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外剩筆 頭陀話說枕中四十八城 稗史大成本傳二十八年
關燈
小
中
大
很拙劣。
既沒有告訴我,也未請我校閱便刻印是不對的。
你如果想刻這部書,我可以為你另寫一部,請先将那稿本給我看看。
他說《花鳥文素》的稿本已經出版審查當局批準,蓋有印信,并已經刻印了。
沒有告訴你,也未請你校閱是有緣故的。
因先生厭惡刻書粗糙,而那個刻版刻得不好,即使拿去請您看也一定不滿意,所以便沒去。
因此我又另派人去,說你的回答我不能同意,如果刻得不好我可将它買下,請把刻版給我看看。
這樣反複地對他說,他回答說不是把它做單行本,而是做了《百人一首》的附錄,而且書都賣光了,如今已一本也沒有,待他日翻印後再送給您看。
所以至今也沒看到。
他在十年前,年年向我索戲墨之文稿,從紙皮兒的繪圖故事書開始,還有《女西行》、《金魚傳》等許多合卷的繪圖通俗小說都已出版。
如今沒有需要了,便盡說些蠻不講理的話。
我想親自去同他談談,但是我的腿腳不好,沒有轎子,就連百八十米也走動不得。
況且實不願為這等麻煩事傷身勞神。
且事已過後,說也沒有用,所以便放下而沒有追究。
恐怕有識之士因對那兩部書不明就裡而加以議論,故談了這些。
書肆為獲利而粗率出版,作者為惜名而感到羞恥,兩者是水火不相容啊!有人将我的舊作再版僞稱做新版;有人買我的舊稿随意出版。
出賣我名号之人,并不知其書之好壞,他們出售我的名号也不告訴我,各自恣意妄為,究竟是何居心呢?有些人不通人情,不明道理,唯利是圖,概皆如此。
俗語說壽長辱多,我就是這樣。
&rdquo主人這樣發牢騷,頭陀便安慰道:&ldquo古人說,人生識字憂患始,是言之有理的。
貧僧還想請問,那《朝夷巡島記》、《俠客傳》、《美少年錄》等都隻寫了一半,距結尾相差尚遠,老翁的眼疾如此,恐難以續出,百年後如有他人以凡筆續之,将是莫大的損失啊。
&rdquo主人聽了點頭道:&ldquo是的,唐山亦有此事。
如雁宕山樵的《水浒後傳》、天花翁的《後水浒傳》以及《續西遊記》、《後西遊記》等,他們不知作者之隐微,隻是随便地畫蛇添足,因此不那麼受歡迎。
因玉不全而以瓦補之,誰能以連城與之兌換?即使不是卞和也将捏鼻而走。
不知己便不知人,冒牌兒的作者在唐山也有。
《巡島記》和《俠客傳》是由浪速的書肆出版,其書、畫的刻版清樣,曾讓書工和畫工拿來給我看,我老後對其已經厭煩,而且志向也不一樣了,所以在老眼沒有失明之前,就對他們不感興趣,以至于今。
但《俠客傳》是我得意的戲墨,據說世之許多看官也在等待出第五輯、第六輯,所以未能續出就是因為上述緣故。
另外《美少年錄》與本傳相同,是文溪堂的藏版,他們雖想把它續完,但是如上所述,現必須由婦幼代書,所以是否能完連我也不得而知。
還有随筆等也是由文溪堂約的,幾年來想将抄錄之書讓人讀給我聽,可是既無其人,也就更難以完成了。
我為了慰藉長夜之不明,将我三十多年舊作之小說,讓婦幼讀給我聽,大有隔世之感,如同初次看到一般,許多都已忘記了。
其文之拙劣自不待言,其創作方法究竟如何呢?我認為其中不少如果是今天決不會那樣寫。
昔衛國之蘧伯玉據說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他是異國之大賢,每五年一化易知前非(9),非我之所能及,我僅是偶然能知昨之非。
本傳是在二十八年前開始動筆之舊作。
第四輯五輯以前的體裁與今不同。
那是因為已厭惡舊我,而且當今時好也有所不同的緣故。
因此回想關東陽、後後山英子曾對本傳第一二輯中,八房犬的毛色形似牡丹花感到詫異,問其義于我,還有其他人也曾問過。
其後故兒興繼和鈴有年疊翠君也感到詫異,當時我未做答,隻是說到了結尾你們自然會知道的。
問其事的朋友皆是有同好之才子,或二十四五歲,或三十七八歲,皆不幸與世長辭。
雖不是業平朝臣之歌,但亦有唯我一人之感。
及至不久前撰寫了對八房犬毛色的解釋,怃然不禁有懷舊之念,甚至将口授之筆停下,凄然落淚。
