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所得的種類
關燈
小
中
大
部分是紅利。
在專門職業中,公開出售服務的律師和工匠有一些相同的地方(律師的工具是法律知識);領取薪金的教師有較多的和工人相同的地方,可是教師的所得一部分是投在他本人教育上的資本的收益。
從個人的觀點來看,出錢受教育這種為了取得掙錢能力的投資,可以說是持有産生收益的财産的另一種辦法,但是有一點重要的不同;在資本主義制度的慣例下,這種投資不能買進賣出(雖然在較小的範圍内能夠給它保險并把它用作借款的抵押),因此未來的個人掙錢能力的現在資本價值,隻有一種暗比的而不是實際的财務上的意義。
從經濟組織作為一個整體的觀點來說,相同點比相異點較為重要。
我們必須投一些财力在教育上,從而儲備一批教師、醫生以及各種訓練有素的工人,正像機械工業必須儲備一批機器一樣;而增加熟練的人手的儲備之需要投資,正如增加物質資本财貨的存貨一樣。
土地 土地,作為一種生産手段,在許多方面和其他資本财貨不同。
關于土地所有權的規章慣例,在不同的資本主義國家裡彼此不同。
在有些國家裡,土地财産和别的财産一樣;可是在多數國家裡,土地所有人,不管是農民、小地主或者貴族,形成一種特殊的階級,他們的社會習慣和政治利害關系跟資本家的不同。
财富從這一方轉移到另一方&mdash&mdash例如農産品的價格和工業制造品相對而言的上漲&mdash&mdash産生的後果跟财富從這一資本家集團轉移到另一資本家集團的後果不同。
因此,在許多問題上,地租必須作為特殊的一種所得來處理,和資本的利潤有區别。
土地在技術的以及社會的特征上都和普通的資本财貨不同。
這不是因為土地是一種&ldquo自然的恩賜&rdquo,而資本财貨是人造的。
每一代的人都誕生在一個已經備有生産手段的世界裡;區别單純的空地和地面上的籬笆溝渠,或者研究一條道路是古羅馬人建築的還是由于地質的變形而造成的,那是沒有意義的(暫且不談曆史的興趣)。
可是有些土地供給用得盡的資源(礦藏),這些資源在使用中被消滅掉,而一般土地和某些其他生産手段,例如鐵路、堤、橋梁以及(在較小的程度上)各種建築物等具有同樣的特性,都可以用比較小的财力經常維修(修建籬笆和溝渠),從而永久保持完好,也都可以用于各種各樣的用途;因此土地不大容易受到損耗,也不會由于對其服務的需求變化而緻廢棄無用,像機器的有用壽命受這方面的限制那樣。
同時,在一個已經開發的國家裡,增加土地的供給(例如通過疏洩沼澤或者灌溉沙漠),即使不是實際上不可能,費用也是很大的。
所以土地供給的變動要比大多數因占有它而能獲得收入的其他資本财貨的供給的變動小得多。
另一方面,如果有新土地可以使用時(例如由于改進運輸的利便),比較小量的投資就可以大大地增加生産資源。
而且土地往往會受到一種&ldquo反廢棄&rdquo作用的影響,例如一種新作物的發現(像橡膠)把以前無用的森林變成富饒的生産資源。
正是在這一方面,自然恩賜(或者免費獲得的戰利品)這個概念具有很大的意義。
所得和階級 資本主義經濟中所得的來源,傳統上分為四類:工資、地租、利息和利潤。
工資(包括薪俸)代表契約性的各種對工作的報酬;地租是一種契約性的對租用土地和建築物的報酬;利息是一種契約性的對資金借貸(第一手或者無論轉多少次手)的報酬。
利潤不是這樣簡單的一種概念。
我們将用準租金這個名詞注10來指企業收入超過費用的超過部分;用利潤來指準租金超過維持企業資本所需要的租金和折舊基金的超過部分。
利息被看作是和股利以及自己是業主的企業家的家庭用款一道從利潤中支付出來的。
利潤超過這些支出的多餘部分,由企業家留作企業的财産。
按照這樣的看法,企業家沒有個人所得。
執行企業家職務的那種人的所得,包括薪俸(如果是雇用的經理)以及他們個人以食利者的資格所取得的利潤、利息和股利。
一個人可能從幾種不同的來源得到所得,可是大體上工資這個範疇相當于那一大類隻有一點微不足道的财産、靠出賣工作生活的人的所得。
地租歸于一個多少有些特殊的土地所有者階級;利息和股利歸于一個食利者階級(我們在擴大的意義上使用食利者這個名詞),其中有些人兼有食利者和企業家雙重身份。
中等階級的薪俸工作者和零星出賣服務的專門職業者(私人開業的律師、醫生等),一般地有一些财産,從财産上取得他們的一部分所得。
對他們來說,利息是從财産上取得所得的最方便的方法,不需要為了經營管理的問題分心,可以不影響他們的專業,可是有些人可能擁有土地,而許多人是外部股東。
因此,社會的各個階級并不完全和所得的各個大類一緻,雖然大體上是一緻的。
