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土地和積累

關燈
成是不變的,這也适用于全部産量。

    地租對工資的比率等于土地的邊際産品和勞動的邊際産品的比率。

    注257 當我們假設在益智圖的整個配合過程中都沒有偏向,因而兩種邊際産品的比率總是相同時,價格的比率一定相同(這時候一切在平靜狀态的條件下都配合得很好)。

    因此,當經濟在利潤率不變的情況下從B技術轉變到B+技術時,每人工資和每畝地租(以商品計算)會相等地增長,它們增長的比率和總産量增長的比率相同。

    土地和勞動在總産量中分取的份額都不變,黃金時代的條件會獲得滿足。

    注258 從全面的對土地的需求的觀點來看,土地稀少的情況由于技術改進使得畝産量增加而有所減輕,可是同時總産量在按比例地擴大,結果以勞動時間計算的土地的需求仍舊不變,以商品計算的需求跟着實際工資一起增長。

     要使黃金時代實現,積累必須按一種不變的适當的速度進行,每種收入方面消費對收入的比率必須不變。

    隻要地租在總産量中分得的份額不變(像在假設的沒有偏向的情況下那樣),并且土地所有人的支出對地租收入的比率保持不變,稀有土地的存在并不需要在我們已有的對黃金時代的分析中做任何修改。

     黃金時代中的物價 談到兩種産生收入的财産形式(土地和食利者資本),有一方面确實使分析複雜化。

    複雜的問題起因于以貨币計算的财産和工資收入的變動的速度不同。

     在黃金時代中物價不變時,貨币工資,像我們已經看到的那樣,和每人産量成比例地上漲。

    如果當工資已經上漲時貨币地租最初還沒有變動,于是所有的使用着需要較多土地的技術的企業家,比那些使用着需要較多勞動的技術的企業家,獲得較高的利潤。

    對土地的需求因此增長(有些企業家想改用那種需用較多土地而節約勞動的技術),結果貨币地租上漲。

    當貨币地租已經漲到工資上漲的同一比例時,土地需求的壓力便停止發生作用。

     既然習慣上租賃土地的期限很長(因為企業家必須有使用期限的保障,以便在一處地基上建立實物資本和信譽),這種程序進行得很慢,當貨币工資标準在變動的過程中時,貨币地租水平會長期地和土地的需求不相稱。

     當貨币工資和貨币地租不變時,物價(為了滿足黃金時代的先決條件)随着産量的增長而成比例地降低,并且以商品計算的工資和地租會自動地發生同等比例的增長。

    既然邊際産品(根據假設)相互間的關系仍舊和以前一樣,企業家沒有理由要改變他們所使用的土地和勞動的比率。

     可是當物價已經降低時舊債的利息支出的實際價值已經增長,而新資本财貨的以商品計算的價格不變(因為技術的進步沒有偏向,每一實物單位的貨币成本和商品的價格以同樣的比率在降低)。

     沒有一種物價的變動能全面地保持自動的平衡。

    當貨币工資和地租不變,物價已經按最近發生的産量增加成比例地降低時,土地和勞動之間的平衡得以保持。

    可是另一方面舊債的利息支出以商品計算已經增長。

    利息收入者取得的一份産品超過黃金時代的比例,并且投資的利潤率雖然根據假設是不變的,但是舊的資本财貨的收益已經降低(企業家債務的實際負擔已經增長)。

    另一方面,如果物價不變,利息支出對利潤的比率就沒有變動,這一方面的平衡自動地達到,可是貨币地租還沒有來得及調整,因而土地所有人在産品中分得的一份太少,不符合黃金時代的比例,利潤卻相應地增長(企業家的實際地租負擔已經減輕)。

    因此,不管怎樣說法,一種十分完全的黃金時代是達不到的。

    (這種不勻稱的情況之所以産生,是因為土地當它的租價改變時仍舊保持它原有的物質面貌,而一筆以貨币計算的資金,當物價改變時,就會改變它對實際資本财貨的購買力。

    ) 然而,我們在這裡所要研究的并不是短期波動的洪流,而是長期中積累的穩步進展,我們将丢開這一現象不談,假設通過重訂租約來調整地租和通過逐步還債來調整利息,其調整的速度很快&mdash&mdash和總産量增長的速度相對地說&mdash&mdash足以使這個問題顯得無關緊要。

     資本方面有偏向而土地方面沒有偏向的積累 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分析一下在土地和勞動兩方面完全沒有偏向的包括三種技術的安排的積累。

     如果積累進行的情況能夠保持利潤率不變,可是技術的進步在資本方面是有偏向的,産業系統就處于一種準黃金時代。

    當偏向是耗費資本的偏向時,資本對産量的比率在上漲(B+技術比B技術需要較大的實際資本比率),利潤在總收入中分取的份額在增長。

    工資和地租算在一起的份額在減少,而當技術條件在土地和勞動之間沒有偏向時,兩者的份額會以同樣的比例減少。

    每畝地租和每人工資(以商品計算)就會以小于總産量增長的比例增長。

     當技術進步具有節省資本的偏向時,一切相反。

     當積累進行很快,足以使利潤率下降時,機械化程度在增高(産業系統從B技術轉向A+技術)。

    我們曾假設土地和勞動的邊際産品的比率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