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個人主義
關燈
小
中
大
餘碰上了這些得以發展自己個性的事,在這個過程當中忘記了自我和他人的區别,于是就有了&ldquo為什麼不把那家夥拉進來入夥呢&rdquo的想法。
那時候,前面說過有權力的兄弟那樣奇怪的關系成立了,其次,也有錢力,把錢廣為抛撒,把别人造就成自己一樣的人。
也就是把錢作為誘惑的工具,用誘惑的力量使别人變成對自己滿意的人。
這兩種情況,不論哪一種都會發生嚴重的危險。
因此我常常這樣想,你們應該落腳在使自己個性能夠發展的地方,充分認識到,在發現符合自己的工作之前如果不奮勇前進,那就會造成一生的不幸。
但是,為了使自己的個性得到尊重,而且得到社會的允許,那麼,也要承認别人的個性,尊重他們的傾向,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了。
我隻能把這看成既是必要的也是正當的事。
我想,我天性向右看,可是那家夥卻向左,以為這就不像話,這實在是很不妥當的。
本來,一遇到複雜的善惡或邪正之類的問題,假如不借用深入的解剖之力,豈不是無話可說麼?同這些問題不發生關系的時候,即使有了關系而并不麻煩的時候,隻要是自己從别人那裡享受自由,你那就應該堅信對于别人也要給予同等高度的自由。
最近,高唱自我或者自覺的極多。
他們嘴上不斷地說着始終尊重自己和自我,至于他人的自我卻一點也不承認。
假如具有公平的眼光和正義的觀念,那麼,我确信不疑的是:為了自己的幸福而發展自己的個性的同時,就必須把這種自由也給予别人。
我們沒有正當理由是絕對不能妨礙别人為了自己的幸福随意發展自己的個性。
我為什麼在這裡使用&ldquo妨礙&rdquo二字?原因是你們之中的大多數将來就要站在能夠妨礙他人的地位。
你們之中,有能夠運用權力的人,至于能運用錢力的人那就更多了。
認真地說,人世間根本沒有不附帶義務的權力。
像我這樣,站在高高的講台上俯視着你們大家,我既然有讓你們安安靜靜地聽一兩個鐘頭話的權力,那麼,我就應該有足以讓你們大家安安靜靜地聽下去的演講内容,也就是義務,就算是很平常的演講吧,我的态度、姿勢必須足以讓你們大家始終保持禮貌周到。
僅僅因為我是客人,你們是主人,所以你們必須規規矩矩地聽我講話,話要是這麼說也不是不可以。
然而那隻是表面的禮節,和精神沒有任何關系的所謂因襲的表現,根據不在議論之列。
如果試舉别的例子,那就可以列舉這樣的例子:你們在課堂上常常挨老師的申斥。
但是世間如果有隻會申斥學生的老師,那個老師當然也就是個沒有資格講課的人。
申斥學生的另一面就是苦口婆心地給學生上好課,這是定不可移無須多說的。
因為有申斥學生權力的老師也就是有教好學生的義務的老師。
老師為了堅持規矩必須得到廣泛遵守,為了秩序井然,他要充分地行使賦予他的權力。
另一方面,如果不克盡和權力不可分的義務,也就沒有盡教師的職責。
關于錢力也是一樣。
按我的意見來說,不知道責任是什麼意思的&ldquo錢力家&rdquo,人世間是不該有這種人的。
它的原因用一句話就能說明白。
金錢是非常重要的東西,無論到哪,它都能自由自在地通融,比如我現在投機倒把賺了十萬,我能用這十萬元建住宅,也能買書,也能在花柳界好好逍遙一番,總而言之,可以變着花樣搞得有聲有色。
其中能夠用它作為收買人的精神的手段,難道它不是可怕的麼?也就是說,大把花錢,确實能買人的良心,也能成為使人類靈魂堕落的工具。
