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阿欲、阿欲、阿欲!

關燈
存的還算堅固的石階。

    從門洞延伸開去的鋪石路環繞着主建築,連接着停車處那一段路上拉着的禁止通行的粗繩。

     阿紗打開另一棟屋子正門上的小門門鎖,用原任中學校長昨夜為各種目的而使用的手電筒照亮了空曠的空間。

    通往帶有倉房的主建築的通道上滿是蟑螂屎、蜘蛛網和塵土,肮髒得無法脫下鞋子行走。

    雖然感到一種被責怪的感覺,古義人還是穿着鞋便往義兄的書庫走去。

     剛一邁進書庫,古義人便積極行動起來,将面向院子的窗子撬開四分之一,設法使外面的光線照射到書架上來。

    室内并不像當初擔心的那樣潮濕,毋甯說,行走間更要注意不要揚起略顯黑色的浮塵。

     “如此看來,義兄的藏書比我少年時代認定的數量要少。

    ”大緻看完書架後,古義人說道,“還有其他藏書嗎?” “全都在這裡了。

    曾經請主管真木高中圖書館的老師來過,看看是否有圖書館可以利用的圖書。

    但是,說是這都是些過于特殊的圖書,而且大部分都是外國書籍,因而給拒絕了。

    ” “所謂特殊,是說這些圖書都經過精選。

    同但丁有關的圖書自不必說,其他圖書也被義兄依據他的标準進行了處理,也就是把那些不會再度閱讀的圖書全都扔掉。

    即便現在隻是草草一看,也有相當的數量呢。

    ” “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不能與那些和你有交情的舊書店商量商量,介紹一下藏書的大緻内容,請他們收下這些圖書?如果他們有這個意向,我可以承擔郵寄費用,把圖書送到他們店裡去。

    你送書來的那些紙箱足夠了吧?……我呀,隻是希望長年照看的這些圖書或多或少能夠被人們再度使用。

    ” 關上面向院子的窗戶後,古義人再次讓阿紗用手電筒向書架上照去,取出一本從希臘原典中譯出的作品集。

    古義人在車子裡一頁頁地翻閱,終于發現了自己想要找的那部分,興奮地這樣說道: ①西塞羅(MarcusTulliusCicero,前106-前43),古羅馬政治家、演說家和哲學家——譯注。

     ②斯多葛學派,公元前4世紀創立于雅典的哲學流派,提倡禁欲主義——譯注。

    “關于悲痛啊,西塞羅①認為,雖說這隻不過是人們的主觀印象(對于斯多葛學派②來說尤其如此),但是人們,特别是女人們,會用各種理應忌諱的方法來表現這種悲痛。

    或用灰土抹在臉上,或抓撓自己的面頰……當家人死去,親人們陷于悲痛之中時,孩子們還興高采烈地或四處活動或喋喋不休,即便過分,也要用鞭撻使他們痛哭流涕。

    不過,我向義兄借來這本書閱讀時,關于悲痛這個詞彙,确實覺得受到了教益。

    看這裡,還有我當年劃下的紅線呢。

    ” “對那些即便親人死去也無所謂、也快快活活的孩子要進行鞭撻嗎……是由父親抽打,還是母親?” “書上寫的是‘特别是女人們’,所以……” 阿紗陷入沉思之中,神态裡有一種特别的東西。

    古義人擺好架勢,準備迎接妹妹就要向自己說出的、此刻正在心裡醞釀着的問題。

    實際上,阿紗這時已經開始說了起來: “古義人,你要在這山谷裡生活一段時間,所以,我在想,請你向侄兒夫婦表示一下禮節,他們一直為我們守護着河邊的屋子。

    但也不能因此而過于物質性。

    去了城裡的那些人呀,有時不考慮具體情況,隻會用鈔票來處理問題,所以請你注意這一點。

    這種現象比古義人自己感覺到的要嚴重得多。

     “因此,我要借着西塞羅這個話題說下去。

    古義人說了有關那些對親人去世也無動于衷的孩子,隻要你略微提及侄兒家那件事,而且,在今後的交往之中,無論語言也好,态度也罷,隻要你表露出這種看法,我就站到他們那一邊去。

    祖母去世時,看到你在槭樹下孩子氣地哭泣,我感到一陣厭惡。

    侄兒家的媳婦似乎因此而感到不安,說是要把古義人請回裡間來,便随後追了出去。

    ” 事情發生時,葬禮的準備工作已經告一段落,親戚們沉默寡言地坐在安置于裡間的遺體前。

    如同被熨平了一般的單薄遺體躺在薄薄的褥子上,侄兒家的幼女走到遺體的枕邊,用自己的小手不停轉動依然裹着頭巾的腦袋。

     明明應該是肅穆的氛圍,卻發出了笑聲。

    在這笑聲中,古義人猛然站起身來,穿過裡間旁的母親寝室,又跑向現今已被堤壩的混凝土壩牆擋住、曾是母親早年間開墾出來的旱田,在那裡的槭樹下流淌淚水。

     “我覺得,當時肯定有人會這麼想:僅僅因為小小的孩子粗魯地摸了一下祖母,古義人就變了臉色起身離去,但是……如果你真的那麼珍惜母親的話,為什麼沒把她接到東京去?!那麼一來,不是可以少給那些忙亂的年輕人添加麻煩嗎?!” 古義人不想進行任何反駁。

    其實,關于他本人一直挂念着的這件事,他有時甚至假托《堂吉诃德》而辯解似的與羅茲進行争論…… 他說,在桑丘·潘沙就要前往海島就任總督之際,堂吉诃德對他懇切地忠告過後,作品中還有這樣一段描述:‘當你步入平和而練達的老境,迎接死亡來臨之時,你的曾孫們可愛而柔和的小手會閉合上你的眼睛。

    ’母親去世時侄兒家小女孩的行為使我想起了這一段描述…… 當然,以阿紗的性格而言,無論古義人如何無精打采,她一旦開始述說,不把該說的話全部說完是不會罷休的。

     “你呀,假如說出‘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