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回 天資神助劈石門牢戶 犬江親兵衛破魔夷賊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這夜親兵衛等所乘的是快船中的快船,船夫都是能手,或許還有伏姬神女的保佑,不然便是狐龍的冥助,船行如箭,比天空的飛鳥還快;然而船内卻十分平穩,如同坐在地上一般。
不僅有飯還有酒肴,都由五十三太和素手吉做了準備。
另外上好甲片的腹甲、護肩、護腿、短槍也都備好了,逸時和景能忙把這些分給親兵衛和孝嗣、次團太、鲫三等,照文的兩個士兵早就有了,所以全都武裝齊備。
那日拂曉船就到達上總夷灊的館山附近的海濱,十二日的月亮已落,曙光就要出現了,親兵衛讓八名船夫留在船上,其他人都登了岸。
兩個士兵當初是夷灊的莊客,對這一帶很熟悉,親兵衛就讓他們帶路,靠着岸邊多山的地方抄捷徑快走,夏夜亮得早,來到館山附近天已經亮了。
這時親兵衛将在船中寫的書信交給那兩個士兵說:&ldquo汝等去殿台營寨把這封信交給荒川大人。
然後再向大人如此這般地說。
&rdquo他小聲授與他們密計,士兵領命速奔殿台去了。
于是親兵衛帶領逸時等五個人悄悄來到館山後門。
天雖然亮了,但事後回想起來,可能是因伏姬神女的冥助,朝霧很濃,還如同黑夜一般,雞不鳴,鳥不叫。
因此館山城内守門的士兵,也不知道已經天亮了。
正是貪睡之時,且敵軍屯在殿台從不進攻,所以思想早已麻痹,也不點篝火,都背靠背地在打瞌睡。
因此敵人已來到後門,他們還在做夢而無人知曉。
卻說親兵衛帶領逸時等五個人來到後門一看,在東北方向距城門一百多步的地方,有岩石林立的山岡,在山岡的半腰有塊很大的石頭,一半埋在土裡,生了許多青苔和藤蔓。
親兵衛心想一定是這裡,便從懷中取出裝有那仁字寶珠的護身囊,他禱告着一摸那塊石頭,說也奇怪,那塊巨石忽然從中間斷裂開三尺多寬,裡邊正是個洞,如山洞一樣。
逸時等都吓了一跳,湊到跟前一同往裡邊看。
親兵衛含笑道:&ldquo事情是這樣的。
&rdquo他小聲告訴他們,大家則更加感歎地說:&ldquo原來這裡是從前的城主準備逃跑的洞口。
用這塊巨石堵住,素藤等人可能還不知道。
即使知道,也輕易搬不動這塊石頭,所以也未防備。
斷裂成兩半,大概是寶珠所顯示的奇迹。
&rdquo大家悄悄地談論着。
其中親兵衛和孝嗣心想:&ldquo仙狐政木的指教果然不差,得到這個方便,恐怕也是役行者和伏姬神女的冥助。
&rdquo他們既感激又高興。
親兵衛從巨石斷裂處進到裡邊去,逸時等也跟着魚貫而入。
洞高七尺許,地道寬三尺有餘,而且道很直,他們都帶着短槍也無妨礙。
洞雖然很黑,但無凸凹不平之處,所以不緻跌倒。
走了二百多米,前面又有塊巨石,是覆蓋地道的。
親兵衛用手摸摸,又拿出護身囊,再一摸那石頭,斷裂如初。
走出去四下看看,這裡處于館山城内第二道城郭的高壁之下。
道路熟的逸時和景能把準備好的火藥用守城兵殘餘的篝火點着,先在柴草庫放火,然後喊起殺聲,城内的賊徒驚覺,吵嚷着說:&ldquo原來敵人已經進城了,人不會多,把他們圍起來殺死。
&rdquo賊兵們提槍便沖了過來。
逸時等分别擋住敵人,立即刺倒了幾個,高聲喊道:&ldquo衆賊徒聽着,有活捉素藤的犬江親兵衛在此,田稅逸時和苫屋景能也在此。
&rdquo他如此報了名,勇士們的槍銳不可當。
賊徒們更加驚慌失措地說:&ldquo原來犬江又來了。
快跑啊!&rdquo在濃霧中雖不知敵人有多少,但逃跑被殺死的卻不少。
這時親兵衛把追殺賊徒之事交給同夥的幾個人,他想盡快去捉拿素藤和妙椿,仗着路熟,便一個人去後堂尋找要犯。
再說登桐山八郎良幹和浦安牛助友勝,從被俘以來,一直被囚在獄中。
看守的獄卒們聽說敵人已進城,都吓得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良幹和友勝尚不知,忽然聽到城内一片喧嚣嘈雜,刀聲和喊殺聲不止,又見火光四起,這才知道讨逆的大軍已經攻進來,此城即将被攻陷,得趕快從監獄逃出去,殺敵立功,以雪會稽之恥,不能錯過機會。
他們都十分焦急,但手無寸鐵,而且監獄很堅固,又不同其他囚犯關在一起,在這間死牢裡隻有友勝和良幹。
門雖是一個,可是兩個人之間隔了個闆壁,不能共同協力。
正急得沒有辦法時,火燒到了前邊的崗樓,柱子忽然倒下來砸碎了監獄的格子門;友勝和良幹不勝欣喜,心想此乃天助,便一同跑了出來。
