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格梭爾的最後夏天
關燈
小
中
大
脫。
&ldquo星星,我的小星星!寶貝兒!我的甜蜜的小桃子!咬我,否則我就吃了你。
&rdquo 他吻她,她笑着往後退縮,對着那張開的有力的嘴,她半推半就地軟化了,回吻了他,她搖擺着腦袋,笑着,試圖掙脫身子。
他摟緊她,嘴壓在她唇上,手壓在她胸前,她的頭發散逸出夏天的氣息,散逸出幹草,金雀花、蕨類植物和黑莓果的氣息。
片刻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仰起頭來,看見第一顆小小的潔白星星已升起在日光逝去的天空。
這位婦女的臉變得嚴肅起來,她緘默無語,歎息着,把自己的手擱在他的手上,讓它們更緊緊地壓向胸脯。
他溫柔地彎下身子,把胳臂伸向她雙膝間,她不再反抗,躺倒在草地上。
&ldquo你真的愛我?&rdquo她像一個小姑娘似的問道。
他們共享着美酒,風兒輕撫着她的頭發,吹走了他們的呼吸。
他們分手之前,他在自己的背包和外衣口袋裡搜尋着可以作為禮物的東西,找到了一隻小小的銀盒子,裡面還剩下半盒煙絲,他倒空煙絲,把盒子遞給她。
&ldquo不,不是禮物,絕對不是!&rdquo他保證說。
&ldquo隻是留作紀念,讓你别忘了我。
&rdquo &ldquo我不會忘記你的,&rdquo她說,接着問:&ldquo你還會再來嗎?&rdquo 他悲傷起來,動作遲緩地吻着她的雙眼。
&ldquo我會再來的。
&rdquo 他還一動不動地站停了片刻,傾聽着她穿着木鞋走下山去的腳步聲,越過草地、樹林、泥土、田地、樹葉和樹根的聲音。
她已經走遠了。
夜色下的樹林一片漆黑,風喧鬧地刮過陽光逝去的大地。
不知是什麼東西,也許是一片蘑菇,也許是一朵枯萎的蕨草,散發着刺鼻的帶苦味的秋天氣息。
克林格梭爾不能夠下定決心回家。
他為什麼要上山,為什麼要在屋裡面對那些繪畫呢?他伸展四肢躺倒在草地上,凝望着星星,最終睡着了,睡得很深沉,直到半夜時分一聲野獸叫喊或者一陣狂風,或者是冰涼的露水把他喚醒。
他便起身上山回到卡斯塔格納特,他找到了自己的屋子,自己的房門,自己的畫室。
房間裡有信件有鮮花,曾經有客人來造訪過。
他已經很累,然而拗不過自己的老習慣,仍舊打開了每晚必定查看的畫夾,他在燈光中翻閱着白天繪下的畫頁。
這幅森林深處景色很美,雜草和岩石在光影顫動的陰影裡閃耀出涼爽可愛的亮光,像一間藏寶的密室。
當時他僅用了鉻黃色、橘紅色和藍色,而放棄了銀朱綠色,這無疑是正确的。
他久久地注視着畫頁。
但是這一切都為了什麼?為什麼在所有的紙上都塗滿顔色?一切努力、汗水、如癡如醉的創作狂熱都為了什麼?存在解脫麼?存在靜谧麼?存在和平麼? 他精疲力竭,灰心喪氣,沒脫衣服就躺到床上,滅燈後他試圖入睡,便輕聲吟誦起了杜甫的詩句: 很快,風兒也呼呼地 吹過我棕色的墳茔。
克林格梭爾緻路易斯信 很久沒有聽到你的聲音了。
你還活在陽光下嗎?或者兀鷹已經啃了你的骨頭? 你用織衣針撥弄過停擺的挂鐘麼?我曾試過一次,機械突然着了魔似的動起來,兩隻指針繞着鐘面賽跑,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雜音,它們瘋狂地轉了又轉,速度驚人,然後和方才忽然轉動一樣又猛地靜止了,魔鬼離開挂鐘了。
現在我們這裡的情況也就是如此:太陽和月亮高高在上橫沖直撞,日子走得飛快,時光仿佛從袋子的破洞中漏失似地消逝而去。
但願末日會突然降臨,讓這個酩酊的世界下沉,不再陷入互相競争的節奏裡。
我這些日子很忙,忙得沒時間思想(當我大聲說這麼一句話:&ldquo忙得沒時間思想&rdquo時,自己聽着也很可笑!)但是我晚上常常想念你。
那時我往往坐在樹林裡許多小酒店中的一家酒店的桌邊,喝着當地人愛喝的紅葡萄酒,盡管味道大都不怎麼樣,卻總能讓人容易忍受生活,對睡眠也有好處。
有幾回我甚至在這種洞穴式酒店桌上睡熟了,以緻那些本地人冷笑着說,這足以證明我的神經衰弱症并不十分嚴重。
有時候他身邊有朋友和姑娘,他的手指觸摸着女性柔軟的四肢,閑聊着帽子、高跟和藝術。
有時候運氣好,人人興高采烈,我們就說笑通宵,克林格梭爾竟是這樣一個有趣人物,使大家都很開心。
這裡有位很漂亮的女士,每次遇見她,她都熱切地問起你。
正如一位教授所說,我們兩人的藝術創作和客觀實物實在太接近了(能夠畫成一幅畫該多妙)。
雖然我們也運用了若幹比較自由的手法,引起世俗社會驚呼,但我們筆下的畫依舊擺脫不開&ldquo現實&rdquo的東西:人、樹、集市、鐵路以及鄉村風光。
