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阿維利亞内達的僞作
關燈
小
中
大
有這麼一段内容:’從古義人還是孩子時起,自己就弄不明白這孩子。
如果努力的話,還是能夠取得成績的,可他似乎甯可無所謂地死去,他就是這種不管不顧的孩子…… “相反,吾良雖然自殺了,可并不是喪失生活下去的毅力的那種自殺。
關于吾良之死,你曾寫過一篇文章,我想起了你在這篇文章中引用的但丁的一段話語: 吾之靈魂為憤怒所驅,願以一死擺脫诽謗,将以非妥之自殺,明證吾身之清白。
“那麼,有關加藤先生文章的講解到此結束。
但并不是下面已經沒有重要之處了。
而是相反。
不過,你将同你母親所說的那樣,平靜而自然地氣餒,可一旦激變,就有胡亂使用暴力的傾向。
我必須保護好自己。
論文的後半部就請你自己去讀吧! “說到堂吉诃德呀,在這種情況下,塞萬提斯試圖尋找一種方法,把那部新故事的作者的謊言公之于天下,他還要告訴天下所有人,那位作者所描繪的堂吉诃德其實并不是一個瘋子。
與此相同的是,倘若繼續讀下去的話,古義人先生也将無法保持冷靜了吧。
“……那麼,我這就告退了。
不過,羅茲和織田先生的精神頭兒倒是都很足呀!” 四 我認為,從小說中這樁意外之事的描述方式可以看出,作者采用了知道内情的讀者自然明白的寫作方式,在向他們述說着什麼。
古義人将雜志湊近台燈的光亮進行閱讀,同時在想,這裡指的就是“被用生牛皮包裹起來”吧,不過,那隻是簡單的“事實”啊。
然而,被真木彥畫上旁線的批評家的斷言,卻是足以讓古義人也感到心驚膽顫的内容: 那個事實,就是強xx和告密。
也就是說,我認為,十七歲時,古義人和吾良因某種原因被卷入了大黃的暴動計劃,在脫離這個計劃的過程中,在山裡受到大黃手下那些年輕人為洩憤而以男同性戀的形式施加的強xx,使得他們的身心都“近于崩潰”。
他們随之生發了報複的念頭,作為對抗措施,向有關方面密告了大黃等人的暴動計劃。
結果,大黃的暴動計劃受到了挫折(由于這個緣故,兩人在此後的漫長歲月裡一直遭受暗算)。
作品中的經緯(=作品中的事實A)顯示從此以後,除了四月二十八日夜晚那惟一的例外,兩人在數年間一直處于絕交狀态。
我們可以想像,作品背後的原始事實(B)應是兩人因被強xx而使身體蒙穢,為了從這恥辱中恢複過來,就做出了另一個使自身蒙穢(=告密)的行為。
隻有進行這樣的解讀,才使得閱讀開始産生意義。
恰如與日本戰後的重建工作相同步似的,古義人和吾良通過弄髒自己雙手的方式,向着新的世界出發了。
正因為如此,一種可能性便從這個解讀中浮現出來,那就是:在某個時刻,兩人将考慮通過各自的作品來表現事實的真相。
古義人猛然站起身來,把雜志放在安裝在别墅深處的小型電熱式金屬闆上。
當煙霧開始升騰而起時,為了不使天花闆上的傳感器産生感應,古義人打開了排氣扇。
火焰不久便竄了上來,直至燃燒完畢之前,古義人一直站在面前。
當他把燃燒過後的灰燼放入水池并打開水龍頭時,煙氣随即在房間裡彌漫開來。
古義人嗅着這煙氣,神思黯然地開始淋浴,為了不發出濺水聲,隻打開很小的水量,流出來的涼水總也溫熱不起來。
一種可能性便從這個解讀中浮現出來。
“臭大糞!”古義人說道。
羅茲好像被淋浴的響動驚醒,她聽到了剛才這句話,正在向織田先生說着什麼。
倘若她在身旁并看見自己現在這副模樣,會說些什麼呢?古義人想像着。
①瑪爾特·羅貝爾(MartheRobert,1914-1996),法國學者——譯注。
“瑪爾特·羅貝爾①曾說過,塞萬提斯之所以草草收尾隻是因為懼怕添加在他的正集後面的那些厚顔無恥的剽竊之作。
古義人你也必須振作起來,把以《被偷換的孩子》開頭的故事寫完……” 古義人關上淋浴水龍頭,并擦拭涼下來的身體,同時在頭腦裡組織着羅茲的此類話語。
“對咱至關重要的人被搶奪走了。
”古義人第一次這樣想道。
上床以後,古義人在一片漆黑中顫抖着,這漆黑如同五十年前與吾良一起在黑暗中的佛堂後面擦洗身體時的那個夜晚一樣。
密告?在隔壁再度傳出的“哦——!哦——!”聲響的映襯下,那個單詞越發鮮活地浮現在古義人的頭腦中——叫做強xx的單詞,熾烈地燃燒起來,在頭腦中竟絲毫沒有停息下來的迹象。
盡管記憶中确實有印象,可是從事由發展的文脈直到精心盤算出的細部,卻都有一些懸而未決的情景。