但是戴着腳鐐行動不便,于是他們撿起石頭彼此奮力把腳鐐砸開扔掉。
二人一同往四下觀看,在崗樓旁邊還豎着沒有燒着的兩條槍,于是每人拿了一條挾在腋下,同去尋找敵人。
恰好路旁站着兩個想尋路逃跑的賊兵,見良幹和友勝走來,撒腿想跑,
不僅有飯還有酒肴,都由五十三太和素手吉做了準備。
另外上好甲片的腹甲、護肩、護腿、短槍也都備好了,逸時和景能忙把這些分給親兵衛和孝嗣、次團太、鲫三等,照文的兩個士兵早就有了,所以全都武裝齊備。
那日拂曉船就到達上總夷灊的館山附近的海濱,十二日的月亮已落,曙光就要出現了,親兵衛讓八名船夫留在船上,其他人都登了岸。
兩個士兵當初是夷灊的莊客,對這一帶很熟悉,親兵衛就讓他們帶路,靠着岸邊多山的地方抄捷徑快走,夏夜亮得早,來到館山附近天已經亮了。
這時親兵衛将在船中寫的書信交給那兩個士兵說:&ldquo汝等去殿台營寨把這封信交給荒川大人。
然後再向大人如此這般地說。
&rdquo他小聲授與他們密計,士兵領命速奔殿台去了。
于是親兵衛帶領逸時等五個人悄悄來到館山後門。
天雖然亮了,但事後回想起來,可能是因伏姬神女的冥助,朝霧很濃,還如同黑夜一般,雞不鳴,鳥不叫。
因此館山城内守門的士兵,也不知道已經天亮了。
正是貪睡之時,且敵軍屯在殿台從不進攻,所以思想早已麻痹,也不點篝火,都背靠背地在打瞌睡。
因此敵人已來到後門,他們還在做夢而無人知曉。
卻說親兵衛帶領逸時等五個人來到後門一看,在東北方向距城門一百多步的地方,有岩石林立的山岡,在山岡的半腰有塊很大的石頭,一半埋在土裡,生了許多青苔和藤蔓。
親兵衛心想一定是這裡,便從懷中取出裝有那仁字寶珠的護身囊,他禱告着一摸那塊石頭,說也奇怪,那塊巨石忽然從中間斷裂開三尺多寬,裡邊正是個洞,如山洞一樣。
逸時等都吓了一跳,湊到跟前一同往裡邊看。
親兵衛含笑道:&ldquo事情是這樣的。
&rdquo他小聲告訴他們,大家則更加感歎地說:&ldquo原來這裡是從前的城主準備逃跑的洞口。
用這塊巨石堵住,素藤等人可能還不知道。
即使知道,也輕易搬不動這塊石頭,所以也未防備。
斷裂成兩半,大概是寶珠所顯示的奇迹。
&rdquo大家悄悄地談論着。
其中親兵衛和孝嗣心想:&ldquo仙狐政木的指教果然不差,得到這個方便,恐怕也是役行者和伏姬神女的冥助。
&rdquo他們既感激又高興。
親兵衛從巨石斷裂處進到裡邊去,逸時等也跟着魚貫而入。
洞高七尺許,地道寬三尺有餘,而且道很直,他們都帶着短槍也無妨礙。
洞雖然很黑,但無凸凹不平之處,所以不緻跌倒。
走了二百多米,前面又有塊巨石,是覆蓋地道的。
親兵衛用手摸摸,又拿出護身囊,再一摸那石頭,斷裂如初。
走出去四下看看,這裡處于館山城内第二道城郭的高壁之下。
道路熟的逸時和景能把準備好的火藥用守城兵殘餘的篝火點着,先在柴草庫放火,然後喊起殺聲,城内的賊徒驚覺,吵嚷着說:&ldquo原來敵人已經進城了,人不會多,把他們圍起來殺死。
&rdquo賊兵們提槍便沖了過來。
逸時等分别擋住敵人,立即刺倒了幾個,高聲喊道:&ldquo衆賊徒聽着,有活捉素藤的犬江親兵衛在此,田稅逸時和苫屋景能也在此。
&rdquo他如此報了名,勇士們的槍銳不可當。
賊徒們更加驚慌失措地說:&ldquo原來犬江又來了。
快跑啊!&rdquo在濃霧中雖不知敵人有多少,但逃跑被殺死的卻不少。
這時親兵衛把追殺賊徒之事交給同夥的幾個人,他想盡快去捉拿素藤和妙椿,仗着路熟,便一個人去後堂尋找要犯。
再說登桐山八郎良幹和浦安牛助友勝,從被俘以來,一直被囚在獄中。
看守的獄卒們聽說敵人已進城,都吓得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良幹和友勝尚不知,忽然聽到城内一片喧嚣嘈雜,刀聲和喊殺聲不止,又見火光四起,這才知道讨逆的大軍已經攻進來,此城即将被攻陷,得趕快從監獄逃出去,殺敵立功,以雪會稽之恥,不能錯過機會。
他們都十分焦急,但手無寸鐵,而且監獄很堅固,又不同其他囚犯關在一起,在這間死牢裡隻有友勝和良幹。
門雖是一個,可是兩個人之間隔了個闆壁,不能共同協力。
正急得沒有辦法時,火燒到了前邊的崗樓,柱子忽然倒下來砸碎了監獄的格子門;友勝和良幹不勝欣喜,心想此乃天助,便一同跑了出來。
但是戴着腳鐐行動不便,于是他們撿起石頭彼此奮力把腳鐐砸開扔掉。
二人一同往四下觀看,在崗樓旁邊還豎着沒有燒着的兩條槍,于是每人拿了一條挾在腋下,同去尋找敵人。
恰好路旁站着兩個想尋路逃跑的賊兵,見良幹和友勝走來,撒腿想跑,