在這方面,我們仍然因襲傳統。
世俗人們稱之為&ldquo真實&rdquo,所有人,或者至少可以說許多人都持類似看法。
我已經設想好,這個夏天一結束,就專心緻志畫幻想畫,尤其是夢中的幻想。
我的設想中有一部分也是你所中意的,有趣得驚人,例如像科隆大教堂裡的獵兔人柯羅費諾的傳奇故事。
雖然我也覺得自己腳下的地薄了一點,我也不能對自己有太多期望,我還是想朝這個世界的大口發射幾枚猛烈的火箭。
最近有一位收藏家寫信給我說,他驚喜地發現,在我最新發表的作品中顯示出我正經曆的第二度青春。
這話是有些正确之處的。
我自己也感覺,好似今年才真正開始了作畫。
但是我現在所經曆的與其說是春天,倒不如說是一種爆炸。
我自己也很吃驚,體内居然還蘊藏着那麼多炸藥,可是在一座舊爐竈裡,炸藥也不會有多大威力。
親愛的路易斯,我常常想到我們這兩個浪蕩子本質上都十分敏感羞怯,甯可用玻璃杯砸對方的腦袋,也不願讓對方表露自己的感情,我心裡就暗暗高興。
但願永遠如此,老刺猬! 我們最近在巴蘭戈附近一家小酒店裡舉行過一次隻有面包和酒的宴會。
我們的歌聲莊嚴地回響在午夜的高高樹林裡,這些古老的羅馬歌曲。
當人們年齡漸老,兩腳開始冰冷時,人們尋求快樂所需要的東西已很少很少:每天工作八到十個鐘點,一瓶皮蒙特酒,半磅面包,一支弗吉尼亞雪茄,幾個女朋友,當然首先要暖和,要有好天氣。
我們擁有這一切,太陽工作很努力,我的腦袋已經烤幹像一具木乃伊。
有些日子裡,我産生了一種生命和工作才剛剛開始的感覺,有時候卻又感覺自己好似幹了八十年重活,有權要求立即讓我靜靜休息了。
凡是人總要到達終點,我的路易斯,你我也不例外。
上帝知道我現在給你寫了些什麼,大家都看出我目前健康不佳。
我大概得了憂郁症,我常常眼睛痛,總懷疑患了視網膜脫落症,這是我幾年前讀到的一篇論文裡提到的眼病。
當我從陽台上向下俯視你所熟悉的景緻時,我便意識到我們還得再勤奮工作一段時期才對。
世界美得難以言傳,又變化無窮,穿過這扇高高的綠色大門,世界在我面前鳴響,歡呼,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在向我提出要求,我便不斷跑出去,從中撷取一小片,極小極小的一片。
經過幹燥的夏天之後,這裡的翠綠景色已起了驚人變化,變成了淺淺的紅色,我想我不會再采用英國紅色和赭色這兩種顔料了。
接着而來的是全面鋪開的秋天,收刈後的麥田,收葡萄,收玉米,還有滿樹紅葉的森林。
我要把這一切體驗了又體驗,一天又一天地作畫,要畫上幾百張作品。
然後,我有這樣的感覺,我将會轉向心的表現,如同我青年時代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那樣,純憑記憶和想象作畫,寫詩和編織夢幻。
這也是我必須做的事情。
有一位偉大的巴黎畫家曾經答複某個請他指點的青年畫家說:&ldquo年輕人,倘若你想成為畫家,首先要吃好吃飽,第二是善于消化,大便通暢有規律,第三就是總有一個漂亮的姑娘作伴!&rdquo是啊,人們會說我早已學會這三大藝術秘訣。
但是今年黴運照頭,就連這些最容易辦到的事也辦不順當。
我吃得很少很糟糕,常常整天隻有面包充饑,不時還鬧胃病(對你說吧,這真是最無價值的痛苦),我現在甚至沒有合意的女朋友,隻是和四五位女士往來往來,結果就像我的受餓一樣弄得精疲力竭而毫無收獲。
我的時鐘出了問題,自從我用織針撥過之後,它又走了,不過快得像惡魔,還發出嘎嘎的怪聲。
一個人身體健康的時候,生活是多麼簡單呀!除了當年我們讨論調色闆的通信外,你還從未收到我這麼長的信吧。
就寫到這裡,已近五點鐘了,天快大亮了。
緻以衷心問候! 你的克林格梭爾 又及: 我記得你很喜歡我的一幅小畫,最中國化的那張,有茅屋,有紅泥小路,有鋸齒形綠葉的樹木,還有遠處像玩具似的小城作為背景。
我現在不能寄給你,我實在也不知道你現在何處。
但是這幅畫已經屬于你,這一點我無論如何要告訴你。
克林格梭爾贈友人杜甫詩 (作于繪制自畫像期間) 夜晚我醉坐在風兒飒飒的樹下, 秋天侵蝕着歌唱的枝條; 為了盛滿我的空瓶, 店主嘟哝着跑進地窖。
明天,明天那個白森森死神 會用丁當鐮刀砍入我鮮紅血肉, 我知道他久已埋伏窺伺, 這個面目猙獰的敵人。
隻為嘲弄死神,我歌唱了半夜, 我的醉酒之歌響徹疲倦的樹林, 我唱歌,我喝酒, 隻為了嘲笑他的威脅。
漫長的流浪,我已做夠受夠, 如今我坐在夜色下飲酒, 戰栗地等待那閃亮的鐮刀 把我的頭和顫動的心分開。
自畫像 在連續許多星期不尋常的陽光燦爛幹燥日子後,九月的頭幾天陰雨連綿。
這些日子裡克林格梭爾就在自己下榻的卡斯塔格納特古堡大廳的高高窗戶旁繪他的自畫像,這幅畫現在挂在法蘭克福。
