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利率

關燈


     現有存款的數額是這樣決定的:協議的鈔票總額,減去實際流通額,構成儲備金。

    任何銀行家發現他的鈔票儲備超過存款時,他就買進債券,在鈔票儲備低于存款時,就售出債券。

    債券的價格因此不斷地得到調整,結果使債務投資者願意保有的全部存款足夠吸收協議的鈔票總額超過實際流通額的數目。

    這種作用的方向符合貨币政策的規定的要求,但不一定達到正确的程度。

     當工資支出方面一種膨脹性的增長正在進行時,貼現率由于鈔票的需求增多而急劇上升。

    像我們看到的那樣,預期不會持久的債務的利率的上漲,不會達到很大的程度。

    沒有理由說,債券收益的增長,如果足以使存款減少到銀行儲備的降低(由于鈔票被吸收,加入流通)所要求的程度,就應該和減少投資、引起失業、遏止工資上漲所需要的債券收益的增長相同。

    它可能太大,可是同樣地也可能太小。

     不錯,假如任由膨脹繼續下去,那麼,越來越多的對實際流通的鈔票的需求,一定會使貼現率漲得很高。

    可是,這時候就值得人們節約現款的使用&mdash&mdash貨币流通得較快&mdash&mdash并且,在極端的情況下,企業家可以自己創造交易的媒介,用自己的産品的實物憑單支付工人的工資,用自己開立的票據來清算彼此之間的交易,以緻鈔票發行的絕對限額的存在不能保證利率一定會漲得足以消滅膨脹。

     另一方面,在投資率已經降低的局面下,很可能産生一種變化無常的氣氛,這種氣氛使人們更加要選擇流動性較高的容易變成現金的債務投資。

    于是存款增加,把鈔票吸入銀行,其吸回鈔票的程度可能超過由于就業減少而實際流通額自動降低的程度。

    于是票據利率,正在它應該降低的時候,被提高了。

     給它一定的時間,失業會使工資日益降低。

    原則上,任何積累速度能夠由任何鈔票數額來供應,隻要貨币工資得到相應的調整;可是壓低産量的貨币價值來配合數量不足的鈔票這一方法,對企業家和工人來說,都是非常不愉快的,并且在處理過程中生産上的損失完全是一種浪費。

     總之,自動的計劃很不好,不宜用來代替有理性的政策;銀行家有責任在執行貨币制度時符合整個經濟的要求,這種責任是無法解除或避免的。

     自動系統的概念的一個次要缺點是,當人們根據鈔票發行來考慮銀行政策時,就會使人過分相信貨币數量的重要。

    于是産生兩種相反的狂徒。

    一種人認為通貨膨脹是由于&ldquo利用印刷廠&rdquo而引起的,主張鈔票發行決不應該增加&mdash&mdash不管在什麼情況下。

    另一種人(以不同的意義應用同樣的論證)認為,失業總可以&ldquo用自來水筆&rdquo來救濟,雖然這種意見通常和另一種比較有說服力的說法混淆不清&mdash&mdash後一種說法是,如果鈔票不斷地印刷,給工人去用掉(造成一種類似過度投資的過度消費),就會始終有足夠的需求,使産量和生産能力一緻。

     利息和利潤 在長期内,全部每年利息支出對全部每年利潤的比率,決定于相對于資本擁有量而言的未了債務的數額(這可以說是過去以債券供給資金的過度投資的沉澱物),并且決定于現在的未了債務當初發生時的利率水平和目前的利潤水平相對的關系。

     任何時候利率水平對可能的投資利潤水平的關系,部分地決定于投資的客觀危險性,部分地決定于企業家的樂觀态度。

    當利潤容易獲得而企業家有充分信心時,利息水平對利潤水平的比率高,因為,假如利潤超過新借款的利息的數目大(在那些情況下),投資就會增長到膨脹限度,利率就必須提高。

    在極端的時候,(在完全平靜狀态的理想條件下)利率就會等于利潤率(各種利率,像我們已經看到的那樣,這時候就會彼此相等)。

    注187 在現實中,風險總是有的,利率也許大大地低于現有資本财貨的再生産成本上現在實際獲得的利潤,而不引起膨脹的危險。

    因此,利率水平并不是和利潤水平密切地聯結在一起,而可以說是具有它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