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回 小乘樓一仆谒故主 、大庵十僧助法筵
關燈
小
中
大
祈禱的,因公務在身不能立即前來問候安危,回來時必與犬士們同來看望,請善為轉告。
那麼請問、大草庵在結城的何處呢?&rsquo世智介答道:&lsquo過去小可奉犬士之命到那草庵去過。
但因故未得與、大法師面談,便不得已回來了,所以記不太清。
那草庵不在城下,而是在離城很遠的密林中,結了個柴扉,那便是法師誦經的草庵。
當地人知道的很少,所以很難打聽。
約莫距城下以西一裡多路,一問那嘉吉之戰的古戰場便不會錯。
&rsquo紀二六聽清了,便跑回來如此一說,我想這算有了線索。
于是當夜便在那裡的客店住下。
次日天明離開客店抓緊趕路,在傍晚前就到達那裡,找到了那個古戰場。
在打探到的密林旁,遇到一位和尚,向他問、大草庵,那和尚答道:&lsquo雖距此不遠,但樹密林深容易迷路,貧僧也到那裡去,請跟我來。
&rsquo他在前邊帶路,走了二百多米,果然在樹叢中有座新結的草廬。
那和尚看看我們說:&lsquo你們所打聽的、大草庵就是這裡。
&rsquo我們聽了趕緊走上前去,想對那和尚緻謝,可是他進入叢林中轉眼就不見了。
于是我便讓紀二六叫門。
我們進去一看,走廊的拉門開着,房間不過九尺見方,正面有六尺許的佛壇,上面放着佛像。
屋子中間有個地爐,室内鋪了五張草席,庵主端坐在佛壇旁邊,犬冢、犬山、犬川、犬阪、犬田、犬飼、犬村七位犬士,有見過面,也有沒見過的,列坐在左右,大概正在閑談。
他們見到我,很驚奇地離席讓座。
我與他們團團圍坐,和犬川、犬阪、犬村等互道了初次見面的寒暄,對犬田、犬飼,特别是對犬冢、犬山問候了自石禾以來的安否,表達了重逢的喜悅之情。
對這次法會,我講明是奉泷田和稻村兩位國主之命前來代為進香和參拜的,同時也轉達了泷田老侯爺對法師實現了多年的心願甚感欣慰之情,并問了做佛事的日期。
公事私事無所不談,賓主都十分喜悅。
&ldquo這時七犬士概括述說了犬阪、犬山的報仇之事,以及冰垣殘三夏行、落鲇餘之七有種等的俠義之舉和河鯉守如與其子孝嗣之事;此外,也談了賊婦船蟲和媪内之事。
然後、大法師與他們一起問到别後的情況。
我便将犬江等的奇聞說給他們。
從犬江在富山救了老侯爺之事開始,将伏姬神女冥助的威靈,你們夫婦和兩個兒媳婦死而複生的天助善報,兩位令孫出生的奇迹都談了。
還有那神餘、麻呂、安西、出來介、複五郎、九三四郎、南彌六、墜八等之事,以及兩位國主的仁政、四位家老輔弼主君的言行、素藤的叛變、義通公子的受難和妖尼妙椿的幻術,及犬江仁所立下的智勇雙全的大功。
同時也說到了他們君臣的得失;素藤被恩赦後又叛變;妙椿用妖術施反間計,使親兵衛遠離;又命清澄為讨逆軍的大将,攻打館山城,但未奏全功。
我還談到友勝、良幹、逸時、景能等的浮沉之事和南彌六與出來介的戰死,濱路公主兩次遇難。
由于伏姬神女的保佑和顯靈,國主才解除懷疑,想召回親兵衛,并派你我為召請使尋找七犬士的下落,請他們同來。
我們彼此的去向雖不同,卻都從水路急速啟程。
所談的這些情況你也都知道。
然後我又談了那天晚間在兩國河灘遇到犬江的經過,并簡單地介紹了孝嗣、次團太、鲫三之事和政木仙狐奇異的忠告,以及向水五十三太和素手吉、逸時、景能等的來曆。
犬江接到讨伐素藤的指令,便與孝嗣和次團太、鲫三、逸時、景能等在那天拂曉便乘五十三太和素手吉準備的快船去了館山。
