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資産階級的革命
關燈
小
中
大
有些平民,首先是法律界人士,為了同大臣作對而同情貴族的反叛;不打算乘機漁利的許多其他平民,例如羅蘭夫婦,則采取中立的立場。
直到1788年夏,仍沒有任何迹象表明,資産階級将會介入沖突。
但是,三級會議即将召開的消息震動了資産階級,因為國王将允許他們維護自身的利益。
最初,他們同貴族達成協議的可能并未排除。
在多菲内省,貴族在按人投票和稅務平等的問題上向第三等級作了讓步,這個榜樣激起了資産階級的熱情。
在高等法院9月23日的決定公布後,整個事态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法官們一夜間民心盡失,不滿之聲響徹全國。
馬萊、杜潘于1789年1月承認:&ldquo公衆改變了議論的主題。
從此,國王、專制和立憲已降到次等地位,第三等級同其他兩個等級之間的一場較量已經成為議論的中心。
&rdquo 一、愛國黨的形成 至此,關系還沒有完全破裂。
一些自由派大貴族仍與大資産階級聯合組成了&ldquo國民&rdquo黨或&ldquo愛國&rdquo黨。
在對愛國黨具有重大影響的&ldquo三十人委員會&rdquo中,拉羅施夫柯&ndash良庫爾公爵、拉法葉特侯爵和孔多塞侯爵與塔列蘭主教和西哀士教士平起平坐,米拉波也是成員之一。
後兩人同擁有廣闊領地、大量錢财和巨大勢力的奧爾良公爵保持經常的聯系。
在巴黎和外省,不但私人間的交往,而且團體同仁間的聯系&mdash&mdash在十八世紀,學士院、農學會、慈善團體、讀書會、共濟會等團體日益增多&mdash&mdash全都被利用了起來。
共濟會法國分會會長奧爾良公爵被認為起着主導作用,盡管該會的總幹事盧森堡公爵對貴族的事業仍忠心耿耿。
貴族在共濟會中人數衆多,共濟會竟站在第三等級一邊,這的确令人難以置信;但事實表明,共濟會沒有因内部沖突而發生分裂。
愛國黨的宣傳曾遭到反對派的駁斥,但政府方面沒有給宣傳設置任何障礙。
既然國王邀請其臣民就三級會議發表見解,愛國黨便大批出版小冊子,自由地申述他們的願望。
這些宣傳巧妙而又審慎,他們援引省議會和多菲内省三級會議的先例,僅僅要求讓第三等級的代表名額等于教士和貴族的總數。
他們号召各地向政府請願,各市鎮當局于是也自覺或不自覺地擔負起這方面的責任。
實際上,愛國黨寄希望于奈克爾。
二、奈克爾和代表名額加倍 為了應付最緊迫的需要,财政大臣一方面要求貼現金庫同意捐助,另方面讓金融家向國家提供貸款和包收稅款。
這隻是為了争取時間,他打算等三級會議召開以後,再廢除稅務特權。
假如貴族在三級會議上占了上風,政府将會受貴族的擺布。
因此,奈克爾有點偏向第三等級,但也不完全站在他們一邊。
隻要他同意把第三等級代表的人數增加一倍,又把按人投票局限于财政問題,他就能把各方調解妥帖:稅務平等将得到通過,三個等級在體制改革問題上的沖突将由國王作出裁決。
在體制問題上,奈克爾私下的盤算是毫不含糊的。
他贊賞英國的君主立憲,在他看來,一方面設立貴族院,另方面讓所有人不分出身均能擔任公職,這就既能使貴族放心,又能使資産階級滿意。
他不想吐露以上的想法。
作為一個因投機而發迹的外國人和新教徒,他曆來受到貴族、宮廷和國王的猜忌。
他的許多同事,尤其是新任掌玺大臣巴朗坦,處處刁難他。
為了首先保住權力,他在行動上不得不小心謹慎。
如同卡龍一樣,他希望能說服缙紳們同意把第三等級的代表人數增加一倍,于是他在1788年11月6日再次召開了缙紳會議。
會議使他大失所望。
親王們于12月12日交給路易十六一份奏折。
這份意圖清楚和語調誇張的奏折可被認為是貴族的宣言:&ldquo國家處境危急&hellip&hellip政府的方針正醞釀着一場革命&hellip&hellip所有權不久将受到攻擊,财富不均也将成為改革的目标&hellip&hellip難道陛下決心犧牲和羞辱您的忠勇可敬的貴族嗎?第三等級應該停止攻擊其他兩個等級的權利&hellip&hellip第三等級應該僅僅要求減輕它可能負擔過重的稅收。
在這些條件下,其他兩個等級可以承認第三等級是他們親愛的公民,并以寬大為懷的态度,放棄自己以金錢利益為目标的特權,同意一律平等地承受公共負擔。
&rdquo 奈克爾在一些大臣的支持下,對這份奏折不予理睬;他取得了勝利,這也許因為布裡盎的下台使王後十分不滿,而貴族的反叛又使國王悶悶不樂。
12月27日的大臣會議接受了關于把第三等級的代表人數增加一倍的議案。
有人曾責備路易十六沒有把投票方式同時加以解決。
