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〇回 傳命令使臣正征伐 獻一葉窮士償前愆

關燈
達那裡。

    于是我們便趕緊備船,五十三太的徒弟也有不少能劃船的,無不想跟您同去館山,幫助您攻城。

    這時素手吉也從艄公家跑回來,說蜑崎大人也在那裡同您見了面,把國主的手谕交給了您,河鯉君改名叫政木大全,您答應了次團太師徒同去攻城的請求。

    于是我們急忙從家裡出來,一同來拜見。

    望乞海涵,如能同去,則乃一生之榮幸。

    喂,蜑崎大人!請以您的威德為我等說說情吧。

    &rdquo逸時這樣地一再解釋;景能也跟着苦苦相求;五十三太和素手吉等把久久拜伏在地上的頭擡起來,看看親兵衛,又趕忙叩頭,戰戰兢兢地陳述道:&ldquo小可們有眼無珠不識泰山,太歲頭上動土,實後悔莫及。

    大人不見小人怪,請恕罪。

    正如方才苫屋和田稅二位大人所說,小可的快船,俗稱鲸船,每隻船有八支橹,可以頂風破浪,勢如滾珠,奇快無比。

    有三四艘已做好準備停在這裡的河岸。

    一艘可搭乘一二十人。

    我們跟着天亮時候便可到達對岸的海濱。

    此地艄公的船,都是普通的海船,不是順風開不了船,開起來也不快。

    請大人諒察利弊,接納愚意。

    &rdquo二人輪流陳述此意,那種真實歸順的誠心已流露在言談間。

    從旁聽着的照文上前對親兵衛作個揖說:&ldquo犬江君,卑職非以兩位國主使者的身份妄自多言。

    竊以為逸時和景能的心願,還有五十三太和素手吉的請求都頗有道理。

    您不那樣認為嗎?&rdquo親兵衛聽了點頭道:&ldquo您之高見與愚意相同。

    對田稅、苫屋之事,雖有人議論是苟活偷生,但是活下來如能做些有益之事,也就足可贖卻前愆。

    晚生豈能貪一己之功而加以拒絕?他們的申辯并非沒有道理,自然可以同船前往。

    這裡的艄公和船夫不知跑到哪裡去了,所以可采納五十三太和素手吉的請求,用他們的船,但不能同去館山。

    因為統轄安房、上總和下總二十餘城的大諸侯下令讨伐一郡一城的妖賊素藤等,竟帶領漁戶和遊民們上陣,似乎令人有國内無人之感。

    即使立了軍功也會被他人恥笑。

    今晚獻船,同明日攻打館山之敵,都是為報效國主。

    因此五十三太和素手吉等,到達目的地将船靠岸後,一個也不許登陸。

    館山被攻破後,如有漏網的殘敵前來求渡,可将其捉住獻上,但不得殺害一人。

    在那館山城内除兇徒外,有不少是被抓去的夷灊的良民,他們是不得已而脅從的,把那些人都殺了,未免太殘酷了。

    如今在殿台的營寨有讨逆軍的大将荒川清澄、小森高宗、田稅逸友等,帶領千數百騎,聽說隻是圍而不攻。

    因此不去我方營寨商議内外夾攻,則難獲全勝。

    田稅、苫屋的人自不必說,五十三太、素手吉等也要善體此意,發誓共同嚴守軍令,方可同乘他們的船。

    不然的話,就是說到天亮,也不能同去和乘你們的船,我在等待你們的回答。

    &rdquo仁者的據理吩咐,誰能拒絕?其中逸時和景能興高采烈地向親兵衛緻謝,并與孝嗣和次團太師徒見了面。

    五十三太和素手吉等也領命;發誓後,向其徒弟們傳達命令。

    照文也很高興,覺得沒有白說。

     這時聽到淺草方面傳來的鐘聲,數了數已是四更,親兵衛仰望天空後說:&ldquo今晚的月亮拂曉五更便落,天明後船到上總,行動很不方便。

    大家還不趕快上船。

    &rdquo他向照文告别說:&ldquo請派兩個有經驗的士兵。

    &rdquo照文聽後答應了他的請求,選了兩個合适的士兵交給親兵衛。

    在犬江親兵衛帶領逸時、景能、孝嗣、次團太、鲫三和兩個士兵上船之際,照文與站在他身前身後的士兵和随從們一同在岸邊送行。

    照文喚住親兵衛說:&ldquo犬江君,卑職本想同船回國,向國主禀報這裡的事情,但還要去參加、大法師的法事,代替國主進香,須急于前往,不能如願了。

    待歸國後再為您慶大功吧。

    &rdquo親兵衛聽了回頭看看說:&ldquo這個自然。

    您倘若見到我的盟兄弟,就請詳細告訴他們有關我的事情。

    從夜間起就借用了艄公的房間,請您替我多給些房錢。

    &rdquo他也顧不得等待回答,便火速分手。

    逸時、景能、孝嗣,還有次團太和鲫三也向照文告别。

    這時五十三太與素手吉讓親兵衛等五名同伴和兩名士兵上了頭一條快船,他們在兩個船艙坐好後,立即開船。

    船夫是五十三太和素手吉等八名熟練的小夥子,八支橹左右分開,喊着嘹亮的号子,離開墨田河,向海邊劃去。

    與此同時其他同行的兩三艘船,也由一二十名五十三太的年輕夥伴,搖起船橹,在落潮和順風中疾如箭馳,立起防浪闆,飛速駛去,轉眼便無影無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