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論财的生産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章論财的生産
〔參考文獻〕托倫斯:《論财富的生産》,1821年。
第五節财的生産諸要素 生産有二類:1.發現潛在的使用價值;2.将既有原料加以變形使之具有高度的使用價值。
一、自然 重農主義者過度地将自然看成财富的源泉。
自然力中有一部分是屬于動物的,一部分是化學的,還有一部分是機械的。
最早被利用的是動物的自然力,最晚的是機械的自然力。
說明決定土地的生産價值的各種關系:&mdash&mdash土壤的混合、可耕地的松硬、深淺、可耕地土壤的濕度、溫度等。
特别應該提出的是一國的位置和氣候。
等溫線。
法國的葡萄、玉蜀黍、油樹等地區。
俄羅斯的八種生産地帶。
[1]寒冷地帶何以比溫暖地帶缺乏自然生産力? 關于機械的自然力可先舉水、風、蒸氣。
自然的一切恩惠可以分為:直接可以消費的(例如生活用品)和隻是促進生産用的(例如港灣、航運的河流)。
自然界的恩惠,不管是極端過剩或是極端貧乏,都會妨礙文化的發展(例如熱帶地方、兩極地方)。
在自然界的恩惠貧乏的場合,不可能富裕地維持一國的國民生活。
一國的自然條件将如何影響它的人民的性情和它的曆史呢? 〔參考文獻〕勞:《論一國的自然條件》,1831年。
邦斯泰登:《南方人與北方人,或氣候的影響》,1824年。
阿恩德:《曆史的性格描寫概論》,1810年。
門德爾松:《日耳曼的歐洲。
曆史地理學》,1836年。
二、勞動 勞動被亞當·斯密、加裡安尼、李嘉圖和麥克庫洛赫等人過分地當作财富的源泉來評價。
經濟範疇的勞動可分為:發明發現、對自然産物的直接占有、新原料的生産、粗制品的加工、對使用者進行的貯藏品的分配、服務性的勞役等。
一般人的勞動熱情決定于勞動者本身的下列條件&mdash&mdash1.通過勞動改善現狀的希望有多少,2.欲望的大小。
文化程度愈高,人們愈重視時間的價值,勞動就愈受尊敬。
三、資本 資本是指為維持享樂或為擴大生産的目的而準備的産品的貯藏。
使用資本及生産資本。
使用資本大了,是财富大的表現呢?還是資本被用在生産方面的傾向和技術之不夠的表現呢?生産資本是由可變原料、輔助原料、營業用房屋、工具及機器、工人的生活資料、貯藏品以及貨币構成的。
呆滞資本。
無形資本。
随同時間的發展,資本将彼此分開的自然和勞動結合在一起,使它們共同發揮作用。
将土地和人的勞力從屬于資本,這是否妥當呢? 一切資本都要消失,&mdash&mdash其很快消失的叫做流動資本,緩慢消失的叫做固定資本。
貨币究屬于何者? 資本是由于節用或間接地由于文化發達而形成的。
〔參考文獻〕赫爾曼關于資本的概念,可參閱《國民經濟的研究》,第3章。
四、三要素的結合 三要素對生産一般都是必要的。
它們不妨由個别的人來提供。
生産的企業家。
但一般在低級的文化階段,自然的要素占支配地位;到了中等階段,人類勞動逐漸擡頭,到了高級的文化階段,則資本的要素居優勢。
古代差不多停留在第二階段&mdash&mdash在現代由機器來做的,當時多由奴隸來做。
五、所有[2] 資本的必然性産生所有的必然性。
如果土地所有制被打亂,即使沒有土地的人也大部分不能生存。
在法律不穩定的國家或時代,财富被埋藏起來。
财産共有的理想,在财富差距懸殊的場合,任何時代都會出現。
柏拉圖、托馬斯·莫爾、康帕内拉、聖西門、歐文、傅立葉。
在參加者人數不多,并受宗教獻身熱情鼓舞的時候,公有制度能夠順利形成。
否則,由于人類生來的利己心,各個參加者必然總想盡可能少做些勞動,而盡可能多享受消費。
防止它的唯一辦法,是由國家以無限的權力君臨于各人的勞動和消費之上。
财産共有與妻子共有密切聯系。
其實例。
第六節勞動的分工與協作 随同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勞動分工到處增加了。
