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生産力和實際資本比率
關燈
小
中
大
方法來陳說,使我們能夠看出這方面的作用怎樣運行;這種作用的運行,我們在其實際發展的那個短時期的不平衡狀态中,是難以倉促地看清楚的。
轉變的過程 提高實際資本比率讓我們假設,我們所研究的這個時期開始的時候,實際工資已經有一段時期不變地停留在比CB水平少許高一點的地方,結果C技術和B技術的獲利能力差不多完全相等,B技術稍占優勢。
從一種技術過渡到另一種技術的轉變正在進行,現有的生産設備由兩種類型的資本财貨構成。
目前的新資本财貨的出産中也包含兩種類型,因為投資部門沒有足夠的設備能力和人力,不能在一轉瞬間生産出這種過渡所需要的全部B技術設備,同時現有資本量的維持,還須部分地通過對C技術的設備進行補充,這種設備的生産所需要的勞動較少,并且這種生産所需要的專門設備已經存在(企業家雖認為B設備比較可取,但交貨比較遲緩,好處已被抵消,結果每種設備的需求可以和所有的供給相适應)。
比照我們以前的論點來說,這種發展階段可以叫作CB時期。
當生産設備按正常能力運用時,正在進行的積累速度恰好足以提供經常不變的就業額,帶有很小的失業餘地(假如不是這樣,就會發生勞動過剩或缺乏,使工資率變得低于或高于CB水平)。
由于就業不變和工資不變,對商品的需求也不變。
每逢用一套B技術設備替代一套損壞了的C技術設備時,消費部門的每人産量就提高。
可是商品的市場是不變的,結果每人産量的增加必然引起消費部門裡吐出一批勞動。
注89消費部門裡吐出的勞動被投資部門吸收,總投資中B型生産設備對C型生産設備的比例便提高(B型設備的交貨遲延期減短,由于有了較多的勞動從事于生産這種設備)。
消費部門裡吐出勞動的速度因此增加,于是整個過程在進行中逐漸地快起來。
在運用中的B型生産設備每月增多,準租金的總額也每月增加。
投資部門裡的就業額增大,總投資的價值增大,生産出來的B型設備也增多。
因此,投資部門中就業的增量、準租金的增量以及B型生産設備的出産的增量,都是一個月比一個月多。
現有資本财貨總量的價值、每年補充損耗的資本财貨的費用和每年淨利潤的總額,彼此齊步增加,而資本的利潤率始終不變。
這種局面,隻要它繼續存在,很像黃金時代,我們可以叫它準黃金時代。
可是它本身含有&mdash種矛盾,會使它終于結束。
過了一個時期以後,全部消費品的産量将用B技術來生産,不再有勞動會由于使用C型設備而騰出來。
如果在達到這個階段以後,生産設備再進一步增加(現在的生産設備都是B型的),就會沒有人手來配備,并且沒有市場來銷售它們的産品。
實際工資的上漲我們所研究的過程現在開始一個新的階段。
當最後一套C型設備已被換去時,生産設備(全部都是B型的)的出産率已經達到一種高的水平。
可是現在舊的B型設備不斷地被新的所代替,而這種新的設備需要配備的勞動并不比舊的少。
設備數目上的任何增長,會造成一種勞動缺乏的情況。
為了配備最後生産的一批生産設備所需要的人手,企業家們在搜羅殘餘的一點失業勞動(我們假定這種後備軍人數很少),并且提高貨币工資标準,企圖招緻較多的人手。
同時,沒有訂購B型設備的新訂單;進一步增加投資部門的出産率的希望已經消失,為了生産B型生産設備而擴充設備能力的投資現已終止(這種投資當B型設備出産率增長時始終在進行)。
CB時期的最後階段中B型設備的高的出産率已達到極限,從現在起産量将縮減。
現在投資部門中已經有勞動吐出。
結果,投資部門的工資總支出增長的比例低于貨币工資因企業家争雇勞動而增長的比例,因此消費部門中貨币準租金總額增長的比例也低于工資增長的比例。
物價增長的比例一定不及工資成本,實際工資已經增長,有了對消費品的額外需求。
消費品工業中準備裝置的最後一批生産設備,于是就得到了投資部門中吐出的人力的配備,并且由于消費随着工資增加而有了市場。
這是我們在假設隻可能有一種技術的條件下已經讨論過的局面,注90可是現在我們可以更詳細地加以考察。