我的知音好友未能看完本傳便早已入了鬼籍的,有出羽的茂木巽、江戶的蒲生秀實、伊勢的栎亭琴魚,這幾個人都是在文化、文政年間夭亡的。
今年又聽說輪池、孤雲、奈須等三翁仙逝。
去秋老妹身亡;今春老荊去世還不在此數。
還有翠君擅書畫、嗜小說,是同好的風流之士,于陽月初五收到了他的訃告,還不到五十歲。
因此在廣大江戶的知音之友皆喪失,今隻有我一人了。
隻在他鄉的牟禮、松阪兩地還有默老、筱齋、桂窗三同好而已。
和漢之才子著大部頭之書雖多,但隻不過一世一部。
我寫了四部大部頭的戲墨,有三部未完成。
以前認為活至何時也感到不足,如今才知道長生并不太好,實在有些後悔。
&rdquo主人說着歎息不已。
頭陀也垂涕說:&ldquo翁之慨歎是有道理的。
不僅翁之知音,世上喜歡此書的青年人未能看完此書便早逝的,也會有的。
據說唯有安房、上總人不看《八犬傳》。
問其故,許多人說裡見氏根本在我國,用不着看他鄉人之作。
&rdquo主人聽了笑着說:&ldquo鄉下人頑固,乖僻者較多。
蓋稗史小說皆是虛構,何必究其是否屬實?要欣賞其創作的新奇,文字的精緻。
譬如吳蜀之人,能夠說三國之事我國是根本,用不着看他鄉人之作,便不看《三國志演義》嗎?實在可笑。
當時在上野也有裡見氏,與安房的裡見是同宗,駐在桐生城,後被由良國重〔一書雲謙信〕讨滅。
其後裔去出羽為藻上氏之臣,領六千石,大概就是裡見越後。
此人後來有罪被賜死。
其後在奧州又有個忠臣裡見十右衛門,房總人對這些人又該怎麼說呢?且本傳中地名等與今不同者甚多。
譬如安房的富山,當地人稱做トミサン,而本傳做トヤマ。
這是因有雅俗今昔之差的緣故。
還有洲崎,當地人叫スノサキ,而本傳讀做スサキ,與江戶深川的洲崎同稱。
不僅本傳如此,又如《三國志演義》的落鳳坡、《水浒傳》的史家村,都是作者不得不捏造的地名。
稗史小說的這種随意編造是不少的。
當地人也許因與今之稱呼不同而發笑。
這是不知小說之為小說,是無須争辯的。
另外人名也有故意改變而不據實際的。
譬如足利成氏應讀做シゲウヂ。
因為當時在足利學校的一老僧于随筆中書作重氏。
由是觀之成氏之和訓無疑是シゲウヂ。
此義最近載之于《南畝莠言》等随筆中,故不待我說已有人知。
因此我想,結城的成朝乃持氏、重〔成〕氏的餘黨。
他可能是被授予重〔成〕氏的一個字。
那麼成朝的成字,也不能按字面讀而應讀作ツゲトモ。
以此例推之,裡見義成當時的稱謂,也許是ヨシシゲ也未可知。
然而本傳故意沒有據實,而按世俗的鄉音傍訓做ナリウゲ、ナリトモ,說明并非純屬史實。
其中兩管領定正、顯定,其名之和訓無異,而書中将其大大貶低,似乎是污辱古将,然而亦是有意為之。
那兩個管領從其父祖時就不思君臣之禮,而是亂世的枭雄,太平的逆臣,所以不得不心誅其以下犯上之罪。
而且定正不才,顯定多變,都沒有多久子孫便衰亡。
這樣構思是想讓看官明白,此乃其父祖不忠的餘殃,終于難逃天理順逆的報應。
這便是俗語所說的弄假成真。
這部小說中此類用意雖然很多,但房總人自不待言,其他人也恐怕多不明白。
&rdquo這時已聽到入定的鐘聲,頭陀吃驚道:&ldquo不覺已經夜深,告辭了。
&rdquo他急忙起身跌了一跤,把燈也撲倒了,主人驚叫了一聲愕然醒來,原來是南柯一夢。
啊,盧生之榮華五十年,本傳作者筆耕二十八載,哪一個不都是夢呢?這部犬物語就此結束,有詩、歌為證: 漢詩:戲墨新奇長,多編有是書。
學仙師硯壽,毛穎汝何如? 和歌:蓑笠隐身渡浮世,奈何掙得此虛名? *** (1)永與穎是同音字,都音&ldquoえい&rdquo。
(2)是金币的一種。
(3)一町六〇間,約一〇九米。
(4)應為郭璞《江賦》,&ldquo水母目蝦&rdquo。
(5)草子是繪圖的通俗小說。
(6)指出賣男色者。
(7)江戶時代的一種通俗小說。
(8)齋宮是侍神的公主,即古時天皇即位時選定派往伊勢神宮侍神的皇室未婚女子。
(9)《莊子·則陽》說:&ldquo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rdquo,非五年一化。
