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阿欲、阿欲、阿欲!
關燈
小
中
大
那些即便親人死去也無所謂、也快快活活的孩子要進行鞭撻,使他們痛哭流涕’之類的話來,我就站到侄兒家媳婦那邊去對抗你。
” 而且,被如此直截了當地說了一番,古義人也隻能在内心裡嘟嘟囔囔地發牢騷。
不過,下一個就要死去的親人,說來說去,該不是輪到我了吧? 一回到十鋪席宅地,阿紗就精神抖擻地剖開長槍烏賊魚腹,羅茲也被激起幹勁兒,亮出意大利風格的油炸魚和意大利海鮮面條。
大家一同享用分量充足的早中餐時,對于阿亮被吾良伯父訓練出來的那種食用意大利細面條的方法,阿紗贊不絕口。
随後,阿紗品味着咖啡,從昨天深夜庚申山的事由說開去,對羅茲叙說了動是一個具有怎樣背景的年輕人。
這話一說開來可就停不住了: ①②③均訓讀為ayo——譯注。
“這名字寫出來是動,卻要訓讀為阿欲①,是‘山寺’家族一個叫兵衛伯父的長輩,從家族古老墓地中諸多‘童子’的墓碑上挑選出的文字。
在山寺的傳說中,這個‘動童子’叫做阿欲②君,不過,卻不知道為什麼這麼稱謂。
因此,他們曾經找古義人商量過。
這也是因為戶籍管理人員勸告說,如果不知道典出何處,還不如遵循廣為通用的音讀法,念作do或是ugoku為好。
不過,古義人卻很快告訴他們,他找到了阿欲③這種訓讀法的出典。
” 于是,古義人從仍然堆放在地闆上的岩波版古典大系中,翻開《出雲風土記》中的那一頁,對羅茲進行說明: 古老的傳說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某人于此處租佃山田。
當時,忽來一個獨眼之鬼,欲吞食佃戶之小兒。
當時,小兒之父母皆隐于竹林之中,竹葉随之擺動①。
後人稱其時為動動②,故而稱之為阿欲③。
①②則疑為作者特地标識之訓讀發音ayoayo——譯注。
③均訓讀為ayo——譯注。
“有趣倒是有趣,不過,說起人們起名字的由來,這不是太可怕了嗎?如果查一下《舊約》就會發現,我們基督教徒的名字也有不少特殊的出處呢……” “‘動童子’這種‘童子’本人,就是一種有着非凡傳說的人呢……總之,被起了這個名字後,阿動自從懂事時起,同兵衛伯父和古義人的關系好像就一直沒好過呢。
非常複雜呀。
” “那位阿動上高中一年級時,古義人獲了獎。
雖說這兩件事沒有直接關聯,但為了接待前來真木町觀光的遊客,需要安排專人負責這項工作。
作為勤工儉學而接受這項工作的,正是那位阿動。
“真木町公所要求我推薦一個合适的人,我就推薦了阿動。
細說起來,當初提出建議,說是需要一個導遊人員的,其實也是我。
” 訪問真木町的那些人,把電話打到了河邊的老家裡。
由于不願侄兒一家因此而為難,阿紗便務實地進行了安排。
此外,她還制作了古義人在小說中所涉及的當地傳承故事以及曆史性事例的地圖,并大量複制了這種地圖。
阿紗對阿動兼任的工作也提出了一些建議。
具體說來,就是使得阿動不用開口介紹也無大礙——将所有地名和巨樹位置等内容,無論現實的也好虛構的也罷,全都填寫在了地圖之中。
其實,特地來到這深山裡的客人們,雖說也會有個别例外,但基本都是些通讀了古義人的小說,并對作品的具體背景持有興趣的人。
因此,他們非常清楚有關每一部小說的情況,隻要把客人領往他們想要去的地點就可以了。
從那以後,阿動便按照阿紗囑咐的方法幹起了導遊工作。
一次,他在河邊的街上遇見了阿紗,當被問起工作情況時,阿動說道: “我把客人領到其所說的地方,可對方卻發牢騷,說肯定不是這種地方。
我就告訴對方,那我就無能為力了。
我認為,小說就是小說,倒是那種以為現實存在着與小說中完全一緻的場景的人有些奇怪……不過,那又是為什麼呢?” “我也不清楚。
不過最為重要的,卻是動君你本人不要忘了向我提出的這個疑問。
假如連你也深信小說中的内容是實際存在的話,那就麻煩了。
” 羅茲認真聽講着并在筆記本上作着筆錄,這時向阿紗提出了不同的疑問: “古義人所寫的那些内容,即便在表面上與現實确實存在着不一緻的地方,但在更深的層次裡,卻與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事情相互關聯。
這次來到這裡,古義人正是要把重點放在‘童子’上面。
我想,阿紗已經準備好了對我們非常重要的、能夠提供當地情況的人了吧。
” “我之所以選擇動君,确實也包括這種考慮在内。
可是……” “古義人,你本人不也曾想像過嗎?什麼時候你要去追趕先于你出發的古義,并升騰在森林之上……你自己也要成為一個‘童子’。
你在作品中寫道,當時,你在建造于槭樹之上的小屋裡看着書,同時傾聽站立于樹下的母親講述‘童子’的故事,然後,你便固執己見地說,你本人就是一個‘童子’。
” “那時,與古義分開已有四五年了,因此,文字中還有自我解嘲的意思吧,嘲笑總是被撇在山谷裡的自我……” “祖母去世時,我看到古義人在那株槭樹下哭泣,便也想起了‘讀書小屋’的往事。
我不認為古義人對祖母說的那件事隻是個笑話。
“在那些自我解嘲的話語中,不是表現出了沒被選為‘童子’的遺恨嗎?!自己沒被選為‘童子’這件事,使得孩童時代的古義人失去了自信。
