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資本的估值
關燈
小
中
大
相稱,而是由許多代表着整個經濟所經曆的各個發展階段的陳舊事物構成的。
現有設備的曆史上的成本同它的根據預期的未來利得而算出的價值脫節;這種價值又因未來的變化無常,而不能完全确定。
在實際情況中,隻能做一種最粗略的估量。
靠着我們的那些簡單化的基本假設,在想象的黃金時代的條件下,計量任何一個經濟裡的現有資本是沒有困難的。
在各個黃金時代的經濟裡,每一工人所用的實物資本量受生産技術和積累速度的支配。
技術決定着産量中每一成分所需要的資本财貨的規格品種;積累速度決定着現有設備在一個經濟的兩個部門中怎樣分配,以及現有各種資本财貨的年齡構成(積累速度越快,任何一種機器的年輕各代的數量和年老的對比起來就越多,因此設備的平均年齡就越低)。
那麼,資本擁有量的價值決定于特定的黃金時代的條件下一般的利潤率。
可是,即使在這種時候,利潤率不同或者生産技術不同或者兩者都不同的幾個黃金時代經濟中的資本擁有量,應該怎樣比較,還是完全不明白。
有四種方法可以用來計量資本:(1)以資本财貨的實物數量計算;(2)以實物生産能力計算;(3)以按商品計算的資本财貨的價值來計算(或者以對商品具有一定的購買力的貨币來計算);(4)以生産這些資本财貨所需要的勞動時間來計算。
每一種計量方法都有它自己的如何解釋的問題。
(1)實物資本以資本财貨的實物數量計算的方法,應用的範圍很有限。
當使用的技術不同的時候,各個經濟中資本财貨的構成項目也許隻有少數幾個或完全沒有共同的項目,即使那些也許會共有的項目(比方說鐵路系統或者某一種機器),在不同的背景中也具有不同的經濟意義。
對于某些目的,一種很粗略的指示機械化程度的指标,例如每一工人占用的馬力,也許有用。
可是那顯然是極不精确的,并且容易使人誤解,因為一種使用很少馬力的技術也許在&ldquo在制品&rdquo方面需要大量資本,隻因它的生産過程(包括運輸)很慢。
即使兩個經濟,由于它們各自的工資率處于同一幅度(比方說B技術的工資率幅度)以内,從而它們彼此的投資部門或消費部門中所用的資本财貨屬于同一類型,所以使用着同樣技術,但兩個經濟中積累的速度既然不同,兩個部門的相互比率就不同,而每個經濟中的設備總量就會由适合于每個部門的不同比例的各種類型構成。
因此,關于兩種設備的數量的概念,有一種含混不清的情況,它反映着産品數量上那種指數的含混不清情況。
再則,兩個經濟中的每種類型的機器的年齡構成是不同的(在積累進行得較快的經濟裡平均年齡較輕)。
隻有在兩個經濟中設備的項目完全相同,而僅僅各個經濟中整套項目的套數不同的時候,才可能精确地比較資本的實物擁有量。
(2)生産能力根據生産能力來進行比較,也有一些同樣的困難。
一批年齡構成相當平均的資本财貨(包括那種用來保持現有數量不減的制造機器的機器在内)具有一定的以商品計算的生産能力,就是說,具有一個可以用相當的就業量永久保持下去的一定的出産率。
在這種基礎上我們便能比較A、B、C三種技術的生産力,求得生産能力相等的各種類型的資本的平均擁有量。
這時一種機械化程度較高的技術的優越性表現在它能以較少的勞動維持一定的出産率。
這種比較,隻對于一些淨投資等于零的經濟具有精确的意義。
當使用不同技術的各個經濟中積累以不同速度在進行的時候(一般都是這樣),各個經濟中的産量構成(包括資本财貨的增量)都是不同的,這種比較也會發生我們在上面所遇到的那種指數含混不清的情況。
(3)以商品計算的資本的價值資本的價值可以從三種觀點來看:作為一個經營中的生産單位的售出價格;作為預期可以從資本上得到的未來利潤,按相當的假想的利率折合為現值;或者作為建立這筆資本所需的成本,按相當的假想利率積累到現在為止,扣除它已經産生的利潤(這些都代表從企業家的觀點來看的價值。
作為給整個經濟的居民生産财富或福利的手段的一批資本的價值,是另一回事,且會引起比我們現在所要讨論的更為重大的科學研究上的困難)。
在具有在整個經濟中一緻的利潤率的黃金時代的條件下(這種利潤率過去已經長期存在,并且預期在未來仍然會長期存在),這三種對資本的價值的看法都産生同樣的結果。
這樣,在各個經濟中,資本的價值都有明确的意義。
我們可以直截了當地比較兩個黃金時代經濟中每一工人占用的資本的價值。
這種比較具有實際的意義。
它說明各個經濟中到目前為止已經積累了多少(相對于可用的勞動而言)。
對某些目的來講,作為一個經濟組織的财富的一種尺度,這是有意義的和重要的。
可是它不能說明這兩個經濟在生産能力方面比較起來是怎樣,因為,在不同的工資率下,以商品計算的價值相等的兩批資本,具有不同的設備内容。
這一點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如果我們比較具有不同的工資率和同樣的生産技術的兩個經濟的話(比如,工資率在B技術範圍以内的兩個經
