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計劃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篇讨論積累的分析所需要的一些概念和範疇。
它的一般主題是說:構成種種精确的定義,而有關的實際情況并不這樣精确,那是徒勞無益的。
關于這一點,我要引用波伯爾在《自由社會和它的敵人》一書中的一段話。
注6 &ldquo有人認為科學的精确和科學語言的精确有賴于它的術語的精确,這種看法确實好像很有理,可是仍然是一種偏見。
不如說,一種語言的精确恰恰有賴于注意避免使它的術語負擔必須是精确的那種任務。
像&lsquo沙丘&rsquo或者&lsquo風&rsquo這種名詞确實是很含糊的(一個小沙堆必須有多少英寸高才可以叫作沙丘?空氣必須流動得多快才可以叫作風?)然而,對地質學家的許多用途來說,這些名詞十分精确;為了其他的用途,如果需要比較精細的區别,他總是可以說&lsquo高度在四至三十英尺之間的沙丘&rsquo或者&lsquo速率在每小時二十至四十英裡之間的風&rsquo。
在更精密的科學裡,情況也相似。
例如,在物質的計量上,我們總注意要考慮到可能發生錯誤的幅度;所謂精确,并不在于設法使這個幅度縮小到等于零,或者假托說沒有這種幅度,而不如說是在于明白地承認這種幅度。
&rdquo 經濟學上的概念,例如财富、産量、所得和成本,不比風更容易給予精确的定義。
然而這些概念是有用的,有了它,經濟學上的問題就可以讨論了。
第二篇,《長時期的積累》,包含本書的中心部分。
本篇的策略是一步一步地前進,從最最簡單的假設走向越來越複雜的情況,在每一步中學好可能學到的一切,然後走向下一步。
第二篇的第一部分《隻有一種生産技術時的積累》,含有這樣提出的一些最重要的命題,其餘部分可以認為是環繞着這個核心的種種複雜情況和限制條件。
這一部分裡所用的簡單化的方法,是假設在任何特定的發展階段都有嚴格不變的技術系數,所以,如果消費的型式是一定的,則勞動對設備(以設備能力計算)的比率也是一定的,不管工資和利潤的水平怎樣。
在第九章裡,沒有偏向的和有偏向的技術進步都在這一假設下進行讨論。
在第二部分裡,取消了這一假設,而在論證中談到工資水平對技術選擇的影響。
這個問題極端複雜,分析的困難和它的重要性不成比例。
然而,似乎有必要略加研究,既因為它在實際上有些重要,又因為它(以一種生産函數的概念為口實)在傳統的經濟學說中占着廣泛的地位。
在第三部分裡,技術進步的分析又和工資對技術的影響的分析結合在一起。
第十八章總結一下上面推論過的一些定理。
它的一般主題是說:構成種種精确的定義,而有關的實際情況并不這樣精确,那是徒勞無益的。
關于這一點,我要引用波伯爾在《自由社會和它的敵人》一書中的一段話。
注6 &ldquo有人認為科學的精确和科學語言的精确有賴于它的術語的精确,這種看法确實好像很有理,可是仍然是一種偏見。
不如說,一種語言的精确恰恰有賴于注意避免使它的術語負擔必須是精确的那種任務。
像&lsquo沙丘&rsquo或者&lsquo風&rsquo這種名詞确實是很含糊的(一個小沙堆必須有多少英寸高才可以叫作沙丘?空氣必須流動得多快才可以叫作風?)然而,對地質學家的許多用途來說,這些名詞十分精确;為了其他的用途,如果需要比較精細的區别,他總是可以說&lsquo高度在四至三十英尺之間的沙丘&rsquo或者&lsquo速率在每小時二十至四十英裡之間的風&rsquo。
在更精密的科學裡,情況也相似。
例如,在物質的計量上,我們總注意要考慮到可能發生錯誤的幅度;所謂精确,并不在于設法使這個幅度縮小到等于零,或者假托說沒有這種幅度,而不如說是在于明白地承認這種幅度。
&rdquo 經濟學上的概念,例如财富、産量、所得和成本,不比風更容易給予精确的定義。
然而這些概念是有用的,有了它,經濟學上的問題就可以讨論了。
第二篇,《長時期的積累》,包含本書的中心部分。
本篇的策略是一步一步地前進,從最最簡單的假設走向越來越複雜的情況,在每一步中學好可能學到的一切,然後走向下一步。
第二篇的第一部分《隻有一種生産技術時的積累》,含有這樣提出的一些最重要的命題,其餘部分可以認為是環繞着這個核心的種種複雜情況和限制條件。
這一部分裡所用的簡單化的方法,是假設在任何特定的發展階段都有嚴格不變的技術系數,所以,如果消費的型式是一定的,則勞動對設備(以設備能力計算)的比率也是一定的,不管工資和利潤的水平怎樣。
在第九章裡,沒有偏向的和有偏向的技術進步都在這一假設下進行讨論。
在第二部分裡,取消了這一假設,而在論證中談到工資水平對技術選擇的影響。
這個問題極端複雜,分析的困難和它的重要性不成比例。
然而,似乎有必要略加研究,既因為它在實際上有些重要,又因為它(以一種生産函數的概念為口實)在傳統的經濟學說中占着廣泛的地位。
在第三部分裡,技術進步的分析又和工資對技術的影響的分析結合在一起。
第十八章總結一下上面推論過的一些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