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回八行寶珠光增良主九歲神童出使華營

關燈
在交遊上有許多應酬,而且在仕途上的事務也頗為繁忙,義實主君不時召見犬士們。

    同時義成主君也時常将他們找到稻村城去面談。

     這時三伏天已過,一日義實主君又召見犬士們。

    這一天國主〔義成主君〕也駕臨此城,據說、大法師也剛被找來。

    犬士們不知是為了何事都前來谒見。

    在小客廳接見,身邊有、大法師和蜑崎照文。

    義實主君把八犬士召至身邊賜座後,說道:&ldquo今天所要談的是私事,因為汝等與我有宿因,如同外孫一樣,所以就毫不隐瞞地相告。

    、大法師你也一起聽着。

    我所說的雖好似一些陳腐的往事,但這位延命寺法師〔指、大〕的父親金碗八郎孝吉,是我家創業的功臣,為了故主〔神餘光弘〕辭去俸祿,竟然自殺,所以我想對其子大輔孝德&hellip&hellip&rdquo他說着看看、大,然後接着說:&ldquo授以東條城,并讓他做我的女婿。

    但是大輔不幸,由于一時失誤,其罪難免,被割掉發髻,以代替斬首。

    然後便依其所請讓他做了雲遊的頭陀僧。

    他二十多年來苦心修行堪稱佛意,立了兩件大功,足以贖其昔年之罪。

    然而他堅持出家,如今勸他還俗怎麼也不肯接受。

    隻是他們父子雖是兩代忠臣,卻沒有後代,此事雖符合佛爺的教導,但有陰德而無陽報,對祖先也是不孝,所以世人深以為憾。

    因此最近我曾與安房将軍商量,現在想問問汝等。

    汝等雖都有親生父母,但推其宿因,伏姬則是汝等宿世之母。

    所以讓、大法師做汝等之義父,似乎不是沒有道理的。

    然而汝等都以犬為姓,這是自然的默契巧妙的安排,因此現在也無須冒他人之姓。

    因為現在的姓是私人起的,與古代的姓氏不同。

    古時想改換姓氏,必須奏請天子,不得到批準是不能改的。

    因此今日之姓,實非昔日之姓氏,而是家号,所以隻是姓。

    如:源、平、藤、桔、菅原、清原之類原是氏;朝臣、真人、連、宿彌等則原為姓。

    譬如裡見是姓;源、朝臣是姓氏。

    如今世人的名字,家名和本名是什麼時,家名是家号亦即是姓,本名是自己的名字。

    汝等的氏是源、平、藤、桔,或其他,今如都改用金碗做氏時,則應稱作犬冢信乃金碗戍孝。

    因此無後的金碗氏,今得了這八個義子,則無異于有子孫。

    作為陪臣改氏如今一般無須奏請天子,汝等既都成了義實之外孫,則必須奏請室町将軍〔足利義尚〕。

    汝等如同意此議,便派使臣去京師如何?&rdquo犬士們聽了一時難以回答,都沉吟不語,他們各自在想:&ldquo如今皆稱姓,似乎無須有姓氏,但如想使人知道氏族的尊卑,莫過于有氏和姓。

    然而改姓氏是件大事,現在這樣問實在不好回答。

    &rdquo但也不能總是這樣閉口無言,道節心直口快首先趨膝向前答道:&ldquo您的旨意聽清了。

    臣等由于宿因改舊姓冒稱金碗氏,合情合理,誰能推辭?當然臣等有生身父母,有原來的姓氏。

    然而伏姬公主是臣等的宿世之母。

    因此伏姬的神靈多年來無數次解救臣等的危難,顯然是神恩。

    是以您才将臣等看作是外孫,對這個教誨十分欽佩。

    同時臣等各有一顆神授的寶珠,因此知道在世上有八個同因果的盟兄弟,并終于聚在一起,得以侍奉當今舉世無雙的賢君,實是由于、大法師二十多年雲遊之功德和指教的緣故。

    因此、大法師也是臣等的宿世之父,其教誨之德又如同師表。

    他既是宿世之父,又是現世之師表,一身二任,奉他為義父、稱之為師父、冒稱金碗氏,臣以為這個旨意是很有道理的,所以請速派人去京師才是。

    臣這樣啟奏好似目中無人,獨自誇誇其談,然而臣等乃異體同心,道節領命,相信其他七位盟兄弟也必然會同意的。

    &rdquo他這樣回答後往左右看看,信乃、毛野、莊助、大角、現八、小文吾和親兵衛,對道節的這番話都一同叩頭表示同意。

    義實含笑點頭道:&ldquo安房将軍,他們都同意了,你看派誰去呢?&rdquo義成聽了說:&ldquo派這個使節是件大事,就從犬士們之中選派一兩個人吧。

    &rdquo義實聽了點頭說:&ldquo是的。

    &rdquo然後他又對犬士們道:&ldquo那麼就從汝等之中選一個做正使去谒見室町将軍,誰去京師好呢?&rdquo義實剛剛說完,犬江親兵衛便出班叩頭啟奏道:&ldquo臣是個黃口孺子,年齡和才智都不及其他盟兄弟,這樣請命雖似乎冒昧,但這次出使就吩咐小臣去吧。

    其他七位犬士,多年遊曆各國,熟悉地理,而小臣從四歲之秋就生長在富山之洞窟内,今春才得以出世,連本國安房的地理都不知曉。

    然而如今若有幸能踏上皇城之地,定能增加許多見識,對今後有利,懇請恩準。

    &rdquo見他這樣請求,義實笑着回頭看了看義成說:&ldquo安房将軍你以為如何?親兵衛智勇雙全,身材也同大人一般,但童顔尚且未改,并且還留有額發,出使京師谒見室町将軍,即使不熟習京裡的規矩,恐怕他也不會怪罪,就讓他去吧。

    &rdquo義實這樣說,義成也無異議,便說:&ldquo兒臣遵命。

    那麼就讓十一郎做副使吧。

    他曾出使四方,不僅對事務熟悉,并且處事謹慎,很少有差錯。

    因此準親兵衛之請求,這次就由他做使節。

    十一郎應遵旨與他同去京師,小心幫助親兵衛。

    &rdquo親兵衛領旨自然喜不自禁,照文也欣然離開席位說:&ldquo為了八犬士之事,微臣曾屢次受命出使,這次如不讓微臣前往則深感遺憾。

    蒙受鈞旨,實感幸甚。

    &rdquo其他七位犬士對這樣重要的差使未被選中,雖略有不快,但對這個尚在童年中的親兵衛,也就不便争執,因此也都很高興。

    然而、大法師從一開始就好像另有所思,如同沒聽到一樣默默不語。

    這一回的故事雖也很平淡,但即将進入佳境。

    因頁數有限,待改卷于下回分解。

     *** (1)華營:室町幕府的雅稱。

     (2)日本古代在武士之間作為見面禮要贈送刀馬,後來便适當用銀兩代替,稱之為馬代銀。

     (3)這些東西都是表示祝賀和喜慶之物。

    如搗栗子的&ldquo搗&rdquo與勝利的&ldquo勝&rdquo同音,在祝賀出征勝利或新年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