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貴族的革命(1787—1788)
關燈
小
中
大
。
卡龍的迂回策略遭到了失敗,布裡盎隻得正面同高等法院進行交涉。
巴黎高等法院痛快地接受了關于糧食貿易自由、改勞役為納稅和設立省議會等法案,但增加印花稅一案卻被駁了回去。
至于土地附加稅,高等法院明确答複需交三級會議讨論。
8月6日,禦前會議強行通過增稅法案,高等法院宣布禦前會議無效,接着又傳訊卡龍,後者被迫逃往英國。
同月14日,高等法院法官被放逐至特魯瓦。
各國王室紛紛支持高等法院,布裡盎不久即行退讓。
9月19日,高等法院接受了這一讓步,重新複職視事。
布裡盎被迫再次要求借債。
他仍遇到了原來的困難:必須征得高等法院的同意。
一些法官在接受談判後,斷然提出了先決條件,要求政府同意召開三級會議。
布裡盎答應,如能在五年内借債一億二千萬,則三級會議将于1792年召開。
但是,他對能否取得會議多數還沒有把握,于是就迫不及待地讓國王在11月8日禦前會議上頒發谕旨,而這次禦前會議的召開又沒有遵守傳統的慣例。
奧爾良公爵提出了抗議,谕旨被高等法院宣布無效。
路易十六以放逐奧爾良公爵和高等法院的二名參議作為報複。
高等法院出面為他們進行辯護,譴責國王濫用&ldquo密劄&rdquo捕人,要求保障臣民的人身自由。
1788年5月3日,為預防發生政變,高等法院發表了法蘭西王國根本法宣言,主要内容如下:國王的王位世襲罔替,加稅需經三級會議通過,臣民不得任意逮捕和監禁,法官終身任職,各省習俗和特權不容侵犯。
人們看到,政府已決心重演摩普的故伎。
5月5日,軍隊包圍了高等法院,直到國王下令逮捕的兩名參議被交出為止。
路易十六決定由王族和廷臣組成的&ldquo全權法院&rdquo接受掌玺大臣拉摩仰起草的六份谕旨。
與此同時,他還決定:改革司法組織,削弱高等法院的權力,但不取消買官制度;廢除處決罪犯前的酷刑(審判時的酷刑在1780年業已取消);原告可不接受領主的司法調解,直接要求王家法庭受理案件。
這最後一項決定是對貴族的一個新的打擊。
這一次,貴族的反抗比以往更加廣泛和更加強烈。
各省高等法院和低級法院紛紛提出抗議。
教士會議已被不久前頒布的關于給新教徒以公民地位的谕旨所激怒,更大肆批評改革措施,并決定減少給國王的贈與。
巴黎和外省爆發了多次騷動。
6月7日,格勒諾布爾發生了&ldquo抛瓦事件&rdquo。
與此同時,于1787年末開始成立的省議會絲毫滿足不了輿論的要求,許多外省要求恢複擁有決定稅收權的省三級會議。
多菲内省的貴族同資産階級一起于1788年7月21日在維齊爾鄉墅自行召集了三級會議。
布裡盎再次被迫作出讓步。
國庫已空,國王隻得減少恩賞;年金被停止發放;透支金庫的紙币實行強制流通。
由于财政拮據,路易十六聽任普魯士入侵荷蘭,支持同法國斷絕聯盟關系而改同英國結盟的陸海軍統領鎮壓資産階級。
布裡盎再一次屈膝投降:三級會議将在1789年5月1日召開。
布裡盎于1788年8月24日退職,國王召請奈克爾繼任。
奈克爾上台後,首先将拉摩仰免職并恢複高等法院。
9月20日,高等法院馬上作出決定,三級會議将如同1614年那樣由三個等級組成,每個等級占有名額相等的代表,分别讨論議案,并對其他等級擁有否決權。
因此,貴族和教士将主宰三級會議,這是貴族的勝利。
在同國王的鬥争中,特權階級團結一緻地展開宣傳和組織抵抗,這在布列塔尼特别突出;他們威脅或拉攏各省的巡按使和軍事首領,有時甚至挑動他們的佃戶和仆役鬧事。
這一切為今後的革命行動提供了先例。
高等法院尤其具有榜樣的作用,法官的策略同第三等級随後在三級會議上采取的策略如出一轍。