随着投資部門中就業的減少和消費品産量的增加,實際工資率在逐漸上升(我們可以假設當勞動的稀少最初出現時貨币工資率會一躍而上,此後當消費部門中的生産能力增加時商品的價格會逐漸下跌)。
讓我們把實際工資上升時期的早期階段叫作&ldquoB技術低級時期&rdquo,晚期階段叫作&ldquoB技術高級時期&rdquo。
我們可以從各方面比較B技術低級時期和高級時期中的情況。
工資和資本的價值在高級時期中,消費部門裡每一工人的準租金降低之數等于每人工資提高之數。
根據這樣兩個假設,即人們總預期可以保持現在的利潤率,同時現有資本中個别項目的壽命很短,我們假定在整個系統中已确立了一緻的利潤率(企業家已經很快地把生産能力從投資部門轉移到消費部門,足以阻止相對的利潤率發生分歧的任何傾向)。
因此生産設備的價格(假想的或實際的)注91被調整得适合它們的成本(包括對生産這些設備所需要的資本酌量假定的一筆等于新利潤率的利息)。
注92在原則上,具有一定規格和一定年齡構成的一套生産設備的成本,在B技術高級時期可以比在低級時期大或是小(以商品計算),這要看實際工資提高的影響是不足以抵消還是足以抵消假定利息降低的影響而定(像我們在比較&ldquoB下&rdquo和&ldquoB上&rdquo經濟時所看到的那樣)。
注93可是,既然生産設備中個别項目的壽命不長,利息變動的影響就不能很大,我們可以認為一套特殊的生産設備的成本(以商品計算)比低級時期中同樣一套的成本大的程度,差不多是和從低級發展到高級這一段時期中實際工資率的增長成比例的。
從資本的價值的觀點來看這個問題:可以比較的一套生産設備上面的一年利潤已經降低,其降低的數目等于準租金減少的數目(工資支出增加的數目)加折舊費的增長(這差不多相當于工資的增長);要求得資本的價值,必須按一種等于利潤率的利息率對這筆利潤加以貼現。
利潤率已經降低到超過和每年利潤成比例的程度,其超過程度的大小決定于生産設備的成本的增長多少。
因此資本的價值已經增長,其增長的數目和成本相同。
注94 雖然我們已經假設生産設備中個别項目
轉變的過程 提高實際資本比率讓我們假設,我們所研究的這個時期開始的時候,實際工資已經有一段時期不變地停留在比CB水平少許高一點的地方,結果C技術和B技術的獲利能力差不多完全相等,B技術稍占優勢。
從一種技術過渡到另一種技術的轉變正在進行,現有的生産設備由兩種類型的資本财貨構成。
目前的新資本财貨的出産中也包含兩種類型,因為投資部門沒有足夠的設備能力和人力,不能在一轉瞬間生産出這種過渡所需要的全部B技術設備,同時現有資本量的維持,還須部分地通過對C技術的設備進行補充,這種設備的生産所需要的勞動較少,并且這種生産所需要的專門設備已經存在(企業家雖認為B設備比較可取,但交貨比較遲緩,好處已被抵消,結果每種設備的需求可以和所有的供給相适應)。
比照我們以前的論點來說,這種發展階段可以叫作CB時期。
當生産設備按正常能力運用時,正在進行的積累速度恰好足以提供經常不變的就業額,帶有很小的失業餘地(假如不是這樣,就會發生勞動過剩或缺乏,使工資率變得低于或高于CB水平)。
由于就業不變和工資不變,對商品的需求也不變。
每逢用一套B技術設備替代一套損壞了的C技術設備時,消費部門的每人産量就提高。
可是商品的市場是不變的,結果每人産量的增加必然引起消費部門裡吐出一批勞動。
注89消費部門裡吐出的勞動被投資部門吸收,總投資中B型生産設備對C型生産設備的比例便提高(B型設備的交貨遲延期減短,由于有了較多的勞動從事于生産這種設備)。
消費部門裡吐出勞動的速度因此增加,于是整個過程在進行中逐漸地快起來。
在運用中的B型生産設備每月增多,準租金的總額也每月增加。
投資部門裡的就業額增大,總投資的價值增大,生産出來的B型設備也增多。
因此,投資部門中就業的增量、準租金的增量以及B型生産設備的出産的增量,都是一個月比一個月多。
現有資本财貨總量的價值、每年補充損耗的資本财貨的費用和每年淨利潤的總額,彼此齊步增加,而資本的利潤率始終不變。