既沒有告訴我,也未請我校閱便刻印是不對的。
你如果想刻這部書,我可以為你另寫一部,請先将那稿本給我看看。
他說《花鳥文素》的稿本已經出版審查當局批準,蓋有印信,并已經刻印了。
沒有告訴你,也未請你校閱是有緣故的。
因先生厭惡刻書粗糙,而那個刻版刻得不好,即使拿去請您看也一定不滿意,所以便沒去。
因此我又另派人去,說你的回答我不能同意,如果刻得不好我可将它買下,請把刻版給我看看。
這樣反複地對他說,他回答說不是把它做單行本,而是做了《百人一首》的附錄,而且書都賣光了,如今已一本也沒有,待他日翻印後再送給您看。
所以至今也沒看到。
他在十年前,年年向我索戲墨之文稿,從紙皮兒的繪圖故事書開始,還有《女西行》、《金魚傳》等許多合卷的繪圖通俗小說都已出版。
如今沒有需要了,便盡說些蠻不講理的話。
我想親自去同他談談,但是我的腿腳不好,沒有轎子,就連百八十米也走動不得。
況且實不願為這等麻煩事傷身勞神。
且事已過後,說也沒有用,所以便放下而沒有追究。
恐怕有識之士因對那兩部書不明就裡而加以議論,故談了這些。
書肆為獲利而粗率出版,作者為惜名而感到羞恥,兩者是水火不相容啊!有人将我的舊作再版僞稱做新版;有人買我的舊稿随意出版。
出賣我名号之人,并不知其書之好壞,他們出售我的名号也不告訴我,各自恣意妄為,究竟是何居心呢?有些人不通人情,不明道理,唯利是圖,概皆如此。
俗語說壽長辱多,我就是這樣。
&rdquo主人這樣發牢騷,頭陀便安慰道:&ldquo古人說,人生識字憂患始,是言之有理的。
貧僧還想請問,那《朝夷巡島記》、《俠客傳》、《美少年錄》等都隻寫了一半,距結尾相差尚遠,老翁的眼疾如此,恐難以續出,百年後如有他人以凡筆續之,将是莫大的損失啊。
&rdquo主人聽了點頭道:&ldquo是的,唐山亦有此事。
如雁宕山樵的《水浒後傳》、天花翁的《後水浒傳》以及《續西遊記》、《後西遊記》等,他們不知作者之隐微,隻是随便地畫蛇添足,因此不那麼受歡迎。
因玉不全而以瓦補之,誰能以連城與之兌換?即使不是卞和也将捏鼻而走。
不知己便不知人,冒牌兒的作者在唐山也有。
《巡島記》和《俠客傳》是由浪速的書肆出版,其書、畫的刻版清樣,曾讓書工和畫工拿來給我看,我老後對其已經厭煩,而且志向也不一樣了,所以在老眼沒有失明之前,就對他們不感興趣,以至于今。
但《俠客傳》是我得意的戲墨,據說世之許多看官也在等待出第五輯、第六輯,所以未能續出就是因為上述緣故。
另外《美少年錄》與本傳相同,是文溪堂的藏版,他們雖想把它續完,但是如上所述,現必須由婦幼代書,所以是否能完連我也不得而知。
還有随筆等也是由文溪堂約的,幾年來想将抄錄之書讓人讀給我聽,可是既無其人,也就更難以完成了。
我為了慰藉長夜之不明,将我三十多年舊作之小說,讓婦幼讀給我聽,大有隔世之感,如同初次看到一般,許多都已忘記了。
其文之拙劣自不待言,其創作方法究竟如何呢?我認為其中不少如果是今天決不會那樣寫。
昔衛國之蘧伯玉據說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
他是異國之大賢,每五年一化易知前非(9),非我之所能及,我僅是偶然能知昨之非。
本傳是在二十八年前開始動筆之舊作。
第四輯五輯以前的體裁與今不同。
那是因為已厭惡舊我,而且當今時好也有所不同的緣故。
因此回想關東陽、後後山英子曾對本傳第一二輯中,八房犬的毛色形似牡丹花感到詫異,問其義于我,還有其他人也曾問過。
其後故兒興繼和鈴有年疊翠君也感到詫異,當時我未做答,隻是說到了結尾你們自然會知道的。
問其事的朋友皆是有同好之才子,或二十四五歲,或三十七八歲,皆不幸與世長辭。
雖不是業平朝臣之歌,但亦有唯我一人之感。
及至不久前撰寫了對八房犬毛色的解釋,怃然不禁有懷舊之念,甚至将口授之筆停下,凄然落淚。
我的知音好友未能看完本傳便早已入了鬼籍的,有出羽的茂木巽、江戶的蒲生秀實、伊勢的栎亭琴魚,這幾個人都是在文化、文政年間夭亡的。