他們竟敢對大臣提出彈劾,卡龍因此而成為第一名流亡者。
卡龍的迂回策略遭到了失敗,布裡盎隻得正面同高等法院進行交涉。
巴黎高等法院痛快地接受了關于糧食貿易自由、改勞役為納稅和設立省議會等法案,但增加印花稅一案卻被駁了回去。
至于土地附加稅,高等法院明确答複需交三級會議讨論。
8月6日,禦前會議強行通過增稅法案,高等法院宣布禦前會議無效,接着又傳訊卡龍,後者被迫逃往英國。
同月14日,高等法院法官被放逐至特魯瓦。
各國王室紛紛支持高等法院,布裡盎不久即行退讓。
9月19日,高等法院接受了這一讓步,重新複職視事。
布裡盎被迫再次要求借債。
他仍遇到了原來的困難:必須征得高等法院的同意。
一些法官在接受談判後,斷然提出了先決條件,要求政府同意召開三級會議。
布裡盎答應,如能在五年内借債一億二千萬,則三級會議将于1792年召開。
但是,他對能否取得會議多數還沒有把握,于是就迫不及待地讓國王在11月8日禦前會議上頒發谕旨,而這次禦前會議的召開又沒有遵守傳統的慣例。
奧爾良公爵提出了抗議,谕旨被高等法院宣布無效。
路易十六以放逐奧爾良公爵和高等法院的二名參議作為報複。
高等法院出面為他們進行辯護,譴責國王濫用&ldquo密劄&rdquo捕人,要求保障臣民的人身自由。
1788年5月3日,為預防發生政變,高等法院發表了法蘭西王國根本法宣言,主要内容如下:國王的王位世襲罔替,加稅需經三級會議通過,臣民不得任意逮捕和監禁,法官終身任職,各省習俗和特權不容侵犯。
人們看到,政府已決心重演摩普的故伎。
5月5日,軍隊包圍了高等法院,直到國王下令逮捕的兩名參議被交出為止。
路易十六決定由王族和廷臣組成的&ldquo全權法院&rdquo接受掌玺大臣拉摩仰起草的六份谕旨。
與此同時,他還決定:改革司法組織,削弱高等法院的權力,但不取消買官制度;廢除處決罪犯前的酷刑(審判時的酷刑在1780年業已取消);原告可不接受領主的司法調解,直接要求王家法庭受理案件。
這最後一項決定是對貴族的一個新的打擊。
這一次,貴族的反抗比以往更加廣泛和更加強烈。
各省高等法院和低級法院紛紛提出抗議。
教士會議已被不久前頒布的關于給新教徒以公民地位的谕旨所激怒,更大肆批評改革措施,并決定減少給國王的贈與。
巴黎和外省爆發了多次騷動。
6月7日,格勒諾布爾發生了&ldquo抛瓦事件&rdquo。
與此同時,于1787年末開始成立的省議會絲毫滿足不了輿論的要求,許多外省要求恢複擁有決定稅收權的省三級會議。
多菲内省的貴族同資産階級一起于1788年7月21日在維齊爾鄉墅自行召集了三級會議。
布裡盎再次被迫作出讓步。
國庫已空,國王隻得減少恩賞;年金被停止發放;透支金庫的紙币實行強制流通。
由于财政拮據,路易十六聽任普魯士入侵荷蘭,支持同法國斷絕聯盟關系而改同英國結盟的陸海軍統領鎮壓資産階級。
布裡盎再一次屈膝投降:三級會議将在1789年5月1日召開。
布裡盎于1788年8月24日退職,國王召請奈克爾繼任。
奈克爾上台後,首先将拉摩仰免職并恢複高等法院。
9月20日,高等法院馬上作出決定,三級會議将如同1614年那樣由三個等級組成,每個等級占有名額相等的代表,分别讨論議案,并對其他等級擁有否決權。
因此,貴族和教士将主宰三級會議,這是貴族的勝利。
在同國王的鬥争中,特權階級團結一緻地展開宣傳和組織抵抗,這在布列塔尼特别突出;他們威脅或拉攏各省的巡按使和軍事首領,有時甚至挑動他們的佃戶和仆役鬧事。
這一切為今後的革命行動提供了先例。
高等法院尤其具有榜樣的作用,法官的策略同第三等級随後在三級會議上采取的策略如出一轍。
他們竟敢對大臣提出彈劾,卡龍因此而成為第一名流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