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拉法葉特得勢的一年
關燈
小
中
大
将使窮人失去勞動和施舍。
反革命的&ldquo和平之友&rdquo俱樂部在各地紛紛建立。
在那些因對革命不滿而流亡國外的人中間,一些人是為了求得安靜;另外一些人則是為了組織武裝,等待外國幹涉,例如在都靈定居的亞多瓦伯爵正向各方聯絡;還有些人同亞多瓦伯爵相配合,準備在法國南部挑起内戰。
最早的一次陰謀是&ldquo朗格多克計劃&rdquo,其依靠對象有原裡昂市長安貝爾&ndash科洛美、孔塔地區的莫尼埃·德·拉卡累、艾克斯的帕斯卡裡、馬賽國民衛隊司令裡厄都,以及打算在尼姆煽動天主教工人反對基督教廠主的佛羅孟。
這次陰謀造成了5月10日在蒙托邦和6月13日在尼姆的流血沖突。
接着又有&ldquo裡昂計劃&rdquo。
7月25日,裡昂發生了一起因拒付入市稅而引起的騷動,國防大臣拉都爾·杜班派遣一名心腹軍官和可靠的軍隊前往彈壓。
布西伯爵和奧利埃兄弟分别在博若萊和熱伏唐活動。
馬爾博斯于8月把維瓦雷的天主教徒召到雅勒斯集會。
普瓦圖和奧弗涅地區的貴族組織了許多活動小組,準備聯合向裡昂進軍,亞多瓦伯爵打算率領撒丁部隊同他們在那裡會師。
他們還希望國王也來到裡昂。
在十月事件後,奧日爾和馬依·德·法夫拉斯曾先後企圖使國王逃出巴黎。
1790年初夏,革命黨允許國王一家住在聖克羅宮;外逃似乎并不困難,&ldquo黑黨&rdquo的俱樂部&ldquo法蘭西沙龍&rdquo早就提出過這個建議:裡昂暴動的日期定在12月10日。
但是,路易十六拒絕了這項建議和米拉波的勸告。
他在10月另行準備外逃計劃。
愛國黨非常警惕。
人們不斷揭露國王可能出走。
法夫拉斯已被判處絞刑,許多陰謀分子陸續遭到逮捕,其中博恩·德·薩瓦丹在4月,特羅阿·德·裡渥爾在7月,布西在9月先後被逮捕;最後,裡昂的陰謀分子在12月被一網打盡。
奧弗涅地區的貴族在前往裡昂的途中轉道流亡國外。
亞多瓦伯爵離開都靈,于1791年5月在曼圖亞求見利奧波德二世,随後便前往科布倫茨。
平民的擔憂造成新的恐慌浪潮。
1790年7月和8月,在蒂埃拉什、香槟、洛林等地區,特别在瓦倫附近,謠傳派往攻打比利時人的奧地利軍隊将入侵法國。
群衆仍準備采取自衛行動;馬拉在7月号召群衆先發制人。
總之,懲罰行動時有發生,例如帕斯卡裡在艾克斯被殺。
四、軍隊的解體 拉法葉特的幻想不幸落空了,沖突蔓延到了軍隊。
一些貴族堅持效忠革命;但大多數軍官從一開始就對革命持保留态度,随着制憲議會的改革觸犯了他們的利益,更赤裸裸地采取敵對立場。
他們的士兵也分裂成兩個陣營:一些軍人蔑視國民衛隊,說他們是&ldquo不堪一擊的藍軍&rdquo(2),另一些軍人則經常光顧俱樂部,轉而反對他們的長官。
軍港士兵和彈藥庫工人中也出現了不穩定現象。
愛國黨對貴族軍官很不放心,越來越多的貴族軍官流亡國外。
愛國黨或者攻擊貴族軍官,或者與犯上作亂的士兵相聯合。
但是,面對虎視眈眈的歐洲,制憲議會不敢貿然接受羅伯斯庇爾關于清洗貴族軍官的要求。
制憲議會不把從窮人中招募的士兵放在眼裡。
杜布瓦&ndash克朗賽建議采用義務兵役制,以便把國王的軍隊改造成為國民的軍隊,這個建議也未被制憲議會采納,因為議會知道,法國人對舊制度下的民兵十分敵視。
議會認為,隻要采取增加薪饷和改革行政和紀律,就足以解決問題。
兵變在軍港和駐軍中時有發生。
作為職業軍人,拉法葉特在紀律問題上一點也不含糊。
1790年8月,他決定采取斷然措施。
當時,南錫駐軍發生暴動,拉法葉特便支持其表兄布葉侯爵進行武力鎮壓,處決了幾名鬧事士兵,又把夏托維厄的四十一名瑞士雇傭兵遣送苦役場。
制憲議會最初曾同意這個行動,但拉法葉特的名聲從此受到了損害。
愛國黨在事後立即提出抗議,制憲議會的多數議員也開始感到懷疑,因為他們聽說,布葉在南錫把所有擁護革命的人統統打成嫌疑犯。
10月,默努男爵對全體大臣提出彈劾;議會最後宣布,除蒙穆蘭一人外,全體大臣已不受國民的信任。
舊的大臣們辭職了,新上任的大臣仍不受歡迎。
就在那時,《教士法》導緻了教會的分裂,路易十六向外國求助:大革命正走向一個新的高潮。
&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 (1)指1789年制憲議會中比保王黨更右的議員,他們創設反革命的俱樂部,參與策劃1790年末的裡昂暴動,失敗後大批亡命國外。
&mdash&mdash譯者 (2)國民衛隊穿藍色制服,又名藍軍,舊式正規軍穿白色制服,又名白軍。
