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回八行寶珠光增良主九歲神童出使華營
關燈
小
中
大
對、大、照文、代四郎也授以兩茶或片茶之禮,為他們賀功。
另在他處與八犬士一同賜宴,也與昨日無異。
但是國主對八犬士恩賜的東西多,每人多一件上好的甲胄。
宴席也都是山珍海鮮。
儀式舉行完畢,義成又讓氏元和辰相向八犬士傳達旨意說:&ldquo汝等中之犬江親兵衛此次重新任上總國夷灊郡館山城主,以嘉獎其再次讨伐逆賊蟆田素藤之大功。
然而尚有其他旨意,可與七犬士一起暫居泷田寓所。
此外據說犬冢信乃、犬阪毛野、犬山道節、犬川莊助、犬村大角、犬田小文吾、犬飼現八等,既于甲斐國之猿石、石禾,又于下總之結城為本家立下功勳。
親兵衛早已侍奉我家,汝等方至本國,自然功有大小,因此對其他七犬士,授以城主身份,列居家老之下,其他頭領之上。
今後如又立大功則再各賜城池。
但汝等與本家有宿因,老侯爺格外恩典,将你等視為外孫。
是以國主亦将汝等當作外甥。
故于未賜城之前,八犬士之月俸相當于五百人之糧饷。
其他随從人馬與臨時軍役所需之費用,于上述月俸之外由國主另行發放。
&rdquo然後喚、大法師和蜑崎十一郎前去,由氏元和辰相傳達旨意,表彰他們召請八犬士之功,賞賜了許多東西。
其次是把姥雪代四郎召至另一處,由氏元和辰相出面,表揚他自富山以來的功勞,賜給他的兩個孫子十條力二郎和尺八郎月俸各二十口糧饷。
因此直到他們長大成人須由代四郎監護。
有軍役時代四郎隸屬于犬山道節麾下。
今後臨時需要就去奉公,無事便可在家頤養天年,并賜時裝和黃金二百兩。
這時人人都深感君恩無微不至,謝恩後一同離開了侍衛室。
這一日的恩賞不僅對這幾個人,在前後兩次讨伐蟆田素藤時,有許多人立了功,如堀内藏人、杉倉武者助、堀内雜魚太郎、東六郎等和荒川兵庫助、浦安力助、小森但一郎、登桐山八、浦安牛助、苫屋八郎、田稅戶賀九郎等以至有功的士卒都分别論功行賞。
有的增加了俸祿,有的提升了職位,對一般士兵則賜以金銀錢物,各自有别。
因為并無晉文公把介子推遺漏的疏忽,所以無不歡欣鼓舞,大家叩拜謝恩後回到家中,備酒與親友們共同慶賀。
其中杉倉武者助直元、堀内雜魚太郎貞住、小森但一郎高宗、浦安力助逸友都是守城的頭領,過去一直在上總,這次被召來稻村也受到了獎賞。
唯有政木孝嗣、石龜屋次團太和鲫三,無法受賞,八犬士深感遺憾,以為是千載之恨。
另外杉倉氏元因年老體衰不能在朝供職。
堀内貞行也因早已年過七旬,想一同辭職還鄉。
這次是個很好的機會,他們便提出隐退的辭呈。
氏元的家業由其子直元繼承;貞行無子,想招其侄貞住入贅繼承家業。
義成懇切挽留他們,氏元和貞行一再請求,終于免去他二人的職務,将他們的領地賜給直元和貞住,都任命為帶兵的頭領。
廳南、榎木兩城的頭領由浦安牛助友勝和登桐山八郎良幹擔任。
館山城仍由高宗和逸友駐守,二人同去上總。
這是後話。
卻說八犬士當日離開稻村城時,同、大法師告别,與照文和代四郎一同帶領各自的人馬在日暮時回到泷田的寓所。
次日未明,八犬士同去大山寺,隻有代四郎陪同,沒多帶奴仆,先參拜了伏姬的祠堂,獻了香奠,然後又參拜了不動明王,接着又登上富山,參拜了伏姬墓。
見岩窟内有個和尚,将麻布法衣的衣袖用束袖帶系起來,正在石幾上結跏趺坐,高聲誦經。
一看不是别人,乃是、大法師,大家都十分驚訝,不知這是何故,但也不便打擾詢問。
、大把經卷放在石頭上對犬士們說:&ldquo貧僧昨日從稻村将軍那裡退出來,在途中便把随從們都打發回寺了。
貧僧又改做頭陀打扮,昨晚登上此山,在此為伏姬公主誦經祈禱。
斷食七天修行完畢再回寺。
因正在祈禱修行,請各位原諒。
&rdquo他說罷又拿起經卷一心誦讀。
八犬士和代四郎都十分感激,沒有再多說話,先向伏姬墓獻花、獻水,然後一同跪下閉目合十默禱,十分虔誠。