我詳細談了這些情況後,庵主和七位犬士都十分感歎和欽佩。
關于犬江之事和你等得以死裡逃生,衆人都認為是伏姬公主神靈的冥助和我家主君父子令德武威所緻,所以都被感動得落淚,連聲贊歎。
&ldquo這時我對、大法師傳達了兩位國主的旨意,并向那七位豪傑遞交了國主的手谕。
犬士們接過去說:&lsquo在下等這些年婉辭不肯受命而耽延至今,是有緣故的,隻因有相同宿因的盟兄弟還沒會齊。
今春雖已遇到了犬阪毛野,會齊了七名,但尚不知犬江親兵衛生死存亡。
世間可悲之事甚多,豈料那個神童已得到伏姬神女的冥助,連與四郎、音音及其兒媳都得到了保佑。
他在富山被撫養了六年,不僅心術和身高長得和大人一般,而且還侍奉君侯父子立了大功,真是意想不到的奇迹。
六年來,我們七人受盡百般磨難,能夠安然度過來,也都是由于伏姬神女的冥助,實感激萬分。
我等一向寸功未立,徒使國主勞神,和九歲的親兵衛相比深感慚愧。
然而明君不棄,今又賜手谕相召,雖獲殊榮,而實令人汗顔。
接到這一手谕,實不知如何是好?&rsquo他們異口同聲地緻歉。
我聽了立即安慰他們:&lsquo千萬不可這麼說。
貧富自有機遇,榮辱有遲有速,八犬士都是一樣,并無高低之分。
其中犬江因得了顆仁字寶珠,一仁進仕,而導七行,此乃自然之理。
老侯爺悟到此理,國主也同意老侯爺的看法,說今得一犬士便立下如此大功,如八犬士聚會,則将關東無敵。
盼望你們前去,大有一日三秋之感。
你們想到了嗎?&rsquo庵主聽了一同勸說道:&lsquo蜑崎大人所言,很有道理。
貧僧雲遊了二十多年,雖費盡心力,才得到忠孝七行的珠子,但尚缺一仁字之珠,正發愁不知犬江的去向,他卻已在安房。
他未由貧僧指引,而由伏姬神女引薦,已為主君盡忠效勞,這同由我引薦是一樣的。
以此理不難推想,本是同樣因緣
那麼請問、大草庵在結城的何處呢?&rsquo世智介答道:&lsquo過去小可奉犬士之命到那草庵去過。
但因故未得與、大法師面談,便不得已回來了,所以記不太清。
那草庵不在城下,而是在離城很遠的密林中,結了個柴扉,那便是法師誦經的草庵。
當地人知道的很少,所以很難打聽。
約莫距城下以西一裡多路,一問那嘉吉之戰的古戰場便不會錯。
&rsquo紀二六聽清了,便跑回來如此一說,我想這算有了線索。
于是當夜便在那裡的客店住下。
次日天明離開客店抓緊趕路,在傍晚前就到達那裡,找到了那個古戰場。
在打探到的密林旁,遇到一位和尚,向他問、大草庵,那和尚答道:&lsquo雖距此不遠,但樹密林深容易迷路,貧僧也到那裡去,請跟我來。
&rsquo他在前邊帶路,走了二百多米,果然在樹叢中有座新結的草廬。
那和尚看看我們說:&lsquo你們所打聽的、大草庵就是這裡。
&rsquo我們聽了趕緊走上前去,想對那和尚緻謝,可是他進入叢林中轉眼就不見了。
于是我便讓紀二六叫門。
我們進去一看,走廊的拉門開着,房間不過九尺見方,正面有六尺許的佛壇,上面放着佛像。
屋子中間有個地爐,室内鋪了五張草席,庵主端坐在佛壇旁邊,犬冢、犬山、犬川、犬阪、犬田、犬飼、犬村七位犬士,有見過面,也有沒見過的,列坐在左右,大概正在閑談。
他們見到我,很驚奇地離席讓座。
我與他們團團圍坐,和犬川、犬阪、犬村等互道了初次見面的寒暄,對犬田、犬飼,特别是對犬冢、犬山問候了自石禾以來的安否,表達了重逢的喜悅之情。
對這次法會,我講明是奉泷田和稻村兩位國主之命前來代為進香和參拜的,同時也轉達了泷田老侯爺對法師實現了多年的心願甚感欣慰之情,并問了做佛事的日期。