這是一幅可怕的,然而又很迷人美麗的畫像,是他最後一幅完全畫好的作品,是他在那個夏天的工作結束時的成果,是他那個聞所未聞創作力旺盛時期的結尾&mdash&mdash作為頂峰和皇冠。
許多人喜歡這幅畫,因為每一個人,凡是熟悉克林格梭爾品性的人,立即能夠準确無誤地從這幅畫上辨認出他本人,盡管人們絕對沒有見過任何一幅畫像與本人面貌如此不相類似。
如同克林格梭爾其他晚期作品一樣,人們會對這幅自畫像産生截然不同的見解。
對于某些人,尤其是不認識畫家的人,首先會覺得這幅畫像是一首色彩音樂會,是一幅精心編織的地毯,盡管五光十色卻依然幽靜高雅。
另一些人則從中看到了畫家試圖擺脫物欲羁束而作的勇敢而無望的最後努力:畫一幅人臉卻像在畫一幅風景畫,頭發讓人聯想樹葉和樹皮,眼窩好似岩石的裂口&mdash&mdash他們說,這幅畫讓人聯想到大自然的地方是,某些山脊像一個人的臉部,某些樹枝像人手或人腿,不過都隻是聯想、譬喻而已。
而另外許多人對這同一作品的看法則恰恰相反,他們看到的是:克林格梭爾的臉被他自己以不留情面的心理分析方法肢解與闡釋着,這是一種特殊的忏悔,一種不顧一切、大喊大叫、激動人心而又令人驚恐的自白。
此外還有一些人,其中若幹人是他最無情的敵手,他們認為這幅畫實屬克林格梭爾業已瘋狂的典型創作和标志。
他們對畫中的人頭和生活中的真實原型進行了比較,和照片進行了比較,他們在形式上的變形與誇張中發現了一些原始人的、蛻化變質的、返祖性與動物性的特征。
還有些人則對這幅畫的異教偶像性與幻想性保留看法,他們在畫中見到了某種偏執狂般的自我崇拜内容,一種渎神的、自我贊頌的東西,一種宗教性的自大狂。
諸如此類的見解全都可能是正确的,另外還有許多其他的看法。
克林格梭爾在創作這幅畫的日子裡從未出門,除了夜裡出去喝酒,他隻吃女房東給他送來的面包和水果,他一連幾天不刮胡子,再加上曬黑的額頭下一雙深深下陷的眼睛,邋遢模樣實在吓人。
他坐在那裡單憑記憶不斷畫着,幾乎隻在工作間歇時刻才走到挂在北牆上一面巨大的、繪有玫瑰花紋的老式鏡框前,腦袋俯向鏡子,睜大了眼睛,剖析着自己的臉容。
他看見這面鑲着愚蠢玫瑰框邊的大鏡子裡克林格梭爾的臉龐後有許許多多臉,他把這許多張臉全都畫進了自己的肖像裡:孩子們的臉甜蜜而帶驚訝表情,青年人的額頭充滿了夢想和激情,畫上的眼睛富于譏諷,而嘴唇則是一個渴望者、一個追随者、一個痛苦者、一個探索者、一個浪蕩子、一個天真戰士的嘴。
他對整個頭顱的構思是莊嚴而冷酷的,他塑造了一個原始森林裡的異教神,一個愛上了自己的、好忌妒的妖怪,一個人們得向之奉獻第一批成熟果實和青春少女的魔鬼。
這便是他的某些臉龐的若幹外貌。
另一張臉是那個滅亡者、下沉者、樂意向下沉淪者的臉龐:苔藓生長在他的頭顱上,一口黃牙齒東倒西歪,枯萎的皮膚滿是皲裂紋,而皺紋裡填滿了頭屑和黴菌。
他的若幹朋友卻特别喜歡畫裡的這一張臉。
他們說道:這是一個人,eccehomo(6),他是我們資本主義後期時代一個疲倦的、渴望的、粗野的、孩子氣的和狡猾的人,一個垂死的、願意死亡的歐洲人:他因渴望而變得有教養,因精神負擔而變得病态,他時刻準備向前進,也為向後倒退作了準備,他熱情似火,卻也十分疲憊,他屈服于命運和痛苦就像一個瘾君子屈服于毒品,他變得孤獨、衰弱、老朽,他既是浮士德又是卡拉馬佐夫,既是野獸又是智者,他完全沒有功名心,完全裸露無遺,他對死神充滿了兒童般的恐懼,同時又厭倦生命随時願意把自己交給死神。
在上述這些臉龐後面的更幽深更遙遠處還有一連串更古老、更遙遠、更幽深的臉龐,猿人的、動物的、植物的、岩石的,他好似大地上最後一個活人在臨死的瞬間做了一場春夢,再一次飛速地望見了人類史前時代和自己時代的所有人的形象。
克林格梭爾在這些因為緊張工作而飛速消逝的日子裡活像一個神志恍惚的瘋人。
夜晚他總是喝得醉醺醺的,随後舉着燭台站在那面古老的鏡子前,細細觀察着玻璃裡的面孔,一個醉漢表情憂郁的鬼臉。
有天晚上他邀請一位情人作伴,他們躺在工作室的長沙發上,當他把赤裸裸的她壓在自己身下時,卻從她的肩上瞪視着鏡子,在她亂蓬蓬的頭發間他看見了自己扭歪的臉,充滿了情欲,也充滿了對情欲的厭惡之情,一雙眼睛布滿了紅絲。
他邀她隔日再來,但是她感到恐懼,再也沒有露面。
他夜裡睡得很少。
他常常從可怕的夢中驚醒,汗流滿面,内心狂亂而且厭世,然而他還是立即從床上跳起來,瞪視着衣櫃的鏡子,閱讀着神情恍惚面容上的荒涼景色,時而陰郁,時而充滿仇恨,或者是微笑着,似乎在幸災樂禍。
他曾經做過一個親眼目睹自己受酷刑的惡夢,雙眼被釘進了釘子,鼻孔被鈎子撕裂。
他随手用木炭在一張書封皮上畫了一幅受刑的臉,眼裡釘着釘子。
