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阿維利亞内達的僞作
關燈
小
中
大
掌握演技。
他極為仔細地布置攝影背景,在古義人臉部下方擱置了鏡子,還把古義人聽有關蘭波的講解時所作筆記的紙張也鋪放在那裡。
對于這些紙張的重疊以及散亂的形态,吾良也是一改再改。
在這一過程中,古義人甚至感到脖頸和肩頭傳來陣陣疼痛。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反複準備,終于拍出了一張照片。
臨近拂曉時分,照片剛剛拍攝完畢,古義人便提議為吾良也拍一張照片。
至于吾良對此有所拘泥一事,《被偷換的孩子》中也已經做了叙述。
“咱今後将會以電影工作為生,而你呀,較之于照相機,大概會用鋼筆進行工作。
因此,你就用文章記下這事吧。
” 不過,古義人并沒有把吾良為拒絕自己的提議而引為理由的那些話語寫出來。
吾良像是自虐似的,反複叙述着從修練道場回來那天夜晚所陷入的受到嚴重傷害的狀态。
“想拍攝你也陷入咱所經曆的那種嚴重狀态。
你以些微小事為借口脫離了戰線,因此,你能感受到那天所幹之事的責任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吧。
” 兩年後,古義人在參加東京大學入學考試後的返鄉途中造訪了蘆屋,受到吾良的熱忱歡迎。
吾良取出仍被封在照相館信封中的那一天的照片與古義人一起觀看,卻漸漸不高興起來。
出乎古義人的意料,看這模樣,吾良本人還沒看過這幅照片。
他似乎認為,惟有與古義人一同觀看這照片才有意義。
“古義人,不是說了要拍下這種照片的嗎?你肯定理解了我所說的話語。
可是,你的表情……而且是整個身體的表情,卻背叛了咱的囑咐。
“咱呀,當時不是說了嗎?想要拍下真實處于遭受嚴重傷害狀态下的你。
假設你不是抛下咱逃走,而是就那麼不分開的話,你将處于什麼狀态呢……當時咱說了,想要拍下這種狀态。
“……想要重新來上一遍。
假如咱倆調換處境,咱就會進而做出與你相同的遭受嚴重傷害的狀态給你看。
” 就這樣,第二張照片被拍攝出來了。
這次拍攝同樣持續到将近拂曉時分,因為必須使用吾良取來的筆記本和寫生集的紙張,來複原古義人在松山學習法語時所作的筆記。
吾良用三角架支住相機,指出古義人應當躺卧的位置後,直到為反光而布置的背景紙完全遮住鏡頭中的所有空間之前,一直指使古義人持續他的工作…… 朗讀了有關《被偷換的孩子》所收照片“奇怪”的批評後,真木彥又開始讀起下面的文章: 另外,更為奇怪的是,像是要使人聯想起來一般,作者此前曾數度寫到那事,甚至說到為了将該事形象化,兩人分别成了小說家和電影導演。
可細說起該事來,也隻是被那些年輕人用剛剝下來的生牛皮包裹起來這一微不足道的意外而已,因而讀者被勾起的期待便會落空,從而再度産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想法。
“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古義人第一次進行反駁,“既然在寫作中我認為隻能如此理解,雖說自己的功力不足,可是……所謂那事,就是我和吾良在修練道場所經曆的全部。
皮特不得不提供幾支盡管已經損毀的武器,還提供了一支可以使用的手槍。
此外,他該不是被已經不受大黃控制的年輕人殺害了吧?對此,我一直心存疑惑。
這就是事件的全部。
” “可古義人先生并沒有寫出足以确認夥伴們殺害皮特的段落。
你連與吾良一起直接導緻皮特死亡的告白文章都不曾寫過。
皮特用手槍威吓那些年輕人,卻沒有任何效果,反而被對手所壓倒。
這都是從吾良的電影情節中引用而來的。
這些描述确實非常暧昧。
于是,我就擡出皮特的’禦靈‘,試圖引出你的告白來。
“然而,你卻隻管胡亂奔跑起來,最終導緻骨折……就像卡通一樣誇張。
“即便如此,長期以來你一直在懷疑是否是你們倆殺害了皮特。
這就構成了你的本源性罪惡感。
而且你還在疑惑,不能确定現實中是否曾發生殺人之事。
古義人先生,這就使得你寫出的那事充滿了暧昧,而不是從事了四十年寫作的作家因功力不足而發呆犯愣。
“無論誰讀了你的小說,都會像加藤先生那樣産生懷疑:被用小牛的生牛皮包裹起來的事件果真就是那事嗎?!你不就成了老好人了嗎?! “我也曾一度認為,你之所以不願說明真相,把自殺了的吾良作為殺人的同案犯,或許是因為對千心存顧忌所緻。
“加藤先生也已經引用了,就是你寫出來的有關千所說的如下這番話語: ……我不知道,那會是一種怎樣的經曆。
