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回 小乘樓一仆谒故主 、大庵十僧助法筵
關燈
小
中
大
生身的八位犬士,哪有前後輕重之分?不能以有功、無功而有所抑揚。
犬江因大功受賞,雖很快做了城主,但因中了敵人的反間計,遠去他鄉一度淪落為孤客,與寸功未立并無差别。
幸而主君解除了懷疑,他與你們同一天被招回,所以你們都沒有先後。
造化如此默契,非人智之所能想象,何恥之有?&rsquo被他這樣一說,七犬士心胸豁然開朗,微笑着說:&lsquo真不該那麼想,親兵衛的大功是我們立功的先兆。
如無他帶頭,則一定會有人說我們是徒有虛名的勇士。
我們想這次親兵衛定能再擒素藤,攻下館山城。
&rsquo他們說着都改變态度,接受了國主的旨意。
然後又說:&lsquo法會結束後,便同法師去安房,謝召請之恩。
現在就無須多說了。
&rsquo犬士們一同誠惶誠恐地這樣說。
&ldquo當時我向庵主說:&lsquo這次帶來了兩位國主的香奠和布施的東西,現在就交給您嗎?&rsquo庵主聽了搖頭說:&lsquo貧僧雖然十分感謝,但是您已經看到,如此小庵,連原有的東西都沒處放。
香奠待做佛事時放在塔前,布施之物等法事做完後,準備施舍給貧民,就先放在您那裡好了。
貧僧自今春來這裡結廬,除終日念經外,從不與當地人交談。
然而今日來的都是貴客:七位犬士和您,所以就停了手中搖動的法輪,暫且與你等交談,不覺過了這麼長時間,天已經黃昏了。
今晚就請您同犬士們回逆旅休息,後天一早請來參加法會,大誦經的結願是在十六日巳時。
貧僧這次所做的大法事隻是為了裡見将軍,所以對當地的城主結成氏和成朝主公都未告知,更何況其他城内的士庶和城下的寺院、商人等,均未請他們随喜,也未化緣,這是貧僧的本性、多年的心願。
小庵難以留客,他日再彼此傾訴衷腸,請你們趕快回去吧。
&rsquo出家人毫無客套,如此說了,大家隻好告辭,一同回城下街。
我帶着等在柴扉外面的士兵和随從與七犬士來到這裡,四處選擇旅店,從前夜便住在這座小乘屋的矮樓上。
七犬士為了準備參加法會的禮服,昨天從鄰街的綢緞莊買了不少綢子,找人去縫制又用了一天。
七犬士聽到你的消息後,說你一定會到這裡來。
你路不熟,恐怕很難找到、大庵。
與其在這裡等着,莫如在街上遊逛,反而會遇到你。
于是他們便說先去、大庵,對前日的款待表示感謝,然後又去綢緞莊催做衣裳,所以吃過飯便急忙一同走了。
隻剩下我們主仆也沒個說話的,很無聊,便從這矮樓的窗口往外看街上的來往行人。
看了很久,見有個與你相似的旅客匆忙走過去。
你深戴鬥笠雖然看不大清楚,但在分手時我記住了你身穿的夾衣的顔色和背、袖上的家徽,心想一定是老伯,所以便趕快讓随從去追你,他一見果然不錯。
犬山和其他六位犬士,不久便會回來,且坐着等等吧。
真是難得又在此見面啊!&rdquo他詳細說了以上這些事情,但與四郎并不覺得他的話長,傾耳聽着頻頻點頭,聽罷表示感謝說:&ldquo這雖是陳腐之言,此次奉命去召請犬士們是由您和在下兩個人,但您是國主世代的家臣,而在下是道節的舊仆,本有親疏尊卑之别。
而且您多年來為召請犬士不辭赴湯蹈火之苦,遍曆了各國。
這次如果在下先遇到犬江和其他幾位犬士,傳達了主君的旨意,您就隻剩了代為進香的一件事,必深感遺憾。
可是事情皆有先後,人也有等級之分,大概這也是伏姬神女的安排吧?在下雖然接受了君命,但既未遇到犬江,也晚于您與犬士們會面。
說起來似乎很無能,但隻要他日能随道節們同回安房,就感到無上榮幸,于願足矣。