在媾和條約生效那天深夜的幾個小時裡,古義人和吾良坐在收音機前,等待NHK播發的臨時新聞。
深夜過後,在察覺到不會再有什麼消息後,古義人決定拍下那張紀念照片。
以美軍基地為目标的自殺式爆炸——對方會将其視為武裝起來的恐怖分子,可能夠使用的武器隻有一支手槍,其目的則隻是希望被對方射殺——不了了之。
也就是說,包括在黑市上出售從美軍基地盜出的武器在内,甚至連警察也不曾驚動。
古義人放下心來,他那種純真的神情,大概也反映在了照片裡。
但是那天夜裡,就在古義人剛剛來到吾良家臨時借宿的佛堂之際,住持從正殿的寺廚處直接露出臉來——告知那不是遊玩夥伴的人挂來了電話——對吾良做着手勢。
吾良回來時,形狀漂亮的大額頭和眉根處堆積着憂郁的神色,腫脹起來的眉眼間浮起一片粉紅…… 吾良把大黃他們将要襲擊基地的情報密報給了美軍,可攻擊按原定計劃進行了嗎?按說,大黃應當像戰敗翌日襲擊松山市内的銀行那樣負了傷,可是——來到當地後曾收到大黃弟子的信件,把大黃稱為隻眼獨臂。
當他造訪CIE圖書室時,還記得他的一隻眼睛裡充滿血絲。
如果說是隻眼的話,那是因為更為嚴重的暴力性事故而起的吧——除了脫逃遠遁的他以外,參加襲擊的年輕人全都被消滅了吧。
有關發生在占領結束日當天的襲擊基地的事件,肯定被仍然嚴格實施的報道管制給抹殺了。
假如打來電話的人是皮特,告知的是“一切都結束了”,那麼,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橫亘在古義人頭腦中的有關殘殺美軍語言學軍官的疑惑就将煙消雲散。
吾良為什麼沒對古義人說起此事呢?然而,伴随着長期以來隐藏在體内的似曾相識感,使得橫躺在基地大門口的那些營養不良的日本青年的屍體,在古義人猛然間熱血上湧的頭腦裡接連浮現出來……在僞作者的想像裡,或許反而會有正确的東西……吾良在半個世紀前點燃的精神的憤怒火種,在愈感老境日深的這一天,被自己親手燃起——盡管是被大量白蘭地造成的酒醉所引發——熊熊烈焰,而自己則要投身于其中…… 古義人被充滿混亂的悲傷所壓倒,輾轉反側之際,卻形成當年遵從吾良指示強忍痛苦擺出的那副姿勢。
如果努力的話,還是能夠取得成績的,可他似乎甯可無所謂地死去,他就是這種不管不顧的孩子…… “相反,吾良雖然自殺了,可并不是喪失生活下去的毅力的那種自殺。
關于吾良之死,你曾寫過一篇文章,我想起了你在這篇文章中引用的但丁的一段話語: 吾之靈魂為憤怒所驅,願以一死擺脫诽謗,将以非妥之自殺,明證吾身之清白。
“那麼,有關加藤先生文章的講解到此結束。
但并不是下面已經沒有重要之處了。
而是相反。
不過,你将同你母親所說的那樣,平靜而自然地氣餒,可一旦激變,就有胡亂使用暴力的傾向。
我必須保護好自己。
論文的後半部就請你自己去讀吧! “說到堂吉诃德呀,在這種情況下,塞萬提斯試圖尋找一種方法,把那部新故事的作者的謊言公之于天下,他還要告訴天下所有人,那位作者所描繪的堂吉诃德其實并不是一個瘋子。
與此相同的是,倘若繼續讀下去的話,古義人先生也将無法保持冷靜了吧。
“……那麼,我這就告退了。
不過,羅茲和織田先生的精神頭兒倒是都很足呀!” 四 我認為,從小說中這樁意外之事的描述方式可以看出,作者采用了知道内情的讀者自然明白的寫作方式,在向他們述說着什麼。
古義人将雜志湊近台燈的光亮進行閱讀,同時在想,這裡指的就是“被用生牛皮包裹起來”吧,不過,那隻是簡單的“事實”啊。
然而,被真木彥畫上旁線的批評家的斷言,卻是足以讓古義人也感到心驚膽顫的内容: 那個事實,就是強xx和告密。
也就是說,我認為,十七歲時,古義人和吾良因某種原因被卷入了大黃的暴動計劃,在脫離這個計劃的過程中,在山裡受到大黃手下那些年輕人為洩憤而以男同性戀的形式施加的強xx,使得他們的身心都“近于崩潰”。
他們随之生發了報複的念頭,作為對抗措施,向有關方面密告了大黃等人的暴動計劃。
結果,大黃的暴動計劃受到了挫折(由于這個緣故,兩人在此後的漫長歲月裡一直遭受暗算)。
作品中的經緯(=作品中的事實A)顯示從此以後,除了四月二十八日夜晚那惟一的例外,兩人在數年間一直處于絕交狀态。
我們可以想像,作品背後的原始事實(B)應是兩人因被強xx而使身體蒙穢,為了從這恥辱中恢複過來,就做出了另一個使自身蒙穢(=告密)的行為。
