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貨币和資金供給

關燈


    因此,過度投資者一般總先用光準備金,然後才發行新債券。

    二手債券不斷地在過度投資者和節約者之間流通周轉;任何一個時期中新債券的發行,代表本期的過度投資多于過去積餘的準備金的利用的超過額。

    然而,任何一年中提出來的出售的全部債券(除了二手市場裡的交易相互抵消以外)等于為當年的儲蓄提供債務投資機會所需要的數額。

    供給過度投資所需要的資金,是通過出售債券(新發行的或者原來持有的由于過去節約而取得的債券)以及貼現票據。

    首先由于收入的鈔票超過支出而産生的節餘,被用來購買債券和償還期票。

    注172因此,在任何一段時期中,節約者購買的債券加上鈔票流通額的增加等于過度投資者售出的債券加上新開出的票據多于已償還的票據的超過額。

    過度投資者的借入,放出票據給節約者購取&mdash&mdash其購取的速度和他們的開支産生可供節餘的準租金的速度相同。

     靈活偏好 無論什麼時候,人們持有的債券代表過去節餘而暫時不用來進行過度投資的儲蓄。

    如果債券的價格是完全穩定的,它們所得的利息就是一種純粹的利益,有遊資要運用的節約者的競争會使債券的利率不高于銀行規定的票據貼現率。

    可是債券價格會變動(受預期利潤和貨币政策的相互作用以及關于這些作用可能是怎樣的看法的影響)。

    一個打算用過去的儲蓄在不久的将來供給過度投資的資金的企業家,因此不願意持有債券,除非債券的利息(從今天起算到他預期要售出的日期為止)足以補償它們的價格在此期間可能發生的任何下跌。

    這種不願意持有債券的心理,會使債券的收益略高于票據貼現率(除了有時候人們有理由認為債券的價格在不久的将來上漲的可能性較大)。

     既然二手市場裡債券的收益通常是高于票據貼現率,新發行的債券所出的利息必然也較高。

    那麼,過度投資者願意花較大的費用通過發行債券來借款,而不貼現票據,是怎麼一回事呢? 用票據還是用債券來供給過度投資的資金,部分地決定于技術上的理由。

    企業家不願意借入短期款項來投資于長壽命的設備,因為總有一種風險,在設備的創辦費用還沒有通過從準租金中積累一筆折舊基金來付清以前,重新借款的費用也許會上漲(或者用任何代價都不能借得資金);另一方面,在制品裡包含的資本的周轉速度差不多和期票到期應當延轉的速度相同,所以在必要時可以把資本收回(一批産品完成以後不再開始另一批的生産),把借款還掉。

    适宜用期票供給資金的那種過度投資和适宜用債券供給資金的那種過度投資,往往有一部分是相同的,因而兩者的選擇受兩種借款方式的比較費用的影響。

    當債券利率高的時候,期票比較可取。

    于是任何一周中過度投資者售出的債券的數目趕不上該周的儲蓄所代表的對債券的需求的增加,債券的價格便上漲了。

    然而,兩者都可以适用的情況是有限度的,而且即使沒有限度,銀行也不願意讓貼現的數額無限地增多,因為恐怕票據到期不能償還;注173因此,盡管由于票據和債券可以相互替用而使兩者利率的差别保持在一定的範圍以内,但差别不能消滅。

    當銀行貼現的票據已經達到适當的或者規定的限度時,那些打算過度投資的人就必須準備承擔債券的較高利率,發行新債券,因而增加利息支出,或者從準備金中售出持有的債券,因而減少利息收入。

     銀行存款 節約者不願意持有一種資本價值可能降低的債務投資對象這一情況,以及因此而産生的債券的高收益,為另一種銀行業務造成機會(除供給交換的媒介以外),這種業務我們現在必須加以讨論。

    銀行除了發行鈔票,也可以通過接受存款向節約者借入。

    注174這種存款在接到通知以後不久就償還;由于銀行的信用卓著,這種存款沒有什麼風險。

     銀行對存款付給利息,因為,假如它們不給利息,一個持有鈔票的節約者可能會以廉價供應的方式來和銀行競争,給他所信任的朋友們貼現票據。

    跟銀行往來的無比便利和可靠,使得節約者願意接受存款的低利息,而銀行(為防止同行間的競争破壞業務的獲利機會)按慣常的略低于票據的利率的水平規定存款利率。

    在這種安排下,一個不願購置債券又沒有自己的未了債券需要收回的節約者,可以向銀行存款,損失存款利率和債券利率的利息差額,可是保障他自己沒有損失資本的風險。

    實際上,這樣使那節約者有機會在銀行的利得中分取一份,這一份利益他也可通過自己積聚若幹鈔票短期地借出而取得。

    同時,銀行有機會可以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