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會

關燈
往日益密切。

    另方面,附屬于這些機構的許多法律界人士&mdash&mdash公證人、檢察官、執達吏、還有自成系統的律師&mdash&mdash也購買自己的職務。

    于是便形成了一個中間階級,在金錢的保證下,通過中間階級的途徑達到提高社會地位的目的就完全可能了。

    在其他自由職業者中間,隻有少數著名的醫生、學者、作家和藝術家才能跻身他們的行列,但始終以收入相稱為條件。

    否則,他們即使能進入沙龍(至少在法國是如此),卻不能享受平等的待遇。

     另一個集團包括金融家和實業家,他們的名望較低,卻往往更加有錢。

    包稅人、王家采辦和王家供奉等為國家效力的金融家地位較高,有的甚至晉升貴族,信奉新教的外國人奈克爾被提拔當了大臣。

    造船主、批發商、制造商的人數雖多,但勢力不大。

    在某些城市中,他們以商會或商事法院為依托,制造商也加入本行業的行會。

    舊制度下的這個資産階級就是我們所說的大資産階級。

    他們同貴族一樣,隻占居民中的極少數。

    行會組織在排外性方面與貴族完全相同。

    庫爾諾寫道,一個集團對另一個集團的&ldquo種種蔑視&rdquo阻礙了團結;而每個資産者曆來都夢想跻于上等階級的行列。

    在法國,他們的地位如今已上升到這樣的程度,以緻政府開始把他們同仍然富有的貴族一起統稱為&ldquo缙紳&rdquo,這個由金錢創造的和打破了門第隔閡的社會範疇已經構成現代的資産階級。

     然而,未來卻為這些不同的成分準備着不同的命運。

    舊制度下過着&ldquo貴族式&rdquo生活的資産階級将如同貴族一樣在大革命中受到損害。

    至于官吏和自由職業者,他們從十六世紀以來提供了大多數科學研究和啟蒙哲學的大師;與此同時,履行公職和經營産業使他們學會了管理行政事務和發号施令,這為他們即将領導大革命做了思想準備。

    然而,由于他們省吃儉用,并把積蓄用于地産投資,他們畢竟也有了一筆财産,因而在大動亂中不免受累。

    總之,同金融家和商人相比,他們從革命中得到的利益較少。

    唯利是圖的金融家和商人拼命地擴展他們的勢力,他們隻看到新思想和新變革對資産階級有利;而實際上,資本主義的發達和資産階級的命運取決于他們對興業、投機和冒險的狂熱愛好。

     我們所說的中間階級或小資産階級也就是缙紳們和革命民主派所說的&ldquo平民&rdquo,缙紳談到&ldquo平民&rdquo時帶有輕蔑的口吻,革命民主派則對&ldquo平民&rdquo顯得親切。

    資産者把這批人看作是下等人,因為他們從事體力勞動,至少有時要從事體力勞動;總之,他們都是體力勞動者出身。

    其中的驿站站長,營造商、出版商、印刷廠主、藥劑師和少數外科醫生(多數外科醫生同剃頭匠一樣是些窮光蛋)因享有特權,或因特别的行規,或與自由職業者相近,占着首要的地位。

    人數衆多的手工業者和零售商的生活條件差别極大,其中一部分成員組成了行會,專門經營食品、衣着、鞋帽、理發、房修和家具等行業,他們的地位随着顧客的地位而上升或下降。

    最低級的小資産者是些經營百貨、修鞋、飯鋪的小店主和小商販。

    以上所有的小資産者,不論他們屬于哪個範疇,都對資産者的高傲感到惱怒,但他們卻以同樣的态度去對待無産者。

    據羅伯斯庇爾的房東勒巴斯夫人說,她的父親營造商杜普萊如果與他的&ldquo仆人&rdquo(即他雇傭的工人)同桌吃飯,那會被認為是有失身份的。

     對于以上的分類,還需要作一個重要的訂正。

    在十八世紀,有才幹的知識分子日益與有錢的權貴們相抗衡,他們主張的等級制與金錢等級制是不同的。

    在&ldquo殷實富戶&rdquo之外,教授、文人、小說家、學者、藝術家、音樂家、歌唱家、演員和舞蹈家組成一個松散和混雜的團體,他們往往刻苦勤奮,但對品行操守卻不很嚴格。

    公證處、辦事處、商店和工場中的文書也自認為屬于中産階級,因為他們不參加體力勞動,在生活方式上與中産階級又沒有不同,他們中間有不少人還是能說會道和著書立說的人才。

    這些有才無财的&ldquo人物&rdquo,或用布瓦西·唐格拉斯的說法,這批&ldquo少數野心家&rdquo當然積極主張權利平等,他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是革命的酵母,而且他們中間後來确實湧現出了相當多的革命家。

     最後,人們可以注意到,雖然門第、出身和職業都是決定個人地位高低的一個因素,但富裕程度畢竟是這個無形階梯的決定性因素。

    這個階梯意味着細密的分工,同時也表明各階層普遍懷有提高自己地位的願望和日益強烈的個人主義。

    這個西方文明的顯著特點在中歐和東歐方面逐漸趨向淡薄。

    農民的情況也不相同。

     四、農民 農奴制在大陸的西部地區依舊存在,其中包括農奴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