祈禱完畢退回來,問犬馬冢和力二、尺八墓是否在這附近,他們又到那裡去獻花,把天然石上的青苔拂一拂,灑了些清水,在祈禱中不禁想起往事,深切地進行悼念。
在這深山幽谷内雖草花常開,但很少有钲鼓之聲。
這裡的瑰松奇石也多年很少有人來觀賞。
昔日藤原俊成卿有歌曰: 偶然夜間來,悲切入松風。
青苔覆君墓,泉下當聽聞。
猶如這時的心情。
當犬士們祈禱完畢将待離去時,道節還不肯走,他自言自語地說:&ldquo這樣的義烈兄弟,連個墓碑都沒有,實感遺憾。
我一定為他們立個碑。
&rdquo于是在次年的七月初二,在十條兄弟的七周年之際,道節果然為他們作了碑銘刻在石頭上,留在此山中,永志其忠孝。
惟有伏姬的墓碑,義實阻攔不準建立。
究其原因,這是本着大功無功這個造化的自然之理。
他以為這才堪稱神之所以為神。
這也是後話。
卻說道節等七犬士,由親兵衛和代四郎做向導,又繼續往上攀登,參拜了觀音堂。
親兵衛和代四郎曾在此待了六個年頭,在來去的路上又談起了往事,其他七位犬士雖早已聽說,但一見此情景不由得想象到當年的悲慘場面:在那溪谷的對面,、大法師那時還年輕,名叫金碗大輔,他打死了八房犬,那顆槍彈又傷害了伏姬。
绫羅袖、蘭麝衫,在深閨中嬌生慣養的二八佳人,離開塵世在此深山中每日苦度時光。
緬懷這些往事,不禁熱淚盈眶,無不為之嗟歎。
因此今日、大法師絕食七天,打坐修行,在往日的舊址豁出命來為逝者祈禱冥福,也許這是為了從其所作的罪孽中解脫出來,但其道心之向上也是很難得的。
大家這樣談論着,在天黑時回到了泷田的寓所。
次日清晨,八犬士又都身穿禮服,騎着大馬,帶領随從去白濱的延命寺,向義烈院之墓和法号某院的五十子夫人墓進香,與監寺的老僧相見,然後各自獻了香奠,并參拜了裡見家宗祠的靈牌。
另外在這一天還參拜了洲崎明神、役行者的岩窟和那古的觀音菩薩。
那古是小文吾的祖先取姓之地,所以深深觸動了懷舊之情。
此後八犬士也沒有閑暇的時間,一日應邀去照文府飲宴,一日被代四郎請去喝酒,又一日把照文和代四郎請到犬士們的寓所,舉行答謝的酒宴。
不僅
另在他處與八犬士一同賜宴,也與昨日無異。
但是國主對八犬士恩賜的東西多,每人多一件上好的甲胄。
宴席也都是山珍海鮮。
儀式舉行完畢,義成又讓氏元和辰相向八犬士傳達旨意說:&ldquo汝等中之犬江親兵衛此次重新任上總國夷灊郡館山城主,以嘉獎其再次讨伐逆賊蟆田素藤之大功。
然而尚有其他旨意,可與七犬士一起暫居泷田寓所。
此外據說犬冢信乃、犬阪毛野、犬山道節、犬川莊助、犬村大角、犬田小文吾、犬飼現八等,既于甲斐國之猿石、石禾,又于下總之結城為本家立下功勳。
親兵衛早已侍奉我家,汝等方至本國,自然功有大小,因此對其他七犬士,授以城主身份,列居家老之下,其他頭領之上。
今後如又立大功則再各賜城池。
但汝等與本家有宿因,老侯爺格外恩典,将你等視為外孫。
是以國主亦将汝等當作外甥。
故于未賜城之前,八犬士之月俸相當于五百人之糧饷。
其他随從人馬與臨時軍役所需之費用,于上述月俸之外由國主另行發放。
&rdquo然後喚、大法師和蜑崎十一郎前去,由氏元和辰相傳達旨意,表彰他們召請八犬士之功,賞賜了許多東西。
其次是把姥雪代四郎召至另一處,由氏元和辰相出面,表揚他自富山以來的功勞,賜給他的兩個孫子十條力二郎和尺八郎月俸各二十口糧饷。
因此直到他們長大成人須由代四郎監護。
有軍役時代四郎隸屬于犬山道節麾下。
今後臨時需要就去奉公,無事便可在家頤養天年,并賜時裝和黃金二百兩。
這時人人都深感君恩無微不至,謝恩後一同離開了侍衛室。
這一日的恩賞不僅對這幾個人,在前後兩次讨伐蟆田素藤時,有許多人立了功,如堀内藏人、杉倉武者助、堀内雜魚太郎、東六郎等和荒川兵庫助、浦安力助、小森但一郎、登桐山八、浦安牛助、苫屋八郎、田稅戶賀九郎等以至有功的士卒都分别論功行賞。
有的增加了俸祿,有的提升了職位,對一般士兵則賜以金銀錢物,各自有别。
