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兒童的成長:防止自卑感

關燈
他更喜歡的解釋是懶惰而不是弱智。

    一個懶惰兒童一旦做好某個任務,就會得到表揚,然後他聽到的是,&ldquo如果以前他不懶的話他能做得這麼好&rdquo。

    這個兒童很滿意這個觀點,因為他認為再也無須證明自己的能力。

    懶惰兒童的另一種類型是那些缺乏勇氣,無法集中注意力,習慣依賴别人的兒童。

    還有的懶惰類型是那些被縱容、打擾課堂教學以引起别人注意的兒童。

     孩子對老師的态度是什麼?這個問題并不容易回答。

    孩子們通常會掩蓋對老師的真情實感。

    如果一個孩子不斷地批評他的同學,并試圖羞辱他們,我們可以認為這種貶損别人的傾向是缺乏自信的表現。

    這樣的孩子常常狂妄自大、吹毛求疵,總以為自己對每件事要比别人了解得多。

    這種态度掩飾了他們内心的脆弱和自卑。

     更難應付的是那些漫不經心、感覺冷漠、被動的兒童。

    他們也将自己隐藏在面具之下,其實他們不是真的如此冷漠。

    這些兒童的情緒一旦失控,通常的反應是怒不可遏甚至試圖自殺。

    他們隻有被要求時才會去做一些事情。

    他們害怕挫折且會高估他人。

    因此他們必須被别人鼓勵,給予信心。

     那些在運動或體操方面展現自己雄心勃勃的兒童,透露出他們也想在其他領域大有作為,隻是他們害怕遭遇挫敗。

    閱讀量遠遠超過一般人的兒童通常也都缺乏勇氣,他們隻是希望通過閱讀量來獲取力量。

    這種兒童的生活極具富于想象力,但他們在面對現實時卻很膽怯。

    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兒童更喜歡哪種故事類型;如小說、童話、傳記、遊記或客觀事實、科學作品之類。

    處于青春期的兒童很容易被色情書籍所吸引。

    不幸的是,在每個大城市都有書店嘗試銷售這種類型的書籍作品,由此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以緻性沖動增多,及性體驗的欲望高漲。

    為了消除這些有害影響,應該采取下面的方法:培養兒童與同伴友好交往,在幼年時期對其進行性啟蒙,教育他們與父母和睦相處。

     (&ldquo延展之一&rdquo問題6)有關于家庭情況,即家庭成員是否患有酗酒、神經官能症、肺結核、梅毒、癫痫之類的疾病。

    同樣重要的是對兒童既往身體狀況的全面了解。

    用嘴呼吸的兒童通常都會有一種很傻的面部表情,這來自于扁桃體腫大和阻止了正常呼吸的扁桃體異常。

    這時很有必要切除這些障礙物,有時,相信手術可以幫助他們的信念,給了他們更大的勇氣,用以解決返回學校後面臨的問題。

     家庭疾病通常有害于兒童的成長和進步。

    患有慢性精神病的父母使兒童的負擔加重,從而使整個家庭都充斥着緊張和神經失調所造成的壓抑感。

    因此,如果可能,家長盡量不要讓孩子知道家庭中的一員已經被精神病所折磨。

    精神病會給整個家庭覆上一層陰影,有時,兒童還會迷信地以為這種疾病會遺傳。

    無數的例子如肺結核和癌症也證明了這一點。

    所有的這些疾病會給兒童的心靈烙印上一種恐怖的印象,有時把兒童帶出這樣一種家庭氣氛會更有利于他的成長。

    但是家庭成員的慢性酒精中毒或犯罪傾向會像毒藥一樣擴散,兒童通常無法做到免受其害。

    因此,将兒童從這種家庭帶出,轉向一個有利于其成長的地方并不容易。

    癫痫病人通常脾氣暴躁,怒氣沖沖,會擾亂家庭生活的和諧。

    而最糟糕的是那些家中有人患有梅毒的小孩。

    父母都患有梅毒病的兒童一般都比較虛弱,他們有時會遺傳這種疾病,而且他們會發現自己在應付生活時非常艱難,結果也很悲劇。

     我們無法忽略的一個事實是,家庭的物質條件也會扭曲兒童的人生觀。

    家庭貧困的兒童通過與其他經濟狀況良好的兒童相比會引發一種不滿足感。

    而小康之家的兒童,如果家庭條件每況愈下,他們會發現很難去習慣這種不再舒适的生活,從而變得緊張不安。

    這種不安在祖父母的經濟狀況優于父母時會更加強烈,彼得·根特(PeterGhent)的例子正好說明了這一點。

    他無法擺脫這樣一種緊張不安,即由于祖父功成名就,而父親卻一事無成所緻。

    這種兒童通常會變得勤奮努力,以此來抗議父親的懶惰。

     如果第一次與死亡的接觸來得太突然,通常就會使兒童驚恐萬分,且足以影響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