投機賺的錢如果對于倫理道德具有巨大的威力從而發揮作用,那就是錢的用途不當了。
雖然不當,但錢就是這麼通用的,所以這也是毫無辦法的事。
隻能希望有錢的人有相當水平的道德良心,按道德良心行事,不用它幹損害道德之事,除此之外,根本沒有防止人心腐敗的途徑。
所以我要說,錢必須給它加上責任才行。
比如我現在有這麼多的财富,這筆财富用在這方面,就會出現這種結果,在那種社會用在那方面,就會産生那種影響,首先必須養成吃透如此等等的見識。
不僅如此,還要配合這種見識,以負責精神處理自己的财富,不如此就對不住社會。
不僅對不住社會,連自己也難以面對。
把以上的論點集中摘要一番,那就是:第一,如果想達到發展自己個性的目的,那就必須同時尊重他人的個性。
第二,要想使用屬于自己的權力,那就必須記住相伴而來的義務。
第三,要想顯示自己的财力,就必須重視相伴而來的責任。
總而言之,許多問題都能歸納到這三條裡來。
如果把這些問題用别的語言來表達一下,那就是:如果不是倫理道德上有一定修養的人,也就沒有發展個性的價值,也沒有使用權力的價值,當然也沒有使用錢力的價值。
再換一個說法,那就是:為了自由地享受這三者的自由并體會到它的樂趣,那就必須接受這三者背後應有的以人格為主的實際。
如果沒有人格的人打算盲目地發展個性,那就一定會妨礙他人,想用權力時,必然濫用權力,如果動用錢力,自然會帶來腐敗。
以緻呈現出相當危險的現象。
這三種事物,是你們将來最容易接近的事物,所以我以為,你們無論如何必須成為有高尚人格的體面人才行。
話說得離題遠了些。
衆所周知,英國這個國家是個很尊重自由的國家。
盡管它非常愛自由,但是卻沒有哪個國家像英國那樣秩序良好。
老實說,我是不喜歡英國的,我讨厭它。
但事實确實如此,我沒法不實話實說。
那麼熱愛自由,而且那麼秩序井然的國家,世界上恐怕找不出第二個。
日本畢竟無法和它相比。
但是它們還不僅僅是自由,他們愛自己的自由,同時也尊重别人的自由,人們從兒童時代就受到這種社會教育。
所以,他們自由的背後一定伴有義務觀念。
&ldquo英國期待每個人履行他們的責任&rdquo,這著名的納爾遜格言,其意義決不限于當時,而是和他們的自由互為表裡地發展到今天,肯定是根底很深的思想。
他們感到不平時往往舉行示威運動,而政府決不幹涉,隻是不理不睬。
但是搞示威運動的也很能掌握分寸,決不随便給政府添麻煩,或者胡作非為。
最近女權擴張論者很不守規矩,報紙上有所指責,算是一樁例外了。
說它是例外,但為數不少,然而即使為數很多,也僅僅止于這個程度,除了把它看作例外也沒有别的辦法。
嫁不出去啦,找不到職業啦,再加上從最早就養成的尊重婦女的風氣,這些加在一起,就出現了好像不是英國人平生的态度。
撕破油畫,監獄裡絕食,刁難監獄法警,先把自己的身體綁在議會的長椅上,再大嚷大叫,如此等等,這是意外的現象麼?也許是源于婦女不論幹什麼,男人們都心存客氣概不幹涉所造成的結果。
不過,不管出于什麼理由,總讓人覺得有些反常。
一般所說的英國風度,總是如方才所說,在概不脫離義務的程度上熱愛自由的。
這樣說,我的本意并不是無論什麼都以英國為榜樣。
總而言之,沒有義務心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
因為,那種唯我獨尊随心所欲的自由,在社會上決不能存在下去。
即使暫時得以存在,也一定很快遭到排斥,遭到踐踏。
我熱烈地希望你們大家有充分的自由,同時也熱烈地盼望着你們大家深刻地理解義務。
從這種意義上說,我公然揚言我是個人主義者而且毫無忌憚。
