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斷的課時
關燈
小
中
大
年,就讀于那些一般學生之中,對一個雖然還未選中,但是負有使命專搞文學的人來說,必定是痛苦和可悲的。
我們幾個&ldquo希臘人&rdquo打從走在為争奪名譽的羊腸小道上以來,和班主任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可以說成了私交。
他給我們上希臘語課。
我們幾個再也不坐在大班裡,和大家一塊上課。
他們至少在人數上可以和老師抗衡,而我們屬于少數派,力量單薄,在老師面前抛頭露面。
沒多久,老師對我們幾個人了如指掌,勝過其他同學。
在既崇高但時常又給人恐懼的課堂上,老師給我們講授最好的知識,如:怎樣觀察問題,遇事如何謹慎,如何對待功名和愛情,還講到人的情緒、人的猜疑和人的敏感性等知識。
我們肩負重任,是與老師共事的未來同伴,為數不多的智者和追求功名的人。
老師的獻身精神以及他對我們所寄予的重托,我們要比那些普普通通的人更心領神會。
但是他對我們的要求也高,上課加倍專心,學習更加刻苦,學習興趣有增無減。
同時,我們還要更好地理解和體諒他。
用他的話說,我們這些學習上的尖子不應成為平庸的人,在學習上乞求上帝隻會跟着老師的指揮棒轉,隻求達到學校所規定的學習程度,而是在這陡峭的羊腸小道上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抱負的、知恩圖報的人,富有崇高的義務,認識到自己的優越地位。
他所期望的學生是,自己能提出任務,時時能駕馭自己灼熱的功名心和求知欲,懷着強烈的求知欲,吞吃和消化每個精神食糧,并在将來把這些知識轉換成新的精神力量。
今天,我不知道我們中間哪一個已經達到這理想的境界,但是我猜想得出,其他人的境況不見得比我的好,盡管在校時大家都懷有一定的功名心和優越感,覺得自己是優秀的寶貴的人才,并從這種自豪的心理中産生出一定的責任感;總而言之,我們才是十一二歲的人,同那些非文科專業的同學沒有多大的兩樣,我們幾個學希臘語的人在對下午是自由活動,還是增加一節希臘語課的選擇問題上,沒猶豫過,興高采烈地選擇了自由活動。
一點不錯,我們毫不猶豫地作出了這樣的決定。
然而,在我們小小的靈魂裡還存在一些老師迫切而又不安地渴望和要求的東西。
就我個人而言,與其他同學相比我不算聰明,從我的年紀來看也不那麼成熟。
人們僅用下午自由活動是天堂這一甜言蜜語一下子就把我引了過去,棄科赫先生的希臘語語法課和我們引以自豪的尊嚴于不顧。
&mdash&mdash不過,在我的禀性裡偶爾也有着東方漫遊者的習性,我不由自主地在為成為柏拉圖式的學者和編年史家而準備。
有時當我聽到一個希臘語詞,或者在老師怏怏不樂地修改過的本子上塗寫希臘字母的時候,我感悟到來自精神之鄉的某種魔力和産生出某種歸屬感。
于是,我毫無保留,不附帶任何欲念,誠心誠意地接受精神的呼喚和大師的指引。
在我們的愚蠢之極的天才感覺中,在我們自以為是的高人一等的思想裡,一旦我們身處孤境,害怕被抛入時常膽戰心驚懼怕的小學生的隊伍中去,此時,一束光環,一種被召喚的感覺,一個升華的氣息油然而生。
當然此時此刻,在這單調乏味的晨課上,我早已完成了我的作業,正傾聽窗外遠處自由世界傳來的令人心曠神怡的美妙悅耳的聲音:淩空展翅的鴿子翺翔時的噼啪噼啪聲;雄雞引頸高啼的喔喔聲;車夫揚鞭催馬的鞭擊聲。
顯然,坐在這個低矮的教室裡無法集中思想。
唯獨老師那張疲憊而又憂慮的臉上,還帶着氣度不凡貴族似的神态,閃爍着精神的光芒。
我暗暗地注視他,心情複雜,既有同情又有内疚。
我随時做好準備,避開老師向我投來的目光。