在專門職業中,公開出售服務的律師和工匠有一些相同的地方(律師的工具是法律知識);領取薪金的教師有較多的和工人相同的地方,可是教師的所得一部分是投在他本人教育上的資本的收益。
從個人的觀點來看,出錢受教育這種為了取得掙錢能力的投資,可以說是持有産生收益的财産的另一種辦法,但是有一點重要的不同;在資本主義制度的慣例下,這種投資不能買進賣出(雖然在較小的範圍内能夠給它保險并把它用作借款的抵押),因此未來的個人掙錢能力的現在資本價值,隻有一種暗比的而不是實際的财務上的意義。
從經濟組織作為一個整體的觀點來說,相同點比相異點較為重要。
我們必須投一些财力在教育上,從而儲備一批教師、醫生以及各種訓練有素的工人,正像機械工業必須儲備一批機器一樣;而增加熟練的人手的儲備之需要投資,正如增加物質資本财貨的存貨一樣。
土地 土地,作為一種生産手段,在許多方面和其他資本财貨不同。
關于土地所有權的規章慣例,在不同的資本主義國家裡彼此不同。
在有些國家裡,土地财産和别的财産一樣;可是在多數國家裡,土地所有人,不管是農民、小地主或者貴族,形成一種特殊的階級,他們的社會習慣和政治利害關系跟資本家的不同。
财富從這一方轉移到另一方&mdash&mdash例如農産品的價格和工業制造品相對而言的上漲&mdash&mdash産生的後果跟财富從這一資本家集團轉移到另一資本家集團的後果不同。
因此,在許多問題上,地租必須作為特殊的一種所得來處理,和資本的利潤有區别。
土地在技術的以及社會的特征上都和普通的資本财貨不同。
這不是因為土地是一種&ldquo自然的恩賜&rdquo,而資本财貨是人造的。
每一代的人都誕生在一個已經備有生産手段的世界裡;區别單純的空地和地面上的籬笆溝渠,或者研究一條道路是古羅馬人建築的還是由于地質的變形而造成的,那是沒有意義的(暫且不談曆史的興趣)。
可是有些土地供給用得盡的資源(礦藏),這些資源在使用中被消滅掉,而一般土地和某些其他生産手段,例如鐵路、堤、橋梁以及(在較小的程度上)各種建築物等具有同樣的特性,都可以用比較小的财力經常維修(修建籬笆和溝渠),從而永久保持完好,也都可以用于各種各樣的用途;因此土地不大容易受到損耗,也不會由于對其服務的需求變化而緻廢棄無用,像機器的有用壽命受這方面的限制那樣。
同時,在一個已經開發的國家裡,增加土地的供給(例如通過疏洩沼澤或者灌溉沙漠),即使不是實際上不可能,費用也是很大的。
所以土地供給的變動要比大多數因占有它而能獲得收入的其他資本财貨的供給的變動小得多。
另一方面,如果有新土地可以使用時(例如由于改進運輸的利便),比較小量的投資就可以大大地增加生産資源。
而且土地往往會受到一種&ldquo反廢棄&rdquo作用的影響,例如一種新作物的發現(像橡膠)把以前無用的森林變成富饒的生産資源。
正是在這一方面,自然恩賜(或者免費獲得的戰利品)這個概念具有很大的意義。
所得和階級 資本主義經濟中所得的來源,傳統上分為四類:工資、地租、利息和利潤。
工資(包括薪俸)代表契約性的各種對工作的報酬;地租是一種契約性的對租用土地和建築物的報酬;利息是一種契約性的對資金借貸(第一手或者無論轉多少次手)的報酬。
利潤不是這樣簡單的一種概念。
我們将用準租金這個名詞注10來指企業收入超過費用的超過部分;用利潤來指準租金超過維持企業資本所需要的租金和折舊基金的超過部分。
利息被看作是和股利以及自己是業主的企業家的家庭用款一道從利潤中支付出來的。
利潤超過這些支出的多餘部分,由企業家留作企業的财産。
按照這樣的看法,企業家沒有個人所得。
執行企業家職務的那種人的所得,包括薪俸(如果是雇用的經理)以及他們個人以食利者的資格所取得的利潤、利息和股利。
一個人可能從幾種不同的來源得到所得,可是大體上工資這個範疇相當于那一大類隻有一點微不足道的财産、靠出賣工作生活的人的所得。
地租歸于一個多少有些特殊的土地所有者階級;利息和股利歸于一個食利者階級(我們在擴大的意義上使用食利者這個名詞),其中有些人兼有食利者和企業家雙重身份。
中等階級的薪俸工作者和零星出賣服務的專門職業者(私人開業的律師、醫生等),一般地有一些财産,從财産上取得他們的一部分所得。
對他們來說,利息是從财産上取得所得的最方便的方法,不需要為了經營管理的問題分心,可以不影響他們的專業,可是有些人可能擁有土地,而許多人是外部股東。
因此,社會的各個階級并不完全和所得的各個大類一緻,雖然大體上是一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