自你們倆從松山失魂落魄回來的那天深夜起,我就覺得吾良好像開始發生變化。
當時究竟發生了怎樣的事情?至少你必須把自己知道的那部分寫出來,絕對不要說謊、掩飾和隐瞞。
我什麼都無法知道。
無論是我還是你,人生所餘時光已經不多了,因此不要說謊,要正直地活下去,如實地寫出這一切來……請如此結束自己的人生。
就如同阿亮在四國對祖母所說的那樣,要好好地拿出精神來死去。
為此,請拿出自己的勇氣,寫出不是謊言的真實來。
“如果千對你所說完全出于真情實意,那麼,你即便寫出’古義人和吾良這兩位少年是殺人者‘也未嘗不可。
” “可是——”古義人剛剛開口,就被真木彥加強了的語調淹沒了: “是的,當時也好,現在也罷,古義人先生并不清楚皮特是不是因為吾良和自己的過失而被殺害了。
“在調查本地傳說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件事,那就是腿腳受了重傷的美國兵骨碌碌地從森林裡翻滾而出。
當時你還是東京大學的學生,這個傳說,不正是你返鄉度暑假和寒假期間,由你本人向本地孩子們說起的嗎?!這也是長江初期作品中的一個形象嘛! “我曾在松山的靖國訴訟中幫忙,結識了一位也不知是共産主義同盟馬克思主義派還是該同盟全國委員會中堅派的原活動家。
聽說,他曾組織過廣島的原子彈爆炸受害者的第二代。
當需要籌措活動資金時,說是曾到你家拜訪過。
“就在這交往過程中,說起了内讧的話題。
他非常自信地說,你連那些沒有道理的募捐都無法拒絕,是個比較懦弱的人,倘若你果真殺了一個人,就會認為自己也必須被殺掉。
他還說,這些都存留在了他的記憶裡。
“古義人先生,在你母親去世以前,你對她一直抱有特殊感情吧?關于你對母親的感情,聽說阿紗曾對羅茲這樣說過:’哥哥也罷,母親也罷,與其說愛憎在他們的情感中輪流占據主角位置,不如說,那是一種更為複雜的、好惡相克的雙重矛盾感情。
‘ “隻要閱讀你的小說就可以知道,你明白無誤地反複強調在母親健在期間不能自殺。
即便如此,當你無論如何都想自殺的時候,作為對你母親的辯解之辭,你不是想以自己曾殺過人為理由嗎?! “你獲獎那天晚上,松山電視台播映了你母親接受電視采訪時的談話。
聽說,在夜間新聞節目裡被删掉了。
談話中
他極為仔細地布置攝影背景,在古義人臉部下方擱置了鏡子,還把古義人聽有關蘭波的講解時所作筆記的紙張也鋪放在那裡。
對于這些紙張的重疊以及散亂的形态,吾良也是一改再改。
在這一過程中,古義人甚至感到脖頸和肩頭傳來陣陣疼痛。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反複準備,終于拍出了一張照片。
臨近拂曉時分,照片剛剛拍攝完畢,古義人便提議為吾良也拍一張照片。
至于吾良對此有所拘泥一事,《被偷換的孩子》中也已經做了叙述。
“咱今後将會以電影工作為生,而你呀,較之于照相機,大概會用鋼筆進行工作。
因此,你就用文章記下這事吧。
” 不過,古義人并沒有把吾良為拒絕自己的提議而引為理由的那些話語寫出來。
吾良像是自虐似的,反複叙述着從修練道場回來那天夜晚所陷入的受到嚴重傷害的狀态。
“想拍攝你也陷入咱所經曆的那種嚴重狀态。
你以些微小事為借口脫離了戰線,因此,你能感受到那天所幹之事的責任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吧。
” 兩年後,古義人在參加東京大學入學考試後的返鄉途中造訪了蘆屋,受到吾良的熱忱歡迎。
吾良取出仍被封在照相館信封中的那一天的照片與古義人一起觀看,卻漸漸不高興起來。
出乎古義人的意料,看這模樣,吾良本人還沒看過這幅照片。
他似乎認為,惟有與古義人一同觀看這照片才有意義。
“古義人,不是說了要拍下這種照片的嗎?你肯定理解了我所說的話語。
可是,你的表情……而且是整個身體的表情,卻背叛了咱的囑咐。
“咱呀,當時不是說了嗎?想要拍下真實處于遭受嚴重傷害狀态下的你。
假設你不是抛下咱逃走,而是就那麼不分開的話,你将處于什麼狀态呢……當時咱說了,想要拍下這種狀态。
“……想要重新來上一遍。
假如咱倆調換處境,咱就會進而做出與你相同的遭受嚴重傷害的狀态給你看。
” 就這樣,第二張照片被拍攝出來了。
這次拍攝同樣持續到将近拂曉時分,因為必須使用吾良取來的筆記本和寫生集的紙張,來複原古義人在松山學習法語時所作的筆記。