公事私事無所不談,賓主都十分喜悅。
&ldquo這時七犬士概括述說了犬阪、犬山的報仇之事,以及冰垣殘三夏行、落鲇餘之七有種等的俠義之舉和河鯉守如與其子孝嗣之事;此外,也談了賊婦船蟲和媪内之事。
然後、大法師與他們一起問到别後的情況。
我便将犬江等的奇聞說給他們。
從犬江在富山救了老侯爺之事開始,将伏姬神女冥助的威靈,你們夫婦和兩個兒媳婦死而複生的天助善報,兩位令孫出生的奇迹都談了。
還有那神餘、麻呂、安西、出來介、複五郎、九三四郎、南彌六、墜八等之事,以及兩位國主的仁政、四位家老輔弼主君的言行、素藤的叛變、義通公子的受難和妖尼妙椿的幻術,及犬江仁所立下的智勇雙全的大功。
同時也說到了他們君臣的得失;素藤被恩赦後又叛變;妙椿用妖術施反間計,使親兵衛遠離;又命清澄為讨逆軍的大将,攻打館山城,但未奏全功。
我還談到友勝、良幹、逸時、景能等的浮沉之事和南彌六與出來介的戰死,濱路公主兩次遇難。
由于伏姬神女的保佑和顯靈,國主才解除懷疑,想召回親兵衛,并派你我為召請使尋找七犬士的下落,請他們同來。
我們彼此的去向雖不同,卻都從水路急速啟程。
所談的這些情況你也都知道。
然後我又談了那天晚間在兩國河灘遇到犬江的經過,并簡單地介紹了孝嗣、次團太、鲫三之事和政木仙狐奇異的忠告,以及向水五十三太和素手吉、逸時、景能等的來曆。
犬江接到讨伐素藤的指令,便與孝嗣和次團太、鲫三、逸時、景能等在那天拂曉便乘五十三太和素手吉準備的快船去了館山。
我詳細談了這些情況後,庵主和七位犬士都十分感歎和欽佩。
關于犬江之事和你等得以死裡逃生,衆人都認為是伏姬公主神靈的冥助和我家主君父子令德武威所緻,所以都被感動得落淚,連聲贊歎。
&ldquo這時我對、大法師傳達了兩位國主的旨意,并向那七位豪傑遞交了國主的手谕。
犬士們接過去說:&lsquo在下等這些年婉辭不肯受命而耽延至今,是有緣故的,隻因有相同宿因的盟兄弟還沒會齊。
今春雖已遇到了犬阪毛野,會齊了七名,但尚不知犬江親兵衛生死存亡。
世間可悲之事甚多,豈料那個神童已得到伏姬神女的冥助,連與四郎、音音及其兒媳都得到了保佑。
他在富山被撫養了六年,不僅心術和身高長得和大人一般,而且還侍奉君侯父子立了大功,真是意想不到的奇迹。
六年來,我們七人受盡百般磨難,能夠安然度過來,也都是由于伏姬神女的冥助,實感激萬分。
我等一向寸功未立,徒使國主勞神,和九歲的親兵衛相比深感慚愧。
然而明君不棄,今又賜手谕相召,雖獲殊榮,而實令人汗顔。
接到這一手谕,實不知如何是好?&rsquo他們異口同聲地緻歉。
我聽了立即安慰他們:&lsquo千萬不可這麼說。
貧富自有機遇,榮辱有遲有速,八犬士都是一樣,并無高低之分。
其中犬江因得了顆仁字寶珠,一仁進仕,而導七行,此乃自然之理。
老侯爺悟到此理,國主也同意老侯爺的看法,說今得一犬士便立下如此大功,如八犬士聚會,則将關東無敵。
盼望你們前去,大有一日三秋之感。
你們想到了嗎?&rsquo庵主聽了一同勸說道:&lsquo蜑崎大人所言,很有道理。
貧僧雲遊了二十多年,雖費盡心力,才得到忠孝七行的珠子,但尚缺一仁字之珠,正發愁不知犬江的去向,他卻已在安房。
他未由貧僧指引,而由伏姬神女引薦,已為主君盡忠效勞,這同由我引薦是一樣的。
以此理不難推想,本是同樣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