對于我說的這個個人主義請不要誤解。
特别是對你們這樣的年輕人灌輸可能給以誤解的東西,那是應該說對不起的,所以希望你們注意。
時間緊迫,我盡可能說得簡單些。
關于個人的自由,正如以前所說的話,在個性發展上是非常必要的,這樣的個性發展與你們的幸福關系十分密切,所以,在不影響别人的情況下,凡是我向左而你們即使向右也與我沒什麼妨礙的自由,由自己掌握,不必追随别人。
這就是我所說的個人主義。
在權力、錢力這一點上也是如此,我不喜歡的家夥我就不理睬,因為他不合我的脾性,所以我就必須把他打倒,對方根本沒做壞事,我就濫用權力,結果會如何?那樣,人的個性就全都被破壞了,與此同時,人的不幸也從此開始。
比如,我根本沒幹什麼壞事,隻因為我對政府不滿意,警察總監就派警察包圍了我的家。
也許,警察有這種權力,然而道義上卻不允許他使用這種權力。
其次,三井或者岩崎等等富商巨賈,隻是因為讨厭我,就收買我家傭人,唆使他事無大小一律反抗我,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如果他們的錢力背後還多多少少有點人格,他們就決不會無法無天地這麼幹。
這種弊害,完全是因為沒有理解道義上的個人主義。
隻是利用權力和錢力把自己無限地膨脹,一切都要唯我獨尊,除此之外沒有别的。
所以,個人主義、我這裡說的個人主義,決不是俗人想的那樣,對國家造成危害,它尊重别人的存在,同時也尊重自己的存在,這就是我的解釋,所以我認為它是個很好的主義。
如果說得更簡明些,那就是:沒有黨派之心而隻有是非的主義。
不結成朋黨也不創造團體,不為權力和錢力盲動。
所以,它内在的東西不為人知,因而潛藏着不為人知的寂寞。
既然不是黨派,我就隻按我應該走的路任意地走下去,與此同時,因為不妨礙他人應該走的道路,所以,某個時候某一場合人必須是散沙般地存在。
這時就顯
那時候,前面說過有權力的兄弟那樣奇怪的關系成立了,其次,也有錢力,把錢廣為抛撒,把别人造就成自己一樣的人。
也就是把錢作為誘惑的工具,用誘惑的力量使别人變成對自己滿意的人。
這兩種情況,不論哪一種都會發生嚴重的危險。
因此我常常這樣想,你們應該落腳在使自己個性能夠發展的地方,充分認識到,在發現符合自己的工作之前如果不奮勇前進,那就會造成一生的不幸。
但是,為了使自己的個性得到尊重,而且得到社會的允許,那麼,也要承認别人的個性,尊重他們的傾向,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了。
我隻能把這看成既是必要的也是正當的事。
我想,我天性向右看,可是那家夥卻向左,以為這就不像話,這實在是很不妥當的。
本來,一遇到複雜的善惡或邪正之類的問題,假如不借用深入的解剖之力,豈不是無話可說麼?同這些問題不發生關系的時候,即使有了關系而并不麻煩的時候,隻要是自己從别人那裡享受自由,你那就應該堅信對于别人也要給予同等高度的自由。
最近,高唱自我或者自覺的極多。
他們嘴上不斷地說着始終尊重自己和自我,至于他人的自我卻一點也不承認。
假如具有公平的眼光和正義的觀念,那麼,我确信不疑的是:為了自己的幸福而發展自己的個性的同時,就必須把這種自由也給予别人。
我們沒有正當理由是絕對不能妨礙别人為了自己的幸福随意發展自己的個性。
我為什麼在這裡使用&ldquo妨礙&rdquo二字?原因是你們之中的大多數将來就要站在能夠妨礙他人的地位。
你們之中,有能夠運用權力的人,至于能運用錢力的人那就更多了。
認真地說,人世間根本沒有不附帶義務的權力。
