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消費和投資

關燈
不能完全适合我們的分類;因為那種分類是為了對付市場上的交易而做出的。

    貨币的尺度隻能通過賦予一系列的滿足以貨币價值這種人為的方法應用于消費。

    注29人們很容易說,住在那所房子裡、用洗衣機代替洗衣盆,或者在華美的環境裡開董事會議,所能得到的未來的主觀的滿足,至少必須相當于所花費的資金的利息。

    (網球場的情況稍有不同,因為工人的滿足也許對公司可以産生一種貨币收益)可是這并不真正有助于論證。

    在這種交易是常規而為了取得貨币收益而進行的投資是例外的某種經濟裡,不同的分類就會合适,不同的思想習慣就會形成。

    與其把方的事實硬配上圓的分類,不如爽快地把它們當作例外來處理,如果它們實際上可能是很重要的話,就根據它們的實際情況予以分析。

     通貨膨脹的限度 較高的&ldquo投資工資&rdquo(investment-wages)對&ldquo消費工資&rdquo(consumption-wages)的比例,需要商品銷售中有較高的準租金對工資的比率;準租金所占的份額較大,就會引起較高的從利潤中支付的消費支出水平,而這一水平又需要較大的準租金份額。

    所以其他企業家進行中的投資愈多,各個企業家的境況就愈好。

    企業家和食利者(作為一個整體來說)用在投資和消費上的錢愈多,他們作為準租金取得的收入就愈多。

    注30 可是準租金對工資的最大可能的比例有一個限度,這個限度是由我們可以稱之為&ldquo通貨膨脹的限度&rdquo的那種情況決定的。

    消費品價格的上漲(和貨币工資率相對地來說)必然會降低工人的實際工資。

    實際工資水平的降低是有限度的,到了這個限度就會産生一種壓力迫使貨币工資上升。

    可是貨币工資的上升會增加貨币支出,結果追趕物價的貨币工資的惡性盤旋上升就開始了。

    于是企業家的投資願望和整個系統不肯接受投資所需要的實際工資水平兩者之間發生正面沖突;總有一方面必須退讓。

    或者整個系統在過度的通貨膨脹中崩潰,或者某種制止的因素發生作用來減少投資。

     企業組織在分派利潤上愈謹慎,同時公衆(包括處于家庭成員地位的企業家)愈儉省,他們用在消費品上面的錢愈少,通貨膨脹的限度就愈大,投資對整個系統所能維持的消費品生産的比例就愈高。

     通貨膨脹的限度對勞動充分就業的關系怎樣呢?如果工人在工會裡組織得很堅強有力,并且對購買力十分敏感,即使整個系統中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失業,也會發生一種不可抗拒的争取提高工資的要求。

    人們通常根據生活指數訂立工資合同(即貨币工資根據雙方議定的辦法随着某些習慣上承認的物品的價格指數來提高)這一事實,說明一般認為實際工資不應該降低到一種過去已經确立的水平以下。

    注31如果這種見解是普遍的,如果工人的讨價還價的能力很強,足以實行這種見解,那麼,不管最近的實際工資水平怎樣,都可能形成一種通貨膨脹的限度,并且随着時間的推移,這種限度會跟着當時的實際工資水平移動,結果使實際工資水平的任何變動都受到一種限制。

     在另一極端,一個經濟組織中,如果勞動沒有組織起來,并且在沒有土地的農民或者小商人的靠家庭生活的小兒子當中有着大批長期的準失業,當實際工資水平低得會損害工人的效率時,就達到了通貨膨脹的限度,結果雇主們自己會提高工資來抵消物價的上漲。

    農民住在鄉村裡的時候能以比産業工人維持最低生理需要所需的還要低的消費水平維持生活。

    因此,早在所有可用的勞動全部就業以前就可能碰到通貨膨脹的限度。

     中間狀态是現代工業經濟中的正常狀态,在這種狀态下,實際工資水平或多或少地高于生理的最低需要,而工人的讨價還價的能力不夠強,如果有大量的失業存在,就不能制止實際工資水平的下降;可是,如果差不多所有的工人已經就業,他們讨價還價的能力就很強。

    因此,通貨膨脹的限度隻有在充分就業的條件下才發生作用。

     關于充分就業的概念和關于通貨膨脹的限度的概念,像所有的經濟範疇一樣,都不是很明确的;兩者都是程度的問題。

    可是,不管這種限度是逐漸達到的還是突如其來的,企業家能夠樹立的投資對總産值的比例,總有一個最高限度。

     短期的對投資的限制 對投資率有許多限制因素,這種因素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在通貨膨脹限度内發生作用。

     資金一個企業不會着手進行一項投資計劃,除非确實有足夠的資金來完成它。

    手裡的資金隻能付六個月的工資,就不必去進行一年内不能産生任何銷貨的生産程序;隻能設法支付成本的一半,就不必開始造一條船。

    一個企業家在任何時候所能支配的資金的多少,受限制于他的企業組織的準備金(現款或債務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