盡管如此,還必須生活
” 而且,被如此直截了當地說了一番,古義人也隻能在内心裡嘟嘟囔囔地發牢騷。
不過,下一個就要死去的親人,說來說去,該不是輪到我了吧? 一回到十鋪席宅地,阿紗就精神抖擻地剖開長槍烏賊魚腹,羅茲也被激起幹勁兒,亮出意大利風格的油炸魚和意大利海鮮面條。
大家一同享用分量充足的早中餐時,對于阿亮被吾良伯父訓練出來的那種食用意大利細面條的方法,阿紗贊不絕口。
随後,阿紗品味着咖啡,從昨天深夜庚申山的事由說開去,對羅茲叙說了動是一個具有怎樣背景的年輕人。
這話一說開來可就停不住了: ①②③均訓讀為ayo——譯注。
“這名字寫出來是動,卻要訓讀為阿欲①,是‘山寺’家族一個叫兵衛伯父的長輩,從家族古老墓地中諸多‘童子’的墓碑上挑選出的文字。
在山寺的傳說中,這個‘動童子’叫做阿欲②君,不過,卻不知道為什麼這麼稱謂。
因此,他們曾經找古義人商量過。
這也是因為戶籍管理人員勸告說,如果不知道典出何處,還不如遵循廣為通用的音讀法,念作do或是ugoku為好。
不過,古義人卻很快告訴他們,他找到了阿欲③這種訓讀法的出典。
” 于是,古義人從仍然堆放在地闆上的岩波版古典大系中,翻開《出雲風土記》中的那一頁,對羅茲進行說明: 古老的傳說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某人于此處租佃山田。
當時,忽來一個獨眼之鬼,欲吞食佃戶之小兒。
當時,小兒之父母皆隐于竹林之中,竹葉随之擺動①。
後人稱其時為動動②,故而稱之為阿欲③。
①②則疑為作者特地标識之訓讀發音ayoayo——譯注。
③均訓讀為ayo——譯注。
“有趣倒是有趣,不過,說起人們起名字的由來,這不是太可怕了嗎?如果查一下《舊約》就會發現,我們基督教徒的名字也有不少特殊的出處呢……” “‘動童子’這種‘童子’本人,就是一種有着非凡傳說的人呢……總之,被起了這個名字後,阿動自從懂事時起,同兵衛伯父和古義人的關系好像就一直沒好過呢。
非常複雜呀。
” “那位阿動上高中一年級時,古義人獲了獎。
雖說這兩件事沒有直接關聯,但為了接待前來真木町觀光的遊客,需要安排專人負責這項工作。
作為勤工儉學而接受這項工作的,正是那位阿動。
“真木町公所要求我推薦一個合适的人,我就推薦了阿動。
細說起來,當初提出建議,說是需要一個導遊人員的,其實也是我。
” 訪問真木町的那些人,把電話打到了河邊的老家裡。
由于不願侄兒一家因此而為難,阿紗便務實地進行了安排。
此外,她還制作了古義人在小說中所涉及的當地傳承故事以及曆史性事例的地圖,并大量複制了這種地圖。
阿紗對阿動兼任的工作也提出了一些建議。
具體說來,就是使得阿動不用開口介紹也無大礙——将所有地名和巨樹位置等内容,無論現實的也好虛構的也罷,全都填寫在了地圖之中。
其實,特地來到這深山裡的客人們,雖說也會有個别例外,但基本都是些通讀了古義人的小說,并對作品的具體背景持有興趣的人。
因此,他們非常清楚有關每一部小說的情況,隻要把客人領往他們想要去的地點就可以了。
從那以後,阿動便按照阿紗囑咐的方法幹起了導遊工作。
一次,他在河邊的街上遇見了阿紗,當被問起工作情況時,阿動說道: “我把客人領到其所說的地方,可對方卻發牢騷,說肯定不是這種地方。
我就告訴對方,那我就無能為力了。
我認為,小說就是小說,倒是那種以為現實存在着與小說中完全一緻的場景的人有些奇怪……不過,那又是為什麼呢?” “我也不清楚。
不過最為重要的,卻是動君你本人不要忘了向我提出的這個疑問。
假如連你也深信小說中的内容是實際存在的話,那就麻煩了。
” 羅茲認真聽講着并在筆記本上作着筆錄,這時向阿紗提出了不同的疑問: “古義人所寫的那些内容,即便在表面上與現實确實存在着不一緻的地方,但在更深的層次裡,卻與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事情相互關聯。
這次來到這裡,古義人正是要把重點放在‘童子’上面。
我想,阿紗已經準備好了對我們非常重要的、能夠提供當地情況的人了吧。
” “我之所以選擇動君,确實也包括這種考慮在内。
可是……” “古義人,你本人不也曾想像過嗎?什麼時候你要去追趕先于你出發的古義,并升騰在森林之上……你自己也要成為一個‘童子’。
你在作品中寫道,當時,你在建造于槭樹之上的小屋裡看着書,同時傾聽站立于樹下的母親講述‘童子’的故事,然後,你便固執己見地說,你本人就是一個‘童子’。
” “那時,與古義分開已有四五年了,因此,文字中還有自我解嘲的意思吧,嘲笑總是被撇在山谷裡的自我……” “祖母去世時,我看到古義人在那株槭樹下哭泣,便也想起了‘讀書小屋’的往事。
我不認為古義人對祖母說的那件事隻是個笑話。
“在那些自我解嘲的話語中,不是表現出了沒被選為‘童子’的遺恨嗎?!自己沒被選為‘童子’這件事,使得孩童時代的古義人失去了自信。
盡管如此,還必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