因為并無晉文公把介子推遺漏的疏忽,所以無不歡欣鼓舞,大家叩拜謝恩後回到家中,備酒與親友們共同慶賀。
其中杉倉武者助直元、堀内雜魚太郎貞住、小森但一郎高宗、浦安力助逸友都是守城的頭領,過去一直在上總,這次被召來稻村也受到了獎賞。
唯有政木孝嗣、石龜屋次團太和鲫三,無法受賞,八犬士深感遺憾,以為是千載之恨。
另外杉倉氏元因年老體衰不能在朝供職。
堀内貞行也因早已年過七旬,想一同辭職還鄉。
這次是個很好的機會,他們便提出隐退的辭呈。
氏元的家業由其子直元繼承;貞行無子,想招其侄貞住入贅繼承家業。
義成懇切挽留他們,氏元和貞行一再請求,終于免去他二人的職務,将他們的領地賜給直元和貞住,都任命為帶兵的頭領。
廳南、榎木兩城的頭領由浦安牛助友勝和登桐山八郎良幹擔任。
館山城仍由高宗和逸友駐守,二人同去上總。
這是後話。
卻說八犬士當日離開稻村城時,同、大法師告别,與照文和代四郎一同帶領各自的人馬在日暮時回到泷田的寓所。
次日未明,八犬士同去大山寺,隻有代四郎陪同,沒多帶奴仆,先參拜了伏姬的祠堂,獻了香奠,然後又參拜了不動明王,接着又登上富山,參拜了伏姬墓。
見岩窟内有個和尚,将麻布法衣的衣袖用束袖帶系起來,正在石幾上結跏趺坐,高聲誦經。
一看不是别人,乃是、大法師,大家都十分驚訝,不知這是何故,但也不便打擾詢問。
、大把經卷放在石頭上對犬士們說:&ldquo貧僧昨日從稻村将軍那裡退出來,在途中便把随從們都打發回寺了。
貧僧又改做頭陀打扮,昨晚登上此山,在此為伏姬公主誦經祈禱。
斷食七天修行完畢再回寺。
因正在祈禱修行,請各位原諒。
&rdquo他說罷又拿起經卷一心誦讀。
八犬士和代四郎都十分感激,沒有再多說話,先向伏姬墓獻花、獻水,然後一同跪下閉目合十默禱,十分虔誠。
祈禱完畢退回來,問犬馬冢和力二、尺八墓是否在這附近,他們又到那裡去獻花,把天然石上的青苔拂一拂,灑了些清水,在祈禱中不禁想起往事,深切地進行悼念。
在這深山幽谷内雖草花常開,但很少有钲鼓之聲。
這裡的瑰松奇石也多年很少有人來觀賞。
昔日藤原俊成卿有歌曰: 偶然夜間來,悲切入松風。
青苔覆君墓,泉下當聽聞。
猶如這時的心情。
當犬士們祈禱完畢将待離去時,道節還不肯走,他自言自語地說:&ldquo這樣的義烈兄弟,連個墓碑都沒有,實感遺憾。
我一定為他們立個碑。
&rdquo于是在次年的七月初二,在十條兄弟的七周年之際,道節果然為他們作了碑銘刻在石頭上,留在此山中,永志其忠孝。
惟有伏姬的墓碑,義實阻攔不準建立。
究其原因,這是本着大功無功這個造化的自然之理。
他以為這才堪稱神之所以為神。
這也是後話。
卻說道節等七犬士,由親兵衛和代四郎做向導,又繼續往上攀登,參拜了觀音堂。
親兵衛和代四郎曾在此待了六個年頭,在來去的路上又談起了往事,其他七位犬士雖早已聽說,但一見此情景不由得想象到當年的悲慘場面:在那溪谷的對面,、大法師那時還年輕,名叫金碗大輔,他打死了八房犬,那顆槍彈又傷害了伏姬。
绫羅袖、蘭麝衫,在深閨中嬌生慣養的二八佳人,離開塵世在此深山中每日苦度時光。
緬懷這些往事,不禁熱淚盈眶,無不為之嗟歎。
因此今日、大法師絕食七天,打坐修行,在往日的舊址豁出命來為逝者祈禱冥福,也許這是為了從其所作的罪孽中解脫出來,但其道心之向上也是很難得的。
大家這樣談論着,在天黑時回到了泷田的寓所。
次日清晨,八犬士又都身穿禮服,騎着大馬,帶領随從去白濱的延命寺,向義烈院之墓和法号某院的五十子夫人墓進香,與監寺的老僧相見,然後各自獻了香奠,并參拜了裡見家宗祠的靈牌。
另外在這一天還參拜了洲崎明神、役行者的岩窟和那古的觀音菩薩。
那古是小文吾的祖先取姓之地,所以深深觸動了懷舊之情。
此後八犬士也沒有閑暇的時間,一日應邀去照文府飲宴,一日被代四郎請去喝酒,又一日把照文和代四郎請到犬士們的寓所,舉行答謝的酒宴。
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