吾良用三角架支住相機,指出古義人應當躺卧的位置後,直到為反光而布置的背景紙完全遮住鏡頭中的所有空間之前,一直指使古義人持續他的工作…… 朗讀了有關《被偷換的孩子》所收照片“奇怪”的批評後,真木彥又開始讀起下面的文章: 另外,更為奇怪的是,像是要使人聯想起來一般,作者此前曾數度寫到那事,甚至說到為了将該事形象化,兩人分别成了小說家和電影導演。
可細說起該事來,也隻是被那些年輕人用剛剝下來的生牛皮包裹起來這一微不足道的意外而已,因而讀者被勾起的期待便會落空,從而再度産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想法。
“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古義人第一次進行反駁,“既然在寫作中我認為隻能如此理解,雖說自己的功力不足,可是……所謂那事,就是我和吾良在修練道場所經曆的全部。
皮特不得不提供幾支盡管已經損毀的武器,還提供了一支可以使用的手槍。
此外,他該不是被已經不受大黃控制的年輕人殺害了吧?對此,我一直心存疑惑。
這就是事件的全部。
” “可古義人先生并沒有寫出足以确認夥伴們殺害皮特的段落。
你連與吾良一起直接導緻皮特死亡的告白文章都不曾寫過。
皮特用手槍威吓那些年輕人,卻沒有任何效果,反而被對手所壓倒。
這都是從吾良的電影情節中引用而來的。
這些描述确實非常暧昧。
于是,我就擡出皮特的’禦靈‘,試圖引出你的告白來。
“然而,你卻隻管胡亂奔跑起來,最終導緻骨折……就像卡通一樣誇張。
“即便如此,長期以來你一直在懷疑是否是你們倆殺害了皮特。
這就構成了你的本源性罪惡感。
而且你還在疑惑,不能确定現實中是否曾發生殺人之事。
古義人先生,這就使得你寫出的那事充滿了暧昧,而不是從事了四十年寫作的作家因功力不足而發呆犯愣。
“無論誰讀了你的小說,都會像加藤先生那樣産生懷疑:被用小牛的生牛皮包裹起來的事件果真就是那事嗎?!你不就成了老好人了嗎?! “我也曾一度認為,你之所以不願說明真相,把自殺了的吾良作為殺人的同案犯,或許是因為對千心存顧忌所緻。
“加藤先生也已經引用了,就是你寫出來的有關千所說的如下這番話語: ……我不知道,那會是一種怎樣的經曆。
自你們倆從松山失魂落魄回來的那天深夜起,我就覺得吾良好像開始發生變化。
當時究竟發生了怎樣的事情?至少你必須把自己知道的那部分寫出來,絕對不要說謊、掩飾和隐瞞。
我什麼都無法知道。
無論是我還是你,人生所餘時光已經不多了,因此不要說謊,要正直地活下去,如實地寫出這一切來……請如此結束自己的人生。
就如同阿亮在四國對祖母所說的那樣,要好好地拿出精神來死去。
為此,請拿出自己的勇氣,寫出不是謊言的真實來。
“如果千對你所說完全出于真情實意,那麼,你即便寫出’古義人和吾良這兩位少年是殺人者‘也未嘗不可。
” “可是——”古義人剛剛開口,就被真木彥加強了的語調淹沒了: “是的,當時也好,現在也罷,古義人先生并不清楚皮特是不是因為吾良和自己的過失而被殺害了。
“在調查本地傳說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件事,那就是腿腳受了重傷的美國兵骨碌碌地從森林裡翻滾而出。
當時你還是東京大學的學生,這個傳說,不正是你返鄉度暑假和寒假期間,由你本人向本地孩子們說起的嗎?!這也是長江初期作品中的一個形象嘛! “我曾在松山的靖國訴訟中幫忙,結識了一位也不知是共産主義同盟馬克思主義派還是該同盟全國委員會中堅派的原活動家。
聽說,他曾組織過廣島的原子彈爆炸受害者的第二代。
當需要籌措活動資金時,說是曾到你家拜訪過。
“就在這交往過程中,說起了内讧的話題。
他非常自信地說,你連那些沒有道理的募捐都無法拒絕,是個比較懦弱的人,倘若你果真殺了一個人,就會認為自己也必須被殺掉。
他還說,這些都存留在了他的記憶裡。
“古義人先生,在你母親去世以前,你對她一直抱有特殊感情吧?關于你對母親的感情,聽說阿紗曾對羅茲這樣說過:’哥哥也罷,母親也罷,與其說愛憎在他們的情感中輪流占據主角位置,不如說,那是一種更為複雜的、好惡相克的雙重矛盾感情。
‘ “隻要閱讀你的小說就可以知道,你明白無誤地反複強調在母親健在期間不能自殺。
即便如此,當你無論如何都想自殺的時候,作為對你母親的辯解之辭,你不是想以自己曾殺過人為理由嗎?! “你獲獎那天晚上,松山電視台播映了你母親接受電視采訪時的談話。
聽說,在夜間新聞節目裡被删掉了。
談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