&rdquo對他這種謙虛退讓的誠心,照文感歎不已,又彼此談了些閑話。
這時信乃、道節、莊助、毛野、大角、現八和小文吾等七位犬士一同回來了。
他們慢慢登上樓梯一同落座時,道節一眼看到了與四郎,說:&ldquo與四郎!你一向可好?歡迎你,幾時來的?&rdquo他說着向照文施禮,與信乃等一同坐下。
其他犬士信乃、莊助、現八和小文吾,從前在荒芽山和與四郎認識。
尚未見過面的毛野和大角,聽說他是姥雪,便說:&ldquo這真是稀客。
&rdquo衆人或道再會之情,或緻初次見面的寒暄。
與四郎隻是在叩頭回禮,不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照文見狀先對道節說:&ldquo與四郎是同我一起從水路出發的,也因遇到風浪受阻,去到市河見了依介夫婦,得知親兵衛的去向便急忙往這裡趕來,被我看見将他召喚進來,對他說我與犬士們都住在這個旅店裡,同時把親兵衛之事也對他講了。
&rdquo道節和其他犬士們都對今天的幸會甚感欣慰。
與四郎登時擡起頭來,先恭敬地對道節說:&ldquo很久未能拜見尊顔,對您的安然無恙,小可十分高興。
這種心情,是三言兩語難以盡述的。
小可和音音以及兩個媳婦得以重生之事,已由蜑崎大人告知,就不再多說了。
這都是由于伏姬神女的冥助,才有此再生之幸。
最使小可感到不安的是,自從出了富山便先于主人參見了國主父子并蒙受到恩典和扶養,這次還讓小可與蜑崎大人一同召請犬士們。
擔當如此重任,雖有如俗語所說瘦馬馱重擔,實難勝任,但君命難違,隻好承擔。
從與犬江少爺出山之日,小可就将這微不足道的名字世四郎的&lsquo世&rsquo字改作&lsquo與&rsquo。
這都是主君的用心,将您的名字忠與的&ldquo與&rdquo字賜給小可
犬江因大功受賞,雖很快做了城主,但因中了敵人的反間計,遠去他鄉一度淪落為孤客,與寸功未立并無差别。
幸而主君解除了懷疑,他與你們同一天被招回,所以你們都沒有先後。
造化如此默契,非人智之所能想象,何恥之有?&rsquo被他這樣一說,七犬士心胸豁然開朗,微笑着說:&lsquo真不該那麼想,親兵衛的大功是我們立功的先兆。
如無他帶頭,則一定會有人說我們是徒有虛名的勇士。
我們想這次親兵衛定能再擒素藤,攻下館山城。
&rsquo他們說着都改變态度,接受了國主的旨意。
然後又說:&lsquo法會結束後,便同法師去安房,謝召請之恩。
現在就無須多說了。
&rsquo犬士們一同誠惶誠恐地這樣說。
&ldquo當時我向庵主說:&lsquo這次帶來了兩位國主的香奠和布施的東西,現在就交給您嗎?&rsquo庵主聽了搖頭說:&lsquo貧僧雖然十分感謝,但是您已經看到,如此小庵,連原有的東西都沒處放。
香奠待做佛事時放在塔前,布施之物等法事做完後,準備施舍給貧民,就先放在您那裡好了。
貧僧自今春來這裡結廬,除終日念經外,從不與當地人交談。
然而今日來的都是貴客:七位犬士和您,所以就停了手中搖動的法輪,暫且與你等交談,不覺過了這麼長時間,天已經黃昏了。
今晚就請您同犬士們回逆旅休息,後天一早請來參加法會,大誦經的結願是在十六日巳時。
貧僧這次所做的大法事隻是為了裡見将軍,所以對當地的城主結成氏和成朝主公都未告知,更何況其他城内的士庶和城下的寺院、商人等,均未請他們随喜,也未化緣,這是貧僧的本性、多年的心願。
小庵難以留客,他日再彼此傾訴衷腸,請你們趕快回去吧。
&rsquo出家人毫無客套,如此說了,大家隻好告辭,一同回城下街。
