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技術進步
關燈
小
中
大
現在我們必須開始談技術進步。
目前我們繼續假設,對每一類型的商品和設備說來,符合每一種技術知識情況的,隻有一種可能的生産方法(在下一章中将讨論一種在一定的知識狀态下,需要不同的勞動對資本的比率的技術可能性的光譜)。
注42 新發明的傳播 随着時間的進展,企業家們不斷地采用生産方法上的種種改良。
注43某些人比其他的人較為積極,并且在各個行業中都有一些進步的首先做出新發明的企業單位,而其餘的隻是迫于競争的壓力才來效法(那些頑固的保守分子,或者那些無法籌措資金來增加新方法所需要的投資的人,最後從行業中被淘汰,他們在經濟中的地位由别人替補)。
新方法在整個經濟中普遍傳播的速度,部分地決定于資本财貨的物質壽命。
當破舊的設備得到重置時,那些新裝置的資本财貨體現了企業家所能弄到的最新的技術方法。
能夠加速生産過程因而節省流動資本的那種新發明很快地就被普遍采用(除非最初的發明人保守秘密或者取得了專利權的保障),因為具體化于在制品裡的資本财貨,随着生産的進行,不斷地被補充;如果是牢固耐久的設備,那就好像在進行一種不斷的跳背遊戲。
假定在某種工業中,十年是工廠設備可以獲利的壽命;那麼,廠齡九年的設備的産品成本最高而利潤最低;次年更換新的設備,這些設備具有過去十年中人們改進的一切優點。
九年後它又将成為一種高成本的設備,由于每年有新的設備出來跳在前面,它已經逐漸落後。
在工廠設備具有潛在的長壽命(物質上牢固耐久)的場合,它由改良的設備來替代的速度,大部分決定于企業家之間競争的程度。
一個進步的企業家在裝置了可減低某種商品的生産成本的新設備以後,也許決定繼續按以前的價格出售這種商品,因為他滿足于市場上大緻不變的一份營業額,并且這樣獲得較高的利潤。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不進步的企業家就沒有迫使他們非進步不可的任何壓力,舊的設備和以前同樣可以獲利,可以保留到它的自然壽命屆滿為止,而在它無論如何必須更換的時候才代以改良的設備(如果有新的方法可以采用)。
如果那進步的企業家要利用較低的成本來擴大他在市場上的份額(或者擔心自己如果不擴大,别人會擴大),他就稍微降低一點價格,并且提高工資争取較多的勞動。
和他競争的那些有舊設備的企業家們,為自衛起見,不得不跟着采取同樣的步驟,這樣繼續發展下去,直到(以那種産品計算的)工資率已經上升到舊設備不能再産生準租金的地步為止。
于是舊的設備隻好丢棄,有關的企業家們或者把自己在市場上的地位讓給那進步的企業家,或者裝置新的設備,保持自己的地位。
于是跳背遊戲加速進行,工廠設備的經濟壽命短于本身潛在的物質壽命。
當新發明傳播的速度很快時,進步的企業家從進步中得不到什麼利益,因為由于成本較低而可能得到的額外利潤,很快地就被效法者的競争弄得不可能得到。
一個企業家如果有一種新的打算,而這種打算需要在設備上大量投資,他就進退兩難。
他不願意裝置這種新設備,除非有把握能從中收回足夠的準租金來償還這筆投資,并且至少産生當時的利潤率。
如果其他的企業家不久将裝置更好的設備,這種設備能産生高收益的時期就短,它全部使用期内的準租金總數就不夠多。
可是,如果他不裝置這種設備,而他的競争者做出某種相等的改進,他就會受到價格下跌的損失,而不能先得到成本降低的利益。
他認為最好沒有人做這種改進,可是,如果有人來改進的話,最好這是他自己。
這就引起我們可以叫作&ldquo專利權的矛盾&rdquo的那種情況。
專利權是一種巧妙的手段,可以防止新方法在最初的投資者取得足以誘緻必要的投資的利潤以前就傳播開去。
專利制度的理由是,這種制度使技術上的改進較慢地被普遍采用,從而保證會有更多的改進可以被普遍采用。
專利制度引起了資本主義經營方式中某些極重大的複雜情況,并且産生了許多反常的狀态。
既然它的根源是一種矛盾,就不可能有一個所謂理想的有益的專利制度;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它必然産生消極的結果,不必要地妨礙進步,即使總的說來它的一般影響是有利的。
在許多生産行業中,法定的專利權是不重要的,而這種本質的矛盾反而表現于進步的企業單位為了保護自己的權利而對專門知識嚴守秘密。
穩定的條件 每一工人的單位産量在各種生産行業中以相等的平衡的速度增加,從潛在的出産量的觀點來看,其意義和勞動隊伍以相應的速度增加相同。
為了使說明簡單化,我們将假設人口不變,以便把我們的分析隻限于由于日益增長的生産力而發生的潛在出産量的增加。
那麼,當生産能力和每一工人單位産量以同樣速度增加的時候,特定的勞動隊伍就有長期
