擺在病房裡。
波斯菊在所有的花中最容易活,花期也最長。
我把波斯菊薄薄的花瓣和仿佛開在飄浮于空中一般的花姿,比作幹點心。
這之後不久,有人送來據說範頓的守墓人栽培的菊花。
我想見一見那位守墓人。
後來從田山的城址那裡拿來通草插在瓶裡。
它有像褪了色的茄子一般的顔色。
插在瓶中的草和花漸漸地變化,季節就進入深秋了。
日似三春永 心随野水空 床頭花一片 閑落小眠中 二十九 年輕的時候我就失去了兩位哥哥。
兩人都是長期卧床不起,所以,去世的時候都沒有痛苦的表情但肉體上留下了病的痕迹。
但是,長時間長起來的頭發和胡子漆黑,濃墨一般。
頭發倒是不太長,隻是因為不能剃難免自然而然地像個老頭子一般長起來的胡子,一看就讓人頓生哀憐之意。
直到今天我還記得,我一位哥哥的胡子顔色是那麼生機勃勃。
他去世時臉瘦得可憐,顯得很小,可是隻有那胡子的長勢卻比健康人還好,對比之下,使人感到可悲和可憐。
身罹大患難蔔生死的我,幾天的時間,就在生與死都無法确定的空耗中過去了。
存亡的領域稍微現出輪廓的時候,首先需要确定我的存在,第一步是拿鏡子照照自己的臉。
這一照卻使幾年前去世的哥哥的面孔猝然之間從鏡子裡一掠而過。
骨瘦如柴,因而非常難看的雙頰,幾乎看不出人色的蒼黃皮膚,凹陷下去幾乎不能轉動的眼珠,還有那放任自流地長下去的頭發和胡子&mdash這一切,不論怎麼看都是哥哥那副面孔。
不同的隻是哥哥到去世的時刻為止,頭發和胡須全是漆黑的,而我的夾着很多白的了。
不過也該想到,哥哥是在出現白發之前去世的。
如果注定要死,我以為這樣死也許更潇灑。
我盡管兩鬓斑白,白胡須叢生兩頰,依舊刻意力求活下去,和那些英年早逝的壯者比較起來,總覺得自己屬于不幸中之幸。
映在鏡子上的表情之中,當然會有虛幻無常的表情,也夾雜着少許沒有死的慶幸。
還有,《純潔的處女》裡寫了無論年紀多麼大的人,總不失少年性情,我讀它的時候覺得确實如此,非常同意,回想起當初讀這本書時的心情,真想回到當時的情景裡去。
《純潔的處女》的著者是一位長期患病忍受痛苦折磨,但是他一直保持着快活的情緒直到去世,是個決不謊言欺世的人。
然而遺憾的是,他在滿頭黑發的壯年就告别了人世。
假如他活到六七十歲高齡,也許不能這麼說,但這事也不是不可想象的。
我自己二十歲的時候,看到三十歲的人就覺得同他的距離相當遠,但是到了三十歲就會理解當年自己二十歲時候的情緒,到了自己三十歲再接觸四十歲的人的時候,盡管承認差異很大,但是到了四十歲再回頭看三十歲的過去,就更容易理解依然以相同的性情生活着的自己,所以,非常欣賞斯蒂文森的話,直到今天飽經世态,從幾莖白發看出來自外部老衰的特征,所謂健康的平常時刻,就是在足以使心意之趣大大不相同的病中攬鏡自照時,刹那之間,更能映出年輕時代的影子。
究竟是在白發的強迫之下,下決心跨過老年這道門檻,還是把白發掩蓋起來,依舊徘徊于年輕的街巷&mdash&mdash對于這個問題,攬鏡自照的瞬間是沒有想過的。
病中的我甚至認為沒有必要思考它而遠遠地看着年輕的人們。
得病之前,和一位朋友聚餐時,這位朋友望着我剪短了的鬓角,看到那裡冒出的白發就說,是不是漸漸地往上剃為好。
當時我覺得他這麼一問很風趣。
可是得了病之後我甚至打算把白發當作招牌,放棄一切,從而得到寬慰。
