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論财的分配 [3]
關燈
小
中
大
〔參考文獻〕瓊斯:《論财富的分配與賦稅的源泉》,1831年。
第八節價格的決定問題 一、流通 分工越是發達,生産者就越要注意市場。
投向交換的财,在它處于流通之中的限界内,它是商品。
一種商品的代價隻能以另一種商品支付。
看不清這一真實情況導緻日常生活中的舛誤。
從這一事實得出的結論是:各人賣得越多,買得越多,相反的情況也能成立。
而且在一國中,各個生産階級與其他各個階級是共同消長的。
在各國相互之間的世界交通方面是否也是這樣呢?關于這方面,百科全書派的人們與薩伊之間的對立的見解都是錯誤的。
生産增加,相應地要求流通愈益加速。
反過來,流通加速,則相應地更多地促進生産。
無益的流通。
二、價格 價格是指一種财的交換價值由與它相交換的另一種财之一定量來表現。
&ldquokostbar&rdquo與&ldquotheuer&rdquo這兩個詞都是表示高價格。
&ldquokostbar&rdquo是指一種商品與其他同種商品相比價格較高,&ldquotheuer&rdquo是指一種商品自身相比,即該商品與它在其他場所、其他時期相比價格較高。
一切價格決定是通過相互對立的雙方之鬥争來實現的,即賣者對于買者希望盡可能貴賣,而買者則希望從賣者手中盡可能廉價買到。
因此,決定的因素是供給與需求的關系。
競争者的多少和強弱。
在這種情況下,支配買者決心的條件是:(a)财的使用價值。
個人的以及國民的性格對于财的評價的影響。
不可缺少的财和可以缺少的财是稀少了還是豐富了等各方面的作用。
尤其是在谷物交易的場合。
(b)買者的支付能力。
薩伊的财産金字塔型。
[4] 支配賣者決心的條件,除去完全孤立的交換以外,則是生産成本。
生産三要素都構成生産成本,流動資金的全部、固定資本中消耗掉的部分、其他危險等等都構成生産成本。
總之,市場價格具有不能遠離生産成本之上或之下的趨向。
由于财的使用價值的減少,由于買者支付能力的減低,以及由于其他生産者競争的優勢所引起的價格下落,将會産生各種不相同的結果。
不顧損失而繼續生産的場合屬于例外。
生産成本降低,國民财産的使用價值就增大。
但在這同時,跌價産品的消費常常要比價格下落的比例更高,所以一般的情況是,價格下落後産品的總量會比以前具有更高的交換價值。
三、價格法則的例外 自然的生産壟斷、工業或商業上的秘密。
必要價格[5]。
經濟文化水平越高,生活用品的價格就越穩定。
買者與賣者的協定。
國家壟斷、強制權、禁業權、最高價格。
〔參考文獻〕赫爾曼關于價格問題的論述,參閱《國民經濟的研究》,第4節。
圖克:《關于近三十年物價漲落的思想與内容》,1823年。
李嘉圖和托倫斯的錯誤。
[6] 第九節貨币與信用問題 一、貨币一般 簡單的直接交換(物物交換)有很大困難。
如果存在一種為任何人在任何時期所接受的商品,這種困難就可以消除。
同時這種商品将作為一切交換價值的共同尺度而發揮作用。
這正像分數相加要先改為公分母一樣。
這種商品叫做貨币。
貨币一被發現,分工、資本節用、資本借貸就都具有高度的可能。
二、貨币的種類 當作一般的交換工具,曆來是利用使用價值高的一般的商品。
概括說來,任何一個國民經濟越不發達,越是更多地以不可或缺的财作為貨币。
經濟越發展,則越是更多地轉向僅僅滿足高尚欲望的商品。
狩獵民族的獸皮、遊牧民族的牛、農耕國民的金屬等。
差不多到處都是由鐵币或銅币逐漸向銀币轉移,最後轉變為金币。
因而從最普通使用的流通手段的性質來看,對各個文化階段可以作出各種各樣的結論。
貴金屬當做貨币材料之所以被優先使用,是由于下列原因。
即它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但又不是不可缺少的東西。
它具有顯著耐久性而且更便于改變形狀,它不能任意增加,它的質量在全世界都是一樣,它的容量小易于搬運。
而且它能夠無限地分割,各個分割部分保持與其大小相等的價值。
由于這些理由,貴金屬的價格比之别種商品變化少。
試用白金的失敗。
[7] 三、貨币的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 好像船或車輛将财貨從一個場所轉運到另一場所一樣,貨币是将财貨從一個所有者轉移到另一個所有者。
當作交易的工具,貨币屬于資本,但它是處于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之間的地位。
在一國交換的數量固定的情況下,貨币的流通速度愈快,愈可用少量的貨币來起同樣的作用。
洛克、休谟、孟德斯鸠等人的錯誤。
歐洲主要國家貨币量的估計。
勞的主張&mdash&mdash在任何國民的發展過程中,貨币必要量都有其相對地最高的一點,超過了這一點,就會減少。
貨币的需要與供給。
貨币價格可能下落和上漲的極限。
一般在交易不受妨礙的時候,貨币會通過各個國家保持其同一價格。
李嘉圖所說的例外&mdash&mdash在為獲得貴金屬而不得不提供那運輸困難的商品的國家裡,貴金屬價格經常是高的。
為什麼在英國和荷蘭,貴金屬價格較之貴金屬出産各國還要低廉?[8] 〔參考文獻〕加裡安尼:《貨币論》,1750年。
斯密斯:《自然法則原理下的貨币學概論》,1813年。
