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回 、大庵難親兵衛喪侶 石菩薩前信乃悟報應

關燈
他仔細一想,方才在、大庵施舍時,聽說最後來了個老和尚,紀二六把剩下的二升米和五百文錢給了他,二者的情況是吻合的。

    那個老和尚一定是這裡的地藏菩薩的化身,米和錢是紀二六給他的。

    此事雖很奇異,但細想唐山的故事,豐山之鐘不擊自鳴,魏揄之石無情能言。

    還有道生法師在虎丘山講經,無有信者,便豎石為徒,每講至妙處,據說群石皆為之點頭。

    因此這次出現神靈顯聖的怪異之事,也可以說是與之類似的。

    這畢竟是因、大庵主多年的刻苦修行所積的功德,感動了上蒼幽冥,所以這位佛爺便急忙告知将有災禍發生。

    常言道,無緣的衆生難得度。

    信乃心想這位地藏菩薩是否是與裡見将軍有緣的人建立的。

    于是便仔細看其背後,上面刻有&ldquo嘉吉元年七月二十四,願主淨西建立&rdquo十六個字,清晰可見,這就多少有了依據。

    至于淨西這個人,問問也許會有知其來曆者。

    但是這樣的奇事,如無證據便告訴盟兄弟和蜑崎等人,那就一定會被認為是胡說。

    于是他打定主意,對地藏菩薩默禱後,從錢包中掏出一個小金币,用紙擰好系在五百文錢上,挂在地藏菩薩的脖子上。

    他想用這點金子去換取獻給菩薩的米。

    然後他把那個頭巾的口系好,提着慢慢從小廟走出來。

    這時在路旁小廟的附近躲着兩個想暗算信乃的敵人。

    這不是别人,一個是逸匹寺的德用,手裡拿着鐵鹿杖對着信乃;另一個是該寺的仆人,名喚某乙的歹徒,手裡拿着明晃晃的腰刀,準備信乃一出來便砍。

    這時信乃的命運如同面對朝陽的晨露,風前的燈火。

    他剛一出門,二人便同時從左右&ldquo呀!&rdquo地一聲劈了過來。

    信乃眼疾身快,以其神速的身法躲了過去,德用擊空,正打在與他一同進攻的那個仆人的肩上,隻聽他&ldquo哇呀!&rdquo地叫了一聲,便鮮血迸出倒下了。

    德用一見大驚,又舉起鹿杖想再擊信乃,可是信乃伸手捉住其右臂,用柔道的巧妙招數,把德用摔了個筋鬥,便昏過去,再也起不來了。

    信乃抽出刀縧,緊緊将他捆住。

     這時分成兩隊的道節、毛野、大角、莊助、小文吾和現八等六位犬士,将生擒的僧俗,或用馬馱着,或由八個士兵押着,一同來到這裡。

    信乃從遠處看見,将他們喚至身邊,對六位兄弟說了兩次戰鬥之事;驟起怪風飛沙走石,一時天昏地暗之事;因迷失方向而到這路旁小廟來避風,不料捉拿了德用之事;并把地藏菩薩顯靈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然後信乃給他們看了頭巾包着的米,又把佛像脖子上挂的錢和金币指給他們,并說出了自己的推測。

    六犬士都十分吃驚,說道:&ldquo依我們之見,在生擒了敵人那麼多僧俗的兩次戰鬥中,以及牽着俘虜來此的路上都沒遇到一點風塵,也沒出現天昏地暗之事,那驟風大作想必是伏姬神女顯靈的冥助。

    但難以理解的是這個石菩薩的保佑。

    建造這尊菩薩的願主淨西,誠如你所說,是否現在還在人世?雖不勝令人思念,但不管怎樣,都是由于這位石菩薩的保佑,才使我們得以立即做了迎擊衆多敵人的準備,并取得了預期的勝利,俘獲了這些敵人的頭領和惡僧們。

    因此,敵人縱然有火槍,也未能傷到庵主和蜑崎大人以及姥雪,實乃稀奇絕妙啊!&rdquo他們一緻稱贊并跪下向地藏菩薩叩拜。

    在旁邊聽着的八個士兵也都感到駭然,深信神佛的靈驗,并覺得有了靠山。

     這時德用喘出口氣來,已逐漸蘇醒,信乃讓士兵取繩子來,重新把他捆好,把用頭巾包着的米交給士兵,讓他帶在腰間,然後又吩咐其他士兵說:&ldquo德用的這個鐵鹿杖,以後會成為話柄,讓有力氣的将它帶走。

    &rdquo士兵們聽了,有個強壯的沒能拿起來,便又喚來一人相助,兩個人才好歹拿了起來,但還是扛不走。

    毛野笑着阻止說:&ldquo别費這個無用的勁兒了。

    把它放下!放下!&rdquo于是就又把它丢下了。

    大角登時對那些士兵們說:&ldquo汝等知道嗎?凡是兵器,一定要比使用者的膂力輕二三成才能得心應手。

    不然的話,拿着就笨重,騎馬也不靈便,終究會失誤的。

    譬如蜀漢的關雲長使用一口八十二斤重的青龍刀,連三尺的童子皆知。

    然而那關羽如無一百二三十斤的膂力,就難以做到在馬上自由自在地使用,然而知道這一點的卻很少。

    這個德用可能有六十斤的膂力,而使用的鐵鹿杖也有六十多斤,故而遭緻失敗。

    &rdquo信乃聽了他的這番論斷說:&ldquo你說得甚是有理,德用既有膂力,又有武藝,但不懂兵法,與我兩次厮殺他都錯誤地同其屬下自相殘殺,這也是件奇事。

    方才與德用一起埋伏着想殺我的那個仆人,被德用誤殺了。

    事後我仔細看看,卻是個舊仇人。

    犬山,你忘記了嗎?&rdquo道節聽他這樣一問,便前去仔細看看那個仆人的死相,搖搖頭說:&ldquo我記不得了。

    &rdquo他退了回來,莊助、毛野、大角、現八和小文吾也輪番去看了看屍體說:&ldquo寺院的這個仆人,因何故與犬冢和犬山兄結了仇?&rdquo他們驚訝地問。

    信乃答道:&ldquo這件事我曾向各位講過,說了你們會想起來的。

    他不是别人,乃是那甲斐猿石四六城木工作的小厮,名叫出來介。

    數年前他唆使夏引誣陷我調戲她,而他卻裝作是證人。

    他們的陰謀被揭露後,夏引被處以死刑,他被驅逐,從那以後便不知他跑到哪裡去了。

    這裡也許是他的故鄉,不然便是流落到這裡。

    如今他想殺我,不料卻被同黨誤殺,他雖是現世現報,而其他被誤殺的則可說是多年積惡的餘殃。

    聽蜑崎大人講的那個安西出來介,因俠義而喪生将流芳千古,而這個家夥也與他同名,善惡邪正所得到的下場卻有天壤之别。

    這大概也如同宋魯之曾參,應以為戒,難道不是這樣嗎?&rdquo他說罷大家深感驚歎,實乃天理昭昭,罪惡難容。

    畢竟因信乃的不慎,向、大、照文等說出所帶來之米的來曆後,後話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 (1)下部有個鹿角叉的手杖。

     (2)八橋:是出現在《伊勢物語》中的名勝地,在愛知縣的逢妻川南,是燕子花的勝地,常見之于古歌中。

     (3)日本寺院的名稱都加個山号,如:睿山延曆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