人們在他死後發現了這幅罕見的畫。
有一次他突發臉神經痛,他彎曲身子倒挂在椅子背上,笑着,由于疼痛而尖叫着,看着鏡子玻璃上自己扭曲變醜的臉,觀察着臉部的痙攣狀态,嘲笑眼淚。
他的自畫像不僅僅畫了自己的臉,或者上千種臉,他也不僅僅隻是畫眼睛和嘴唇,畫深谷般痛苦萬狀的嘴,畫裂開岩石般的額,畫樹根般的手,畫手指的痙攣,畫臉上的嘲弄神情,畫眼睛裡的死神。
他用自己執拗的、精力充沛的、簡潔的、微微顫動的筆法畫進了他的生命:他的愛,他的信仰,他的懷疑。
他還畫了一群裸女,鳥兒一般在風暴中飄飛,是被邪神克林格梭爾屠宰的犧牲品,還畫了一個自殺少年的臉龐,還畫了遠處的廟宇和森林,畫了一個強壯而蠢笨的年邁的大胡子神仙,畫了一個胸脯被利劍砍開的婦女,畫了長着臉的蝴蝶在鼓翼翺翔,在畫面的最後部,在一片混沌的邊緣是死神,一個灰色的幽靈,手裡握着一根長矛,細小得猶如縫衣針,死神已把矛刺入了克林格梭爾的額頭。
當克林格梭爾一連幾個鐘點不斷地繪畫時,常常被一陣陣沖動所驅使,使他不知疲倦地跌跌撞撞穿過房間,把門碰得乒乓響,從櫃子裡抓出酒瓶,從書架上抽出書籍,從桌子下拉出地毯,躺倒在地闆上讀着書,又把身子遠遠探出窗外作着深呼吸,又翻出自己的舊材料與照片,讓所有房間的地闆上、桌子上、床上、椅子上全都堆滿紙張、畫片、書籍和信件。
每當雨前起風的時候,穿窗而入的狂風便把一切都吹得亂七八糟。
他在一堆舊材料裡發現了一張自己孩提年代的照片,照片上的他隻有四歲,穿一身雪白的夏裝,亮晶晶的金色頭發下是一張倔強可愛的小臉。
他找出了父母親的一些照片,還是他們青春年華時的戀人照。
所有的照片都刺激他、折磨他,讓他緊張,牽扯着他的感情時而高昂時而低沉,直到他再度恍然一震,回到畫架前繼續作畫。
他為自己畫裡的岩石劃下越來越深的溝紋,他把生命的廟宇畫得越來越廣闊,他為彼世的存在作着越來越強有力的辯護,他為人生短暫唏噓啜泣,他的種種帶笑的比喻親切感人,他對人類必然腐爛的命運冷嘲熱諷。
然而他又像一頭被追逐的小鹿似的跳起身來,繞着房間快步疾走,活像一個囚犯。
偶爾喜悅不已,像夏日暴風雨的閃電擊中他,激起深沉的創作狂熱,直到痛苦又再次讓他躺倒地上,他的生活與藝術中的斷片碎塊猛然擲向他一臉。
他在自己的畫像前祈禱,又對着它啐唾沫。
他瘋瘋癫癫,如同每個創造者都有些精神錯亂一樣。
但是他在瘋狂中的所作所為聰明地毫無差錯,就像一個夢遊人不會出事一樣,他完成了自己作品所要求的一切。
他感覺自己是虔誠的,因為在這場完成自畫像的殘酷鬥争中,不僅需要個人的智慧和責任心,而且還需要一種人性,一種普遍和重要的人性。
他感覺自己又一次面對着一種任務、一種命運,所有過去曾經發生的恐懼與逃遁,陶醉與興奮全都由于他面對了自己的使命。
如今已不再存在恐懼,也不會再逃遁,如今隻存在前進,隻存在打擊和譏諷,要麼勝利要麼滅亡。
他勝利了,他下沉了,他痛苦他大笑,他把自己咬成兩半,他殺死自己,他死了,他又活了,他被生産了出來。
一位法國畫家來訪,女房東把客人帶到前廳,堆滿東西的房間又亂又髒。
克林格梭爾來了,袖子上染着顔色,臉上也染着顔色,蓬頭垢面地邁着大步穿過房間。
陌生人傳達了巴黎和日内瓦朋友們的問候,表達了自己的尊敬之情。
克林格梭爾不停地走來走去,似乎什麼也聽不見。
客人猶豫地沉默下來,打算告辭,這時克林格梭爾走向客人,把沾滿顔料的手擱在他肩上,直視着他的眼睛說道:&ldquo謝謝您,&rdquo他吃力地慢慢往下說着,&ldquo感謝您,親愛的朋友。
我在工作,我就不能夠講話。
人們總是說得太多,總是這樣。
請您别生我的氣,也請您代為問候我所有的朋友,請轉告他們,我愛他們。
&rdquo說完就再次消失在另一間房裡。
這些可怕的日子終于結束,克林格梭爾把完成的肖像安放在從未動用過的空廚房裡,鎖上了房門。
他生前沒給任何人看過這幅畫。
接着他服下安眠藥,整整睡了一個白天和一個黑夜。
随後他洗澡,刮臉,穿上新襯衫和外衣,驅車進城采購了送吉娜的水果和香煙。
(1920) *** (1) 路易斯原型為畫家路易斯·莫裡(1880&mdash1962),黑塞的好友。
(2) 法語,意謂:&ldquo由于沒有更好的工作&rdquo。
(3) 原文Amazone,典出希臘神話,指亞馬孫族女戰士,這裡形容&ldquo女王&rdquo像男孩般修長挺拔。
(4) 黑塞在這裡引了&ldquoTsinTse&rdquo這個名字,未說明出處,據德國學者分析,當為《東周列國志》第六十八回中令鬼神畢集的樂曲《清角》。
(5) 薩滿(Schamane),一種巫師名稱。
薩滿教又稱原始宗教,現仍流行于亞洲和歐洲的極北部。
(6) 拉丁語,意謂:瞧,這一個人。