其實,我并沒在多想,也未有任何企圖,隻是用眼睛看着他,想把這張并不漂亮但貴族氣十足的臉同我的小人書中的人物形象聯系起來。
書中有一張六十開外的老臉,幹癟癟的眼皮,稀疏的睫毛,一绺绺的頭發垂下,貼在蒼白但有棱有角的額頭上。
那張黃得發白的臉,骨瘦嶙峋,表情豐富的嘴唇吐字清晰,微笑時露出一種嘲諷的樣子。
胡子刮得幹幹淨淨,下巴顯得很有力度。
那副幾十年來一直靜靜地放在書裡無人問津的畫像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
隻有當它被我召喚,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它的時刻才算到來,方顯示出它的生氣以及内含的現實性,就像我開始擺動眼睛和睫毛那一霎間,這張古老的畫像在我面前出現了。
我注視着講台上的他,看着他那張痛苦不堪、不時流露出一閃而過的某種激情的沉思而又有教養的臉,我心中的那副畫像已和他融為一體了。
原先沉悶的教室已不再那麼沉悶;原先乏味的課時已不再那麼乏味。
多少年過去了,老師已經命歸黃泉,或許我是那年頭就讀中唯一的一個,随着先生的離去也會把他的形象忘個幹淨。
當年一起念書的同學中,沒有一個與我結為至交。
我記憶中的一個同學,他早已不在人世。
另一個在一九一四年的那場戰争中丢了性命。
第三個同學&mdash&mdash他是我最喜歡的&mdash&mdash是我們幾個人中唯一達到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标的人。
他成了一個神職人員,做了牧師。
我是後來才知道一些他生活中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的:他在幹活時不忘休息,喜歡享受人生。
在大學念書時,人稱他是個&ldquo唯物主義分子&rdquo。
從當上神職人員到鄉下做牧師,
我們幾個&ldquo希臘人&rdquo打從走在為争奪名譽的羊腸小道上以來,和班主任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可以說成了私交。
他給我們上希臘語課。
我們幾個再也不坐在大班裡,和大家一塊上課。
他們至少在人數上可以和老師抗衡,而我們屬于少數派,力量單薄,在老師面前抛頭露面。
沒多久,老師對我們幾個人了如指掌,勝過其他同學。
在既崇高但時常又給人恐懼的課堂上,老師給我們講授最好的知識,如:怎樣觀察問題,遇事如何謹慎,如何對待功名和愛情,還講到人的情緒、人的猜疑和人的敏感性等知識。
我們肩負重任,是與老師共事的未來同伴,為數不多的智者和追求功名的人。
老師的獻身精神以及他對我們所寄予的重托,我們要比那些普普通通的人更心領神會。
但是他對我們的要求也高,上課加倍專心,學習更加刻苦,學習興趣有增無減。
同時,我們還要更好地理解和體諒他。
用他的話說,我們這些學習上的尖子不應成為平庸的人,在學習上乞求上帝隻會跟着老師的指揮棒轉,隻求達到學校所規定的學習程度,而是在這陡峭的羊腸小道上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抱負的、知恩圖報的人,富有崇高的義務,認識到自己的優越地位。
他所期望的學生是,自己能提出任務,時時能駕馭自己灼熱的功名心和求知欲,懷着強烈的求知欲,吞吃和消化每個精神食糧,并在将來把這些知識轉換成新的精神力量。
今天,我不知道我們中間哪一個已經達到這理想的境界,但是我猜想得出,其他人的境況不見得比我的好,盡管在校時大家都懷有一定的功名心和優越感,覺得自己是優秀的寶貴的人才,并從這種自豪的心理中産生出一定的責任感;總而言之,我們才是十一二歲的人,同那些非文科專業的同學沒有多大的兩樣,我們幾個學希臘語的人在對下午是自由活動,還是增加一節希臘語課的選擇問題上,沒猶豫過,興高采烈地選擇了自由活動。