現有設備的曆史上的成本同它的根據預期的未來利得而算出的價值脫節;這種價值又因未來的變化無常,而不能完全确定。
在實際情況中,隻能做一種最粗略的估量。
靠着我們的那些簡單化的基本假設,在想象的黃金時代的條件下,計量任何一個經濟裡的現有資本是沒有困難的。
在各個黃金時代的經濟裡,每一工人所用的實物資本量受生産技術和積累速度的支配。
技術決定着産量中每一成分所需要的資本财貨的規格品種;積累速度決定着現有設備在一個經濟的兩個部門中怎樣分配,以及現有各種資本财貨的年齡構成(積累速度越快,任何一種機器的年輕各代的數量和年老的對比起來就越多,因此設備的平均年齡就越低)。
那麼,資本擁有量的價值決定于特定的黃金時代的條件下一般的利潤率。
可是,即使在這種時候,利潤率不同或者生産技術不同或者兩者都不同的幾個黃金時代經濟中的資本擁有量,應該怎樣比較,還是完全不明白。
有四種方法可以用來計量資本:(1)以資本财貨的實物數量計算;(2)以實物生産能力計算;(3)以按商品計算的資本财貨的價值來計算(或者以對商品具有一定的購買力的貨币來計算);(4)以生産這些資本财貨所需要的勞動時間來計算。
每一種計量方法都有它自己的如何解釋的問題。
(1)實物資本以資本财貨的實物數量計算的方法,應用的範圍很有限。
當使用的技術不同的時候,各個經濟中資本财貨的構成項目也許隻有少數幾個或完全沒有共同的項目,即使那些也許會共有的項目(比方說鐵路系統或者某一種機器),在不同的背景中也具有不同的經濟意義。
對于某些目的,一種很粗略的指示機械化程度的指标,例如每一工人占用的馬力,也許有用。
可是那顯然是極不精确的,并且容易使人誤解,因為一種使用很少馬力的技術也許在&ldquo在制品&rdquo方面需要大量資本,隻因它的生産過程(包括運輸)很慢。
即使兩個經濟,由于它們各自的工資率處于同一幅度(比方說B技術的工資率幅度)以内,從而它們彼此的投資部門或消費部門中所用的資本财貨屬于同一類型,所以使用着同樣技術,但兩個經濟中積累的速度既然不同,兩個部門的相互比率就不同,而每個經濟中的設備總量就會由适合于每個部門的不同比例的各種類型構成。
因此,關于兩種設備的數量的概念,有一種含混不清的情況,它反映着産品數量上那種指數的含混不清情況。
再則,兩個經濟中的每種類型的機器的年齡構成是不同的(在積累進行得較快的經濟裡平均年齡較輕)。
隻有在兩個經濟中設備的項目完全相同,而僅僅各個經濟中整套項目的套數不同的時候,才可能精确地比較資本的實物擁有量。
(2)生産能力根據生産能力來進行比較,也有一些同樣的困難。
一批年齡構成相當平均的資本财貨(包括那種用來保持現有數量不減的制造機器的機器在内)具有一定的以商品計算的生産能力,就是說,具有一個可以用相當的就業量永久保持下去的一定的出産率。
在這種基礎上我們便能比較A、B、C三種技術的生産力,求得生産能力相等的各種類型的資本的平均擁有量。
這時一種機械化程度較高的技術的優越性表現在它能以較少的勞動維持一定的出産率。
這種比較,隻對于一些淨投資等于零的經濟具有精确的意義。
當使用不同技術的各個經濟中積累以不同速度在進行的時候(一般都是這樣),各個經濟中的産量構成(包括資本财貨的增量)都是不同的,這種比較也會發生我們在上面所遇到的那種指數含混不清的情況。
(3)以商品計算的資本的價值資本的價值可以從三種觀點來看:作為一個經營中的生産單位的售出價格;作為預期可以從資本上得到的未來利潤,按相當的假想的利率折合為現值;或者作為建立這筆資本所需的成本,按相當的假想利率積累到現在為止,扣除它已經産生的利潤(這些都代表從企業家的觀點來看的價值。
作為給整個經濟的居民生産财富或福利的手段的一批資本的價值,是另一回事,且會引起比我們現在所要讨論的更為重大的科學研究上的困難)。
在具有在整個經濟中一緻的利潤率的黃金時代的條件下(這種利潤率過去已經長期存在,并且預期在未來仍然會長期存在),這三種對資本的價值的看法都産生同樣的結果。
這樣,在各個經濟中,資本的價值都有明确的意義。
我們可以直截了當地比較兩個黃金時代經濟中每一工人占用的資本的價值。
這種比較具有實際的意義。
它說明各個經濟中到目前為止已經積累了多少(相對于可用的勞動而言)。
對某些目的來講,作為一個經濟組織的财富的一種尺度,這是有意義的和重要的。
可是它不能說明這兩個經濟在生産能力方面比較起來是怎樣,因為,在不同的工資率下,以商品計算的價值相等的兩批資本,具有不同的設備内容。
這一點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如果我們比較具有不同的工資率和同樣的生産技術的兩個經濟的話(比如,工資率在B技術範圍以内的兩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