這也是尼采一部自傳的題目。
&ldquo星星,我的小星星!寶貝兒!我的甜蜜的小桃子!咬我,否則我就吃了你。
&rdquo 他吻她,她笑着往後退縮,對着那張開的有力的嘴,她半推半就地軟化了,回吻了他,她搖擺着腦袋,笑着,試圖掙脫身子。
他摟緊她,嘴壓在她唇上,手壓在她胸前,她的頭發散逸出夏天的氣息,散逸出幹草,金雀花、蕨類植物和黑莓果的氣息。
片刻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仰起頭來,看見第一顆小小的潔白星星已升起在日光逝去的天空。
這位婦女的臉變得嚴肅起來,她緘默無語,歎息着,把自己的手擱在他的手上,讓它們更緊緊地壓向胸脯。
他溫柔地彎下身子,把胳臂伸向她雙膝間,她不再反抗,躺倒在草地上。
&ldquo你真的愛我?&rdquo她像一個小姑娘似的問道。
他們共享着美酒,風兒輕撫着她的頭發,吹走了他們的呼吸。
他們分手之前,他在自己的背包和外衣口袋裡搜尋着可以作為禮物的東西,找到了一隻小小的銀盒子,裡面還剩下半盒煙絲,他倒空煙絲,把盒子遞給她。
&ldquo不,不是禮物,絕對不是!&rdquo他保證說。
&ldquo隻是留作紀念,讓你别忘了我。
&rdquo &ldquo我不會忘記你的,&rdquo她說,接着問:&ldquo你還會再來嗎?&rdquo 他悲傷起來,動作遲緩地吻着她的雙眼。
&ldquo我會再來的。
&rdquo 他還一動不動地站停了片刻,傾聽着她穿着木鞋走下山去的腳步聲,越過草地、樹林、泥土、田地、樹葉和樹根的聲音。
她已經走遠了。
夜色下的樹林一片漆黑,風喧鬧地刮過陽光逝去的大地。
不知是什麼東西,也許是一片蘑菇,也許是一朵枯萎的蕨草,散發着刺鼻的帶苦味的秋天氣息。
克林格梭爾不能夠下定決心回家。
他為什麼要上山,為什麼要在屋裡面對那些繪畫呢?他伸展四肢躺倒在草地上,凝望着星星,最終睡着了,睡得很深沉,直到半夜時分一聲野獸叫喊或者一陣狂風,或者是冰涼的露水把他喚醒。
他便起身上山回到卡斯塔格納特,他找到了自己的屋子,自己的房門,自己的畫室。
房間裡有信件有鮮花,曾經有客人來造訪過。
他已經很累,然而拗不過自己的老習慣,仍舊打開了每晚必定查看的畫夾,他在燈光中翻閱着白天繪下的畫頁。
這幅森林深處景色很美,雜草和岩石在光影顫動的陰影裡閃耀出涼爽可愛的亮光,像一間藏寶的密室。
當時他僅用了鉻黃色、橘紅色和藍色,而放棄了銀朱綠色,這無疑是正确的。
他久久地注視着畫頁。
但是這一切都為了什麼?為什麼在所有的紙上都塗滿顔色?一切努力、汗水、如癡如醉的創作狂熱都為了什麼?存在解脫麼?存在靜谧麼?存在和平麼? 他精疲力竭,灰心喪氣,沒脫衣服就躺到床上,滅燈後他試圖入睡,便輕聲吟誦起了杜甫的詩句: 很快,風兒也呼呼地 吹過我棕色的墳茔。
克林格梭爾緻路易斯信 很久沒有聽到你的聲音了。
你還活在陽光下嗎?或者兀鷹已經啃了你的骨頭? 你用織衣針撥弄過停擺的挂鐘麼?我曾試過一次,機械突然着了魔似的動起來,兩隻指針繞着鐘面賽跑,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雜音,它們瘋狂地轉了又轉,速度驚人,然後和方才忽然轉動一樣又猛地靜止了,魔鬼離開挂鐘了。
現在我們這裡的情況也就是如此:太陽和月亮高高在上橫沖直撞,日子走得飛快,時光仿佛從袋子的破洞中漏失似地消逝而去。
但願末日會突然降臨,讓這個酩酊的世界下沉,不再陷入互相競争的節奏裡。
我這些日子很忙,忙得沒時間思想(當我大聲說這麼一句話:&ldquo忙得沒時間思想&rdquo時,自己聽着也很可笑!)但是我晚上常常想念你。
那時我往往坐在樹林裡許多小酒店中的一家酒店的桌邊,喝着當地人愛喝的紅葡萄酒,盡管味道大都不怎麼樣,卻總能讓人容易忍受生活,對睡眠也有好處。
有幾回我甚至在這種洞穴式酒店桌上睡熟了,以緻那些本地人冷笑着說,這足以證明我的神經衰弱症并不十分嚴重。
有時候他身邊有朋友和姑娘,他的手指觸摸着女性柔軟的四肢,閑聊着帽子、高跟和藝術。
有時候運氣好,人人興高采烈,我們就說笑通宵,克林格梭爾竟是這樣一個有趣人物,使大家都很開心。
這裡有位很漂亮的女士,每次遇見她,她都熱切地問起你。
正如一位教授所說,我們兩人的藝術創作和客觀實物實在太接近了(能夠畫成一幅畫該多妙)。
雖然我們也運用了若幹比較自由的手法,引起世俗社會驚呼,但我們筆下的畫依舊擺脫不開&ldquo現實&rdquo的東西:人、樹、集市、鐵路以及鄉村風光。
在這方面,我們仍然因襲傳統。
世俗人們稱之為&ldquo真實&rdquo,所有人,或者至少可以說許多人都持類似看法。
