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平衡的意義

關燈
平衡這個名詞,在通常語言裡,說明空間中各物體之間的一種關系。

    當天平靜止的時候,兩邊的稱盤處于平衡狀态。

    如果我們在右邊稱盤裡丢進一把銅錢,天平就搖擺一段很短的時間,然後又在一種新的平衡位置上靜止下來,天平比以前更向右邊傾斜一些。

    如果我們不斷地随意把銅錢丢進或者右邊或者左邊的稱盤裡,天平就不斷地搖擺,不會達到平衡;可是,無論什麼時候,隻要我們開始不去碰它,很快就會達到一定的平衡狀态。

     平衡這個比喻應用在經濟事件上必須非常慎重。

    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說一個組織是處于平衡狀态,像天平在靜止不動時是平衡的那樣。

    例如,我們可以說債務投資市場是處于平衡狀态,如果當時财産所有人按目前價格都滿意于他們所持有的證券,所有發生的交易隻是一些由于個人原因的買進賣出,而不是由價格差異所引起。

    然而,這樣的平衡狀态多半是暫時的,本身就含有變動的原因,随着時間的進展這些原因就會起作用(好像砝碼沒有改變天平就變得不安定起來,并開始移動)。

    例如,債券的價格可以按一種高于最近一個時期以來的平均價格的水平暫時處于平衡。

    價格的上漲,由于市場上預期高價不會持久,最近受到抑制而停止下來。

    許多債務投資者保留着現金或期限很短而收益低的債券,希望能在不久的将來以較低的價格買進長期債券。

    可是,如果這種狀态維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市場上的預期就會開始改變,看跌的人不耐煩起來,開始買進債券而不再等待。

    因此收益已經低了一個時期這一事實本身就會使債券跌價。

     再則,當價格穩定而銷貨率始終不變時,商品市場可以說是處于平衡狀态。

    可是這種銷貨率對企業家産生着一定的利潤,他們大概會計劃着去增加他們的産量(如果利潤是令人滿意的),或者減縮他們的生産能力(如果他們在虧本),結果不必有外來事件的影響(像銅錢丢進稱盤),市場上的局面也會開始改變。

     市場對環境變動的反應,不能比拟天平對砝碼上僅此一次的變動的反應。

    不管那天平怎樣搖擺,它自會以完全同樣的狀态靜止下來;可是在大多數經濟的反應中,市場所趨向的途徑,一方面是在适應一種變動,一方面卻對市場所達到的局面有一種長期存留的影響。

    這樣,如果需求突然增加,使得某種商品的利潤很大,就會有許多企業家(不管别人如何行動)擴充自己的工廠(或者創辦新的企業),不久這種商品的供給的增加超過需求的增加,在銷售市場處于不利地位。

    然而,工廠一經建立,不容易改變生産,生産其他商品,結果在一個長時期内(如果需求停留在新水平上不變動)此商品繼續供給過剩;價格低,或者銷售額不足,不能充分利用現有的全部生産能力。

    誠然,如果此商品繼續供大于求,生産能力将逐漸縮減;可是首先這過剩的程度将決定縮減多少,因此它的後果具有長期的影響(好像天平如果有一次搖擺得太猛的話,就可能絆在一根釘上)。

     我們也不能應用天平的比喻,天平總在找尋或者傾向于一種平衡的狀态,雖然由于不斷的幹擾而不能實際達到這種狀态。

    在經濟事件中,人們知道幹擾很容易發生,這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