例如,中世時期國民僅
第五節财的生産諸要素 生産有二類:1.發現潛在的使用價值;2.将既有原料加以變形使之具有高度的使用價值。
一、自然 重農主義者過度地将自然看成财富的源泉。
自然力中有一部分是屬于動物的,一部分是化學的,還有一部分是機械的。
最早被利用的是動物的自然力,最晚的是機械的自然力。
說明決定土地的生産價值的各種關系:&mdash&mdash土壤的混合、可耕地的松硬、深淺、可耕地土壤的濕度、溫度等。
特别應該提出的是一國的位置和氣候。
等溫線。
法國的葡萄、玉蜀黍、油樹等地區。
俄羅斯的八種生産地帶。
[1]寒冷地帶何以比溫暖地帶缺乏自然生産力? 關于機械的自然力可先舉水、風、蒸氣。
自然的一切恩惠可以分為:直接可以消費的(例如生活用品)和隻是促進生産用的(例如港灣、航運的河流)。
自然界的恩惠,不管是極端過剩或是極端貧乏,都會妨礙文化的發展(例如熱帶地方、兩極地方)。
在自然界的恩惠貧乏的場合,不可能富裕地維持一國的國民生活。
一國的自然條件将如何影響它的人民的性情和它的曆史呢? 〔參考文獻〕勞:《論一國的自然條件》,1831年。
邦斯泰登:《南方人與北方人,或氣候的影響》,1824年。
阿恩德:《曆史的性格描寫概論》,1810年。
門德爾松:《日耳曼的歐洲。
曆史地理學》,1836年。
二、勞動 勞動被亞當·斯密、加裡安尼、李嘉圖和麥克庫洛赫等人過分地當作财富的源泉來評價。
經濟範疇的勞動可分為:發明發現、對自然産物的直接占有、新原料的生産、粗制品的加工、對使用者進行的貯藏品的分配、服務性的勞役等。
一般人的勞動熱情決定于勞動者本身的下列條件&mdash&mdash1.通過勞動改善現狀的希望有多少,2.欲望的大小。
文化程度愈高,人們愈重視時間的價值,勞動就愈受尊敬。
三、資本 資本是指為維持享樂或為擴大生産的目的而準備的産品的貯藏。
使用資本及生産資本。
使用資本大了,是财富大的表現呢?還是資本被用在生産方面的傾向和技術之不夠的表現呢?生産資本是由可變原料、輔助原料、營業用房屋、工具及機器、工人的生活資料、貯藏品以及貨币構成的。
呆滞資本。
無形資本。
随同時間的發展,資本将彼此分開的自然和勞動結合在一起,使它們共同發揮作用。
将土地和人的勞力從屬于資本,這是否妥當呢? 一切資本都要消失,&mdash&mdash其很快消失的叫做流動資本,緩慢消失的叫做固定資本。
貨币究屬于何者? 資本是由于節用或間接地由于文化發達而形成的。
〔參考文獻〕赫爾曼關于資本的概念,可參閱《國民經濟的研究》,第3章。
四、三要素的結合 三要素對生産一般都是必要的。
它們不妨由個别的人來提供。
生産的企業家。
但一般在低級的文化階段,自然的要素占支配地位;到了中等階段,人類勞動逐漸擡頭,到了高級的文化階段,則資本的要素居優勢。
古代差不多停留在第二階段&mdash&mdash在現代由機器來做的,當時多由奴隸來做。
五、所有[2] 資本的必然性産生所有的必然性。
如果土地所有制被打亂,即使沒有土地的人也大部分不能生存。
在法律不穩定的國家或時代,财富被埋藏起來。
财産共有的理想,在财富差距懸殊的場合,任何時代都會出現。
柏拉圖、托馬斯·莫爾、康帕内拉、聖西門、歐文、傅立葉。
在參加者人數不多,并受宗教獻身熱情鼓舞的時候,公有制度能夠順利形成。
否則,由于人類生來的利己心,各個參加者必然總想盡可能少做些勞動,而盡可能多享受消費。
防止它的唯一辦法,是由國家以無限的權力君臨于各人的勞動和消費之上。
财産共有與妻子共有密切聯系。
其實例。
第六節勞動的分工與協作 随同人類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勞動分工到處增加了。
例如,中世時期國民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