我已經設想好,這個夏天一結束,就專心緻志畫幻想畫,尤其是夢中的幻想。
我的設想中有一部分也是你所中意的,有趣得驚人,例如像科隆大教堂裡的獵兔人柯羅費諾的傳奇故事。
雖然我也覺得自己腳下的地薄了一點,我也不能對自己有太多期望,我還是想朝這個世界的大口發射幾枚猛烈的火箭。
最近有一位收藏家寫信給我說,他驚喜地發現,在我最新發表的作品中顯示出我正經曆的第二度青春。
這話是有些正确之處的。
我自己也感覺,好似今年才真正開始了作畫。
但是我現在所經曆的與其說是春天,倒不如說是一種爆炸。
我自己也很吃驚,體内居然還蘊藏着那麼多炸藥,可是在一座舊爐竈裡,炸藥也不會有多大威力。
親愛的路易斯,我常常想到我們這兩個浪蕩子本質上都十分敏感羞怯,甯可用玻璃杯砸對方的腦袋,也不願讓對方表露自己的感情,我心裡就暗暗高興。
但願永遠如此,老刺猬! 我們最近在巴蘭戈附近一家小酒店裡舉行過一次隻有面包和酒的宴會。
我們的歌聲莊嚴地回響在午夜的高高樹林裡,這些古老的羅馬歌曲。
當人們年齡漸老,兩腳開始冰冷時,人們尋求快樂所需要的東西已很少很少:每天工作八到十個鐘點,一瓶皮蒙特酒,半磅面包,一支弗吉尼亞雪茄,幾個女朋友,當然首先要暖和,要有好天氣。
我們擁有這一切,太陽工作很努力,我的腦袋已經烤幹像一具木乃伊。
有些日子裡,我産生了一種生命和工作才剛剛開始的感覺,有時候卻又感覺自己好似幹了八十年重活,有權要求立即讓我靜靜休息了。
凡是人總要到達終點,我的路易斯,你我也不例外。
上帝知道我現在給你寫了些什麼,大家都看出我目前健康不佳。
我大概得了憂郁症,我常常眼睛痛,總懷疑患了視網膜脫落症,這是我幾年前讀到的一篇論文裡提到的眼病。
當我從陽台上向下俯視你所熟悉的景緻時,我便意識到我們還得再勤奮工作一段時期才對。
世界美得難以言傳,又變化無窮,穿過這扇高高的綠色大門,世界在我面前鳴響,歡呼,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在向我提出要求,我便不斷跑出去,從中撷取一小片,極小極小的一片。
經過幹燥的夏天之後,這裡的翠綠景色已起了驚人變化,變成了淺淺的紅色,我想我不會再采用英國紅色和赭色這兩種顔料了。
接着而來的是全面鋪開的秋天,收刈後的麥田,收葡萄,收玉米,還有滿樹紅葉的森林。
我要把這一切體驗了又體驗,一天又一天地作畫,要畫上幾百張作品。
然後,我有這樣的感覺,我将會轉向心的表現,如同我青年時代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那樣,純憑記憶和想象作畫,寫詩和編織夢幻。
這也是我必須做的事情。
有一位偉大的巴黎畫家曾經答複某個請他指點的青年畫家說:&ldquo年輕人,倘若你想成為畫家,首先要吃好吃飽,第二是善于消化,大便通暢有規律,第三就是總有一個漂亮的姑娘作伴!&rdquo是啊,人們會說我早已學會這三大藝術秘訣。
但是今年黴運照頭,就連這些最容易辦到的事也辦不順當。
我吃得很少很糟糕,常常整天隻有面包充饑,不時還鬧胃病(對你說吧,這真是最無價值的痛苦),我現在甚至沒有合意的女朋友,隻是和四五位女士往來往來,結果就像我的受餓一樣弄得精疲力竭而毫無收獲。
我的時鐘出了問題,自從我用織針撥過之後,它又走了,不過快得像惡魔,還發出嘎嘎的怪聲。
一個人身體健康的時候,生活是多麼簡單呀!除了當年我們讨論調色闆的通信外,你還從未收到我這麼長的信吧。
就寫到這裡,已近五點鐘了,天快大亮了。
緻以衷心問候! 你的克林格梭爾 又及: 我記得你很喜歡我的一幅小畫,最中國化的那張,有茅屋,有紅泥小路,有鋸齒形綠葉的樹木,還有遠處像玩具似的小城作為背景。
我現在不能寄給你,我實在也不知道你現在何處。
但是這幅畫已經屬于你,這一點我無論如何要告訴你。
克林格梭爾贈友人杜甫詩 (作于繪制自畫像期間) 夜晚我醉坐在風兒飒飒的樹下, 秋天侵蝕着歌唱的枝條; 為了盛滿我的空瓶, 店主嘟哝着跑進地窖。
明天,明天那個白森森死神 會用丁當鐮刀砍入我鮮紅血肉, 我知道他久已埋伏窺伺, 這個面目猙獰的敵人。
隻為嘲弄死神,我歌唱了半夜, 我的醉酒之歌響徹疲倦的樹林, 我唱歌,我喝酒, 隻為了嘲笑他的威脅。
漫長的流浪,我已做夠受夠, 如今我坐在夜色下飲酒, 戰栗地等待那閃亮的鐮刀 把我的頭和顫動的心分開。
自畫像 在連續許多星期不尋常的陽光燦爛幹燥日子後,九月的頭幾天陰雨連綿。
這些日子裡克林格梭爾就在自己下榻的卡斯塔格納特古堡大廳的高高窗戶旁繪他的自畫像,這幅畫現在挂在法蘭克福。
這是一幅可怕的,然而又很迷人美麗的畫像,是他最後一幅完全畫好的作品,是他在那個夏天的工作結束時的成果,是他那個聞所未聞創作力旺盛時期的結尾&mdash&mdash作為頂峰和皇冠。