我帶着等在柴扉外面的士兵和随從與七犬士來到這裡,四處選擇旅店,從前夜便住在這座小乘屋的矮樓上。
七犬士為了準備參加法會的禮服,昨天從鄰街的綢緞莊買了不少綢子,找人去縫制又用了一天。
七犬士聽到你的消息後,說你一定會到這裡來。
你路不熟,恐怕很難找到、大庵。
與其在這裡等着,莫如在街上遊逛,反而會遇到你。
于是他們便說先去、大庵,對前日的款待表示感謝,然後又去綢緞莊催做衣裳,所以吃過飯便急忙一同走了。
隻剩下我們主仆也沒個說話的,很無聊,便從這矮樓的窗口往外看街上的來往行人。
看了很久,見有個與你相似的旅客匆忙走過去。
你深戴鬥笠雖然看不大清楚,但在分手時我記住了你身穿的夾衣的顔色和背、袖上的家徽,心想一定是老伯,所以便趕快讓随從去追你,他一見果然不錯。
犬山和其他六位犬士,不久便會回來,且坐着等等吧。
真是難得又在此見面啊!&rdquo他詳細說了以上這些事情,但與四郎并不覺得他的話長,傾耳聽着頻頻點頭,聽罷表示感謝說:&ldquo這雖是陳腐之言,此次奉命去召請犬士們是由您和在下兩個人,但您是國主世代的家臣,而在下是道節的舊仆,本有親疏尊卑之别。
而且您多年來為召請犬士不辭赴湯蹈火之苦,遍曆了各國。
這次如果在下先遇到犬江和其他幾位犬士,傳達了主君的旨意,您就隻剩了代為進香的一件事,必深感遺憾。
可是事情皆有先後,人也有等級之分,大概這也是伏姬神女的安排吧?在下雖然接受了君命,但既未遇到犬江,也晚于您與犬士們會面。
說起來似乎很無能,但隻要他日能随道節們同回安房,就感到無上榮幸,于願足矣。
&rdquo對他這種謙虛退讓的誠心,照文感歎不已,又彼此談了些閑話。
這時信乃、道節、莊助、毛野、大角、現八和小文吾等七位犬士一同回來了。
他們慢慢登上樓梯一同落座時,道節一眼看到了與四郎,說:&ldquo與四郎!你一向可好?歡迎你,幾時來的?&rdquo他說着向照文施禮,與信乃等一同坐下。
其他犬士信乃、莊助、現八和小文吾,從前在荒芽山和與四郎認識。
尚未見過面的毛野和大角,聽說他是姥雪,便說:&ldquo這真是稀客。
&rdquo衆人或道再會之情,或緻初次見面的寒暄。
與四郎隻是在叩頭回禮,不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照文見狀先對道節說:&ldquo與四郎是同我一起從水路出發的,也因遇到風浪受阻,去到市河見了依介夫婦,得知親兵衛的去向便急忙往這裡趕來,被我看見将他召喚進來,對他說我與犬士們都住在這個旅店裡,同時把親兵衛之事也對他講了。
&rdquo道節和其他犬士們都對今天的幸會甚感欣慰。
與四郎登時擡起頭來,先恭敬地對道節說:&ldquo很久未能拜見尊顔,對您的安然無恙,小可十分高興。
這種心情,是三言兩語難以盡述的。
小可和音音以及兩個媳婦得以重生之事,已由蜑崎大人告知,就不再多說了。
這都是由于伏姬神女的冥助,才有此再生之幸。
最使小可感到不安的是,自從出了富山便先于主人參見了國主父子并蒙受到恩典和扶養,這次還讓小可與蜑崎大人一同召請犬士們。
擔當如此重任,雖有如俗語所說瘦馬馱重擔,實難勝任,但君命難違,隻好承擔。
從與犬江少爺出山之日,小可就将這微不足道的名字世四郎的&lsquo世&rsquo字改作&lsquo與&rsquo。
這都是主君的用心,将您的名字忠與的&ldquo與&rdquo字賜給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