現在我的病已經痊愈,今天的我,是以延長了病中之我的心活着呢,還是又回到和朋友相聚于飯桌前的年輕時代了呢?是确确實實地按斯蒂文森的話走下去呢,還是否定中年就不幸去世的他說的話,打算從此漸漸步入老境呢?在白發與人生之間彷徨猶豫,青年們看來肯定認為可笑。
但是,他們年輕人也一定過不多久就會面臨站在墳墓與俗世之間,難于決定去的時期。
桃花馬上少年時 笑據銀鞍拂柳枝 綠水至今迢遞去 月明來照鬓如絲 三十 在醫院裡過年的經曆,一生之中隻此一次。
暮色蒼茫迫近眼前,以緻新年裝飾正門的松枝若隐若現的時候,我才對這少有如此經曆的自己感到特别奇怪。
同時這種想法隻是在頭腦裡轉過,絲毫也沒有影響到心髒的跳動,我以為這的确不可思議。
我躺在白色的病床上,就覺得自己和醫院以及必将到來的春天,如此這般地連結在一起的命運。
但是起來坐在書桌前,以及面對飯桌的時候,一任思想馳騁,把這裡當作自家,也沒有感到什麼奇怪的。
所以,對于歲末年初,春天将至等等也沒有聯翩浮想從而生出什麼感慨。
因為我在醫院住得這麼久,自己親曆了許久的患者生活。
除夕即将到來的時候,我買了兩棵小松樹,想把它矗立在我的病房門口。
但是,為了不讓松樹倒下就得把它釘在門柱上,想到這就必然把漂亮的門柱釘出傷來,就隻好作罷了。
護士說到外面去買梅花來吧,于是就請她買來梅花。
這位護士是從我到修善寺以來直到出院,半年多始終沒有離開我的人。
所以我特意稱她的名字:町井石子小姐。
有時候我把姓和名弄颠倒,稱她為石井町子小姐。
結果是這位小姐仄着頭想了一想說,幹脆您就改叫我這個名字好啦。
後來就不再客氣,終于給她起了個外号:黃鼠狼。
有一次随便談起來,我就便對她說,你的面孔有的時候像什麼什麼,她說,反正不可能像個什麼好東西,大體說來,凡是說人像個什麼什麼,一定是說那人像個什麼動物。
她大喊大叫地說,要說我像什麼植物那可糟透了,這樣,終于定下了黃鼠狼這個诨名。
外号黃鼠狼的町井小姐工夫不大就提着兩枝梅花回來了。
白色的插在瓶裡放在藏澤畫的竹枝那幅畫前,紅色的插進竹筒,放在書架上。
前些天朋友送來的中國水仙從彎彎曲曲的葉子之間綻出白花,香氣撲鼻。
町井說,你的病好多了,明天一定能吃上慶賀新年的煮年糕。
給我以安慰。
除夕的夢,和往年一樣落在枕上。
鬧了這麼一場大病的結果,真成了病院的人,一連住了幾個月,還得在這裡吃過年的煮年糕,想起來确實夠諷刺的了。
盡管如此,不痛快的心情一點也沒有使人為之傷懷,明治四十四年的春天,我自己打開走廊的南窗。
大敞大開,确如町井小姐預言,盡管完全屬于形式,但是小塊年糕仍然擺在了病人面前。
我承認一碗煮年糕的意義,然而我并不感到有任何詩味,隻吃了平凡的一片。
到了二月末,病房前的梅花星星點點開放的時候,我得到醫生的同意,再次成了廣闊世界的人。
回顧以往住院期間,有不少人和我的命運大緻相同,然而終于沒有再睹這廣闊世界的機會而去世了。
有一位故鄉在北國的患者,從入院以來病情逐漸加劇,陪同他前來的兒子擔心他萬一有個好歹,到了除夕之夜硬是帶他回家,火車還沒有到目的地他就死在半路上了。
我的鄰居的隔壁鄰居意識到自己死期将至,他說隻要想得開,死就算不了一回事,結果是令人不勝憐惜地安安靜靜地撒手而去。
對面那間病房的鄰居胃潰瘍患者的咳嗽聲一天比一天小了,我以為大概病情穩定下來,一問町井,原來他過于衰弱,前幾天去世了。
我聽了頗為吃驚,張口結舌之餘,町井小姐卻告訴我,那個身患癌症似乎毫無希望的人,卻表現得精氣神十足,醫生巡診的時候,他不管醫生還沒有到就立刻起來坐在床上等着。