許多人喜歡這幅畫,因為每一個人,凡是熟悉克林格梭爾品性的人,立即能夠準确無誤地從這幅畫上辨認出他本人,盡管人們絕對沒有見過任何一幅畫像與本人面貌如此不相類似。
如同克林格梭爾其他晚期作品一樣,人們會對這幅自畫像産生截然不同的見解。
對于某些人,尤其是不認識畫家的人,首先會覺得這幅畫像是一首色彩音樂會,是一幅精心編織的地毯,盡管五光十色卻依然幽靜高雅。
另一些人則從中看到了畫家試圖擺脫物欲羁束而作的勇敢而無望的最後努力:畫一幅人臉卻像在畫一幅風景畫,頭發讓人聯想樹葉和樹皮,眼窩好似岩石的裂口&mdash&mdash他們說,這幅畫讓人聯想到大自然的地方是,某些山脊像一個人的臉部,某些樹枝像人手或人腿,不過都隻是聯想、譬喻而已。
而另外許多人對這同一作品的看法則恰恰相反,他們看到的是:克林格梭爾的臉被他自己以不留情面的心理分析方法肢解與闡釋着,這是一種特殊的忏悔,一種不顧一切、大喊大叫、激動人心而又令人驚恐的自白。
此外還有一些人,其中若幹人是他最無情的敵手,他們認為這幅畫實屬克林格梭爾業已瘋狂的典型創作和标志。
他們對畫中的人頭和生活中的真實原型進行了比較,和照片進行了比較,他們在形式上的變形與誇張中發現了一些原始人的、蛻化變質的、返祖性與動物性的特征。
還有些人則對這幅畫的異教偶像性與幻想性保留看法,他們在畫中見到了某種偏執狂般的自我崇拜内容,一種渎神的、自我贊頌的東西,一種宗教性的自大狂。
諸如此類的見解全都可能是正确的,另外還有許多其他的看法。
克林格梭爾在創作這幅畫的日子裡從未出門,除了夜裡出去喝酒,他隻吃女房東給他送來的面包和水果,他一連幾天不刮胡子,再加上曬黑的額頭下一雙深深下陷的眼睛,邋遢模樣實在吓人。
他坐在那裡單憑記憶不斷畫着,幾乎隻在工作間歇時刻才走到挂在北牆上一面巨大的、繪有玫瑰花紋的老式鏡框前,腦袋俯向鏡子,睜大了眼睛,剖析着自己的臉容。
他看見這面鑲着愚蠢玫瑰框邊的大鏡子裡克林格梭爾的臉龐後有許許多多臉,他把這許多張臉全都畫進了自己的肖像裡:孩子們的臉甜蜜而帶驚訝表情,青年人的額頭充滿了夢想和激情,畫上的眼睛富于譏諷,而嘴唇則是一個渴望者、一個追随者、一個痛苦者、一個探索者、一個浪蕩子、一個天真戰士的嘴。
他對整個頭顱的構思是莊嚴而冷酷的,他塑造了一個原始森林裡的異教神,一個愛上了自己的、好忌妒的妖怪,一個人們得向之奉獻第一批成熟果實和青春少女的魔鬼。
這便是他的某些臉龐的若幹外貌。
另一張臉是那個滅亡者、下沉者、樂意向下沉淪者的臉龐:苔藓生長在他的頭顱上,一口黃牙齒東倒西歪,枯萎的皮膚滿是皲裂紋,而皺紋裡填滿了頭屑和黴菌。
他的若幹朋友卻特别喜歡畫裡的這一張臉。
他們說道:這是一個人,eccehomo(6),他是我們資本主義後期時代一個疲倦的、渴望的、粗野的、孩子氣的和狡猾的人,一個垂死的、願意死亡的歐洲人:他因渴望而變得有教養,因精神負擔而變得病态,他時刻準備向前進,也為向後倒退作了準備,他熱情似火,卻也十分疲憊,他屈服于命運和痛苦就像一個瘾君子屈服于毒品,他變得孤獨、衰弱、老朽,他既是浮士德又是卡拉馬佐夫,既是野獸又是智者,他完全沒有功名心,完全裸露無遺,他對死神充滿了兒童般的恐懼,同時又厭倦生命随時願意把自己交給死神。
在上述這些臉龐後面的更幽深更遙遠處還有一連串更古老、更遙遠、更幽深的臉龐,猿人的、動物的、植物的、岩石的,他好似大地上最後一個活人在臨死的瞬間做了一場春夢,再一次飛速地望見了人類史前時代和自己時代的所有人的形象。
克林格梭爾在這些因為緊張工作而飛速消逝的日子裡活像一個神志恍惚的瘋人。
夜晚他總是喝得醉醺醺的,随後舉着燭台站在那面古老的鏡子前,細細觀察着玻璃裡的面孔,一個醉漢表情憂郁的鬼臉。
有天晚上他邀請一位情人作伴,他們躺在工作室的長沙發上,當他把赤裸裸的她壓在自己身下時,卻從她的肩上瞪視着鏡子,在她亂蓬蓬的頭發間他看見了自己扭歪的臉,充滿了情欲,也充滿了對情欲的厭惡之情,一雙眼睛布滿了紅絲。
他邀她隔日再來,但是她感到恐懼,再也沒有露面。
他夜裡睡得很少。
他常常從可怕的夢中驚醒,汗流滿面,内心狂亂而且厭世,然而他還是立即從床上跳起來,瞪視着衣櫃的鏡子,閱讀着神情恍惚面容上的荒涼景色,時而陰郁,時而充滿仇恨,或者是微笑着,似乎在幸災樂禍。
他曾經做過一個親眼目睹自己受酷刑的惡夢,雙眼被釘進了釘子,鼻孔被鈎子撕裂。
他随手用木炭在一張書封皮上畫了一幅受刑的臉,眼裡釘着釘子。
人們在他死後發現了這幅罕見的畫。
有一次他突發臉神經痛,他彎曲身子倒挂在椅子背上,笑着,由于疼痛而尖叫着,看着鏡子玻璃上自己扭曲變醜的臉,觀察着臉部的痙攣狀态,嘲笑眼淚。