今年又聽說輪池、孤雲、奈須等三翁仙逝。
去秋老妹身亡;今春老荊去世還不在此數。
還有翠君擅書畫、嗜小說,是同好的風流之士,于陽月初五收到了他的訃告,還不到五十歲。
因此在廣大江戶的知音之友皆喪失,今隻有我一人了。
隻在他鄉的牟禮、松阪兩地還有默老、筱齋、桂窗三同好而已。
和漢之才子著大部頭之書雖多,但隻不過一世一部。
我寫了四部大部頭的戲墨,有三部未完成。
以前認為活至何時也感到不足,如今才知道長生并不太好,實在有些後悔。
&rdquo主人說着歎息不已。
頭陀也垂涕說:&ldquo翁之慨歎是有道理的。
不僅翁之知音,世上喜歡此書的青年人未能看完此書便早逝的,也會有的。
據說唯有安房、上總人不看《八犬傳》。
問其故,許多人說裡見氏根本在我國,用不着看他鄉人之作。
&rdquo主人聽了笑着說:&ldquo鄉下人頑固,乖僻者較多。
蓋稗史小說皆是虛構,何必究其是否屬實?要欣賞其創作的新奇,文字的精緻。
譬如吳蜀之人,能夠說三國之事我國是根本,用不着看他鄉人之作,便不看《三國志演義》嗎?實在可笑。
當時在上野也有裡見氏,與安房的裡見是同宗,駐在桐生城,後被由良國重〔一書雲謙信〕讨滅。
其後裔去出羽為藻上氏之臣,領六千石,大概就是裡見越後。
此人後來有罪被賜死。
其後在奧州又有個忠臣裡見十右衛門,房總人對這些人又該怎麼說呢?且本傳中地名等與今不同者甚多。
譬如安房的富山,當地人稱做トミサン,而本傳做トヤマ。
這是因有雅俗今昔之差的緣故。
還有洲崎,當地人叫スノサキ,而本傳讀做スサキ,與江戶深川的洲崎同稱。
不僅本傳如此,又如《三國志演義》的落鳳坡、《水浒傳》的史家村,都是作者不得不捏造的地名。
稗史小說的這種随意編造是不少的。
當地人也許因與今之稱呼不同而發笑。
這是不知小說之為小說,是無須争辯的。
另外人名也有故意改變而不據實際的。
譬如足利成氏應讀做シゲウヂ。
因為當時在足利學校的一老僧于随筆中書作重氏。
由是觀之成氏之和訓無疑是シゲウヂ。
此義最近載之于《南畝莠言》等随筆中,故不待我說已有人知。
因此我想,結城的成朝乃持氏、重〔成〕氏的餘黨。
他可能是被授予重〔成〕氏的一個字。
那麼成朝的成字,也不能按字面讀而應讀作ツゲトモ。
以此例推之,裡見義成當時的稱謂,也許是ヨシシゲ也未可知。
然而本傳故意沒有據實,而按世俗的鄉音傍訓做ナリウゲ、ナリトモ,說明并非純屬史實。
其中兩管領定正、顯定,其名之和訓無異,而書中将其大大貶低,似乎是污辱古将,然而亦是有意為之。
那兩個管領從其父祖時就不思君臣之禮,而是亂世的枭雄,太平的逆臣,所以不得不心誅其以下犯上之罪。
而且定正不才,顯定多變,都沒有多久子孫便衰亡。
這樣構思是想讓看官明白,此乃其父祖不忠的餘殃,終于難逃天理順逆的報應。
這便是俗語所說的弄假成真。
這部小說中此類用意雖然很多,但房總人自不待言,其他人也恐怕多不明白。
&rdquo這時已聽到入定的鐘聲,頭陀吃驚道:&ldquo不覺已經夜深,告辭了。
&rdquo他急忙起身跌了一跤,把燈也撲倒了,主人驚叫了一聲愕然醒來,原來是南柯一夢。
啊,盧生之榮華五十年,本傳作者筆耕二十八載,哪一個不都是夢呢?這部犬物語就此結束,有詩、歌為證: 漢詩:戲墨新奇長,多編有是書。
學仙師硯壽,毛穎汝何如? 和歌:蓑笠隐身渡浮世,奈何掙得此虛名? *** (1)永與穎是同音字,都音&ldquoえい&rdquo。
(2)是金币的一種。
(3)一町六〇間,約一〇九米。
(4)應為郭璞《江賦》,&ldquo水母目蝦&rdquo。
(5)草子是繪圖的通俗小說。
(6)指出賣男色者。
(7)江戶時代的一種通俗小說。
(8)齋宮是侍神的公主,即古時天皇即位時選定派往伊勢神宮侍神的皇室未婚女子。
(9)《莊子·則陽》說:&ldquo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rdquo,非五年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