目前我們繼續假設,對每一類型的商品和設備說來,符合每一種技術知識情況的,隻有一種可能的生産方法(在下一章中将讨論一種在一定的知識狀态下,需要不同的勞動對資本的比率的技術可能性的光譜)。
注42 新發明的傳播 随着時間的進展,企業家們不斷地采用生産方法上的種種改良。
注43某些人比其他的人較為積極,并且在各個行業中都有一些進步的首先做出新發明的企業單位,而其餘的隻是迫于競争的壓力才來效法(那些頑固的保守分子,或者那些無法籌措資金來增加新方法所需要的投資的人,最後從行業中被淘汰,他們在經濟中的地位由别人替補)。
新方法在整個經濟中普遍傳播的速度,部分地決定于資本财貨的物質壽命。
當破舊的設備得到重置時,那些新裝置的資本财貨體現了企業家所能弄到的最新的技術方法。
能夠加速生産過程因而節省流動資本的那種新發明很快地就被普遍采用(除非最初的發明人保守秘密或者取得了專利權的保障),因為具體化于在制品裡的資本财貨,随着生産的進行,不斷地被補充;如果是牢固耐久的設備,那就好像在進行一種不斷的跳背遊戲。
假定在某種工業中,十年是工廠設備可以獲利的壽命;那麼,廠齡九年的設備的産品成本最高而利潤最低;次年更換新的設備,這些設備具有過去十年中人們改進的一切優點。
九年後它又将成為一種高成本的設備,由于每年有新的設備出來跳在前面,它已經逐漸落後。
在工廠設備具有潛在的長壽命(物質上牢固耐久)的場合,它由改良的設備來替代的速度,大部分決定于企業家之間競争的程度。
一個進步的企業家在裝置了可減低某種商品的生産成本的新設備以後,也許決定繼續按以前的價格出售這種商品,因為他滿足于市場上大緻不變的一份營業額,并且這樣獲得較高的利潤。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不進步的企業家就沒有迫使他們非進步不可的任何壓力,舊的設備和以前同樣可以獲利,可以保留到它的自然壽命屆滿為止,而在它無論如何必須更換的時候才代以改良的設備(如果有新的方法可以采用)。
如果那進步的企業家要利用較低的成本來擴大他在市場上的份額(或者擔心自己如果不擴大,别人會擴大),他就稍微降低一點價格,并且提高工資争取較多的勞動。
和他競争的那些有舊設備的企業家們,為自衛起見,不得不跟着采取同樣的步驟,這樣繼續發展下去,直到(以那種産品計算的)工資率已經上升到舊設備不能再産生準租金的地步為止。
于是舊的設備隻好丢棄,有關的企業家們或者把自己在市場上的地位讓給那進步的企業家,或者裝置新的設備,保持自己的地位。
于是跳背遊戲加速進行,工廠設備的經濟壽命短于本身潛在的物質壽命。
當新發明傳播的速度很快時,進步的企業家從進步中得不到什麼利益,因為由于成本較低而可能得到的額外利潤,很快地就被效法者的競争弄得不可能得到。
一個企業家如果有一種新的打算,而這種打算需要在設備上大量投資,他就進退兩難。
他不願意裝置這種新設備,除非有把握能從中收回足夠的準租金來償還這筆投資,并且至少産生當時的利潤率。
如果其他的企業家不久将裝置更好的設備,這種設備能産生高收益的時期就短,它全部使用期内的準租金總數就不夠多。
可是,如果他不裝置這種設備,而他的競争者做出某種相等的改進,他就會受到價格下跌的損失,而不能先得到成本降低的利益。
他認為最好沒有人做這種改進,可是,如果有人來改進的話,最好這是他自己。
這就引起我們可以叫作&ldquo專利權的矛盾&rdquo的那種情況。
專利權是一種巧妙的手段,可以防止新方法在最初的投資者取得足以誘緻必要的投資的利潤以前就傳播開去。
專利制度的理由是,這種制度使技術上的改進較慢地被普遍采用,從而保證會有更多的改進可以被普遍采用。
專利制度引起了資本主義經營方式中某些極重大的複雜情況,并且産生了許多反常的狀态。
既然它的根源是一種矛盾,就不可能有一個所謂理想的有益的專利制度;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它必然産生消極的結果,不必要地妨礙進步,即使總的說來它的一般影響是有利的。
在許多生産行業中,法定的專利權是不重要的,而這種本質的矛盾反而表現于進步的企業單位為了保護自己的權利而對專門知識嚴守秘密。
穩定的條件 每一工人的單位産量在各種生産行業中以相等的平衡的速度增加,從潛在的出産量的觀點來看,其意義和勞動隊伍以相應的速度增加相同。
為了使說明簡單化,我們将假設人口不變,以便把我們的分析隻限于由于日益增長的生産力而發生的潛在出産量的增加。
那麼,當生産能力和每一工人單位産量以同樣速度增加的時候,特定的勞動隊伍就有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