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貨币的意義

關燈
必須提供産生優厚收益的希望,抵補它們在價值貯藏競争中的厄運。

     還有一項特征,是各種不同的财産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的,它跟它們作為一筆價值的性質有關,可是并不是與這種性質同一的東西;這就是,可銷售性。

    土地在未來價值可以預料這一點上也許很占優勢,可是一塊土地是一件個别的不标準化的東西,它在任何特殊時間能獲得出售的機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有人恰巧要買這塊土地;再則,進行這筆交易一定有相當的費用和麻煩。

    相反地,一種優良的債券(就是,債務人是有名的,一般認為不會不履行義務的),擁有廣泛的市場,随時有人要買進,設有固定的、便利的和費用不太大的買賣機關(像在管理得很好的金融中心那樣),就在市場銷路方面占着很大的優勢。

    因此,這種資産會有人願意買進,盡管它提供的收益低于那種未來價值同樣可靠但不易出售的東西。

     這兩種特質&mdash&mdash未來價值的可靠和容易銷售&mdash&mdash合在一起成為流動性,就是容易變為現金的那種性質。

     凡是代表一筆價值的耐久的東西,都是可能的交換媒介,不過那些流動性最大的往往最适用于這個目的。

    一個财富所有人(包括那種隻準備保持所有權一周的人,例如從本星期五保持到下星期四),需要有一筆存款餘額可以用來應付支出,并且從收入中加以補充;一個售出者(不管是售出物品和服務還是售出某項财産)收取的代價,必須是一種他能随時用來購物或投資的東西。

    一個著名而可靠的債務人的保證在短期内按面值如數償還的債券,很容易變為現金;見票即還的債務票據,更容易變為現金。

    它的以貨币計算的(當然不是以對物品和服務的購買力計算的)未來價值,像人類變化無常的生活中的任何事物一樣幾乎完全是可靠的,它的容易變賣的特性非常完全,以緻說它容易變賣似乎已經勉強&mdash&mdash不如說是可以被人接受。

    因此,這種東西很有資格作為一種交換的媒介。

    最後,如果它取得以記賬單位計算的鈔票的形式,賦有法定貨币的地位(這使得它完全可以被人接受,隻要人們信任那整個機構),它就完全具有流動性。

    它就是貨币,上面所印的&ldquo見票即付英金一鎊&rdquo那些神秘的字樣,隻是一種曆史性的暗示,說明那時候有一種流動性更大的東西,債務人保證用它來贖回這張鈔票。

     鈔票在流動性的競争方面處于非常有利的地位,以緻無須付出利息。

    放給一家信用卓著的銀行的見票即還的貸款(活期存款賬戶)提供這樣的便利(不會被盜賊搶竊,用一張小小的紙就能支付任何數目的款項),以緻财富所有人甚至準備給借款人一些酬勞(銀行手續費)。

    根據短期通知償還的借款(一種存款賬戶)須付給利息來抵補流動性方面的缺點。

    其他種種債務&mdash&mdash期票、債券等&mdash&mdash由于這種流動性較為完備的财産的競争,不能作為交換媒介來運用,而且為了使人們願意買進,不得不産生利息。

     黃金 用作交換媒介的商品,例如黃金、白銀和瑪瑙貝殼,在貨币的發展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最初它們是和其他商品一樣,滿足使用的需要(雖然是為了美觀和炫耀,而不是為了任何重大的目的),可是使它們特别适合于作為交換媒介的一些特性&mdash&mdash耐久性、标準化、可分性(以及從原始時代以來就附着在它們身上的一種神秘的氣氛)&mdash&mdash使它們成為固定的貨币,一時所有的存貨主要地被吸收在流動餘額裡,以緻它們作為商品的資格成為完全次要的了。

     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容易變賣的東西,因此很能吸引人們去生産,可是地質所提供的供給量很有限,地面上的存貨增長的速度趕不上流動餘額的需要,于是銀行出來補足這種供給。

    作為主要的貨币形式,從黃金到鈔票和存款的過渡橋梁是持有黃金準備、随時可以用黃金來償還它的見票即付的債務的銀行。

    這就鞏固了對銀行債券的信任,并使這種債券具有流動性。

    現在責任在其他方面,而黃金的價值主要是靠下列事實而維持的,這個事實是:某些中央銀行準備買進黃金來換取它們的國家通貨。

     提供一種方便而可靠的交換媒介,對于一個複雜的經濟組織的順利運行非常重要,所以在所有重要的資本主義國家裡都設立了像中央銀行這種全國性的貨币管理機構,規定了詳細的法律上和慣例上的必要條件,來保障謀求利潤的銀行的信用,并調節國家通貨的供給。

    然而,國際貨币制度的發展還處于一種幼稚的狀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