四、信用 隻約定将來償還其代價就能處理他人财産的人為信用持有者。
利息及保險費。
〔
第八節價格的決定問題 一、流通 分工越是發達,生産者就越要注意市場。
投向交換的财,在它處于流通之中的限界内,它是商品。
一種商品的代價隻能以另一種商品支付。
看不清這一真實情況導緻日常生活中的舛誤。
從這一事實得出的結論是:各人賣得越多,買得越多,相反的情況也能成立。
而且在一國中,各個生産階級與其他各個階級是共同消長的。
在各國相互之間的世界交通方面是否也是這樣呢?關于這方面,百科全書派的人們與薩伊之間的對立的見解都是錯誤的。
生産增加,相應地要求流通愈益加速。
反過來,流通加速,則相應地更多地促進生産。
無益的流通。
二、價格 價格是指一種财的交換價值由與它相交換的另一種财之一定量來表現。
&ldquokostbar&rdquo與&ldquotheuer&rdquo這兩個詞都是表示高價格。
&ldquokostbar&rdquo是指一種商品與其他同種商品相比價格較高,&ldquotheuer&rdquo是指一種商品自身相比,即該商品與它在其他場所、其他時期相比價格較高。
一切價格決定是通過相互對立的雙方之鬥争來實現的,即賣者對于買者希望盡可能貴賣,而買者則希望從賣者手中盡可能廉價買到。
因此,決定的因素是供給與需求的關系。
競争者的多少和強弱。
在這種情況下,支配買者決心的條件是:(a)财的使用價值。
個人的以及國民的性格對于财的評價的影響。
不可缺少的财和可以缺少的财是稀少了還是豐富了等各方面的作用。
尤其是在谷物交易的場合。
(b)買者的支付能力。
薩伊的财産金字塔型。
[4] 支配賣者決心的條件,除去完全孤立的交換以外,則是生産成本。
生産三要素都構成生産成本,流動資金的全部、固定資本中消耗掉的部分、其他危險等等都構成生産成本。
總之,市場價格具有不能遠離生産成本之上或之下的趨向。
由于财的使用價值的減少,由于買者支付能力的減低,以及由于其他生産者競争的優勢所引起的價格下落,将會産生各種不相同的結果。
不顧損失而繼續生産的場合屬于例外。
生産成本降低,國民财産的使用價值就增大。
但在這同時,跌價産品的消費常常要比價格下落的比例更高,所以一般的情況是,價格下落後産品的總量會比以前具有更高的交換價值。
三、價格法則的例外 自然的生産壟斷、工業或商業上的秘密。
必要價格[5]。
經濟文化水平越高,生活用品的價格就越穩定。
買者與賣者的協定。
國家壟斷、強制權、禁業權、最高價格。
〔參考文獻〕赫爾曼關于價格問題的論述,參閱《國民經濟的研究》,第4節。
圖克:《關于近三十年物價漲落的思想與内容》,1823年。
李嘉圖和托倫斯的錯誤。
[6] 第九節貨币與信用問題 一、貨币一般 簡單的直接交換(物物交換)有很大困難。
如果存在一種為任何人在任何時期所接受的商品,這種困難就可以消除。
同時這種商品将作為一切交換價值的共同尺度而發揮作用。
這正像分數相加要先改為公分母一樣。
這種商品叫做貨币。
貨币一被發現,分工、資本節用、資本借貸就都具有高度的可能。
二、貨币的種類 當作一般的交換工具,曆來是利用使用價值高的一般的商品。
概括說來,任何一個國民經濟越不發達,越是更多地以不可或缺的财作為貨币。
經濟越發展,則越是更多地轉向僅僅滿足高尚欲望的商品。
狩獵民族的獸皮、遊牧民族的牛、農耕國民的金屬等。
差不多到處都是由鐵币或銅币逐漸向銀币轉移,最後轉變為金币。
因而從最普通使用的流通手段的性質來看,對各個文化階段可以作出各種各樣的結論。
貴金屬當做貨币材料之所以被優先使用,是由于下列原因。
即它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但又不是不可缺少的東西。
它具有顯著耐久性而且更便于改變形狀,它不能任意增加,它的質量在全世界都是一樣,它的容量小易于搬運。
而且它能夠無限地分割,各個分割部分保持與其大小相等的價值。
由于這些理由,貴金屬的價格比之别種商品變化少。
試用白金的失敗。
[7] 三、貨币的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 好像船或車輛将财貨從一個場所轉運到另一場所一樣,貨币是将财貨從一個所有者轉移到另一個所有者。
當作交易的工具,貨币屬于資本,但它是處于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之間的地位。
在一國交換的數量固定的情況下,貨币的流通速度愈快,愈可用少量的貨币來起同樣的作用。
洛克、休谟、孟德斯鸠等人的錯誤。
歐洲主要國家貨币量的估計。
勞的主張&mdash&mdash在任何國民的發展過程中,貨币必要量都有其相對地最高的一點,超過了這一點,就會減少。
貨币的需要與供給。
貨币價格可能下落和上漲的極限。
一般在交易不受妨礙的時候,貨币會通過各個國家保持其同一價格。
李嘉圖所說的例外&mdash&mdash在為獲得貴金屬而不得不提供那運輸困難的商品的國家裡,貴金屬價格經常是高的。
為什麼在英國和荷蘭,貴金屬價格較之貴金屬出産各國還要低廉?[8] 〔參考文獻〕加裡安尼:《貨币論》,1750年。
斯密斯:《自然法則原理下的貨币學概論》,1813年。
四、信用 隻約定将來償還其代價就能處理他人财産的人為信用持有者。
利息及保險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