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與外
關燈
小
中
大
失蹤了。
它不見了。
難道它用自己小小的泥腿跑掉了嗎?它飛走了嗎?有一種魔術把它召回誕生地去了嗎? 弗裡德利希振作精神,搖搖頭驅走自己的恐懼之感,不禁微微一笑。
他開始平靜地搜索整個房間。
他什麼也沒找到,隻好把女仆叫來。
她來了,有點躊躇不安,卻立即承認在打掃時失手把那東西跌落在地闆上了。
&ldquo把它放到哪裡去了?&rdquo 它不再存在了。
那小東西看上去很結實。
她常常把它拿在手裡,可是現在已經摔得粉碎,無法補救了;她曾經把碎片拿給一個料器工人看過,他嘲笑了她一通,于是她就把它們全扔掉了。
弗裡德利希把女仆打發開。
他笑了。
這對他來說再好不過了。
天知道,他決不可惜這個小妖魔。
這個怪物現在沒有了,他可以安甯無事了。
要是他第一天就把這東西砸碎了那該多好!他在這段時間裡受了多少折磨!那個妖魔曾經對着他笑,笑得何等呆闆、古怪、狡詐、邪惡,活像個魔鬼!現在它已經不在了,他可以向自己承認,他怕它,真的怕它,這個泥塑的神像!它不正是弗裡德利希認為可憎而且不能容忍的一切東西的象征和标志嗎?這一切東西他一向認為有害、有毒,認為必須予以消滅,這也是一切迷信、一切黑暗、一切對于良心和精神的壓迫的象征和标志。
它不正是使人感到大地深處時而發出咆哮的那種神秘力量的代表,不正是那遙遠的地震,那正在來臨的文化末日,那若隐若現的大混亂的禍首嗎?不正是這個可鄙的小泥人,奪走了他最好的朋友&mdash&mdash不,不僅是奪走&mdash&mdash還讓朋友變成了敵人!&hellip&hellip好了,這東西總算沒有了。
不見了。
粉碎了。
完蛋了。
這樣好極了,比他自己親自去砸碎它要好得多。
他這麼想着,或者這麼說着。
接着他和從前一樣去做自己的事情。
但是它像是一個上帝的懲罰。
他對這個可笑的塑像剛剛有點習慣,他看着前廳桌上那個通常的位置剛有點習慣,剛覺得無所謂&hellip&hellip現在,它卻不見了,這使他感到痛苦!如今他每次走過那個房間便感到若有所失。
在它從前所在的地方,他隻看見一塊空處,從這個地方散發出空虛,使整個房間充滿了陌生和呆闆的感覺。
對于弗裡德利希來說,不好過的白天和更不好過的黑夜開始了。
他穿過前廳時不能不想到那個兩張臉的偶像,因它的失蹤而惆怅,感到自己的思想無法不與它拴在一起。
這一切對于他是一個痛苦的壓迫。
而且遠遠不止是他穿過那個房間的瞬間才感到的那種壓迫&hellip&hellip啊,不,正如空虛和寂寞的感覺是來自桌子上那塊現在已經空出來的地方一樣,這種受壓迫的思想也是從他的體内迸發出來的,它們逐漸擠走了其他一切,啃齧着他,使他充滿了空虛和陌生感。
他一再極其清晰地回憶那個塑像的模樣,僅僅是為了使自己明白,喪失它而感到煩惱,是何等的荒唐。
他在想象中端詳它全部的癡蠢醜态,它那空虛而狡詐的笑容,它那兩張面孔&hellip&hellip是的,仿佛出于被迫似的,他憎恨地扭歪了嘴巴,試圖摹拟那種笑容。
兩張面孔是否完全一模一樣,這個問題也在糾纏着他。
也許隻是一點兒粗糙之處,或是釉彩上的一絲裂紋不一樣,一張面孔和另一張面孔的表情也稍有不同吧?有點兒古怪吧?有點兒像司芬克斯(4)吧?此外,釉彩的顔色多麼陰郁,簡直可以說别緻極了!有綠色,也有藍色和灰色,中間還夾着紅色,這種釉彩的顔色現在他常常在其他物件中重新找到,在陽光下一扇窗子的反光中,在潮濕的人行道石塊路面的反映中。
即使在夜裡,他也滿腦子想着這種釉彩。
他突然想到,&ldquoGlasur&rdquo(釉彩)這個字多麼特别、陌生、難聽和不可信,簡直是個惡毒字眼。
他分析這個字,把字母一個個拆散,有一次甚至把字母倒過來拼,于是這個字就成了&ldquoRusalg&rdquo。
鬼知道這個字的聲音是怎麼來的?他認得這個&ldquoRusalg&rdquo,肯定的,他認得它,這肯定是一個惡毒的壞字眼,一個醜惡的、含有破壞意義的字眼。
很長一段時間,他用這個問題來折磨自己。
最後,&ldquoRusalg&rdquo令他想起多年前在一次旅行途中他買的一本書,那本書曾經使他不安,苦惱,卻又暗暗地讓他入迷,那本書的名字就叫《羅莎爾卡公主》(FürstinRussalka)。
這真像是一個懲罰&hellip&hellip這一切,凡是和小塑像有關的一切,那釉彩、那藍色、那綠色、那笑容,都意味着敵視、痛苦、煩惱,包含着毒素!而艾爾文,他從前的朋友,把這個怪物放到他手裡的時候,笑得是多麼奇怪啊!那笑容多麼奇怪,多麼意味深長,又是多麼帶有敵意! 許多天來,弗裡德利希勇敢地抵禦着自己思想中的壓抑感,而且并非