他動不動就把陪住的老婆揍幾下踢幾下,他老婆隻好到洗手間去哭,護士實在看不下去便安慰他老婆幾句。
有一位食道狹窄的患者,他雖然進了醫院,可是非常迷信歪門邪道的治療方法,把針灸師也帶進醫院,給他針灸或者采來海草煎水喝,一心隻想把他不治之症的癌治好。
我和這些人住在同一個屋檐之下,受同一護理系統護理,迎接同一個春天。
出院以來已經一個多月的今天,把過去的一鱗半爪和眼前對比,馬上就能鮮明地回想起諷刺一語,而且非常鮮明地出現在腦海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諷刺一語鮮明地出現在腦海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諷刺一語伴着實感纏綿而來。
黃鼠狼町井也好,梅花也好,中國水仙也好,煮年糕也好,這許許多多極其平凡的情趣已經消失了,确确實實剩下來的大概隻有當時的我和現在的我這兩個對象吧。
&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 (1)這裡提到的報社是指&ldquo朝日新聞社&rdquo。
1907年夏目漱石以著名作家身分任該新聞社記者。
第一部連載小說為《虞美人》。
(2)指俳句。
因為俳句是由五字、七字、五字三個句子組成的。
(3)荻生徂徕(1666&mdash1728),江戶中期的名儒。
家茂卿,号蘐園。
初習朱子學,後倡導古文辭學。
代表作有《蘐園十筆》、《論語徴》、《政談》、《太平策》等。
(4)海澤(Heyse,PauiVon,1830&mdash1914),德國作家,1910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5)沃德(WardJames,1843&mdash1925),英國心理學家、哲學家。
(6)從室町末期(公元1477)到江戶末期(公元1868),日本實行閉關政策的時期,來自歐美各國的船隻,其船體均塗成黑色,因而稱為黑船。
(7)一升的四分之一。
(8)芝諾(Zenon,紀元前約490&mdash430),希臘哲學家。
(9)日本舊的風俗,舊曆七月十五日,門前點上簧火,以迎逝者靈魂歸家。
(10)位于京都墨田區東西兩國町的淨土宗寺院,稱無緣寺,即江戶幕府埋葬死于1657明曆年間那場火災之人的地方。
寬政年代以後,這裡每年舉行化緣相撲大會。
(11)喜多川歌磨(1753&mdash1806),江戶後期的風俗畫(浮世繪)畫師。
本姓北川,師從鳥山石燕,初号豐章。
不久創造出獨特的美人畫,特别是俗稱&ldquo大頭像&rdquo的上半身像,風靡一世,創造了風俗畫的黃金時刻。
(12)風俗畫版畫(原文稱浮世繪版畫)。
1765年由畫師鈴木春信等人創造。
其特點是華麗多彩,可供印刷的版畫。
(13)客廳裡靠牆地方的地闆高一些,以柱隔開,成閣狀。
在這裡懸挂畫軸,畫軸前放上小小矮幾,擺上插花,作為清供。
辟此方寸之地,以表清雅。
原文稱&ldquo床之間&rdquo,有譯作&ldquo壁龛&rdquo的,錯。
因為它根本沒有&ldquo龛&rdquo。
(14)日本容量的最小計量單位,一勺為0.018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