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利潤的消費

關燈
到現在為止,我們始終不談從利潤中支出的消費以及食利者收入的存在。

    這樣做完全是為了便利說明。

    已經在沒有食利者的條件下确定了分析的主要方向,我們現在必須把食利者引進我們的模式。

    從财産收入中支付的消費,其政治的和社會的重要性影響深遠;可是就積累的分析而論,我們将看到,它會使論證複雜化,而無須任何本質的改變。

     食利者的收入和支出 我們使用廣義的&ldquorentier&rdquo(食利者)這個名詞,來代表作為财富所有者的資本家,和作為企業家的資本家相對立。

    我們在食利者的收入中包括股利以及利息,并且包括自己是業主的企業家交給他們的家屬的錢。

     利息、股利和個人利潤的區别在某些方面是重要的,可是,如果我們堅持我們那種關于企業家的概念,就是企業家把他自己和他的企業等同起來都作為一種存在形式,而不作為一種用來取得财富和享受消費的手段,它們的區别就似乎不在于實際内容,而在于法律上的形式。

    股利和私人利潤是企業的支出,和利息相類似。

    支付利息的義務是一種契約性的協議,而股利和個人利潤的數額是由企業家酌量決定的;可是這種義務和決定權在實踐中都不是絕對的。

    當利潤很低,利息的支付會引起破産時,債權人往往覺得甯可妥協,留着一隻活鵝,希望它将來再生蛋,所以,利息支出會跟着利潤波動。

    另一方面,股利比較不那麼跟着利潤波動,因為企業家不願意減低股利,恐怕這樣做會損害他們自己的信用,使得未來的借款困難,同時他們也不願意增加股利,因為他們喜歡資金由他們自己控制。

    因此,利息變動的情況有些像股利,而股利變動的情況在很大的程度上像利息。

    同樣的論證适用于私人利潤。

     在任何時期内,食利者的支出并不和他們在那個時期中的收入有密切的關聯,因為他們擁有财富,掌握着借款的能力(财富的所有權可以用作借款的抵押,例如銀行透支)。

    他們随時可以任意花錢,支出盡管超過自己的收入。

    通常地,在長期中,他們用的錢少于他們的收入;他們在節約,增加自己的财富。

    注191結果,在正常的一年中,企業家付出的數目超過他們的收入,他們的負債(包括股票在内)在這一年中增加的數目等于食利者在這一年中的節約儲蓄。

    注192就長期來說,食利者越儉省(他們的支出對收入的比率越小),公司企業的對外債務對資本價值的比例越大。

     從食利者自己的觀點來看,節約儲蓄和為了消費而用錢的區别是很模糊的。

    消費在購買以後發生,并需要一定的時間。

    購買長壽命的消費品是一種投資,某些消費品(房屋、藝術品等)部分地是債務投資以外的另一種持有财富的形式。

    這種消費品可以用過去的儲蓄來買,或者用借款來買而以将來的儲蓄償還借款。

    然而,消費者的投資和企業家的投資有一種重要的區别。

    典型的企業家的投資是作長期打算的,如果一切按計劃實現,這筆投資就會從自己的利潤中得到補充更換。

    典型的消費者的投資僅僅意味着消費能以比未投資以前高的水平繼續進行相當的時期,而不需要任何新的支出。

    消費品的耐久性,其重要性在于使消費比支出更穩定(耐久物品的購買從一種高水平降低到補充更換的水平,而消費不改變),可是就長期來說,維持一種特定消費水平需要維持支出,而維持特定數量的生産能力不需要淨投資。

     從企業家作為一個整體的觀點來看,消費者的支出和消費者的節約之間的區别十分顯著。

    消費者的支出意味着企業家得到貨币收入,消費者的節約意味着企業家的貨币支出超過收入,以及淨負債增加。

     在這方面,财務經營&mdash&mdash銀行借款、股份保證承受人的手續費等&mdash&mdash所賺得的收入,和食利者的收入是一緻的。

    這種賺得的收入所不同的是,它們是執行對經濟的運行可能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