從法律上看,這項指責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奈克爾在其報告中已經提到,根據規定
直到1788年夏,仍沒有任何迹象表明,資産階級将會介入沖突。
但是,三級會議即将召開的消息震動了資産階級,因為國王将允許他們維護自身的利益。
最初,他們同貴族達成協議的可能并未排除。
在多菲内省,貴族在按人投票和稅務平等的問題上向第三等級作了讓步,這個榜樣激起了資産階級的熱情。
在高等法院9月23日的決定公布後,整個事态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法官們一夜間民心盡失,不滿之聲響徹全國。
馬萊、杜潘于1789年1月承認:&ldquo公衆改變了議論的主題。
從此,國王、專制和立憲已降到次等地位,第三等級同其他兩個等級之間的一場較量已經成為議論的中心。
&rdquo 一、愛國黨的形成 至此,關系還沒有完全破裂。
一些自由派大貴族仍與大資産階級聯合組成了&ldquo國民&rdquo黨或&ldquo愛國&rdquo黨。
在對愛國黨具有重大影響的&ldquo三十人委員會&rdquo中,拉羅施夫柯&ndash良庫爾公爵、拉法葉特侯爵和孔多塞侯爵與塔列蘭主教和西哀士教士平起平坐,米拉波也是成員之一。
後兩人同擁有廣闊領地、大量錢财和巨大勢力的奧爾良公爵保持經常的聯系。
在巴黎和外省,不但私人間的交往,而且團體同仁間的聯系&mdash&mdash在十八世紀,學士院、農學會、慈善團體、讀書會、共濟會等團體日益增多&mdash&mdash全都被利用了起來。
共濟會法國分會會長奧爾良公爵被認為起着主導作用,盡管該會的總幹事盧森堡公爵對貴族的事業仍忠心耿耿。
貴族在共濟會中人數衆多,共濟會竟站在第三等級一邊,這的确令人難以置信;但事實表明,共濟會沒有因内部沖突而發生分裂。
愛國黨的宣傳曾遭到反對派的駁斥,但政府方面沒有給宣傳設置任何障礙。
既然國王邀請其臣民就三級會議發表見解,愛國黨便大批出版小冊子,自由地申述他們的願望。
這些宣傳巧妙而又審慎,他們援引省議會和多菲内省三級會議的先例,僅僅要求讓第三等級的代表名額等于教士和貴族的總數。
他們号召各地向政府請願,各市鎮當局于是也自覺或不自覺地擔負起這方面的責任。
實際上,愛國黨寄希望于奈克爾。
二、奈克爾和代表名額加倍 為了應付最緊迫的需要,财政大臣一方面要求貼現金庫同意捐助,另方面讓金融家向國家提供貸款和包收稅款。
這隻是為了争取時間,他打算等三級會議召開以後,再廢除稅務特權。
假如貴族在三級會議上占了上風,政府将會受貴族的擺布。
因此,奈克爾有點偏向第三等級,但也不完全站在他們一邊。
隻要他同意把第三等級代表的人數增加一倍,又把按人投票局限于财政問題,他就能把各方調解妥帖:稅務平等将得到通過,三個等級在體制改革問題上的沖突将由國王作出裁決。
在體制問題上,奈克爾私下的盤算是毫不含糊的。
他贊賞英國的君主立憲,在他看來,一方面設立貴族院,另方面讓所有人不分出身均能擔任公職,這就既能使貴族放心,又能使資産階級滿意。
他不想吐露以上的想法。
作為一個因投機而發迹的外國人和新教徒,他曆來受到貴族、宮廷和國王的猜忌。
他的許多同事,尤其是新任掌玺大臣巴朗坦,處處刁難他。
為了首先保住權力,他在行動上不得不小心謹慎。
如同卡龍一樣,他希望能說服缙紳們同意把第三等級的代表人數增加一倍,于是他在1788年11月6日再次召開了缙紳會議。
會議使他大失所望。
親王們于12月12日交給路易十六一份奏折。
這份意圖清楚和語調誇張的奏折可被認為是貴族的宣言:&ldquo國家處境危急&hellip&hellip政府的方針正醞釀着一場革命&hellip&hellip所有權不久将受到攻擊,财富不均也将成為改革的目标&hellip&hellip難道陛下決心犧牲和羞辱您的忠勇可敬的貴族嗎?第三等級應該停止攻擊其他兩個等級的權利&hellip&hellip第三等級應該僅僅要求減輕它可能負擔過重的稅收。
在這些條件下,其他兩個等級可以承認第三等級是他們親愛的公民,并以寬大為懷的态度,放棄自己以金錢利益為目标的特權,同意一律平等地承受公共負擔。
&rdquo 奈克爾在一些大臣的支持下,對這份奏折不予理睬;他取得了勝利,這也許因為布裡盎的下台使王後十分不滿,而貴族的反叛又使國王悶悶不樂。
12月27日的大臣會議接受了關于把第三等級的代表人數增加一倍的議案。
有人曾責備路易十六沒有把投票方式同時加以解決。
從法律上看,這項指責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奈克爾在其報告中已經提到,根據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