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循環和趨勢

關燈
經濟的不穩定使得黃金時代不可能保持。

    即使其他一切條件都滿足,平靜狀态仍然會受到内部産生出來的波動的幹擾。

    每隔一個時期,積累就會落後于本經濟的增長比率,然後又跳起來趕上去。

    每次跳躍過度都會引起一陣反作用和又一次的落後,接着又是一次跳躍。

    甚至當積累在長期中穩定地前進時,從這一年到那一年也并不穩定,而是一陣一陣地忽多忽少地出現。

     積累不是穩定地進行這一事實,往往使增長比率降低到黃金時代的條件下會達到的比率之下,因為變動無常往往會削弱投資的推動力,因而延緩技術的進步。

    由于商業循環的作用而産生的趨勢,和黃金時代的增長比率不是同一回事,而是那種比率的一種不完全的反映。

     然而,如果企業家努力進行,積累還是可能的;我們的關于積累和本經濟的增長比率保持一緻步調以及超過或落後于增長比率的分析,還是适用的,如果根據周期的波動來說。

     周期的積累 當積累在長期中繼續進行時,一陣突然興旺結束後所有的資本數量就多于以前擁有的數量。

    應該考慮的第一點是什麼情況使以後蕭條中的反投資不緻把資本數量再減少到不多于以前擁有的數量。

     主要的條件是獨占企業(在短期的意義上)和上一次蕭條時期比較起來不應該有所增加。

    在一定程度的競争下,閑着的生産能力越多,物價就會越低(相對于貨币工資而言)。

    在這一次市面暴跌中,如果商品的産量降低到和上一次暴跌中相同的絕對水平,消費部門裡就會有更多閑着的生産能力,以及較高的實際工資水平。

    因此産量并不會降到那樣低的程度,經濟将在較高的産量下達到低水平的平衡。

    簡單地說,競争使得上次暴跌以來所增添的生産能力有一部分在蕭條期中被運用。

    因此,由于舊損的設備不補充更換而發生的生産能力減縮,也會不減到那樣少的程度,而一部分增加的設備經曆了蕭條以後仍然會存在。

     長期内積極積累所需要的第二項條件是,下一次市面突然興旺中所有的淨投資總額要大于上一次興旺中的淨投資。

    上漲的力量必須足以使投資進入那些生産設備工業裡的關鍵方面。

    如果投資部門裡的關鍵部分在上一次的興旺中擴大了,現在的投資率就會比以前都高。

    如果自從上一次的興旺開始以來關鍵部分沒有擴大,這一次的興旺持續的時期就不會比上一次更長。

    新的生産設備的産量達到最大限度時和以前是同樣的水平(在同樣生産能力的關鍵部分方面),既然資本擁有量一直在增長,代表補充更換的新設備就比在上一次興旺期中多,每年的淨投資較少,要經過較長的時期才會出現生産能力過剩。

    如果這種情況在連續幾次的興旺中發生,投資部門裡賣方市場的優勢就一次比一次加強,并且(除非在長期意義上的獨占已經增加),關鍵部分将獲得擴大。

    因此,就像在一種假想的黃金時代那樣,積累在過去一直在進行這一事實,造成有利于維持積累的條件。

     如果自從上一次的上漲發生以來勞動隊伍已經增長,并且每人産量已經上升,因為在上一次市面興旺過程中所生産的設備體現了最近的種種改進(上一次蕭條中所有的設備補充也是這樣),那就有足夠的勞動可以用來提高下一個興旺時期的産量。

    勞動隊伍的增長不直接引起積累,注158可是使得長期的積累可能實現,而長期的利潤率不緻低降。

     積累的速度 當設備中的關鍵部分非常明顯時,如果每次上漲的力量都能深入到關鍵部分,并且每次市場興旺所經曆時間的長度相同,那麼,長期的積累速度就決定于關鍵部分擴充的速度。

    在沒有偏向的技術進步下,經濟系統實現了的增長比率等于這種關鍵工業在每次循環中生産能力的比例的淨增加,除以一個高峰到另一個高峰之間的年數。

    注159 當新發明中有節省資本的偏向時,如果我們關于不對稱狀态的假設是正确的,注160陸續發生的幾次突然興旺會使消費部門裡生産能力擴張的比例大于投資部門;在有耗費資本的偏向時,投資部門增長的速度就會高于本經濟的實現了的增長比率,消費部門增長的速度則較低。

     一種完全有規律的循環的概念是自相矛盾的,因為,假如循環是可以預言的,興旺中的投資就會減少,蕭條中也可以維持設備的補充,結果循環就會被打消。

    上面講的這種發展方式,顯示循環和積累趨勢的關系的基本範型,其中有各式各樣的不同程度和時間經過,并且受種種難以預料的事件的影響,以緻一切總是不能确定。

     生産長壽命設備的工業所承當的不平衡的負擔,意味着它們的生産能力比同樣的長期積累率假如連續不斷地實現時所需要的生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