他的自畫像不僅僅畫了自己的臉,或者上千種臉,他也不僅僅隻是畫眼睛和嘴唇,畫深谷般痛苦萬狀的嘴,畫裂開岩石般的額,畫樹根般的手,畫手指的痙攣,畫臉上的嘲弄神情,畫眼睛裡的死神。
他用自己執拗的、精力充沛的、簡潔的、微微顫動的筆法畫進了他的生命:他的愛,他的信仰,他的懷疑。
他還畫了一群裸女,鳥兒一般在風暴中飄飛,是被邪神克林格梭爾屠宰的犧牲品,還畫了一個自殺少年的臉龐,還畫了遠處的廟宇和森林,畫了一個強壯而蠢笨的年邁的大胡子神仙,畫了一個胸脯被利劍砍開的婦女,畫了長着臉的蝴蝶在鼓翼翺翔,在畫面的最後部,在一片混沌的邊緣是死神,一個灰色的幽靈,手裡握着一根長矛,細小得猶如縫衣針,死神已把矛刺入了克林格梭爾的額頭。
當克林格梭爾一連幾個鐘點不斷地繪畫時,常常被一陣陣沖動所驅使,使他不知疲倦地跌跌撞撞穿過房間,把門碰得乒乓響,從櫃子裡抓出酒瓶,從書架上抽出書籍,從桌子下拉出地毯,躺倒在地闆上讀着書,又把身子遠遠探出窗外作着深呼吸,又翻出自己的舊材料與照片,讓所有房間的地闆上、桌子上、床上、椅子上全都堆滿紙張、畫片、書籍和信件。
每當雨前起風的時候,穿窗而入的狂風便把一切都吹得亂七八糟。
他在一堆舊材料裡發現了一張自己孩提年代的照片,照片上的他隻有四歲,穿一身雪白的夏裝,亮晶晶的金色頭發下是一張倔強可愛的小臉。
他找出了父母親的一些照片,還是他們青春年華時的戀人照。
所有的照片都刺激他、折磨他,讓他緊張,牽扯着他的感情時而高昂時而低沉,直到他再度恍然一震,回到畫架前繼續作畫。
他為自己畫裡的岩石劃下越來越深的溝紋,他把生命的廟宇畫得越來越廣闊,他為彼世的存在作着越來越強有力的辯護,他為人生短暫唏噓啜泣,他的種種帶笑的比喻親切感人,他對人類必然腐爛的命運冷嘲熱諷。
然而他又像一頭被追逐的小鹿似的跳起身來,繞着房間快步疾走,活像一個囚犯。
偶爾喜悅不已,像夏日暴風雨的閃電擊中他,激起深沉的創作狂熱,直到痛苦又再次讓他躺倒地上,他的生活與藝術中的斷片碎塊猛然擲向他一臉。
他在自己的畫像前祈禱,又對着它啐唾沫。
他瘋瘋癫癫,如同每個創造者都有些精神錯亂一樣。
但是他在瘋狂中的所作所為聰明地毫無差錯,就像一個夢遊人不會出事一樣,他完成了自己作品所要求的一切。
他感覺自己是虔誠的,因為在這場完成自畫像的殘酷鬥争中,不僅需要個人的智慧和責任心,而且還需要一種人性,一種普遍和重要的人性。
他感覺自己又一次面對着一種任務、一種命運,所有過去曾經發生的恐懼與逃遁,陶醉與興奮全都由于他面對了自己的使命。
如今已不再存在恐懼,也不會再逃遁,如今隻存在前進,隻存在打擊和譏諷,要麼勝利要麼滅亡。
他勝利了,他下沉了,他痛苦他大笑,他把自己咬成兩半,他殺死自己,他死了,他又活了,他被生産了出來。
一位法國畫家來訪,女房東把客人帶到前廳,堆滿東西的房間又亂又髒。
克林格梭爾來了,袖子上染着顔色,臉上也染着顔色,蓬頭垢面地邁着大步穿過房間。
陌生人傳達了巴黎和日内瓦朋友們的問候,表達了自己的尊敬之情。
克林格梭爾不停地走來走去,似乎什麼也聽不見。
客人猶豫地沉默下來,打算告辭,這時克林格梭爾走向客人,把沾滿顔料的手擱在他肩上,直視着他的眼睛說道:&ldquo謝謝您,&rdquo他吃力地慢慢往下說着,&ldquo感謝您,親愛的朋友。
我在工作,我就不能夠講話。
人們總是說得太多,總是這樣。
請您别生我的氣,也請您代為問候我所有的朋友,請轉告他們,我愛他們。
&rdquo說完就再次消失在另一間房裡。
這些可怕的日子終于結束,克林格梭爾把完成的肖像安放在從未動用過的空廚房裡,鎖上了房門。
他生前沒給任何人看過這幅畫。
接着他服下安眠藥,整整睡了一個白天和一個黑夜。
随後他洗澡,刮臉,穿上新襯衫和外衣,驅車進城采購了送吉娜的水果和香煙。
(1920) *** (1) 路易斯原型為畫家路易斯·莫裡(1880&mdash1962),黑塞的好友。
(2) 法語,意謂:&ldquo由于沒有更好的工作&rdquo。
(3) 原文Amazone,典出希臘神話,指亞馬孫族女戰士,這裡形容&ldquo女王&rdquo像男孩般修長挺拔。
(4) 黑塞在這裡引了&ldquoTsinTse&rdquo這個名字,未說明出處,據德國學者分析,當為《東周列國志》第六十八回中令鬼神畢集的樂曲《清角》。
(5) 薩滿(Schamane),一種巫師名稱。
薩滿教又稱原始宗教,現仍流行于亞洲和歐洲的極北部。
(6) 拉丁語,意謂:瞧,這一個人。
這也是尼采一部自傳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