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回 七犬練兵夢想遣三使 定正卒将水陸起大軍

關燈
稍過片刻,義成主君又對犬士們說:&ldquo關于親兵衛之事,根據各位一緻見解,容再商議。

    我還想起另外一件事。

    前在素藤伏誅後,領内雖然似乎很安定,然而居治不忘亂,乃古今良将的用心。

    更何況在當今戰國之時,一日也不可燕居。

    安房、上總和下總勝過他州,稻谷早熟,從十月至正月乃農閑之期,如忽略了經典中不教而戰乃棄之的教導将會後悔的。

    沒有幾天就是初冬了,要很好地教給民衆習練水陸之戰。

    此事已通令上總的各城主知照。

    本國就由汝等七人分做七隊教練民衆。

    然而不能讓鄰國知道,所以陸上要以狩獵為掩護,水上則假借捕魚為名進行。

    此事他日再詳細部署,要先知道。

    &rdquo聽義成這麼說,信乃、道節、毛野、莊助、大角、現八、小文吾等一同禀奏道:&ldquo臣等自被招來本國,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如此磋砣歲月實非本意。

    聽您如此吩咐,正合臣等之心願。

    但無主帥諸民難以信服,不能像使用手足一般進退自如,未知此議以為如何?&rdquo義實聽了說:&ldquo此事安房将軍已有主張,練兵的都督當是太郎義通。

    他雖尚未成人,年僅十一歲,但從今便以諸位為師,以後大有裨益。

    要好好教他喲!&rdquo犬士們聽了叩頭道:&ldquo此事臣等雖不敢當,但如推辭似乎是不忠,無論如何也必盡犬馬之力。

    &rdquo他們異口同聲地這樣承擔,義成很高興,便談起其他事情。

    在談話間道節說:&ldquo如您所知,扇谷定正是臣故主的仇家,今春正月二十一日,臣在盟兄弟幫助之下,略報了君父之仇。

    那時信乃攻下五十子城立了奇功。

    其後不料那河鯉佐太郎,改名叫政木大全孝嗣跟随犬江親兵衛走了。

    定正對這兩件事非常氣憤,暗中打聽臣等的去向。

    我們雖然并非怕他,但這扶桑二國是東南之一隅,很難探得鄰國的虛實。

    如能想辦法增派細作長住該地,定會探得一些消息。

    &rdquo小文吾聽了也說:&ldquo有個名叫犬屋依介的年輕人,是下總市河的船長,親兵衛之父山林房八的繼承人,如今還住在那裡。

    其妻水澪是妙真的侄女,夫妻兩個為人老實,日前他到這來時臣曾向他談過那件事,讓他充做敵地的密探。

    他乘河船武藏、下總、下野無處不去,刺探敵情很方便,比派細作容易進行。

    &rdquo義成聽了說:&ldquo這太好啦!我也擔心那個管領會犯我邊境,所以這次水陸練兵就是防患于未然的。

    我們派細作去,敵人也會派細作來,絕不能讓他們撈到我方的虛實強弱。

    因此既要顯示武功,保衛疆土,也要施行仁政。

    我們依靠地利與人和,什麼樣的大敵也不足懼。

    但是聽說那個原叫河鯉的政木孝嗣和次團太、鲫三等掉到河裡去了。

    他們在讨伐素藤時,跟着親兵衛立過軍功,自左右川之難後便不知下落,實在太可憐了。

    &rdquo他不覺在嗟歎。

    道節、莊助、小文吾等也感到惆怅。

    信乃、毛野、現八、大角則感到這位主君實有良将的仁慈與博愛,對尚未見到的士卒還這麼關懷沒有忘記,十分欽佩,一同表述了他們的喜悅心情。

    閑談完畢,賜照文三十天假以示慰勞,同七犬士陪着義實主君,在天黑時回泷田去了。

    七犬士回去把這天的衆議告訴給妙真、音音、曳手和單節等,她們對親兵衛的安危和代四郎的處境十分挂念,每天在等待消息,轉眼秋盡,到了十月。

     卻說安房的有司們,得到習練人馬的命令後,便向安房四郡的村長和莊客傳達命令,水陸都做準備。

    在山上建造了臨時房屋和鹿砦;在海邊聚集了許多漁船,仿效楚國的競舟。

    安房春寒冬暖,而且又是所謂的十月小陽春天氣,比暮春時節還風和日麗。

    士卒們都聚集在這裡,他們不喜歡吳客為購那宋人不龜手之藥的水戰,習練泅馬渡海和賽船。

    義通公子也帶領杉倉武者助直元、田稅戶賀九郎逸時、苫屋八郎景能等十數名武士和五千多名士兵來到這個海濱。

    七犬士都是全副武裝騎着馬帶領随從練習泅渡和騎馬渡水。

    其中犬阪毛野、犬冢信乃、犬田小文吾、犬飼現八的水性最好,人們看了無不驚歎。

    其次犬山道節和犬川莊助的水性也不差。

    隻有犬村大角因為生長在下野,沒有練過水戰,但經過努力學習,遊水的技術提高得很快。

    到十月二十幾日,水戰已操練完畢。

    直元和七犬士等又陪着義通去山野狩獵。

    義成曾下令:&ldquo昔日唐山之湯王以雀羅捕小禽,三面張網一面不張,入者入、逃者逃。

    此乃仁者之所為,一定要這樣做。

    因為這次狩獵是為了練兵,所以不能貪圖獵物,而肆意殺生。

    野獸不怕人前來襲擊,可将其擊斃,但不得追殺逃跑的。

    要以生擒為主,其次即使傷了也不要殺之。

    昔建久四年五月二十七日,鐮倉之右幕下〔賴朝〕狩獵,工藤莊司景光因射了山鬼所變的大鹿,突然得疫病身亡〔《東鑒》〕。

    要好好記取這個教訓。

    &rdquo對義成的懇切告誡,七犬士和直元等都很佩服,遵旨向士兵傳達,制止殺伐。

    七犬士的箭法無不百發百中,對特别厲害的猛獸隻射其四足使之滾倒,由士兵生擒;對一般野獸,射落其尾、或射斷其耳,各種大小野獸無不懼他們的箭法,乖乖被擒。

    每日生擒數十頭。

    直元、逸時、景能等自不待言,有武藝的士兵也都以七犬士為師學習箭法,而不以殺伐為本。

    這時義成又下令:&ldquo對害人之豺狼和糟蹋莊稼的豬鹿,給它吃飽後綁在木筏上,流放到遠方島嶼。

    &rdquo一個也不殺,連伊豆、相模的漁民都無不稱頌流傳義成的仁政。

     這時冬季已到了十一月中旬,一日清晨,泷田的義實主君突然召見蜑崎照文,告訴他說:&ldquo大概因我思念親兵衛之故,昨夜忽得一夢,好似犬江親兵衛也在這次狩獵的隊伍中,他射死了一隻皇國難以獲到的猛虎,提着來見我,我忽然被驚醒。

    夢乃五髒之煩惱,佛經把人世之無常比做是泡沫夢幻。

    在《周禮》中有六夢之說,所以置官占夢以蔔知其吉兇。

    上古在天朝也有此事。

    崇神天皇即位四十八年春正月,天皇〔崇神〕降旨命令豐城命和活目尊為其圓夢,确定繼承天皇之大位,此事見之于《書紀》。

    其他由夢而知吉兇之事,在國史和諸書中之記載不勝枚舉。

    我雖并非效仿那些例子,但也不能認為是虛夢。

    虎是兇猛之獸,故把人之殘忍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