它不見了。
難道它用自己小小的泥腿跑掉了嗎?它飛走了嗎?有一種魔術把它召回誕生地去了嗎? 弗裡德利希振作精神,搖搖頭驅走自己的恐懼之感,不禁微微一笑。
他開始平靜地搜索整個房間。
他什麼也沒找到,隻好把女仆叫來。
她來了,有點躊躇不安,卻立即承認在打掃時失手把那東西跌落在地闆上了。
&ldquo把它放到哪裡去了?&rdquo 它不再存在了。
那小東西看上去很結實。
她常常把它拿在手裡,可是現在已經摔得粉碎,無法補救了;她曾經把碎片拿給一個料器工人看過,他嘲笑了她一通,于是她就把它們全扔掉了。
弗裡德利希把女仆打發開。
他笑了。
這對他來說再好不過了。
天知道,他決不可惜這個小妖魔。
這個怪物現在沒有了,他可以安甯無事了。
要是他第一天就把這東西砸碎了那該多好!他在這段時間裡受了多少折磨!那個妖魔曾經對着他笑,笑得何等呆闆、古怪、狡詐、邪惡,活像個魔鬼!現在它已經不在了,他可以向自己承認,他怕它,真的怕它,這個泥塑的神像!它不正是弗裡德利希認為可憎而且不能容忍的一切東西的象征和标志嗎?這一切東西他一向認為有害、有毒,認為必須予以消滅,這也是一切迷信、一切黑暗、一切對于良心和精神的壓迫的象征和标志。
它不正是使人感到大地深處時而發出咆哮的那種神秘力量的代表,不正是那遙遠的地震,那正在來臨的文化末日,那若隐若現的大混亂的禍首嗎?不正是這個可鄙的小泥人,奪走了他最好的朋友&mdash&mdash不,不僅是奪走&mdash&mdash還讓朋友變成了敵人!&hellip&hellip好了,這東西總算沒有了。
不見了。
粉碎了。
完蛋了。
這樣好極了,比他自己親自去砸碎它要好得多。
他這麼想着,或者這麼說着。
接着他和從前一樣去做自己的事情。
但是它像是一個上帝的懲罰。
他對這個可笑的塑像剛剛有點習慣,他看着前廳桌上那個通常的位置剛有點習慣,剛覺得無所謂&hellip&hellip現在,它卻不見了,這使他感到痛苦!如今他每次走過那個房間便感到若有所失。
在它從前所在的地方,他隻看見一塊空處,從這個地方散發出空虛,使整個房間充滿了陌生和呆闆的感覺。
對于弗裡德利希來說,不好過的白天和更不好過的黑夜開始了。
他穿過前廳時不能不想到那個兩張臉的偶像,因它的失蹤而惆怅,感到自己的思想無法不與它拴在一起。
這一切對于他是一個痛苦的壓迫。
而且遠遠不止是他穿過那個房間的瞬間才感到的那種壓迫&hellip&hellip啊,不,正如空虛和寂寞的感覺是來自桌子上那塊現在已經空出來的地方一樣,這種受壓迫的思想也是從他的體内迸發出來的,它們逐漸擠走了其他一切,啃齧着他,使他充滿了空虛和陌生感。
他一再極其清晰地回憶那個塑像的模樣,僅僅是為了使自己明白,喪失它而感到煩惱,是何等的荒唐。
他在想象中端詳它全部的癡蠢醜态,它那空虛而狡詐的笑容,它那兩張面孔&hellip&hellip是的,仿佛出于被迫似的,他憎恨地扭歪了嘴巴,試圖摹拟那種笑容。
兩張面孔是否完全一模一樣,這個問題也在糾纏着他。
也許隻是一點兒粗糙之處,或是釉彩上的一絲裂紋不一樣,一張面孔和另一張面孔的表情也稍有不同吧?有點兒古怪吧?有點兒像司芬克斯(4)吧?此外,釉彩的顔色多麼陰郁,簡直可以說别緻極了!有綠色,也有藍色和灰色,中間還夾着紅色,這種釉彩的顔色現在他常常在其他物件中重新找到,在陽光下一扇窗子的反光中,在潮濕的人行道石塊路面的反映中。
即使在夜裡,他也滿腦子想着這種釉彩。
他突然想到,&ldquoGlasur&rdquo(釉彩)這個字多麼特别、陌生、難聽和不可信,簡直是個惡毒字眼。
他分析這個字,把字母一個個拆散,有一次甚至把字母倒過來拼,于是這個字就成了&ldquoRusalg&rdquo。
鬼知道這個字的聲音是怎麼來的?他認得這個&ldquoRusalg&rdquo,肯定的,他認得它,這肯定是一個惡毒的壞字眼,一個醜惡的、含有破壞意義的字眼。
很長一段時間,他用這個問題來折磨自己。
最後,&ldquoRusalg&rdquo令他想起多年前在一次旅行途中他買的一本書,那本書曾經使他不安,苦惱,卻又暗暗地讓他入迷,那本書的名字就叫《羅莎爾卡公主》(FürstinRussalka)。
這真像是一個懲罰&hellip&hellip這一切,凡是和小塑像有關的一切,那釉彩、那藍色、那綠色、那笑容,都意味着敵視、痛苦、煩惱,包含着毒素!而艾爾文,他從前的朋友,把這個怪物放到他手裡的時候,笑得是多麼奇怪啊!那笑容多麼奇怪,多麼意味深長,又是多麼帶有敵意! 許多天來,弗裡德利希勇敢地抵禦着自己思想中的壓抑感,而且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