像我這樣,站在高高的講台上俯視着你們大家,我既然有讓你們安安靜靜地聽一兩個鐘頭話的權力,那麼,我就應該有足以讓你們大家安安靜靜地聽下去的演講内容,也就是義務,就算是很平常的演講吧,我的态度、姿勢必須足以讓你們大家始終保持禮貌周到。
僅僅因為我是客人,你們是主人,所以你們必須規規矩矩地聽我講話,話要是這麼說也不是不可以。
然而那隻是表面的禮節,和精神沒有任何關系的所謂因襲的表現,根據不在議論之列。
如果試舉别的例子,那就可以列舉這樣的例子:你們在課堂上常常挨老師的申斥。
但是世間如果有隻會申斥學生的老師,那個老師當然也就是個沒有資格講課的人。
申斥學生的另一面就是苦口婆心地給學生上好課,這是定不可移無須多說的。
因為有申斥學生權力的老師也就是有教好學生的義務的老師。
老師為了堅持規矩必須得到廣泛遵守,為了秩序井然,他要充分地行使賦予他的權力。
另一方面,如果不克盡和權力不可分的義務,也就沒有盡教師的職責。
關于錢力也是一樣。
按我的意見來說,不知道責任是什麼意思的&ldquo錢力家&rdquo,人世間是不該有這種人的。
它的原因用一句話就能說明白。
金錢是非常重要的東西,無論到哪,它都能自由自在地通融,比如我現在投機倒把賺了十萬,我能用這十萬元建住宅,也能買書,也能在花柳界好好逍遙一番,總而言之,可以變着花樣搞得有聲有色。
其中能夠用它作為收買人的精神的手段,難道它不是可怕的麼?也就是說,大把花錢,确實能買人的良心,也能成為使人類靈魂堕落的工具。
投機賺的錢如果對于倫理道德具有巨大的威力從而發揮作用,那就是錢的用途不當了。
雖然不當,但錢就是這麼通用的,所以這也是毫無辦法的事。
隻能希望有錢的人有相當水平的道德良心,按道德良心行事,不用它幹損害道德之事,除此之外,根本沒有防止人心腐敗的途徑。
所以我要說,錢必須給它加上責任才行。
比如我現在有這麼多的财富,這筆财富用在這方面,就會出現這種結果,在那種社會用在那方面,就會産生那種影響,首先必須養成吃透如此等等的見識。
不僅如此,還要配合這種見識,以負責精神處理自己的财富,不如此就對不住社會。
不僅對不住社會,連自己也難以面對。
把以上的論點集中摘要一番,那就是:第一,如果想達到發展自己個性的目的,那就必須同時尊重他人的個性。
第二,要想使用屬于自己的權力,那就必須記住相伴而來的義務。
第三,要想顯示自己的财力,就必須重視相伴而來的責任。
總而言之,許多問題都能歸納到這三條裡來。
如果把這些問題用别的語言來表達一下,那就是:如果不是倫理道德上有一定修養的人,也就沒有發展個性的價值,也沒有使用權力的價值,當然也沒有使用錢力的價值。
再換一個說法,那就是:為了自由地享受這三者的自由并體會到它的樂趣,那就必須接受這三者背後應有的以人格為主的實際。
如果沒有人格的人打算盲目地發展個性,那就一定會妨礙他人,想用權力時,必然濫用權力,如果動用錢力,自然會帶來腐敗。
以緻呈現出相當危險的現象。
這三種事物,是你們将來最容易接近的事物,所以我以為,你們無論如何必須成為有高尚人格的體面人才行。
話說得離題遠了些。
衆所周知,英國這個國家是個很尊重自由的國家。
盡管它非常愛自由,但是卻沒有哪個國家像英國那樣秩序良好。
老實說,我是不喜歡英國的,我讨厭它。
但事實确實如此,我沒法不實話實說。
那麼熱愛自由,而且那麼秩序井然的國家,世界上恐怕找不出第二個。
日本畢竟無法和它相比。
但是它們還不僅僅是自由,他們愛自己的自由,同時也尊重别人的自由,人們從兒童時代就受到這種社會教育。