一點不錯,我們毫不猶豫地作出了這樣的決定。
然而,在我們小小的靈魂裡還存在一些老師迫切而又不安地渴望和要求的東西。
就我個人而言,與其他同學相比我不算聰明,從我的年紀來看也不那麼成熟。
人們僅用下午自由活動是天堂這一甜言蜜語一下子就把我引了過去,棄科赫先生的希臘語語法課和我們引以自豪的尊嚴于不顧。
&mdash&mdash不過,在我的禀性裡偶爾也有着東方漫遊者的習性,我不由自主地在為成為柏拉圖式的學者和編年史家而準備。
有時當我聽到一個希臘語詞,或者在老師怏怏不樂地修改過的本子上塗寫希臘字母的時候,我感悟到來自精神之鄉的某種魔力和産生出某種歸屬感。
于是,我毫無保留,不附帶任何欲念,誠心誠意地接受精神的呼喚和大師的指引。
在我們的愚蠢之極的天才感覺中,在我們自以為是的高人一等的思想裡,一旦我們身處孤境,害怕被抛入時常膽戰心驚懼怕的小學生的隊伍中去,此時,一束光環,一種被召喚的感覺,一個升華的氣息油然而生。
當然此時此刻,在這單調乏味的晨課上,我早已完成了我的作業,正傾聽窗外遠處自由世界傳來的令人心曠神怡的美妙悅耳的聲音:淩空展翅的鴿子翺翔時的噼啪噼啪聲;雄雞引頸高啼的喔喔聲;車夫揚鞭催馬的鞭擊聲。
顯然,坐在這個低矮的教室裡無法集中思想。
唯獨老師那張疲憊而又憂慮的臉上,還帶着氣度不凡貴族似的神态,閃爍着精神的光芒。
我暗暗地注視他,心情複雜,既有同情又有内疚。
我随時做好準備,避開老師向我投來的目光。
其實,我并沒在多想,也未有任何企圖,隻是用眼睛看着他,想把這張并不漂亮但貴族氣十足的臉同我的小人書中的人物形象聯系起來。
書中有一張六十開外的老臉,幹癟癟的眼皮,稀疏的睫毛,一绺绺的頭發垂下,貼在蒼白但有棱有角的額頭上。
那張黃得發白的臉,骨瘦嶙峋,表情豐富的嘴唇吐字清晰,微笑時露出一種嘲諷的樣子。
胡子刮得幹幹淨淨,下巴顯得很有力度。
那副幾十年來一直靜靜地放在書裡無人問津的畫像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
隻有當它被我召喚,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它的時刻才算到來,方顯示出它的生氣以及内含的現實性,就像我開始擺動眼睛和睫毛那一霎間,這張古老的畫像在我面前出現了。
我注視着講台上的他,看着他那張痛苦不堪、不時流露出一閃而過的某種激情的沉思而又有教養的臉,我心中的那副畫像已和他融為一體了。
原先沉悶的教室已不再那麼沉悶;原先乏味的課時已不再那麼乏味。
多少年過去了,老師已經命歸黃泉,或許我是那年頭就讀中唯一的一個,随着先生的離去也會把他的形象忘個幹淨。
當年一起念書的同學中,沒有一個與我結為至交。
我記憶中的一個同學,他早已不在人世。
另一個在一九一四年的那場戰争中丢了性命。
第三個同學&mdash&mdash他是我最喜歡的&mdash&mdash是我們幾個人中唯一達到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标的人。
他成了一個神職人員,做了牧師。
我是後來才知道一些他生活中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的:他在幹活時不忘休息,喜歡享受人生。
在大學念書時,人稱他是個&ldquo唯物主義分子&rdquo。
從當上神職人員到鄉下做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