隻有進行這樣的解讀,才使得閱讀開始産生意義。
恰如與日本戰後的重建工作相同步似的,古義人和吾良通過弄髒自己雙手的方式,向着新的世界出發了。
正因為如此,一種可能性便從這個解讀中浮現出來,那就是:在某個時刻,兩人将考慮通過各自的作品來表現事實的真相。
古義人猛然站起身來,把雜志放在安裝在别墅深處的小型電熱式金屬闆上。
當煙霧開始升騰而起時,為了不使天花闆上的傳感器産生感應,古義人打開了排氣扇。
火焰不久便竄了上來,直至燃燒完畢之前,古義人一直站在面前。
當他把燃燒過後的灰燼放入水池并打開水龍頭時,煙氣随即在房間裡彌漫開來。
古義人嗅着這煙氣,神思黯然地開始淋浴,為了不發出濺水聲,隻打開很小的水量,流出來的涼水總也溫熱不起來。
一種可能性便從這個解讀中浮現出來。
“臭大糞!”古義人說道。
羅茲好像被淋浴的響動驚醒,她聽到了剛才這句話,正在向織田先生說着什麼。
倘若她在身旁并看見自己現在這副模樣,會說些什麼呢?古義人想像着。
①瑪爾特·羅貝爾(MartheRobert,1914-1996),法國學者——譯注。
“瑪爾特·羅貝爾①曾說過,塞萬提斯之所以草草收尾隻是因為懼怕添加在他的正集後面的那些厚顔無恥的剽竊之作。
古義人你也必須振作起來,把以《被偷換的孩子》開頭的故事寫完……” 古義人關上淋浴水龍頭,并擦拭涼下來的身體,同時在頭腦裡組織着羅茲的此類話語。
“對咱至關重要的人被搶奪走了。
”古義人第一次這樣想道。
上床以後,古義人在一片漆黑中顫抖着,這漆黑如同五十年前與吾良一起在黑暗中的佛堂後面擦洗身體時的那個夜晚一樣。
密告?在隔壁再度傳出的“哦——!哦——!”聲響的映襯下,那個單詞越發鮮活地浮現在古義人的頭腦中——叫做強xx的單詞,熾烈地燃燒起來,在頭腦中竟絲毫沒有停息下來的迹象。
盡管記憶中确實有印象,可是從事由發展的文脈直到精心盤算出的細部,卻都有一些懸而未決的情景。
在媾和條約生效那天深夜的幾個小時裡,古義人和吾良坐在收音機前,等待NHK播發的臨時新聞。
深夜過後,在察覺到不會再有什麼消息後,古義人決定拍下那張紀念照片。
以美軍基地為目标的自殺式爆炸——對方會将其視為武裝起來的恐怖分子,可能夠使用的武器隻有一支手槍,其目的則隻是希望被對方射殺——不了了之。
也就是說,包括在黑市上出售從美軍基地盜出的武器在内,甚至連警察也不曾驚動。
古義人放下心來,他那種純真的神情,大概也反映在了照片裡。
但是那天夜裡,就在古義人剛剛來到吾良家臨時借宿的佛堂之際,住持從正殿的寺廚處直接露出臉來——告知那不是遊玩夥伴的人挂來了電話——對吾良做着手勢。
吾良回來時,形狀漂亮的大額頭和眉根處堆積着憂郁的神色,腫脹起來的眉眼間浮起一片粉紅…… 吾良把大黃他們将要襲擊基地的情報密報給了美軍,可攻擊按原定計劃進行了嗎?按說,大黃應當像戰敗翌日襲擊松山市内的銀行那樣負了傷,可是——來到當地後曾收到大黃弟子的信件,把大黃稱為隻眼獨臂。
當他造訪CIE圖書室時,還記得他的一隻眼睛裡充滿血絲。
如果說是隻眼的話,那是因為更為嚴重的暴力性事故而起的吧——除了脫逃遠遁的他以外,參加襲擊的年輕人全都被消滅了吧。
有關發生在占領結束日當天的襲擊基地的事件,肯定被仍然嚴格實施的報道管制給抹殺了。
假如打來電話的人是皮特,告知的是“一切都結束了”,那麼,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橫亘在古義人頭腦中的有關殘殺美軍語言學軍官的疑惑就将煙消雲散。
吾良為什麼沒對古義人說起此事呢?然而,伴随着長期以來隐藏在體内的似曾相識感,使得橫躺在基地大門口的那些營養不良的日本青年的屍體,在古義人猛然間熱血上湧的頭腦裡接連浮現出來……在僞作者的想像裡,或許反而會有正确的東西……吾良在半個世紀前點燃的精神的憤怒火種,在愈感老境日深的這一天,被自己親手燃起——盡管是被大量白蘭地造成的酒醉所引發——熊熊烈焰,而自己則要投身于其中…… 古義人被充滿混亂的悲傷所壓倒,輾轉反側之際,卻形成當年遵從吾良指示強忍痛苦擺出的那副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