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關燈


    他的《伊利亞随筆集》是诙諧百出的作品,沒有一個人讀着不會發笑,不隻是發笑,同時又會覺得他忽然從個嶄新的立腳點去看人生,深深地感到人生的樂趣。

    哈茲裡特是個最深刻不過的作家,但是他又能那麼平易地說出來,難怪後來的作家像亨利、斯蒂文森對他總是望洋興歎,以為不可複得。

    他寫有好幾本小品文集(《素描與随筆》《席間閑談》《直言者》《溫特斯洛》)同許多批評文字(《時代精神》《有關英國詩人的講演》《有關英國喜劇作家的講演》《莎士比亞戲劇中的人物》等)。

    他又是英國文學史坐頭把椅的批評家。

    亨特是整天笑哈哈的快樂人兒,确然他一生裡有許多不幸的事情,他的人生态度在他這篇《在監獄裡》可以看出。

    他的下牢是因為他在報紙上攻擊當時皇太子。

    他著有一部很有趣的《自傳》。

    約翰·布朗是個蘇格蘭醫生,有一回霍亂盛行,别的醫生早已逃之夭夭了,他卻舍不得病人,始終是在病城中服務。

    他是個心腸最好的人,最會說牽情的話,他的傑作是一部散文集《有序的女神》,他自己喜歡狗,談起狗來娓娓不倦,他那篇《瑞博和他的朋友》是談狗的無上佳文,可惜太長了,不能收在這本集裡。

    近代的小品文又趨向于短篇了,大概每篇總過不了十頁。

    含蓄可說是近代小品文的共同色彩,什麼話都隻說一半出來,其餘的意味讓讀者自己去體會。

    切斯特頓的風格是刁鑽古怪,最愛翻筋鬥,說似非而是的話的,無精打采的人們念念他很可以振作精神。

    貝洛克是以清新為主,他最善于描寫窮鄉僻處的風景,他同切斯特頓一樣都是大胖子,萬想不到這麼臃腫的人會寫出那麼清瘦的作品。

    盧卡斯是研究蘭姆的專家,他自己的文筆也是學蘭姆的,不過卻看不出模仿的痕迹。

    林德的小品文是非常結實的,裡面的思想一個一個緊緊地銜接着,卻又是那麼不費力氣的樣子,難怪有人将他同哈茲裡特相比。

    加德納的文字伶俐生姿,他在歐戰時候寫有許多小品文,來排遣心中的煩悶,《一個旅伴》也是在那時候寫的。

    以上五位差不多是專寫小品文的,自然也有其他的作品。

    此外高爾斯華綏是英國當代五大小說家之一,有時也寫些小品文,出版有二三部小品文集子&mdash&mdash《安甯的小旅店》《西班牙城堡》,他的筆輕松得好像是不着紙面的,含蓄是他的最大特色。

    默裡是英國文壇宿将,一個有數的批評家,他極贊美俄國近代文學,對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尤為傾心。

    他的名著《風格問題》是一部極難讀而極有價值的書。

    這篇《事實與小說》是從他的小品集《素描》裡選出來的。

    其他幾位比較不重要些,下次再談吧! 去年此日,正将去年春天所譯的十篇英國小品文注好,交開明書店的老闆去,當時滿想寫一篇三萬字的序文,詳論小品文的性質同各代作家,人事草草,結果是隻寫出一千多字的短序文。

    今年開始譯這部小品文集時候,又動了這個念頭,還想了不少意思,打了許多腹稿,然而結果又僅僅是這麼幾句零碎的話。

    對着自己實在有點難為情,真是&ldquo人生何事說心期&rdquo! 梁遇春 一九二九年八月十三日于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