所以,他們自由的背後一定伴有義務觀念。
&ldquo英國期待每個人履行他們的責任&rdquo,這著名的納爾遜格言,其意義決不限于當時,而是和他們的自由互為表裡地發展到今天,肯定是根底很深的思想。
他們感到不平時往往舉行示威運動,而政府決不幹涉,隻是不理不睬。
但是搞示威運動的也很能掌握分寸,決不随便給政府添麻煩,或者胡作非為。
最近女權擴張論者很不守規矩,報紙上有所指責,算是一樁例外了。
說它是例外,但為數不少,然而即使為數很多,也僅僅止于這個程度,除了把它看作例外也沒有别的辦法。
嫁不出去啦,找不到職業啦,再加上從最早就養成的尊重婦女的風氣,這些加在一起,就出現了好像不是英國人平生的态度。
撕破油畫,監獄裡絕食,刁難監獄法警,先把自己的身體綁在議會的長椅上,再大嚷大叫,如此等等,這是意外的現象麼?也許是源于婦女不論幹什麼,男人們都心存客氣概不幹涉所造成的結果。
不過,不管出于什麼理由,總讓人覺得有些反常。
一般所說的英國風度,總是如方才所說,在概不脫離義務的程度上熱愛自由的。
這樣說,我的本意并不是無論什麼都以英國為榜樣。
總而言之,沒有義務心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
因為,那種唯我獨尊随心所欲的自由,在社會上決不能存在下去。
即使暫時得以存在,也一定很快遭到排斥,遭到踐踏。
我熱烈地希望你們大家有充分的自由,同時也熱烈地盼望着你們大家深刻地理解義務。
從這種意義上說,我公然揚言我是個人主義者而且毫無忌憚。
對于我說的這個個人主義請不要誤解。
特别是對你們這樣的年輕人灌輸可能給以誤解的東西,那是應該說對不起的,所以希望你們注意。
時間緊迫,我盡可能說得簡單些。
關于個人的自由,正如以前所說的話,在個性發展上是非常必要的,這樣的個性發展與你們的幸福關系十分密切,所以,在不影響别人的情況下,凡是我向左而你們即使向右也與我沒什麼妨礙的自由,由自己掌握,不必追随别人。
這就是我所說的個人主義。
在權力、錢力這一點上也是如此,我不喜歡的家夥我就不理睬,因為他不合我的脾性,所以我就必須把他打倒,對方根本沒做壞事,我就濫用權力,結果會如何?那樣,人的個性就全都被破壞了,與此同時,人的不幸也從此開始。
比如,我根本沒幹什麼壞事,隻因為我對政府不滿意,警察總監就派警察包圍了我的家。
也許,警察有這種權力,然而道義上卻不允許他使用這種權力。
其次,三井或者岩崎等等富商巨賈,隻是因為讨厭我,就收買我家傭人,唆使他事無大小一律反抗我,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如果他們的錢力背後還多多少少有點人格,他們就決不會無法無天地這麼幹。
這種弊害,完全是因為沒有理解道義上的個人主義。
隻是利用權力和錢力把自己無限地膨脹,一切都要唯我獨尊,除此之外沒有别的。
所以,個人主義、我這裡說的個人主義,決不是俗人想的那樣,對國家造成危害,它尊重别人的存在,同時也尊重自己的存在,這就是我的解釋,所以我認為它是個很好的主義。
如果說得更簡明些,那就是:沒有黨派之心而隻有是非的主義。
不結成朋黨也不創造團體,不為權力和錢力盲動。
所以,它内在的東西不為人知,因而潛藏着不為人知的寂寞。
既然不是黨派,我就隻按我應該走的路任意地走下去,與此同時,因為不妨礙他人應該走的道路,所以,某個時候某一場合人必須是散沙般地存在。
這時就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