&mdash&mdash譯者
反革命的&ldquo和平之友&rdquo俱樂部在各地紛紛建立。
在那些因對革命不滿而流亡國外的人中間,一些人是為了求得安靜;另外一些人則是為了組織武裝,等待外國幹涉,例如在都靈定居的亞多瓦伯爵正向各方聯絡;還有些人同亞多瓦伯爵相配合,準備在法國南部挑起内戰。
最早的一次陰謀是&ldquo朗格多克計劃&rdquo,其依靠對象有原裡昂市長安貝爾&ndash科洛美、孔塔地區的莫尼埃·德·拉卡累、艾克斯的帕斯卡裡、馬賽國民衛隊司令裡厄都,以及打算在尼姆煽動天主教工人反對基督教廠主的佛羅孟。
這次陰謀造成了5月10日在蒙托邦和6月13日在尼姆的流血沖突。
接着又有&ldquo裡昂計劃&rdquo。
7月25日,裡昂發生了一起因拒付入市稅而引起的騷動,國防大臣拉都爾·杜班派遣一名心腹軍官和可靠的軍隊前往彈壓。
布西伯爵和奧利埃兄弟分别在博若萊和熱伏唐活動。
馬爾博斯于8月把維瓦雷的天主教徒召到雅勒斯集會。
普瓦圖和奧弗涅地區的貴族組織了許多活動小組,準備聯合向裡昂進軍,亞多瓦伯爵打算率領撒丁部隊同他們在那裡會師。
他們還希望國王也來到裡昂。
在十月事件後,奧日爾和馬依·德·法夫拉斯曾先後企圖使國王逃出巴黎。
1790年初夏,革命黨允許國王一家住在聖克羅宮;外逃似乎并不困難,&ldquo黑黨&rdquo的俱樂部&ldquo法蘭西沙龍&rdquo早就提出過這個建議:裡昂暴動的日期定在12月10日。
但是,路易十六拒絕了這項建議和米拉波的勸告。
他在10月另行準備外逃計劃。
愛國黨非常警惕。
人們不斷揭露國王可能出走。
法夫拉斯已被判處絞刑,許多陰謀分子陸續遭到逮捕,其中博恩·德·薩瓦丹在4月,特羅阿·德·裡渥爾在7月,布西在9月先後被逮捕;最後,裡昂的陰謀分子在12月被一網打盡。
奧弗涅地區的貴族在前往裡昂的途中轉道流亡國外。
亞多瓦伯爵離開都靈,于1791年5月在曼圖亞求見利奧波德二世,随後便前往科布倫茨。
平民的擔憂造成新的恐慌浪潮。
1790年7月和8月,在蒂埃拉什、香槟、洛林等地區,特别在瓦倫附近,謠傳派往攻打比利時人的奧地利軍隊将入侵法國。
群衆仍準備采取自衛行動;馬拉在7月号召群衆先發制人。
總之,懲罰行動時有發生,例如帕斯卡裡在艾克斯被殺。
四、軍隊的解體 拉法葉特的幻想不幸落空了,沖突蔓延到了軍隊。
一些貴族堅持效忠革命;但大多數軍官從一開始就對革命持保留态度,随着制憲議會的改革觸犯了他們的利益,更赤裸裸地采取敵對立場。
他們的士兵也分裂成兩個陣營:一些軍人蔑視國民衛隊,說他們是&ldquo不堪一擊的藍軍&rdquo(2),另一些軍人則經常光顧俱樂部,轉而反對他們的長官。
軍港士兵和彈藥庫工人中也出現了不穩定現象。
愛國黨對貴族軍官很不放心,越來越多的貴族軍官流亡國外。
愛國黨或者攻擊貴族軍官,或者與犯上作亂的士兵相聯合。
但是,面對虎視眈眈的歐洲,制憲議會不敢貿然接受羅伯斯庇爾關于清洗貴族軍官的要求。
制憲議會不把從窮人中招募的士兵放在眼裡。
杜布瓦&ndash克朗賽建議采用義務兵役制,以便把國王的軍隊改造成為國民的軍隊,這個建議也未被制憲議會采納,因為議會知道,法國人對舊制度下的民兵十分敵視。
議會認為,隻要采取增加薪饷和改革行政和紀律,就足以解決問題。
兵變在軍港和駐軍中時有發生。
作為職業軍人,拉法葉特在紀律問題上一點也不含糊。
1790年8月,他決定采取斷然措施。
當時,南錫駐軍發生暴動,拉法葉特便支持其表兄布葉侯爵進行武力鎮壓,處決了幾名鬧事士兵,又把夏托維厄的四十一名瑞士雇傭兵遣送苦役場。
制憲議會最初曾同意這個行動,但拉法葉特的名聲從此受到了損害。
愛國黨在事後立即提出抗議,制憲議會的多數議員也開始感到懷疑,因為他們聽說,布葉在南錫把所有擁護革命的人統統打成嫌疑犯。
10月,默努男爵對全體大臣提出彈劾;議會最後宣布,除蒙穆蘭一人外,全體大臣已不受國民的信任。
舊的大臣們辭職了,新上任的大臣仍不受歡迎。
就在那時,《教士法》導緻了教會的分裂,路易十六向外國求助:大革命正走向一個新的高潮。
&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mdash (1)指1789年制憲議會中比保王黨更右的議員,他們創設反革命的俱樂部,參與策劃1790年末的裡昂暴動,失敗後大批亡命國外。
&mdash&mdash譯者 (2)國民衛隊穿藍色制服,又名藍軍,舊式正規軍穿白色制服,又名白軍。
&mdash&mdash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