這種局面,隻要它繼續存在,很像黃金時代,我們可以叫它準黃金時代。
可是它本身含有&mdash種矛盾,會使它終于結束。
過了一個時期以後,全部消費品的産量将用B技術來生産,不再有勞動會由于使用C型設備而騰出來。
如果在達到這個階段以後,生産設備再進一步增加(現在的生産設備都是B型的),就會沒有人手來配備,并且沒有市場來銷售它們的産品。
實際工資的上漲我們所研究的過程現在開始一個新的階段。
當最後一套C型設備已被換去時,生産設備(全部都是B型的)的出産率已經達到一種高的水平。
可是現在舊的B型設備不斷地被新的所代替,而這種新的設備需要配備的勞動并不比舊的少。
設備數目上的任何增長,會造成一種勞動缺乏的情況。
為了配備最後生産的一批生産設備所需要的人手,企業家們在搜羅殘餘的一點失業勞動(我們假定這種後備軍人數很少),并且提高貨币工資标準,企圖招緻較多的人手。
同時,沒有訂購B型設備的新訂單;進一步增加投資部門的出産率的希望已經消失,為了生産B型生産設備而擴充設備能力的投資現已終止(這種投資當B型設備出産率增長時始終在進行)。
CB時期的最後階段中B型設備的高的出産率已達到極限,從現在起産量将縮減。
現在投資部門中已經有勞動吐出。
結果,投資部門的工資總支出增長的比例低于貨币工資因企業家争雇勞動而增長的比例,因此消費部門中貨币準租金總額增長的比例也低于工資增長的比例。
物價增長的比例一定不及工資成本,實際工資已經增長,有了對消費品的額外需求。
消費品工業中準備裝置的最後一批生産設備,于是就得到了投資部門中吐出的人力的配備,并且由于消費随着工資增加而有了市場。
這是我們在假設隻可能有一種技術的條件下已經讨論過的局面,注90可是現在我們可以更詳細地加以考察。
随着投資部門中就業的減少和消費品産量的增加,實際工資率在逐漸上升(我們可以假設當勞動的稀少最初出現時貨币工資率會一躍而上,此後當消費部門中的生産能力增加時商品的價格會逐漸下跌)。
讓我們把實際工資上升時期的早期階段叫作&ldquoB技術低級時期&rdquo,晚期階段叫作&ldquoB技術高級時期&rdquo。
我們可以從各方面比較B技術低級時期和高級時期中的情況。
工資和資本的價值在高級時期中,消費部門裡每一工人的準租金降低之數等于每人工資提高之數。
根據這樣兩個假設,即人們總預期可以保持現在的利潤率,同時現有資本中個别項目的壽命很短,我們假定在整個系統中已确立了一緻的利潤率(企業家已經很快地把生産能力從投資部門轉移到消費部門,足以阻止相對的利潤率發生分歧的任何傾向)。
因此生産設備的價格(假想的或實際的)注91被調整得适合它們的成本(包括對生産這些設備所需要的資本酌量假定的一筆等于新利潤率的利息)。
注92在原則上,具有一定規格和一定年齡構成的一套生産設備的成本,在B技術高級時期可以比在低級時期大或是小(以商品計算),這要看實際工資提高的影響是不足以抵消還是足以抵消假定利息降低的影響而定(像我們在比較&ldquoB下&rdquo和&ldquoB上&rdquo經濟時所看到的那樣)。
注93可是,既然生産設備中個别項目的壽命不長,利息變動的影響就不能很大,我們可以認為一套特殊的生産設備的成本(以商品計算)比低級時期中同樣一套的成本大的程度,差不多是和從低級發展到高級這一段時期中實際工資率的增長成比例的。
從資本的價值的觀點來看這個問題:可以比較的一套生産設備上面的一年利潤已經降低,其降低的數目等于準租金減少的數目(工資支出增加的數目)加折舊費的增長(這差不多相當于工資的增長);要求得資本的價值,必須按一種等于利潤率的利息率對這筆利潤加以貼現。
利潤率已經降低到超過和每年利潤成比例的程度,其超過程度的大小決定于生産設備的成本的增長多少。
因此資本的價值已經增長,其增長的數目和成本相同。
注94 雖然我們已經假設生産設備中個别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