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诃德先生 雷利

關燈
一個西班牙的武士,大約五十歲年紀,在拉曼差村中度着非常窮苦的生活,拼命地念那談遊俠的浪漫小說,這種書他收集了好多,最後竟把他頭腦弄糊塗了,沒有事情能滿足他,一心想要騎了他那老馬到外面去,提着長矛,戴起甲胄,當一個遊俠,去冒一切的危險,來申雪世界上數不盡的不平事件。

    他引誘了一個鄰居,一個又窮又傻的農夫,名字叫作山差·邦劄,騎一匹很好的驢子,跟他當從卒去。

    這武士隻有從他所愛的浪漫小說這面鏡子裡看到世界,他把小旅館錯當作魔堡,風車錯當作巨人,又把鄉村姑娘錯當作流落在外面的公主。

    他的豪氣同勇敢始終不衰,但是他的幻覺卻給了他無窮的麻煩。

    用保障公道同遊俠精神的名義,他把自己插入在他所碰到的人們裡面,凡是他以為是拿權力來做壓迫或者橫暴用的人們,他都要毆打他們。

    他同那可憐的從卒到處挨打,受鞭撻,被騙,受人們的嘲笑,等到最後靠着他村裡老朋友的好意,同那些被他幻覺所含有的可愛而慷慨的性質所感動了的幾個新朋友的幫助,這武士才醫好了他的瞎想,給人帶回到他故鄉的家裡,以後就死在那裡。

     這是《吉诃德先生》這本書的本事,這好像是一個瑣屑的骨子,在可以叫作世界上最聰明、最偉大的書面上講起來,沒有什麼虛說。

    這是一本老年人作的書,裡面包含着已經懂得忍耐的熱烈心的一切智慧。

    莎士比亞同塞萬狄斯是同日死的,但是若使塞萬狄斯的命也隻有莎士比亞那麼長,我們就不會有《吉诃德先生》這本書。

    莎士比亞自己沒有寫過什麼東西,有這樣充滿了經驗的各色材料,這樣恬靜穩健地照出溫和的智慧,對于世界的力量有這麼明亮的把握;就是替雄豪心腸人辯護說話時候,莎士比亞也不能比他勇敢。

    設使請把拉替力亞的地方官a來裁判這兩位大作家的案件。

    他的判決詞常是簡單明白得出奇。

    或者他要規定,因為莎士比亞是五十二歲死的,塞萬狄斯比他多活十七年,一個人所以要整天整夜念莎士比亞,等他活到比莎士比亞死的時候年歲還大,以後,做他暮年的安慰,他可以到塞萬狄斯所開的更嚴肅的學校去。

    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比莎士比亞命長,而且有那麼長壽命的人裡,不是每個人都學到随着年歲長進的法術,所以照這個規定,這位西班牙先生的熟朋友一定比不上那斯徒拉福高等典吏兒子b的範圍那麼廣。

    他确是沒有那麼多好朋友,但是他那得天下人的歡迎的力還是一樣地不會失丢。

    他老是,将來還是一樣地攝引一大群讀者,當這班讀者看到這位糊塗的武士先生所受的可笑苦難,人家同他搗亂的詭計,他那種多愁多難的古怪外表,他所聽見的情史戀歌,他所碰到的各樣各色人物,他每到一個地方立刻生出來的許多災禍事故(一大堆有趣的事情),他們得到一種簡單純粹的快樂,或者他們同樣高興地讀到他的挨打、受捶、臉孔給人家抓破同在泥窪裡打轉,這些他天天嘗着的事情。

    這就是說,不大注意或者毫不留心吉诃德先生本身的人們也可以由那書裡的活潑熱鬧情境得到趣味;他的書确是充滿了這活潑熱鬧的情境。

     我們對塞萬狄斯自己一生的經驗沒有什麼充分的記載,他的經驗是結晶在這本書裡,他最偉大的著作。

    我們知道他是個軍人,在拉朋吐地方同土耳人打仗,他的左手受傷變成了殘疾;過幾年他又給摩爾人監禁起來,在亞魯格爾斯過了五年的囚奴生活;他同旁人合夥想法逃走,被人發覺,當受審問的時候,他将全部責任推到自己身上;最後借他家族同朋友的力量被贖回來,回到西班牙去,在那裡勉強地過一個窮文人的生活,有時幹些政府給他的差事,就這麼樣子再活了三十六年。

    他作過十四行詩同戲劇,把他家裡東西拿去上過當鋪,還很知道監獄的内容。

    在一六〇五年&mdash&mdash就是說,在他五十六歲時候&mdash&mdash他出版第一部的《吉诃德先生》,從此以後享了盛名,雖然他的窮困還是繼續着。

    在一六一五年,第二部的《吉诃德先生》出版,在這部書裡作者很有趣味地将他那第一部書拿來開玩笑,把它當作是這故事裡面的人物全都知道的一本書。

    第二年他死了,穿個佛蘭西斯教徒的衣服,埋在馬德力的一個&ldquo三位一體派跣足尼姑庵&rdquo裡。

    沒有碑石指出他的墓,但他的精神已化作了一個現實同理想兩境界裡最溫文秀雅的君子,在世界上逍遙着,碰着人談論時,他c還是主張世界上最需要的東西是遊俠,去尊敬婦女,替被壓迫的人們争鬥,代天下人打不平。

    &ldquo先生們&rdquo,我們還可以聽到他說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